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港股估值有吸引力
对于外资持续加仓中国资产的趋势,《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市场普遍认为,中国经济的稳步复苏是核心因素之一,多项经济指标逐步向好,为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同时,中国不断推进改革开放,资本市场的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为外资进入提供了更多便利,近期中国资本市场无论从估值逻辑还是资金面方面都发生了积极变化。
瑞银
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表示,预计今年A股企业盈利可能逐季温和复苏,任何增量的财政、货币及房地产政策或能在一定程度上提振市场信心,推动A股市场估值提升。此外,中长期资金的持续入市在中期为估值的结构性重构提供上行动能。
中金公司(SH601995,股价36.79元,市值1776亿元)发表的研报也指出,A股资金面正在发生变化。其中,国际货币秩序重构引发资产变局,人民币资产相对受益是变化之一。
中金公司在研报中进一步指出,具体而言,本次国际货币体系主要的变化方向是碎片化和多元化,促使全球资金流向再布局,其中碎片化意味着以前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型资金转为“各回各家”。新货币秩序下,美元步入下行周期,美债作为安全资产不再“安全”,全球投资者对美债需求下降,利率中枢可能结构性上行,这意味着美债利率对非美市场定价的“锚”作用下降,高利率对人民币资产的压制作用也可能减弱。
中金公司的研报还表示,如果以美债收益率计算股权风险溢价,目前,A股和港股的风险溢价都处于历史低位,如果美债不再是定价锚,那么中国股票在定价方面的压力将大幅缓解,若以国债收益率计算股权风险溢价,当前A股和港股的估值仍然具备较强的吸引力。
中金公司同时强调,多元化驱动全球资金再平衡,或有部分资金回流中国资本市场,港股作为离岸人民币资产有望直接受益。随着内资对港股的影响力上升,A股和港股相关系数持续上升至历史高位,A股H股溢价也处于近5年来的低位,如果港股价值重估,也将对A股有较强的外溢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