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01阅读
  • 2回复

[居家生活]成都70后打造最松弛的家:夫妻分房睡,感情却更好了 [21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367
金币
265038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96(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2
— 本帖被 妞妞乐乐 执行加亮操作(2025-06-08) —


53岁的廖哥和太太是丁克家庭,
目前住在成都,
因为太太焦姐是一个比较宅家的人,
廖哥希望为她换一个带院子的家,
从两个人的关系和生活状态出发做设计:
两人分房睡,顶层设计了两个卧室;
家里的花园分前院后院,
两人一人负责一个,分工明确;
楼梯改放在家的正中央,方便两人交流;
厨房岛台长3米6,
太太在一边做饭,廖哥在另一边陪伴。


廖哥和焦姐
他们追求自由舒适的生活方式,
所有家具都比一般家具矮5到10公分,
一只手就能拎起,
家里有很多椅子和沙发,周围都是书,
随时可以坐下看书或者休息。
他们也尽量不使用空调,
不刻意消杀蚊子苍蝇,
认为在些许不适中更能体会到生活的质感。


5月,一条拜访了廖哥和焦姐的家。
在设计这个家之前,
廖哥结束了做了15年的公司,
以前,他疲于奔命和应酬,
对生活甚至生命的感知陷入虚无,
觉得家不过是个睡觉的地方,
通过“一手一脚”的亲自建设,
他对家有了新的理解,
一条和他聊了聊。
自述:廖 哥
编辑:张雅兰
责编:陈子文




廖哥和焦姐,分房睡,生活独立
我今年53岁,和妻子没有要小孩,目前住在成都。
一年前,我们搬进了现在的家。这个房子大概有360平米,一共有3层半。因为我们只有两个人,所以整个家的设计,重点要考虑两个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关系。
最顶层的二楼只做了两个卧室,我和我太太一直是分房睡的。因为我会打呼噜,这样能保证两个人都能有更好的睡眠。因为太太经常会在卧室里处理一些工作,所以她的卧室里,买了比较好的书桌和台灯。


客厅,用书架做了一些“隔而不断”的设计


开放式厨房,岛台长3米6
在一楼,是一个西厨加上客厅,我们把整个空间都开放了,通过书架或者电视柜,做了一些简单的隔而不断的设计,因为只有两个人,不希望再做很明确的空间划分。
装修以前,楼梯是在房子角落上的,这样对于气流的隔绝、空调的使用都会更好。但是我把楼梯挪到了空间的正中央,因为不希望家里出现那种状态,可能饭做好了,你要打一个电话才能叫到人。楼梯贯穿四层的建筑,我们楼上楼下喊对方更方便,也能听到对方的声音。


焦姐做饭,廖哥在一旁陪伴
在开放式的厨房,我们做了一个3米6的岛台,比一般人家里都要长。因为我不会做饭,有时候太太在岛台做饭,我就可以在另一边陪她聊聊天,甚至可以什么都不说,就在旁边玩一下手机看看书,也有一种陪伴感,做好了就直接在岛台吃,也非常方便。
如果是封闭式厨房,太太在里面烟熏火燎地做好饭,出来以后我5分钟就吃完了,她的感受肯定是很不好的,所以这些设计也是增加亲密度的一个手段。我觉得,不用在设计里特意追求什么风格,所有的建筑空间、家居都是为了承载人的,这是空间设计里最重要的。


地下室原本高4米6,做了一个夹层作为书房
地下室原本是很高的,有4米9,我们在中间做了一个夹层,成了书房。再往下一层的空间,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空间。它像一个“仓库”,主要放置自己的“喜好”,有很多灯和画,而且这些东西在不断增加。我还是免不了俗,做不到所谓的断舍离,依然希望有好的东西可以陪伴自己。
在地下室,我们也做了一个比较有趣的设计。晚上回家,我一般会从车库入户,直接进到家里的地下室,如果一进来整个空间是黑的,再去开灯,会有些没有安全感。所以我在门口做了一个感应灯,这个感应灯是和天井的四个壁灯同步亮灭的,这样,晚上只要我走进家门,整个天井也会亮起来。
一般来说,我太太晚上都会在一楼的客厅里,正好能看到院子里的天井亮起来,也就知道我回家了,她也会有一种安全感。灯也是一种语言,希望用这种形式完成我和我太太之间的一种无声的交流。




