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8阅读
  • 2回复

[养生保健]市面上常添加硼砂的6种食物,真的要少吃,很多人买回家都没发现  [10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323
金币
264277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9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6小时前



本文2015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前段时间,李大妈在菜市场买了点牛肉丸,回家煮汤的时候,发现丸子弹牙得很“假”,就像塑料球一样。她心里犯了嘀咕,拿去检测,结果竟然含有硼砂!
硼砂是什么?还能不能吃?为什么有些商家还在偷偷用?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让人防不胜防的“添加剂”。




一、硼砂到底是什么?它到底有多危险?

硼砂,学名四硼酸钠,是一种白色结晶状粉末,工业上主要用在玻璃、陶瓷、肥皂、杀虫剂等产品中。它原本就不是食物添加剂,早在2009年,国家就明令禁止硼砂用于食品加工。
但一些不法商贩为了让食物口感更“Q弹”,保质期更长,偏偏铤而走险。硼砂一旦摄入过量,可能引起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于康表示,硼砂在人体内几乎不代谢,长期摄入可损伤肝肾,干扰神经系统,严重时还会导致生殖系统异常。




二、这些食物,最容易被偷偷加硼砂!

虽然监管越来越严,但仍有一些小作坊铤而走险。以下几类食物,是硼砂“高发区”,买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
1. 牛肉丸、鱼丸等弹性丸类制品
你吃过那种“怎么嚼都嚼不烂”的牛肉丸吗?那种“假弹牙”,很多时候就是硼砂的“功劳”。
硼砂能让肉类制品更紧致有弹性,但这口感是以健康为代价换来的。广东、福建等地曾多次查出鱼丸、牛肉丸含硼砂超标,令人触目惊心。


2. 粽子、年糕、汤圆等黏糯类食品
传统节日里少不了这些糯米制品。可有些黑心作坊为了让年糕更有嚼劲、更耐放,悄悄加了硼砂。
尤其是在乡镇集市和手工摊点,流动摊贩没有资质监管,最容易出问题
3. 面筋、凉皮等小吃类食品
你以为街边五毛钱一串的面筋只是“便宜”?那可能是成本低+非法添加的“双重陷阱”。
硼砂可以让面筋更有韧性不易断,吃起来更“筋道”,但同时也让人吃下了慢性毒药。


4. 腌制干贝、虾仁等海产品
一些干货摊贩,为了让海产品看起来更新鲜、更有“弹性”,会在腌制过程中掺入硼砂。这类食品往往价格不低,但却可能暗藏风险。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多起海产品抽检中发现,部分腌制虾仁、干贝硼砂超标,消费者几乎难以分辨。
5. 粉丝、粉条等淀粉制品
淀粉制品容易断裂、变质,有些小作坊会加硼砂来增加韧性和抗腐能力。
尽管国家早已禁止,但一些无良商贩仍故意规避检查,特别是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问题更严重


6. 糖果、果冻等儿童零食
这类食品对孩子诱惑大,而孩子对硼砂的耐受能力远低于成人一些劣质果冻、糖果可能使用硼砂来提亮颜色、增加弹性。
儿童反复摄入,很容易出现头晕、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长期还可能影响生长发育。


三、吃了硼砂会怎么样?别以为只是“拉肚子”那么简单

硼砂不是“吃多了拉肚子”这么简单的问题。它在体内几乎不被代谢,容易在肝、肾等器官中蓄积长期摄入会对身体造成多系统损伤。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相关资料显示:

成人每日摄入5克硼砂就可能中毒,15克就可能致死;
儿童摄入2~3克就可能引发急性中毒。
常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皮疹、抽搐、肾功能损伤、休克等,严重时可致命。


四、硼砂为什么屡禁不止?背后真相令人无奈

“口感更好、成本更低、保质期更长”是硼砂被偷偷添加的三大原因。
很多小作坊缺乏监管、技术落后、追求利润最大化,在没有被查出之前,他们根本不在乎消费者的健康。
而消费者普遍缺乏识别能力,也助长了这种违法行为的生存空间。




