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4阅读
  • 2回复

[其他]刀鱼能人工养殖吗,怎么养殖[1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pplt16888

UID: 1582792

精华: 116
级别: 天外仙宗
 

发帖
8734
金币
426
道行
13200
原创
4
奖券
175
斑龄
23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381(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7-13
最后登录: 2025-07-12
— 本帖被 妞妞乐乐 执行加亮操作(2025-06-12) —


一、刀鱼能人工养殖吗
刀鱼是生活在我国的非常常见的一种鱼,它们具有一种特殊的属性就是洄游属性,平时生活在海水之中,在繁殖时一般都会洄游到河流之中,在长江和黄河之中都有很多。野生捕捞上来的刀鱼不容易人工养殖,因为刀鱼是一种性格比较暴躁的鱼,在捕捞上来时它们会费力挣扎,很容易死亡,难以存活,因而这种鱼不太容易人工养殖。

从小刀鱼开始养殖则是可以的,不过相对来说刀鱼的养殖难度比较大,而且养殖的范围也不会特别广泛。刀鱼的养殖难度大,跟它们的生活习性跟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刀鱼生活在海水之中,而海水之中具有比较大的水压,人工模拟野生环境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另外,繁殖也是一个不容易解决的问题。不过近来也有一部分人工培育和养殖的刀鱼品种,在养殖时,需要注意的事项还是比较多的。

二、刀鱼怎么养殖
1、养殖池:养殖刀鱼首先需要一个合适的养殖池,需要建立在空气好、水源好的地方,不能建立在有污染源的地方。

2、水质:经过人工繁育的刀鱼品种可以适应养殖池中的生活,但要特别注意水质。比如酸碱度,尽量控制在6.8-8.5之间。再比如水中的溶氧量,只要要保持在每升6毫克。另外,水质还需要一直保持洁净,不能有太多的杂质。

3、饲料:养殖过程中还需要给刀鱼定期提供饲料。前期可以给它们吃鱼虫或者轮虫等小型动物,而后期则可以给它们吃鱼虾或者一些颗粒饲料。

4、消毒:在养殖过程之中,需要定期对池塘进行消毒,若投喂的是动物饲料,也应适当消毒。
1条评分金币+15
妞妞乐乐 金币 +15 - 06-12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人生哪能多如意 万事只求半称心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7996
金币
275204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775
斑龄
35
道券
100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225(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3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6-09
  在你之前关于刀鱼的介绍中,我们已经了解了刀鱼的基本特性和养殖难点。现在,我将从刀鱼的养殖周期、疾病预防、养殖密度以及市场前景等角度,对刀鱼的养殖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补充,帮助你更全面地了解这种鱼类的养殖过程和注意事项。

  养殖周期

  刀鱼的养殖周期相对较长,从幼苗到成鱼通常需要2-3年的时间。这是因为刀鱼生长速度较慢,且对养殖环境的要求较高。在养殖过程中,需要耐心等待刀鱼的成长,并密切关注其生长状况,及时调整养殖策略。

  疾病预防

  由于刀鱼养殖难度大,且容易受到疾病的影响,因此疾病预防是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常见的刀鱼疾病包括细菌性疾病、寄生虫病等。为了预防疾病的发生,需要定期对养殖池进行消毒,保持水质清洁;同时,还要合理投喂饲料,增强刀鱼的免疫力。一旦发现刀鱼出现疾病症状,应立即隔离治疗,防止疾病扩散。

  养殖密度

  养殖密度是影响刀鱼生长和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过高的养殖密度会导致水质恶化,增加疾病发生的风险;而过低的养殖密度则会浪费养殖资源,降低养殖效益。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根据刀鱼的生长阶段和养殖池的条件,合理控制养殖密度。一般来说,在刀鱼幼苗阶段,养殖密度可以稍高一些;随着刀鱼的生长,应逐渐降低养殖密度,以保证其健康成长。

  市场前景

  刀鱼作为一种高档水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价值。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对水产品的需求增加,刀鱼的市场前景越来越广阔。然而,由于刀鱼养殖难度大、成本高,导致市场上刀鱼的供应量相对较少。因此,对于有意从事刀鱼养殖的人来说,需要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和养殖风险,制定合理的养殖计划和市场策略。