两人各自的卧室
最开始想要搬家,一个是因为疫情,当时成都封城,想要有一个带院子的家。另外,之前住在一个大平层里,房子边上有一个建筑的装饰线条,我太太在上面种了不少花,经常爬上去浇水,我看着特别担心,怕摔下去。
最主要的是,我太太比较宅,她喜欢独处,更愿意去和书、山水或者植物对话,所以也希望能有一个稍微大些的空间,让她更自由地去打理。
当时也和太太商量好了,我们其中一个人负责设计装修,另一个人就完全不参与意见,这样能减少矛盾。后来我来负责,太太也确实做到了。
当时我在思考,是不是要把这个房子定位成一个终极的居所,不再折腾房子了。后来我就开始了大量的学习,看到有各种各样的家居风格,法式的、中古的、极简的……眼花缭乱,一时间也没有头绪。


地下室一角,放了很多画作,以及廖哥从各处淘来的物品
在翻阅各种资料和书的时候,看到安塞尔·维伍德的一句话,他说,家其实就是我们人内在的外在反映,它代表了你的世界观,也是你审美的综合体现,对我触动很大。
现在到了一定岁数,我觉得你要弄清楚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想要什么,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设计出满意的家。
所以我不刻意追求什么风格,家里就分为功能和审美两个部分。
从实用的角度讲,如果要定制一个柜子,会首先解决存储的问题,在这个条件下,再做其他考量。


与此同时,我也慢慢发现,很多东西就是单纯的个人喜好,并没有实际的功能用途,但家里的精神就是由这些东西构建起来的。
从这个角度来讲,家里的空间到物品可以分为有用之用与无用之用,我觉得好像都很重要。
有了这些思考和方向,我才开始着手找合适的设计师,并开始建设这个家,总共花了3年时间,所有心血都放在了里面。




廖哥和焦姐在花园里喝茶聊天
我和太太基本上按照比较自由的方式生活的,所以整个空间都会呈现出一种松弛感。
我们所有的椅子或者沙发,基本都要比一般人家里矮5-10公分,因为这样离地面更近,会让人感觉更舒适。当时选沙发的时候,特意选了很轻的,一个女生一只手就可以随意拎起来,可能是“轻”所代表的那种自由感更吸引我,家具也没必要一直固定在一个位置,我们可以随时再做调整。
家里的椅子和沙发相对比较多,而且到处都有书。当时也有一个想法是,书一定要离我们很近,因为现在很多人的阅读习惯都很差,就希望能通过设计解决这个问题。你随时坐下,旁边都有一本书,随时可以看。


客厅
家里的质感是通过很多微小的细节呈现出来的。
比如我并不会一味追求东西少,空间里会有很多不同的材料和元素,比如藤、棉、麻、布,但一定要用统一的语言去把它们表现出来,比如统一的色系,让整体和谐。
沙发很轻,但是旁边的墩子,都是实木的,可以做小茶几或者摆一些书,造型非常简单,但是对空间的融入度很高,它们看起来很轻,但其实有五六十斤,不至于一碰到就摇来晃去。


