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4阅读
  • 3回复

[猎奇]中国帮沙特建高铁,干了九年赔了41亿,为何如今却赚翻了[20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2349
金币
78572
道行
37009
原创
2329
奖券
4776
斑龄
134
道券
1061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42717(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07-2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20:48



41亿赔本买卖到底图啥?



九年前,中国在沙特修建了一条沙漠高铁,投入了41亿人民币,却在几年后面临巨大的亏损,至今仍成为国际间的笑柄。许多人开始质疑,这项投资是否值得,或者说,这笔钱是否真的浪费了?不过,或许背后有国家层面更深的考量。



2009年,中国铁建拿下了沙特麦麦高铁项目,消息传出时,国内一片欢腾。这不仅是中国高铁首次走向中东,更意味着中国技术首次得到沙特石油富豪们的认可。然而,好景不长,项目一度陷入困境,纷纷传出“天坑”的说法,甚至有人称“裤子都快亏掉了”。



最终,这笔账的亏损高达41亿人民币,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许多人认为这就像是一个典型的“冤大头”案例:花钱换取宣传,结果却没有赚到实际收益,反而赔了钱。



从表面来看,这笔账确实亏得不小,签合同时,很多潜在问题并没有考虑在内。沙特方面作为全球知名的甲方,时常提出新的要求,比如增加防震设施或建设沙障屏障,项目设计也因此频繁更改,导致成本不断上升。



尽管合同中规定了有补偿机制,但谈判过程异常艰难,沙特方不断催促工期,加上急于完成工程,最终中国企业只能自己先垫资。为了完成任务,工人们加班加点,开夜班,增加设备和人员,但费用始终得不到结算,最后四十多亿人民币的支出就这样消失在沙漠中。



虽然资金损失惨重,但中国队知道,钱没了可以再赚,最关键的是一定要按时且完美地完成这个工程,否则失去的不仅是资金,还有国家的声誉。

接下来,九年的时光仿佛是一个在沙漠中历经磨难的生死求生记,工地的环境可以说是“人间地狱”都不为过。白天,沙漠的地表温度一度超过50度,酷热几乎让人无法忍受,夜晚温度骤降至十几度,巨大的温差甚至足以让钢铁变形。



沙漠中还有细如面粉的沙粒,随时可能让新铺好的路基被沙尘暴瞬间吞噬。更糟糕的是,这里还有未知的地震带,像定时炸弹一样,随时可能引发灾难。这样艰难的环境,连西方一些顶级工程公司也感到不可能完成。



一开始,沙特人对中国的技术图纸充满了怀疑,翻来覆去地审查,眼中写满了不信任。但中国工程队没有回应什么,只是默默地继续工作,用近乎偏执的努力在沙漠中谱写着“奇迹”。



仅仅依靠蛮力显然无法解决问题,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在沙漠中,钢轨会因极端温差热胀冷缩,如何应对?中国的工程师们特地研发了抗高温、抗腐蚀的特种混凝土轨枕和钢轨连接件,确保了铁路在严酷的环境下依然稳如泰山。



对于沙漠流沙不断吞噬路基的困境,工程团队也没打算退缩,他们开发出一整套沙漠防护系统,在铁路沿线硬生生种植出一片人造森林。三道防沙屏障层层过滤风沙,确保铁路的完好无损。而针对沙层松软的问题,工程队采用冲击压路机反复夯实,最终将沙层压实至接近岩石的密度,确保高铁能够顺利通行。



这九年里,中国团队克服了350多项技术难题,开发出多项全球首次应用的技术。从耐高温的道床到一整套沙漠铁路防护系统,都成为了行业内的技术标杆,且一次成功。



终于,在2018年,麦麦高铁通车,列车以360公里的时速平稳穿行在漫漫黄沙之中,震惊了全世界。中国不仅建成了全球首条沙漠高铁,而且一举在该领域取得了技术的话语权。



随着高铁的顺利通车,沙特人的眼光发生了巨大变化。曾经的怀疑和不信任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百分百的信服。更重要的是,这种信服很快转化为实际的订单,2019年沙特启动了更为庞大的南北铁路项目,规模远超麦麦高铁。



此次,沙特不再进行全球招标,而是直接邀请中国公司参与,连资格预审都免去了。沙特方面的理由很简单,能够在沙漠中成功修建高铁的团队,未来还有什么困难是无法克服的呢?



