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亿元订单曝光,人形机器人加速量产
订单详情
近日,中国移动(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25年至2027年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被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拿下,项目总预算1.24亿元,分为两个采购包。采购包1采购全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预算7800万元,由智元机器人中标;采购包2采购小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算力背包、五指灵巧手,预算4606万元,由宇树科技中标134。
2025年其他相关订单情况
这并非2025年唯一的人形机器人订单,其他订单情况如下:
时间 订单详情
3月 同济大学825万元采购10台宇树人形机器人,用于学生培训使用;同月,奋达科技与清华大学签署人形机器人技术开发合同,项目经费总额798万元,合同包括拓展机器人应用场景、机器人核心部件升级、AI算法优化研发及应用等13
4月 武汉京天电器有限公司中标华中科技大学128.8万元的人形机器人平台项目,涉及核心产品即具身智能人形操作机器人;同月优必选和东风柳汽达成20台大型双足仿人机器人采购合同13
6月下旬 均普智能下属控股子公司普智机器人公司与某智能制造公司签订人形机器人产品销售框架合同,合同金额约2825万元13
相关企业情况
智元机器人
专注于全尺寸通用具身机器人,目前拥有远征、精灵、灵犀三大机器人家族,产品覆盖交互服务、工业智造、商业物流及科研教育等多种商用场景。公司预计2025年出货量将达数千台,近期还中标了珠海具身智能应用创新中心项目,金额1273.62万元。在资本层面,智元机器人正计划控股A股科创板上市公司上纬新材,通过协议转让 + 要约收购方式获取至少63.62%的股份,交易完成后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邓泰华,核心团队包括稚晖君等4。
宇树科技
以四足机器狗起家,2023年发布首款通用人形机器人H1(曾登台2025年央视春晚),后推出小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G1。公司产品序列包括消费/科研级机器狗、行业级机器狗和通用机器人主机,同时涉足激光雷达、机械臂等配件。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数据显示,2024年宇树科技机器狗年销量高达2.37万台,占全球市场69.75%的份额。宇树科技年度营收已超过10亿元并实现盈利,近期完成C轮融资7亿元,由中国移动旗下基金、腾讯等联合领投,投后估值达120亿元,市场传闻其或于科创板IPO4。
人形机器人量产现状与前景
量产现状
2025年上半年,人形机器人量产时代将至的预测成为现实。一季度乐聚机器人交付订单近300台,订单量翻倍。TrendForce集邦咨询数据显示,中国市场已有11家主流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在2024年开启量产计划,预计2025年人形机器人本体产值将超过45亿元。乐聚机器人创始人冷晓琨透露今年预计交付1000 - 2000台,如果今年能到2000台左右,明年万台左右的难度就不会很大。但他也提醒,若只看小脑和本体,2025年确实是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因为各家交付的机器人都能运动,能走路、能挥手;但真正的人形机器人产业化一定是大脑、小脑、本体三者融合的,也就是具身智能,这才是严格意义上的量产。加速进化创始人兼董事长程昊认为今年可以叫作小批量量产,今年最重要的是人形机器人能够真正交付出去,客户能用并且创造价值13。
应用场景
当前人形机器人虽距离工业场景大规模应用尚有距离,但在商场引流、表演、教育等领域已展现潜力。宇树科技CEO王兴兴强调,终极目标是让人形机器人进厂干活或处理家务,但短期内更现实的是娱乐展示和租赁市场,其公司人形机器人近期租赁火爆,证明已产生商业价值,如参加表演或格斗比赛。智元机器人灵犀业务部总裁魏强介绍,其小尺寸人形机器人灵犀X2主要应用于文娱展演、展厅讲解和科研教育,需求量增长较快;公司还在拓展康养陪伴场景,初期聚焦养老社区服务,如送水、拿药等任务4。
行业前景
快思慢想研究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法学与AI伦理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田丰指出,机器人赛道发展潜力巨大,渗透率仍低,若国内产业链成熟,可能再造类似新能源车的全球产业链格局。其发展模式将依赖批量生产加速场景落地,同时倒逼基础设施升级。不过,当前人形机器人的使用场景仍处于早期探索阶段,尚未出现类似苹果手机的霸主产品。田丰预计,十五五期间行业将进入决赛阶段,企业或逐步收敛,马太效应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