两人一起打理花园
有了院子,我们能更直接地接触到风、水、阳光、空气,但进进出出,也免不了有一些蚊子苍蝇,但没有关系。现代人都在追求生活舒适,但是也可能成为各种家电、系统的奴隶。我觉得人偶尔也要保持一些不舒适感,这样的生活会产生不一样的质感。
我之前看了安藤忠雄给一对夫妇做了设计,他创造了人和自然接触的条件,但是也会带来一些相应的问题,去卫生间要“穿过风穿过雨”,非常不方便。
后来他对那对夫妇说,“拜托了,如果这房子给你们带来不方便,那天热的时候就少穿一件,天凉的时候就多穿一件”。安藤觉得无论是我们的身体还是精神,都远比我们想象得要坚韧。
包括楼梯放在建筑的中部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对于热能或者制冷的消耗就会更多,但我觉得可以接受,你要相信自己的身体,它能够调节自己去适应环境。


还有一种质感,可能体现在你和过去的连链接。我的老家在四川西昌,以前我们家附近有一条河叫安宁河,里面有一种很普通的石头叫红砂石。后来每年过年回去,我都能回忆起小时候的事,从家里把香肠偷出来去河坝边烤香肠,去摘一种有毒但是味道很好的桑葚,只能在嘴里品一下味道不能下咽,过过嘴瘾......
做家里的院子的时候,我就想把红砂石搬过来。差不多有两年的时间,我就开着我的商务车回去,去河里面把石头搬上来,装到后备箱里带回来。
我觉得家里所谓的老物件,未必是那种很老的黄花梨、中国红木这种很昂贵的东西,可能就只是一个小的记忆点。我觉得这些东西也是让家里变得更舒适的一种方式。


我们有两个院子,都是自己一手一脚亲自打理出来的。院子里的墙面、桌椅的颜色和材质也是和室内和谐统一的。过程当中我们也养死了很多植物,后来慢慢总结出来,有些植物是需要半阴的,有些是需要全日照的,你也要注意太阳角度的变化等等,这个过程里慢慢做梳理,给这些植物找到合适的生长空间,院子自然也就有了它的形态和美感。


地下室里的画主要以版画为主,买来之后就零散地放在墙边,角落,甚至椅子上,后来设计师来家里,他觉得完全不需要再动,因为感觉非常自然,人和画的关系特别亲近。
对于这些物质,我主要的观念还是“玩物不丧志”,不愿意被资本收割,什么喝个茶喝出很多种层次,或者一种酒喝出很多种味道,我不想追求那样的极致。所以对画也是,我希望对画保持一种比较原始和简单的感受就可以了。




廖哥在工作
我过往的经历还算丰富,当过兵,后来到了成都,从底层的销售做起,后来也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做了差不多15年。
那时候每天都有大量的商务应酬,基本上每天睁开眼睛,就在想下午要在哪里请客吃饭,觉得非常虚无。当时我最重的时候都有160多斤,再继续那样下去,人会垮掉,后来决定结束那个公司,我太太也没有对我有太多的干预。
那时候对生活是没有要求的,也没什么感悟。在建造整个家的过程当中,我改变了很多,现在我在家里待两三天是没问题的。甚至后来我还开玩笑,如果想要让一个男人回家,就让他认真搞一场装修。


两人一起学习手碟
我太太比我大3岁,我们几乎很少有同步的东西,我们的性格差异比较大,她非常喜欢安静的,喜欢独处,我是一刻也闲不下来。年轻的时候,我会被各种各样的物质诱惑,患得患失的,但是我一直形容我太太,是一个像“石头”一样的女人,她非常稳定,就像水从她身边流过,对她没有太大的影响。
我们的夫妻生活也不像传统夫妻那样,生活上需要多少照顾,或者每天要多少精神交流。我更看重的是,你讲一个并不好笑的笑话,她会笑,你讲一个并不悲情的故事,她会哭,因为这个笑话和故事,世界上只有这两个人能产生共鸣。两个人能产生这么微妙直接的联系,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
我们两个是相对独立的。有时候我在一层的空间看看电视,她就会在旁边打一条永远也打不完的围巾,她是想织给我的,因为是从头学起,所以我开玩笑说,她是在“戳毛衣”,而不是打毛衣。
平常我们就各自做自己的事,打理一下院子,一天很快就过去了。


