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5阅读
  • 2回复

[健康饮食]今日五月二十,老传统,今日“分龙”,"三宜四忌"要注意 [9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厨爹

UID: 546371

精华: 76
职务: 山庄囚徒
级别: 化外仙道
 

发帖
72391
金币
9988
道行
5638
原创
799
奖券
6506
斑龄
3
道券
183
获奖
0
座驾
设备
SONY数码HD一体机 HDR--CX210E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8475(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9-23
最后登录: 2025-07-19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2条评分金币+32
姜谷粉丝 金币 +9 - 06-16
妞妞乐乐 金币 +23 - 06-16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9771
金币
289374
道行
2004
原创
2405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555(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9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6-15
分龙节的来历与习俗

分龙节,一个充满古老智慧和自然敬畏的节日,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汉宋甚至更早的远古巫仪。农历五月,南风正劲,自古就是多雨、万物疯长的时令。古籍里说,分龙节其实因地而异,华北通常在五月二十三,江南以五月二十为主,甚至宋代池州一带订在正月末。如此变来换去,只因古人记天守地,历法尚不精准,全凭经验和“天象行龙”。

分龙节的来历

据《海录碎事·风俗》所载,分龙节必有大雨,若不雨或只闻雷声,则叫“锁龙门”,百姓便忧旱情。传说,每到分龙日,天上五龙——赤、黄、青、白、黑,分头管辖东南西北中,带走属于各自的风雨。最趣味的,当数小龙与老龙告别一说:小龙泪眼汪汪,化作绵绵细雨洒落人间,被闺中少女悄悄哼着摇篮曲。正如民谚说的:“二十分龙廿一雨,石头缝里都是米。”言下之意,要是分龙节有雨,整个庄稼地都该欢天喜地。

传统习俗

从前,每到分龙日,乡野家家不能挑粪倒尿,不能把簸箕等杂物往外倒,老人说这是敬天顺天,不敢“冲犯龙气”。有的地方还要敲击锅盆,模拟雷声,寓意招龙布雨。江南水乡还有趁这天演习救火的习惯,寓教于乐。这样的仪式,既是天人合一的小小戏法,也是农家对自然的信仰和敬畏。

更有趣的是,分龙节也是年轻人期望独立、自主的象征。老辈人说,“分龙各管一方”,恰似骊歌轻唱,少小离家,各自去闯天涯。一年之际,天地间分工合作,家家户户顺势而为,算是把自然的变幻编进了每一段寻常日子。

分龙节的传统餐桌

说到过节,怎么少得了吃?分龙节虽然朴素,但该有的一样都不能落下。分龙日一过,南方梅雨渐止,暑气初生,饭桌上也自有几样人情味深厚的应时食物。

咸鸭蛋——分龙不离“圆满”

五月时节,正值鸭蛋肥美。民谚说:“分龙吃咸蛋,家宅保平安。”咸蛋圆滚滚、色泽亮,咸香醒口,最能衬出初夏的新米粥。老家做法也简单,糯米、盐分层包裹鸭蛋,埋在瓦罐里,放置半月到一月,剥壳即食。油油的蛋黄配着白粥或黄瓜,用筷子一捅,油脂流出,呼啦一下,清鲜解腻,佐饭下粥最是有味。

新麦粥——谷雨后“头口粮”

五月麦黄,江南正推新麦下场。分龙节前后,新麦淘净入锅,小火慢熬,兑入几粒红枣或芸豆,粥成时香气扑鼻,满屋生暖。新麦粥,吃的不止是口感,还是对丰收的期许。再配点简单的小菜、腌瓜,是大暑未至前,难得的清淡滋味。

做法也极为便捷。将淘净的新麦仁与水按1:8的比例放进锅里,小火慢煮至麦仁涨发,待香气溢出,加糖或不加糖,依着自家口味。老一代人说:“分龙喝碗新麦粥,一年顺心不过愁。”