五、如何避免“中招”?记住这几点真的很关键

不是你不讲究,是你不知道怎么挑。下面这几个方法可以帮你远离硼砂陷阱

看外观:颜色过于鲜亮、质感异常有弹性的食品要警惕。
问来源:尽量避免购买来源不明、无包装无标签的散装食品。
选正规渠道:超市、品牌商家更可信,别贪小便宜上街边小摊买吃的。
看配料表:虽然硼砂不能合法添加,但如果你看到“硼酸”、“硼砂”字样,立刻放下。




六、国家如何监管?这类行为早已明令禁止

2009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明确规定:硼砂不得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根据《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非法添加硼砂的商家可处以最高货值10倍罚款,情节严重者可追究刑事责任
近年来,各地监管部门多次进行专项整治,查封了大量非法使用硼砂的黑作坊。但由于监管难度大,消费者仍需提高警惕。




七、结语:我们吃的是食物,不是化工制品!

一句话,不管是牛肉丸还是汤圆,吃进嘴里的东西,最重要的是安全,不是口感。
别再被“弹牙好吃”骗了!一时的美味换来的可能是健康的代价。真正的聪明人,从源头上就拒绝“假口感”
如果你实在无法分辨,就记住一句话:认准正规品牌,拒绝散装无标签,不吃来历不明的食品。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323
金币
264277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9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6小时前
市面上常添加硼砂的6种食物
硼砂是一种有害物质,国家明令禁止将其作为食品添加剂。但仍有部分商家为追求利益,在食品中违规添加硼砂。以下是市面上常添加硼砂的6种食物:

猪肉
近年来,猪肉添加硼砂事件屡遭曝光。一些不法商贩为了不亏本,会将卖相不好的猪肉浸泡在硼酸兑的水里,或把掺了硼砂的猪血涂抹在表面发白的猪肉上,让猪肉看起来新鲜,摸上去表面不会发干。此外,硼砂吸水的特点还能增加猪肉重量,提高利润。比如广州一餐饮老板往瘦肉里加硼砂提升口感;还有猪肉丸店老板制作肉丸时添加硼砂增加口感和弹性。辨别硼砂猪肉的方法如下:

看色泽:表面涂抹硼砂的猪肉往往失去原有光泽感,色泽比粉红色瘦肉暗一些。
摸滑度:用手触摸猪肉,表面滑腻多是加了硼砂。刚撒硼砂的猪肉,表面还能摸到白色颗粒或粉末,能闻到微弱碱性气味。
用PH试纸:将PH试纸贴在猪肉表面,试纸变蓝色说明猪肉添加了硼砂,没变色则没有硼砂。
粽子
部分商家会在粽子中添加硼砂,以此来增加粽子的口感与质地,使其变得柔软、细腻、有弹性,且内里的馅料不容易沾在叶子上,同时还能延长保质期。添加了硼砂的粽子久煮不糊,手感比天然的更滑腻。

凉皮
凉皮较难保存,为增加凉皮的韧性和弹性、增强口感,部分商贩会用加了硼酸的水弄湿凉皮。添加硼砂的凉皮颜色通常过于黄亮而且光滑,吃起来异常筋道,不易断裂。正常的凉皮应该是米白色或微黄色,若过于鲜亮,则需警惕是否含有硼砂

腐竹
腐竹的制作过程较为繁琐,一些商家为了让腐竹看起来更白、更有韧性,在加工过程中加入硼砂。正常腐竹的颜色应该是淡黄色、米白色,闻起来有股淡淡的豆腥味。购买时,要避免颜色异常鲜亮、没有豆腥味的腐竹。

面食(如鲜面条、饺子皮)
为了使面条和饺子皮更有韧性、更劲道,久煮也不容易破,且便于保存,商贩可能会违规添加硼砂。添加硼砂的鲜面条久煮不烂,甚至煮得时间越长越筋道,颜色一般比较白。饺子皮添加硼砂后会更有韧性,用硼砂和水、面粉反应,可引起蛋白质发生变化,产生面筋。

