关于上海中心大厦KPF提案情况分析
提案与周边建筑的协调性
在KPF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了上海中心与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和东方明珠的协调。上海中心大楼主体的弧线与环球金融中心的弧线相呼应,120米的尖顶不仅拔高了天际线,并且显得较为自然而不突兀。
提案设计引发的争议
在高楼迷吧中有人提到“严重怀疑118大楼模仿了这个设计所以才得以实现”,同时也有人认为“感觉老外给国内设计的建筑都特别保守,没有科技感”,还觉得该设计“对于上海不对味,小家子气了”,说明该提案在设计风格和理念上可能没有得到所有人的认可。
与实际建成情况对比
实际建成的上海中心大厦标准高度为632米,屋顶高度587米,楼层数128层,于2015年建成,设计公司是Gensler,和KPF提案的688米(天线120米)有一定差距。建成后的上海中心大厦外观呈螺旋上升状,这种设计有助于减少风阻并提高结构稳定性,大楼的外立面采用双层幕墙系统,既节能又美观。
最终未采用提案可能的原因
政策因素:2020年中国出台了新规定,要求中国境内不得再建500米以上的摩天大楼,虽然提案提出时间可能早于该政策,但政策走向或许是影响决策的潜在因素。
技术与成本考量:更高的建筑高度意味着需要更先进的建筑技术和更高的建造成本,可能在综合评估后认为提案的688米在技术和成本上存在较大挑战。
城市规划与需求:城市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如周边建筑布局、城市功能需求等,688米的建筑可能不完全符合当时上海城市发展的整体规划和实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