这个空间足够大,我时时刻刻都在跟这个空间互动。比如我浇花的时候,看到旁边还有很多自然长出的青苔,就会刻意去浇一下,不想让它死掉。夏天天热,我会去地下室躺着睡个午觉。
虽然最初想把这个家定位成一个“终极”的住所,但也不是来养老的,我并不喜欢“养老”这个概念。
因为我觉得人的成熟跟岁数无关,人的衰老跟岁数也没有关系,人永远需要保持学习的能力,还有学习的愿望。这个家做完之后,我也觉得自己还是闲不住,还是想重新创业,进入家居行业,看看我过去的一些经验,是否还能创造新的价值。
我就是希望自己思维活跃,能够行动自由,这就是我心中的人生的完满。
1条评分金币+23
妞妞乐乐 金币 +23 - 06-08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367
金币
265038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96(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6-04
以下是关于成都70后打造最松弛的家的相关信息:

房屋基本信息

房屋面积:约360平米
层数:3层半
居住人数:2人(夫妻)
设计理念

重点考虑两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关系
追求自由舒适的生活方式
所有家具都比一般家具矮5到10公分,一只手就能拎起
家里有很多椅子和沙发,周围都是书,随时可以坐下看书或者休息
尽量不使用空调,不刻意消杀蚊子苍蝇
房屋布局

两个卧室:夫妻分房睡
前院后院:两人一人负责一个,分工明确
楼梯:改放在家的正中央,方便两人交流
厨房岛台:长3米6,增加亲密度
地下室:中间做了一个夹层,成了书房,放置自己的喜好,有很多灯和画
生活理念

夫妻分房睡,生活独立
通过一手一脚的亲自建设,对家有了新的理解
不用在设计里特意追求什么风格,所有的建筑空间、家居都是为了承载人的,这是空间设计里最重要的

成都70后的生活方式探究
健康与享乐并重
成都的70后在健康方面,通常会遵循一种“三七定律”,即三分放纵,七分管住。他们明白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因此,尽管偶尔会享受美食和小酌,但他们更注重锻炼和健康饮食,以保持身体的活力。

财务规划与储蓄
在财务规划上,成都的70后倾向于“花三存七”的原则。他们认识到金钱是生活的保障,因此会控制消费欲望,理性购物,并将大部分收入存起来作为储蓄。这种做法不仅为未来提供了经济保障,也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安心。

家庭与个人兴趣
对于家庭,成都的70后非常重视陪伴和照顾家人。他们可能会减少在事业上的投入,转而更多地关注家庭生活,尤其是如果父母年事已高,他们会尽力提供高质量的养老生活。同时,他们也会发展个人兴趣爱好,使业余生活丰富多彩。

居住环境与生活方式
一些成都的70后,如廖哥和焦姐,追求一种自由舒适的生活方式。他们打造了一个特别的家,强调夫妻间的独立和个人空间,例如分房睡,同时也注重两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他们的家居设计考虑到了舒适性和实用性,家具低矮便于移动,家中充满了书籍和休闲空间,营造了一个放松的氛围。此外,他们尽量避免使用空调和过度消杀,认为这样更能体验到生活的质感。

社交与情感生活
成都的70后在社交和情感生活中也有自己的特点。例如,一些人通过网络交友平台寻找真爱,他们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期望,希望能找到一个能够共同度过余生的伴侣。这些人通常有着明确的择偶标准,比如希望对方有稳定的工作、良好的品德和共同的兴趣爱好。

成都的70后在生活方式上展现出了一种平衡与和谐的态度,他们在健康、财务、家庭、居住和社交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理解和实践。这种生活方式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审慎规划.