麦麦高铁的成功,不仅推动了中沙两国的关系,还极大促进了中国基建企业在中东地区的拓展。麦加轻轨、利雅得地铁、达曼港铁路改造等一系列大型项目纷纷飞向中国公司,中国基建也因此成为了中东地区的代名词。

这种无形的品牌资产,任何广告都无法替代。麦麦高铁的成功,给中国带来的不仅仅是市场的回报,还有战略上的深远意义。



这条沙漠高铁不仅成了中沙两国关系的润滑剂,也成为了沙特国内的重要经济命脉,带动了沿线地区的旅游、酒店和配套产业,为当地创造了数万个就业机会,并培养了第一批本土高铁技术人才。



沙特政府也以优待回报中国企业,提供了高规格的税收优惠和项目优先权。回头看,41亿的投入,似乎并不再显得亏损,而是一次超前的战略投资——为未来铺路、为世界搭桥。



最终,这41亿的“亏损”不再被视为损失,而是一次关于全球竞争、国家战略和耐心的学习投资。中国企业为沙特建设高铁,带来了双赢的局面,两国的合作因此更加紧密。在贸易和其他合作领域,双方也能互相给与更多的方便和支持。这样的利益,显然无法用简单的数字来衡量。



正如种庄稼一样,初期的投入或许是辛苦的,但最终会收获丰硕的果实。中国在沙特的投资,就像是在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5797
金币
277799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989(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2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21:36
中国沙特高铁项目的初期挑战与成本超支
中国在沙特承建的哈拉曼高铁(麦麦高铁)项目初期面临多重挑战,导致预算超支41亿元。该项目连接麦加与麦地那两大圣城,全长450.25公里,设计时速360公里,需穿越沙漠、山地等复杂地形。沙特极端气候条件对施工造成严重阻碍,沙漠地区白天温度高达55℃,昼夜温差大,且沙尘暴频发,不仅影响施工进度,还需特殊材料和工艺保障设备稳定性。此外,沙特缺乏大规模铁路建设经验,项目规划初期需求不明确,建设过程中政府多次调整设计和范围,进一步推高成本。同时,当地宗教习俗(如朝觐期间停工)和淡水、建材运输困难也加剧了工期延长和费用增加。

项目带来的技术突破与经验积累
尽管初期亏损,中国企业通过该项目实现了技术与管理能力的显著提升。在沙漠高铁建设领域,中国团队首创多项解决方案:针对流沙地基,采用“三次压实法”(低频碾压、冲击共振、振动冲挤)结合砾石回填,提升路基稳定性;通过沥青碎石固沙、设置拦沙沟和积沙平台,有效抵御风沙侵蚀;在桥梁施工中,麦加车站特大桥以72.6米宽度创下世界高铁桥梁纪录,并通过埋设温度传感器应对温差裂缝问题。管理层面,中国企业积累了极端环境下的资源调配、跨文化协作经验,尤其在应对业主频繁变更需求时,形成了灵活高效的项目推进模式。这些技术与管理成果为后续海外项目(如中东光伏电站、东南亚高铁)提供了关键模板。