  通过以上对刀鱼养殖周期、疾病预防、养殖密度以及市场前景等角度的详细分析,相信你能更全面地了解刀鱼的养殖过程和注意事项。在养殖刀鱼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确保养殖的成功率和效益。同时,也要关注市场动态和消费者需求,以调整养殖策略和市场策略,实现养殖效益的最大化。

1条评分金币+5
妞妞乐乐 金币 +5 - 06-12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367
金币
265038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96(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6-09
刀鱼(长江刀鱼/刀鲚)可以人工养殖,但技术难度极高、成本高昂且规模有限。以下是综合关键信息的养殖要点分析:

一、人工养殖可行性
技术突破但难度大

2012年首次在江苏实现人工繁殖成功2,但因刀鱼性情暴躁,离水后剧烈挣扎易死亡,种鱼获取困难。
人工授精过程中死亡率高,10对种鱼仅1对可能成功繁育。
目前已有人工培育品种,但养殖规模小,市场少见。
养殖来源限制

野生刀鱼捕捞属违法行为,且离水后存活率极低。
仅能通过人工育苗(从小刀鱼阶段)开始养殖。
二、核心养殖技术与方法
1. 养殖环境建设
场地要求:选择空气清新、水源清洁、无污染的区域,配备增氧设备、饵料池及废水处理池。
池塘消毒:放苗前曝晒1周,用生石灰(150kg/亩)彻底消毒,杀灭病原体。
2. 水质管理
关键参数:
酸碱度(pH):6.8-8.5。
溶解氧:≥6mg/L,需每日增氧

换水频率:每5-7天换水1次,换水量10%-15%。
3. 饲料投喂
前期(幼鱼阶段):投喂鱼虫、轮虫等活体生物饵料。
后期(成鱼阶段):转为鱼虾碎肉或专用颗粒饲料,投喂前需消毒。
特殊要求:刀鱼只接受天然饵料,且因领地性强,养殖密度需极低(亩产仅40-50斤)。

4. 日常管理
巡塘监测:每日检查水质、溶氧量、鱼群摄食及活动状态。
生长记录:每月测量鱼体生长速度与存活率,调整管理策略。
消毒维护:定期对池塘消毒,活饵投喂前需灭菌处理。

5. 繁殖难点
种鱼培育:需模拟洄游环境(海水压力、水流速度),技术复杂。
产卵条件:性成熟需3年,5月下旬在缓流淡水河湾产卵

价格高昂:人工刀鱼因产量稀缺,价格远超带鱼等常见鱼类。

✅ 刀鱼可人工养殖,但需满足严格条件:专业育苗技术、高成本投入、精细化水质与饵料管理。
⚠️ 不建议个体尝试:目前仅少数科研机构或企业掌握成熟技术,普通养殖户风险极高。

刀鱼人工养殖的技术要点
刀鱼的人工养殖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的活动,需要特别注意水质、饲料投喂、病害防治以及日常管理等方面。以下是刀鱼人工养殖的一些关键技术要点:

1. 水质管理
水源清洁:刀鱼对水质的要求较高,必须确保水源清洁无污染。
溶解氧含量: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应保持在5mg/L以上,以保证刀鱼的正常生长。
酸碱度控制:水质的酸碱度(pH值)应控制在6.8-8.5之间,以适应刀鱼的生活习性。
定期换水:为了保持水质清新,每5-7天需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10%-15%。

2. 养殖池建设
选址要求:养殖池应建在空气好、水源好的地方,远离污染源。
水深适宜:养殖池水深以1.5-2.0米为宜,便于管理和鱼类活动。
池塘消毒:放苗前一个月,排干池塘积水,曝晒一周后用生石灰消毒。

3. 鱼苗选择与投放
种苗来源:选择信誉良好的鱼苗供应商,确保鱼苗品质。
鱼苗规格:选择体长10cm以上的健康刀鱼苗,以提高养殖成功率。

4. 饲料投喂
前期饲料:初期可投喂鱼虫或轮虫等小型动物,后期则可以使用鱼虾或颗粒饲料

投喂方式:采用定点、定时、定量的投喂方式,避免浪费。
饲料质量:选用优质鱼粉、豆粕等高蛋白饲料,满足刀鱼生长需求。

5. 病害防治
预防为主:定期对养殖池进行消毒,保持水质清洁。
疾病治疗:一旦发现病鱼,立即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免疫接种:根据鱼苗的生长阶段,适时进行疫苗接种,提高免疫力。