夫妻分房睡的心理影响
夫妻分房睡可能会对夫妻双方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以下是根据搜索结果得出的一些可能的心理影响:

感觉孤独和缺乏亲密感
长期分房睡可能会让男性感到孤独,因为他们失去了与伴侣分享生活和情感的机会。此外,分房睡会减少夫妻间的亲密感,因为在同一个房间休息时,夫妻之间通常会有一种亲密感,而这种亲密感在分房睡时会丧失。

影响性生活和心理健康
分房睡可能会降低夫妻之间的性生活频率,从而影响性满足感和亲密感。长期下来,这可能会对男性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出现情感问题。

沟通减少和信任问题
分房睡可能会减少夫妻之间的沟通机会,因为他们在晚上不再共享同一空间,无法轻易地互相交流。这可能导致夫妻间的信任和互动受到影响,进而可能加深彼此的距离感。

社交压力和健康影响
夫妻分房睡可能会受到社会压力和评判,因为共同睡眠通常被视为夫妻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房睡可能被认为是问题或不正常的标志,可能导致夫妻面临外界的社交压力。此外,分房睡可能导致夫妻之间的睡眠质量下降,破坏正常的睡眠节律,长期睡眠不足或质量不佳,可能对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如何应对分房睡的心理影响
如果夫妻选择分房睡,他们可以尝试找到其他方式保持情感亲密和交流,例如增加白天的交流时间、保持日常的互动和关怀。重要的是夫妻之间保持积极的沟通,并共同努力维系健康的夫妻关系。

夫妻分房睡可能会对双方的心理健康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因此,夫妻在考虑分房睡时,应该谨慎权衡利弊,并采取措施尽量减少这些负面影响。

分房睡对婚姻质量的影响
分房睡对婚姻质量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既有可能带来积极影响,也可能产生消极后果,以下是具体介绍:

积极影响
提升睡眠质量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睡眠模式会发生改变,50岁以上人群易出现睡眠障碍,如难以入睡、夜间频繁醒来等。而且,若一方有打鼾、翻身频繁等习惯,会严重干扰另一方睡眠。分房睡能避免这些干扰,让双方根据自身需求创造更利于睡眠的环境,提高睡眠质量,进而提升日间精神状态和整体健康水平。

减少矛盾和压力
生活中的压力和小摩擦可能会在夜间被放大,共床睡眠时,一方的习惯容易引发另一方的不满和抱怨,加剧矛盾。分房睡后,夫妻双方可以在各自空间内培养个人兴趣,如阅读、冥想等,不仅提升了个人情绪和生活质量,还为彼此提供了自我成长和自我照顾的机会,间接增强了夫妻间的情感联系和理解。

尊重个人卫生习惯
年龄增长会使人体对卫生和健康方面的需求更加敏感,夫妻双方在床单更换频率、睡前是否淋浴等卫生习惯上可能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日积月累会对关系产生负面影响。分房睡有助于保持个人卫生习惯,减少因生活习惯不同产生的摩擦,维护和谐的夫妻关系,让双方感受到彼此的尊重和理解。

适合特定依恋风格夫妻
从心理学依恋理论来看,安全型依恋的夫妻在情感上较为稳定,能信任伴侣,有效沟通需求和感受。这类夫妻分房睡,可在长期婚姻中拥有个人时间和空间,且不影响亲密关系,甚至可能让关系更紧密。

消极影响
婚姻问题加重
长期分房睡会使夫妻失去共同生活的机会,如交流、互相照顾等,导致婚姻关系更加疏远,甚至走向破裂。夫妻间的感情需要通过身体接触和日常互动来维系,分房睡会使互动机会大幅减少,交流局限于白天的工作和家庭琐事,感情会越来越淡,还会让一方产生孤独感,拉大夫妻感情距离。