长期收益:战略影响力与合作拓展
项目的长远价值远超短期经济亏损,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技术输出与品牌效应:麦麦高铁成为中国基建“走出去”的标杆案例,向全球展示了中国在复杂环境下的工程实力,为后续中标中东、非洲等地区项目奠定基础。
中沙合作深化:项目推动两国在能源、经贸领域的合作升级,沙特不仅与中国达成石油资源协议,还引入中国建材、工程设备等产业链,形成互利共赢格局。
区域经济带动:高铁缩短了麦加与麦地那的通行时间,每年服务600万朝觐人群,促进沙特旅游业和商业发展,同时助力其中东经济多样化战略,减少对石油产业的依赖。
后续项目收益:依托高铁项目积累的信任,中国企业近年来承接了沙特阿尔舒巴赫光伏电站(全球最大单体光伏项目)等大型工程,实现从“单点亏损”到“全局盈利”的转变。
总结:从“短期亏损”到“战略盈利”的范式转换
中国在沙特高铁项目中的“亏损”本质是技术研发与市场开拓的战略性投入。通过攻克沙漠高铁建设难题,中国不仅掌握了极端环境下的工程标准,更以“技术换市场”模式打开了中东基建市场。项目带来的国际影响力、产业链输出及后续合作订单,构成了远超41亿元的长期收益。这种“先舍后得”的合作模式,既推动了沙特的基础设施升级和经济转型,也为中国高端制造和技术服务的全球化布局提供了成功范例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70098
金币
291267
道行
2004
原创
2405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611(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2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前天 22:33
41亿赔本买卖到底图啥?

从表面上看,中国在沙特修建沙漠高铁项目初期的41亿人民币亏损确实令人感到困惑。然而,深入分析后可以发现,这一项目背后有着深远的战略考量和多重收益。

1. 技术积累与经验

尽管项目初期面临巨大亏损,但中国企业通过这一项目积累了在极端环境下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宝贵经验。这种经验不仅体现在施工技术上,也在于如何应对突发问题、调整管理策略等方面。例如:

- 耐高温材料:开发了抗高温、抗腐蚀的特种混凝土轨枕和钢轨连接件。
- 沙漠防护系统:建立了三道防沙屏障,确保铁路的完好无损。
- 施工技巧:掌握了适应沙漠气候和地理条件的施工技巧。

这些技术积累不仅提高了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为后续类似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 品牌与市场拓展

麦麦高铁的成功通车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基建企业在国际上的声誉。沙特方面对中国的信任和认可迅速转化为实际的订单,推动了中沙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深度合作。例如:

- 后续项目:2019年沙特启动了更为庞大的南北铁路项目,并直接邀请中国公司参与。
- 市场拓展:中国基建企业因此在中东地区获得了更多的项目机会,如麦加轻轨、利雅得地铁、达曼港铁路改造等。

这种无形的品牌资产是任何广告都无法替代的,为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 经济与社会效益

麦麦高铁的成功不仅对沙特国内交通、经济多样化和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中国带来了实际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例如:

- 就业机会:为当地创造了数万个就业机会。
- 技术人才:培养了第一批本土高铁技术人才。
- 税收优惠:沙特政府提供了高规格的税收优惠和项目优先权。

这些经济和社会效益不仅提升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为中国企业在沙特的长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4. 战略意义

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这一项目为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提升和战略布局提供了重要支撑。例如:

- 一带一路倡议:沙特高铁项目成为中东地区其他国家高铁建设的重要参考,推动了中国高铁技术在更广泛区域内的应用和验证。
- 外交关系:中沙两国在多个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不仅限于经济领域,还包括文化交流、技术合作等方面。

这种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有助于两国关系的稳固,也为未来国际合作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

结论

综上所述,尽管中国在沙特修建沙漠高铁项目初期面临41亿人民币的亏损,但这一项目带来的技术积累、品牌提升、经济与社会效益以及战略意义远超表面的经济损失。可以说,这41亿的“亏损”实际上是一次超前的战略投资,为未来铺路、为世界搭桥。正如种庄稼一样,初期的投入或许是辛苦的,但最终会收获丰硕的果实。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UID: 2158359

发帖
143
金币
42
道行
6
原创
0
奖券
0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85(小时)
注册时间: 2023-03-04
最后登录: 2025-07-20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昨天 06:43
研发特种混凝土轨枕与三重防沙系统(人造绿洲+过滤屏障),解决钢轨热胀冷缩、流沙吞噬路基难题,成为全球唯一掌握沙漠高铁全链技术的国家。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