清炒黄瓜——“青龙”护家

分龙日常有“青龙护宅”之说,于是老家这天喜欢吃黄瓜。简单的黄瓜切片,下锅略炒,加点蒜末、盐,盛出时翠绿清脆,一吃凉爽,正合时宜。黄瓜是夏日饭桌的清新一笔,也算顺应时令,祈求安宁。

绿豆汤——“龙泪”解暑

传说小龙分离时忍不住落泪,故分龙日常伴细雨。民间便有分龙节喝绿豆汤的习惯,取其清凉、消暑、送走梅雨。做法极简,绿豆提前浸泡,入锅加水熬开,文火慢笃至豆烂,放点冰糖或少许陈皮,一碗下肚,暑气立消。

分龙节“三宜四忌”

每逢分龙节,老人总有三宜、四忌的叮咛。这些讲究看似陈旧,实则句句藏着生活的智慧。

三宜:

1. 宜祈雨望云:分龙日下雨,预兆全年丰收;不下雨也无妨,村中还能趁机唱戏、敲盆,图个盼风调雨顺的好彩头。许多地方的庙会、舞雩仪式,融汇了祭祀与娱乐,实际上是凝聚邻里、寄托心愿的好方式。
2. 宜清扫院落:老家人说,分龙节前要扫净门前屋后,象征迎送新雨,净化家宅。也寄寓着把旧尘烦恼清除,迎来崭新气象。孩子们一边扫地,一边追着院里小猫小狗跑,满院阳光。
3. 宜分食“头口粮”:今年新麦头遍、家禽新出栏的蛋,总要挑出最新鲜的大家尝一尝。寓意丰收、分福,亲人团聚,一家人在饭桌上细品新味道,温馨又踏实。

四忌:

1. 忌挑尿、倒污物出门:老人说动了龙气,恐招旱灾。虽说如今化粪有道,但这一戒律提醒我们对土地多些敬畏,生活多点整洁,不随便给环境添乱。
2. 忌洗晒衣物:老话说,“分龙不晾衣”,免冲撞布雨龙王。其实这是在湿雨天倡导减少外晒防霉防潮也避免过度忙碌。
3. 忌在水井、河渠打闹或捞鱼摸虾:分龙日水为龙王所辖老祖宗教我们尊重水源也是在提醒后人爱护生态节约用水。
4. 忌大声喧哗、口出秽语:当天敲盆锣鼓是为招龙家里却要保持清净表示对天时变化最起码的尊重。

这些宜忌如今听来或许带着陈年烟火气但它们的根——敬天顺地爱物惜福直到今天仍然有益于生活总不能等到旱涝无常时才想起祖辈的“未雨绸缪”吧!

结语

时光流转节俗在变老传统也能为今人滋养人心。三宜四忌不必每条全做但那种顺时而食敬天惜物的心意是每个家庭的“长流水”。换做今天也同样适合在家吃饭时试试新麦粥分几个咸鸭蛋用干净心情守望着窗外风雨变换。

“节令里有温度烟火中见生活”人与自然握手言和才是日子最知趣的模样。分龙节这天不妨让自己慢下来感受下这一场席卷庄稼地与厨房蒸汽的夏日“分龙”。
1条评分金币+7
妞妞乐乐 金币 +7 - 06-16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5557
金币
276481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954(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9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6-15
2025年农历五月二十分龙节“三宜四忌”解析
分龙节概述
分龙节是流传于南北各地的民间节日,传说是龙分开到各地去行雨的日子。其来历可追溯至春秋、汉宋甚至更早的远古巫仪。农历五月,南风正劲,自古就是多雨、万物疯长的时令。分龙节其实因地而异,华北通常在五月二十三,江南以五月二十为主,甚至宋代池州一带定在正月末。

“三宜”方面
宜吃特定食物
吃猪头:猪头是祭祀中的“三牲”之一,在“分龙节”这一天,猪头是少不了的,民间传统说法吃猪头肉也叫做吃“龙脸”,寓意的是有头有脸,风调雨顺,祈求雨水的降落。猪头肉放入卤料包进行卤制,切成片,即可食用,还可以清辣椒爆炒。