肉丸
一些肉丸店的老板会在制作肉丸时添加硼砂,以此来增加肉丸的口感和弹性。例如有一家猪肉丸店的老板,自2023年开始在网上陆续购买近50斤硼砂用于制作猪肉丸,被查获时店里还有没用完的4斤硼砂。

硼砂进入体内后会在胃酸作用下变成硼酸,经常过量食用会导致体内蓄积硼酸,影响消化酶的正常活性,导致体重减轻、食欲下降、消化不良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引起腹泻、呕吐、昏迷等急性症状。此外,硼砂还会对生殖系统带来明显的毒性,可能导致生育能力下降、胎儿畸形,在动物实验上还发现具有致癌作用。购买上述食物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仔细辨别

硼砂对人体的危害
硼砂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其主要成分是硼酸钠,常用于清洁剂、杀虫剂和某些传统食品中,但对人体有潜在危害,尤其是长期或过量接触时,具体危害如下:

消化系统损害
硼砂对消化系统的刺激较大,进入人体后主要通过消化道吸收。摄入过量硼砂可能导致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系统不适症状。硼砂与胃酸作用转化为硼酸后,由胃肠道吸收,可能抑制营养素的吸收,促进脂肪分解,导致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营养不良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胃肠道溃疡、出血等病症。更严重的是,硼砂还可能干扰人体的代谢过程,影响钙、镁等矿物质的吸收,导致骨骼和牙齿的健康问题1。

神经系统损害
研究表明,长期接触硼砂可能对大脑功能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对儿童和孕妇。硼砂对神经系统具有毒性,可能导致头痛、眩晕、乏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儿童的中枢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全,硼砂的毒性可能影响智力发育。孕妇摄入硼砂则可能增加胎儿畸形的风险,甚至导致流产。长期作用还可能影响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导致神经衰弱、记忆力下降等问题。

生殖系统损害
硼砂对生殖系统具有毒性,长期接触或摄入可能对生育能力产生潜在威胁。对于男性,可能影响精子的生成、质量和数量;对于女性,可能干扰内分泌平衡,影响卵子的发育和排卵,从而对生育能力产生潜在威胁

皮肤接触
接触硼砂可能引起皮肤和黏膜的刺激。长时间接触可能导致皮肤干燥、红肿、瘙痒、皮疹等症状,如果硼砂进入眼睛,可能导致眼部疼痛、流泪、视力模糊等。部分人群接触硼砂后还会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比如皮肤瘙痒、红肿,出现红疹等。

脏器损伤
硼砂在进入人体后会通过肾脏等器官进行代谢,摄入过量时可能会加重肾脏、肝脏等器官的负担和损害,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功能,干扰身体的内环境稳定。硼砂中的金属杂质如铅、铝、铜等难以排出,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长期危害。

中毒风险
硼是人体限量元素,人体若摄入过多的硼,会引发多脏器的蓄积性中毒。硼砂的成人中毒剂量为1 - 3克,成人致死量为15克,婴儿致死量为2 - 3克。急性中毒通常发生在短时间内摄入大量硼砂的情况下,症状包括呕吐、腹泻、红斑、循环系统障碍、休克、昏迷等所谓硼酸症。短时间摄入大剂量硼,可能导致急性中毒,轻者引起头晕、头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体重减轻等症状,严重者出现呕吐、腹泻、休克、昏迷等中毒表现。

为了避免硼砂对人体的危害,日常生活中需要特别注意。尽量避免使用含有硼砂的清洁剂或杀虫剂,尤其是家中有儿童或孕妇时。某些传统食品如凉皮、粽子可能添加硼砂以增加弹性或防腐,购买时应选择正规渠道,避免食用来源不明的食品。如果不慎误食硼砂,应立即停止摄入,并大量饮水以稀释毒性。如果出现严重不适,如剧烈腹痛、呕吐或意识模糊,需尽快就医

