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未来医院”竣工:以“生命之环”诠释医疗建筑新范式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大鹏医院(又称“深圳未来医院”)于2025年7月竣工,其设计以“生命之环”为核心意象,融合功能性与人文关怀,成为区域医疗新地标。医院坐落于大鹏新区葵涌街道,背山面海,总建筑面积达41.7万平方米,规划设置2000张床位,集现代化医疗、康复、航空海上紧急救援、核辐射应急处置及特色健康体检等多功能于一体,定位为区域综合医疗中心。
“生命之环”设计:理念、争议与视觉语言
设计理念与建筑形态
核心意象:医院由两栋高低错落的圆形塔楼悬浮于裙楼之上,与基座融为一体,形成“疗愈之环”“韵律之环”“生命之环”三重寓意,象征医疗与生命的循环共生。
未来感表达:建筑外观采用金属幕墙与动态窗体设计,白天呈现金属光泽,夜晚通过灯光效果营造“海上升明月”的意境,强化“生命不息”的视觉符号。
争议与功能考量
人性化争议:有评论指出环形设计可能导致交通绕行问题,病患及医护人员从A点到B点需绕行,质疑其操作流程的高效性。
设计团队回应:设计方强调“环环相扣”的布局旨在优化科室联动,例如将急诊、影像科、手术室等核心部门通过环形走廊连接,缩短急救响应时间。
技术创新与多功能定位
医疗功能突破
应急救援一体化:医院配备航空海上紧急救援停机坪及核辐射应急处置专区,可快速响应大湾区范围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智能硬件系统:引入高效的医疗流程管理系统,结合自然采光与景观植被,减少患者焦虑,提升疗愈环境舒适度。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作为深圳建筑工务署首个钢结构医院项目,该设计为大型综合医院提供了“功能复合化+意象符号化”的参考范式。项目目前已进入开业筹备阶段,预计将缓解大鹏新区医疗资源紧张问题,并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应急医疗网络的完善。
注:“生命之环”设计在国内并非首次出现,辽宁抚顺曾建有同名景观构筑物(外径170米,高153.98米),为不上人钢结构景观,而深圳大鹏医院则首次将该意象融入医疗建筑功能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