增加不信任和猜疑
分房睡使夫妻沟通机会减少,发生矛盾时无法及时解决,矛盾越积越多。有误会时,增加了不信任和猜疑的可能性,影响夫妻间的信任基础。

增加婚外情风险
长期分房睡会使夫妻生活大大减少,为婚外恋埋下伏笔。此时若有外界异性表达爱意,一方可能会迷失底线和信仰,将其视为精神伴侣或婚外情人。

增加离婚可能性
婚姻中缺乏沟通就无法真正相互了解,分房睡导致夫妻沟通越来越少甚至没有沟通,难以解决分歧、误会和感情问题,容易引发矛盾,加速离婚的可能性。

感情疏远与家庭和谐受影响
共享睡眠空间是夫妻情感交流和维系亲密关系的重要方式,长期分房睡缺乏身体接触和情感交流,可能导致感情逐渐疏远,形成情感隔阂。若分房睡未充分沟通,可能被误解为关系出现裂痕,孩子会对此感到迷惑和担忧,影响家庭和谐。

分房睡对婚姻质量的影响因夫妻具体情况而异。若选择分房睡,夫妻应基于共同理解和尊重做出决策,并定期评估其对睡眠质量和情感关系的影响
1条评分金币+8
妞妞乐乐 金币 +8 - 06-08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7987
金币
275183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775
斑龄
35
道券
100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208(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3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6-04
廖哥和焦姐的家:一个丁克家庭的自由与舒适

廖哥和焦姐的故事,是一个关于自由、舒适和相互陪伴的故事。他们通过精心设计的家,实现了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以下是对他们生活状态和设计理念的深入解析:

一、设计理念与生活状态

1. 分房睡的设计:
   - 原因:廖哥会打呼噜,分房睡可以保证两人都有良好的睡眠质量。
   - 意义:这种设计体现了他们对彼此生活习惯的尊重和理解,同时也保证了个人空间的独立性。

2. 花园的分工:
   - 前院后院:两人各自负责一个院子,分工明确。
   - 意义:这种分工不仅减轻了彼此的负担,也增加了互动的机会,通过共同打理花园,增进了夫妻间的默契和感情。

3. 中央楼梯的设计:
   - 原因:为了方便交流,避免因空间隔断而产生的疏远感。
   - 意义:这种设计体现了他们对家庭互动的重视,增强了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

4. 开放式厨房与岛台:
   - 岛台长度:3米6,比一般家庭的岛台更长。
   - 意义:开放式厨房不仅方便了烹饪和用餐,还为夫妻间的陪伴提供了空间。廖哥可以在太太做饭时陪伴她,增加亲密感。

二、追求自由舒适的生活方式

1. 家具设计:
   - 家具高度:所有家具都比一般家具矮5到10公分,离地面更近。
   - 意义:这种设计让人感觉更舒适,体现了他们对自由生活方式的追求。

2. 阅读环境:
   - 书与家具:家里有很多椅子和沙发,周围都是书,随时可以坐下看书或休息。
   - 意义:这种设计鼓励阅读,营造了一个充满书香的环境,体现了他们对知识和精神生活的重视。

3. 自然与生活的融合:
   - 花园与院子:通过亲自打理花园,他们能更直接地接触到自然。
   - 意义:这种生活方式让他们在忙碌的城市生活中找到了一片宁静,享受自然带来的宁静与美好。

三、对生活的感悟与改变

1. 从忙碌到慢生活:
   - 过去的生活:廖哥曾忙于工作和应酬,对生活感到虚无。
   - 现在的变化:通过亲手建设这个家,廖哥对生活有了新的理解,开始享受慢生活带来的乐趣。

2. 夫妻关系的变化:
   - 独立与陪伴:他们各自有独立的空间和时间,但也会在需要时陪伴对方。
   - 意义:这种关系模式既保持了个人的独立性,又增强了彼此的亲密感。

3. 未来的规划:
   - 创业计划:廖哥计划重新创业,进入家居行业。
   - 意义:这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体现了他们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

结语

廖哥和焦姐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关于家居设计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如何追求自由舒适生活方式的故事。通过精心设计的家,他们实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也为彼此的关系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不仅仅是物质的堆砌,更是心灵的栖息地。
1条评分金币+7
妞妞乐乐 金币 +7 - 06-08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