硼砂的安全摄入量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日硼砂安全摄入量不应高于1 - 13毫克。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硼砂不应被食用,它主要成分为四硼酸钠,是一种白色粉末,常用于清洁剂、杀虫剂和消毒剂等工业和家居清洁产品中,许多国家禁止将硼砂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摄入过量硼砂对人体有多种危害,包括急性中毒和长期健康损害,成人食用15 - 20克的硼砂就可致死,儿童食用5克就会死亡

硼砂(化学式为Na₂B₄O₇·10H₂O)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多个工业领域。然而,由于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负面影响,准确检测样品中的硼砂含量显得尤为重要。

一、分光光度法
原理
分光光度法是利用物质对光的吸收特性来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在特定波长下,硼砂与某些试剂反应生成的产物具有特定的吸光度,通过测量该吸光度可以计算出硼砂的含量。

操作步骤
样品处理:将待测样品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确保硼砂完全溶解。
显色反应:加入适量的显色剂(如姜黄素等),使硼砂与其反应生成有色化合物。
光谱扫描:使用分光光度计在特定波长范围内进行光谱扫描,找到最大吸收波长。
吸光度测定: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样品的吸光度。
浓度计算:根据标准曲线或回归方程,将测得的吸光度转换为硼砂的浓度。
二、滴定法
原理
滴定法是通过向待测溶液中加入已知浓度的滴定液,直到发生化学反应达到终点,从而根据消耗的滴定液体积来计算待测物质的含量的方法。对于硼砂的检测,通常采用酸碱滴定或络合滴定等方法。

操作步骤
样品溶解:将待测样品溶解于水中,必要时进行适当的稀释。
选择滴定液:根据硼砂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滴定液(如盐酸、硫酸等)

滴定过程:向样品溶液中逐滴加入滴定液,同时观察反应现象(如颜色变化、沉淀生成等)以确定滴定终点。
体积记录:记录滴定至终点时消耗的滴定液体积。
浓度计算:根据滴定液的浓度和消耗的体积,计算出样品中硼砂的含量1。
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ICP-MS)
原理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是一种高灵敏度的元素分析方法,它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作为离子源,将样品中的元素原子电离成离子,并通过质谱仪进行分离和检测。由于硼是硼砂的主要组成元素之一,因此可以通过ICP-MS直接检测样品中的硼含量来间接反映硼砂的含量。

操作步骤
样品制备:将待测样品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并进行必要的预处理以去除干扰物质。
仪器设置:调整ICP-MS仪器的参数以满足分析要求。
进样分析:将样品溶液引入ICP-MS仪器中进行分析。
数据处理:根据仪器的输出结果和数据处理方法,计算出样品中硼的含量。
结果解释:结合样品的来源和背景信息,对检测结果进行合理解释和评估。
四、快速检测方法
试纸法
利用硼砂与特定试剂反应后产生的有色变化,通过试纸的颜色变化来判断硼砂的存在。

便携式检测仪
通过便携式仪器对样品进行快速检测,适用于现场检测和初步筛查。

五、其他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利用色谱柱分离样品中的硼砂,通过检测器测定其含量。这种方法具有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但操作相对复杂。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GC-MS)
通过气相色谱分离样品,再利用质谱仪分析硼砂的分子结构。这种方法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但设备成本和操作难度较高

对于不同类型的样品(如固体、液体、气体等),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条件。
在进行定量分析时,应注意控制实验误差和提高分析的准确性。
根据实际需要和实验室条件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并遵循相应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
综上所述,分光光度法、滴定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都是有效的硼砂检测方法

[ 此帖被姜谷粉丝在2025-07-12 14:09重新编辑 ]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7933
金币
274382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775
斑龄
35
道券
100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20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小时前
硼砂:隐藏在美食中的隐形杀手

硼砂,这个听起来陌生的化学名词,却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扮演着不为人知的角色。它不仅被非法添加到各种食品中,还可能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硼砂的危害、它在哪些食品中最常见,以及如何避免“中招”。

一、硼砂到底是什么?它到底有多危险?