吃鱼:鱼的谐音“余”不仅仅代着盈余,也象征着降妖除鬼。像豆腐鲫鱼汤是一道家常的营养滋补美食,不但可以补充营养,还可以起到明目益智的作用。

吃面:面条在我们传统中被老百姓赋予了美好的寓意,面条不但寓意着健康长寿,还寓意着风调雨顺,在“分龙节”吃一碗面条,祈求风调雨顺好年景,比如在农历五月二十这一天吃一碗手擀面,寓意着夏收顺利、夏种雨顺。

宜祈雨
在生活中,风调雨顺是老百姓的愿望,当干旱时在各地就有“祈雨”的风俗习惯,分龙节传说是龙分开到各地去行雨的日子,所以这一天进行祈雨活动也符合传统寓意。

“四忌”方面
虽然给定搜索结果未明确提及分龙节五月二十的“四忌”,不过结合农历五月其他节日的传统禁忌,可以做一些合理推测与参考。

忌违背五月养生规律
农历五月古称「五毒月」,时值芒种、夏至交替,阳气鼎盛而阴气初萌,天地之气剧烈交争,毒虫肆虐、湿热熏蒸,被古人视为「阴阳混沌,百病丛生」的高危时段。此时若纵欲、动怒、熬夜,极易耗伤精气,导致气血逆乱,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所以分龙节在五月二十这一天也应注意节制欲望,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平和的心态。

忌不良饮食
五月气温骤升、雨水频繁,湿热交蒸的环境为细菌、蚊虫提供了绝佳的繁殖温床。同时,人体阳气浮于体表,内里虚寒,脾胃功能减弱,易受寒湿、湿热之邪侵袭,引发腹泻、湿疹、口舌生疮等问题。古人认为五月「阳气在表,胃中虚冷」,若贪食冷饮、过度劳累或房事不节,会进一步损伤脾胃与肾精。因此分龙节这天也不宜贪食冷饮等生冷食物。

忌忽视邪气
在农历五月的端午节有不宜晒贴身衣物的禁忌,因为当端午节的脚步悄然临近,五毒仿佛收到了神秘的召唤,开始横行无忌,邪气也在空气中弥漫开来。贴身衣物吸收了人体的气息和能量,在这天晾晒,就如同将自己暴露在危险的境地,容易沾染外界的邪气和晦气。分龙节在五月,也可能受这种传统观念影响,不宜晒贴身衣物等容易沾染邪气的行为。

忌随意丢弃物品
端午节有不扔旧物的禁忌,在传统观念里,端午节是一个“除旧迎新”的日子,但这里的“除旧”并非指扔掉旧物。旧物是家庭记忆的载体,古人认为端午这天扔掉旧物,会把福气也一并扔掉。分龙节所在的五月或许也有类似的传统寓意,不宜随意丢弃旧物

分龙节的由来和习俗
分龙节的由来
源于农事与天象崇拜
在农耕社会,人们靠天吃饭,降雨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古人认为龙王掌管下雨,对龙的崇拜源于对天象的崇拜,尤其是对青龙七宿的崇拜。青龙七宿冬季隐藏于地平线以下,春季从东方升起。

分龙节定在特定时间,与龙星出现前后的舞雩习俗有关,当时正值播种前后,地里急需雨水,人们期望通过节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如一千多年以前的分龙节在每年阴历五月二十,《农政全书》记载“五月二十日大分龙”。

龙分工降雨传说
一种说法是此时雨水增多,一条龙忙不过来,需要多条龙分开负责不同区域降雨,便有了分龙的说法,这一天就是分龙节。还有龙生九子,龙王和九个儿子分开的传说,古人将情感寄托在龙身上,认为它们分开会伤心流泪,龙流泪即降雨。

不同地区分龙节的时间
华北地区:多安排在每年的五月二十三,但据古籍记载,一千多年以前是在每年阴历的五月二十。
其他说法:有五月二十九、五月三十、二月二十日等说法,不过五月二十的说法有较多佐证,且五月二十正值夏至前后,天气特征也与分龙节相关,《农政全书》提到“五月二十日大分龙,无雨而有雷,谓之‘锁龙门’”。