6. 日常管理
观察记录:每天巡塘检查,测量记录相关数据,观察水色、鱼摄食和活动情况。
调整养殖条件:根据刀鱼的生长需求,适时调整养殖密度、水质等。
安全保障:确保养殖设施安全,防止人为或自然灾害对刀鱼养殖造成损失。
以上技术要点的严格把控,可以有效提高刀鱼的人工养殖成功率,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刀鱼苗种的选择标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这些标准有助于确保所选的苗种健康、强壮,并且适合后续的养殖过程。虽然没有直接提到刀鱼苗种选择的具体标准,但我们可以从相关鱼类的苗种选择原则中推断出一些通用的标准。

1. 规格大小
刀鱼苗种的规格应该均匀一致,这有助于减少因个体差异而导致的竞争和相互残食现象。通常情况下,较大的苗种具有更高的成活率和更快的生长速度。
2. 活力表现
健康的刀鱼苗种应该表现出良好的游动能力,反应灵敏,能够快速逃避外界刺激。这样的苗种适应能力强,更容易在新的环境中存活下来。
3. 体表特征
选择体表完整无损、鳞片紧密、色泽鲜艳的苗种。健康的刀鱼苗种通常呈现银白色,背部颜色较深,腹部较浅。任何外伤或异常颜色都可能是疾病的征兆。
4. 健康状况
确保苗种没有明显的疾病症状,如鳃部无寄生虫感染,眼睛清澈无白浊现象。可以通过显微镜检查鳃丝和体表是否有寄生虫或其他病原体。

5. 来源可靠
尽量选择信誉良好的苗种场或供应商购买刀鱼苗种。可靠的来源可以提供质量保证,并且可能具备更完善的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
6. 适应性测试
在引入新环境之前,可以进行短暂的适应性测试,观察苗种对目标水域条件(如水质、温度等)的适应情况。如果苗种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活动,则表明其适应性较好。
标准结合了刀鱼的生活习性和养殖需求,尽管具体数值和细节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但遵循这些基本原则将大大提高刀鱼养殖的成功率。

关于刀鱼养殖中的常见病害防治,虽然直接针对刀鱼的信息在搜索结果中没有明确提及,但是可以参考其他鱼类如草鱼和鳜鱼的病害防治措施,因为它们在淡水养殖环境下的病害有一定的相似性。以下是一些可能适用于刀鱼养殖的病害防治方法:

1. 水霉菌病
症状:当鱼体受伤后,水霉菌孢子侵入伤口,形成白色或灰白色棉状物,导致鱼体逐渐衰弱。
防治措施:使用生石灰彻底清理池塘以杀灭病原体;避免在操作过程中伤害鱼体;喷洒维诺鱼虾生命液帮助鱼体恢复活力。

2. 小瓜虫病(白点病)
症状:鱼体表面出现许多小白点,分泌大量粘液,行为异常,食欲减退。
防治措施:保持良好的水质条件,控制适宜的水温;用2%的食盐水浸泡病鱼10-15分钟;全池泼洒亚甲基蓝。

3. 斜管虫病
症状:鱼体表和鳃部分泌大量粘液,食欲减退,呼吸困难。
防治措施:在养殖前对池塘进行全面消毒;添加药物如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来治疗患病鱼群。

4. 出血病
症状:病鱼体色发黑,食欲减退,肌肉、鳍基、鳃盖等部位充血或出血。
防治措施:注射出血病灭活疫苗进行预防;发病季节全池泼洒漂白粉,使池水浓度达到1毫克/千克。

5. 赤皮病
症状:鱼体表局部或大面积出血,鳞片脱落,鳍条基部充血,鳃盖和上下颌出现红色斑块。
防治措施:防止鱼体受伤;放养前用漂白粉溶液浸洗鱼体。

6. 物理性应激与损伤
症状:由于机械、温度等因素造成的应激和损伤,可能导致细菌感染。
防治措施:减少运输过程中的密度,使用合适的网衣材料,避免高温和低温期过度投喂。

请注意,以上信息是基于草鱼和鳜鱼的病害防治经验总结出来的,具体到刀鱼养殖时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此外,定期监测水质、合理投喂、科学管理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
1条评分金币+7
妞妞乐乐 金币 +7 - 06-12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