硼砂,学名四硼酸钠,是一种白色结晶状粉末,广泛应用于玻璃、陶瓷、肥皂和杀虫剂等工业产品中。早在2009年,国家就明令禁止硼砂用于食品加工。然而,一些不法商贩为了追求食物的口感和保质期,仍然铤而走险。

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于康指出,硼砂在人体内几乎不代谢,长期摄入可损伤肝肾,干扰神经系统,严重时还会导致生殖系统异常。硼砂一旦摄入过量,可能引起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二、这些食物,最容易被偷偷加硼砂!

尽管监管越来越严格,但仍有一些小作坊和无良商贩铤而走险。以下几类食物是硼砂“高发区”,购买时一定要擦亮眼睛:

1. 牛肉丸、鱼丸等弹性丸类制品
   - 这些食品常常因为添加了硼砂而变得异常“弹牙”。广东、福建等地曾多次查出鱼丸、牛肉丸含硼砂超标。

2. 粽子、年糕、汤圆等黏糯类食品
   - 为了增加嚼劲和保质期,一些黑心作坊会在这些食品中添加硼砂。

3. 面筋、凉皮等小吃类食品
   - 街边五毛钱一串的面筋可能是成本低+非法添加的“双重陷阱”。硼砂可以让面筋更有韧性不易断。

4. 腌制干贝、虾仁等海产品
   - 一些干货摊贩会在腌制过程中掺入硼砂,使海产品看起来更新鲜、更有“弹性”。

5. 粉丝、粉条等淀粉制品
   - 为了增加韧性和抗腐能力,一些小作坊会加硼砂。

6. 糖果、果冻等儿童零食
   - 这类食品对孩子诱惑大,而孩子对硼砂的耐受能力远低于成人。一些劣质果冻、糖果可能使用硼砂来提亮颜色、增加弹性。

三、吃了硼砂会怎么样?别以为只是“拉肚子”那么简单

硼砂在体内几乎不被代谢,容易在肝、肾等器官中蓄积,长期摄入会对身体造成多系统损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相关资料显示:

- 成人每日摄入5克硼砂就可能中毒,15克就可能致死。
- 儿童摄入2~3克就可能引发急性中毒。

常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皮疹、抽搐、肾功能损伤、休克等,严重时可致命。

四、硼砂为什么屡禁不止?背后真相令人无奈

“口感更好、成本更低、保质期更长”是硼砂被偷偷添加的三大原因。很多小作坊缺乏监管、技术落后、追求利润最大化,在没有被查出之前,他们根本不在乎消费者的健康。而消费者普遍缺乏识别能力,也助长了这种违法行为的生存空间。

五、如何避免“中招”?记住这几点真的很关键

不是你不讲究,是你不知道怎么挑。下面这几个方法可以帮你远离硼砂陷阱:

- 看外观:颜色过于鲜亮、质感异常有弹性的食品要警惕。
- 问来源:尽量避免购买来源不明、无包装无标签的散装食品。
- 选正规渠道:超市、品牌商家更可信,别贪小便宜上街边小摊买吃的。
- 看配料表:虽然硼砂不能合法添加,但如果你看到“硼酸”、“硼砂”字样,立刻放下。

六、国家如何监管?这类行为早已明令禁止

2009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明确规定:硼砂不得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根据《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非法添加硼砂的商家可处以最高货值10倍罚款,情节严重者可追究刑事责任。近年来,各地监管部门多次进行专项整治,查封了大量非法使用硼砂的黑作坊。

七、结语:我们吃的是食物,不是化工制品!

一句话,不管是牛肉丸还是汤圆,吃进嘴里的东西,最重要的是安全,不是口感。别再被“弹牙好吃”骗了!一时的美味换来的可能是健康的代价。真正的聪明人,从源头上就拒绝“假口感”。如果你实在无法分辨,就记住一句话:认准正规品牌,拒绝散装无标签,不吃来历不明的食品。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