毛南族:分龙节于每年农历夏至后的第一个辰日(龙日)前后举行,是广西民族节庆文化十大品牌之一。
分龙节的习俗
普遍习俗
请戏班子唱戏拜龙王:作为与龙有关的节日,很多地方会请戏班子唱戏来拜龙王,这种习俗可能与古代极具表演性质的祈雨舞蹈有关,可视为后世祈雨唱戏的前奏。

赛龙舟:有些地方在分龙节如同端午一样赛龙舟。
休息与贸易交流:各地普遍歇工,人们携带山货赶街,进行自由贸易,同时交流生产技术。
特定地区习俗

福建东部畲民:历代畲民信仰龙王,为防止龙过黄山损坏庄稼,在作物落土后进行分龙。这天禁止动用铁器和粪桶等出门,以祈求龙王不作水患,保佑丰收。男女青年通过盘歌寻找终身伴侣,一些地方青年男女也以歌会友、交流思想、表达爱慕之情,还有地方通过分龙节组织活动,以歌会搭台传递致富信息、开展经贸活动。

毛南族:分龙节是毛南族最古老、最盛大、最重要的节日。节日期间有祈福仪式,民众接福米。还设置非遗展示区,展示花竹帽、毛南锦、傩面等非遗项目。傩面具经雕刻、上色等多道工序制成,是毛南族傩舞、傩戏等民族文化活动不可或缺的道具。此外,活动还加入时尚元素,为年轻人提供展示舞台,如进行毛南竹单车展示、跳街舞等

分龙节期间的特色美食
分龙节是流传于南北各地的民间节日,不同地区在分龙节有不同的特色美食。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普遍流行的美食
猪头肉
猪头是祭祀中的“三牲”之一,在分龙节这一天,吃猪头肉也叫做吃“龙脸”,寓意有头有脸、风调雨顺,祈求雨水的降落。猪头肉的做法多样,既可以放入卤料包进行卤制后切片食用,也可以与青椒爆炒。还能做成凉拌猪头肉,做法是将熟猪头肉切片放入盆中,加入香菜、葱丝,再放入生抽、老抽、花椒水、少许盐和蒜泥充分拌匀即可。


鱼的谐音“余”,代表着盈余,也象征着降妖除鬼。在分龙节吃鱼寓意年年有余。常见做法如红烧鱼,以罗非鱼为例,先将鱼宰杀洗净,锅中放花生油,把鱼煎至两面发黄,加入大蒜、葱段、姜片、花椒炸香后倒入开水,再加入老抽、醋、红糖、盐,小火慢炖约30分钟,待鱼肉软烂收汁,出锅装盘撒上香菜段即可。

面条
面条在传统中被赋予美好寓意,不但寓意健康长寿,还寓意风调雨顺。在分龙节吃一碗面条,可祈求风调雨顺好年景。例如红烧牛肉面,先将牛肉浸泡去血水后切块,加入葱姜,和花椒、大料、香叶一起放入压力煲,加水、盐和老抽,通电选择牛肉键;另起锅烧水,水开后煮面条,打入一个荷包蛋煮2分钟,加入生菜一起煮熟捞出,盛入红烧牛肉中即可。

特定地区的美食
环江五香宴
环江分龙节是毛南族同胞最盛大的节日,当地会准备环江五香宴,其中有色泽金黄的香鸭、肉质肥厚的香菇、散发浓郁米香的香糯米饭等,供人们大快朵颐。

五色糯米饭
在毛南族分龙节,五色糯米饭是特色美食之一。其中黑色糯米饭的做法是先去枫树上选上好的枫叶,洗净剁细后加水煮,过滤掉渣渣,用过滤好的枫叶水来泡米,泡好的米连枫叶水一起放锅里小火加热至慢慢变黑,倒掉水后,和其他颜色的米一起放锅里蒸
1条评分金币+8
妞妞乐乐 金币 +8 - 06-16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