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9阅读
  • 2回复

[猎奇]狂写5000字,一文告诉你郑州的今夕<2 [43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71932
金币
305355
道行
2004
原创
2406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958(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27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42
— 本帖被 huozm32831 执行加亮操作(2025-07-26) —

国家博物馆 杜岭一号鼎
而反观洛阳的偃师商城,虽然它通过碳14测年显示人家公元前1600年就起地基,比郑州早了半世纪。
也有城池规划讲究得很,宫殿带顶配防御工事,主干道横平竖直,王宫粮仓兵营城门排布得像棋盘。

不过学者们掂量着这2平方公里的袖珍面积,再看看它跟夏朝遗产二里头遗址就隔着6公里,有人就推测它可能是个用来“监督夏人”的军事基地?

郑州文庙
文庙就与商都遗址博物馆隔条马路,它建于东汉明帝年间,掐指一算快两千年了。
全国文庙界能比它资历更老的,只有夫子老家的曲阜孔庙。

这里最阔的时候占地五万平,牌坊长廊二百多间,元朝至正年间遭了场大火,照原样复建出三进大院。


后来明清两代修修补补,乾隆年间大修过一轮,到了光绪二十二年又遭大火。
地方官按亩摊派修庙钱,足足折腾两年才算支棱起来,不过格局缩水成了三进院。


到了六十年代,前院泮池和棂星门已被扬了灰,也就是那座大成殿命硬,顶着风雨愣是挺住了。
现存的古建筑就剩大成殿和戟门,前些年刚被列入第七批国保,不过原来西边的子产祠、开元寺早就拆得渣都不剩了。


城隍庙
文庙几百米远就是城隍庙了,参观免费、不用预约。
它俩都是第第七批国保单位,较于东汉永平年的文庙,郑州城隍庙可就年轻多了。

毕竟南北朝开始神化城隍,到了明朝才算真正风光。
朱元璋是城隍铁粉,创新性的将其体制化定岗定编,把全国城隍分为都、府、州、县四级。


当时南京应天府的城隍被封为“承天鉴国司民升福明灵王”,加上老家滁州那些起兵之地的城隍都是正一品王爵。
此外府城隍“鉴察司民城隍威灵公”,为正二品,州城隍“鉴察司民城隍威灵侯”,为正三品,县城隍“鉴察司民城隍显佑伯”,为正四品。

郑州城隍庙就是朱元璋那时修的,原名城隍灵佑侯庙,显然按照老朱的分类,是正三品的官。
另外按照惯例,城隍爷多是历史长河里摸爬过的忠臣良将—比如北京(居庸关)供的是明朝开国猛将徐达,上海供的是西汉名臣霍光,元代名士秦裕伯,清朝抗英名将陈化成,陕西韩城供的是明代宰相薛国观。

上海城隍庙

陕西韩城城隍庙
而郑州这里供的是纪信,西汉那位代主赴死的将军,当年刘邦被项羽围在荥阳,这哥们换上刘邦衣裳蹈火殉节。
老刘得了江山就给追封了个“汉王督城隍”的职称,算是城隍界的初代目,如今全国三十多座城隍庙里都有他的香火。

如今老庙坐北朝南,基本上都是清代工匠的手艺了,整个院子最值得看的要数戏楼。
三重挑檐顶着十二米身高,当年庙会唱戏时锣鼓声怕是能震得琉璃瓦上的牡丹掉粉。


北大清真寺
管城区清真寺街128号就是北大清真寺,郑州市区为数不多的国保古建了,对了,这个管城区是回民聚居地,历史十分悠久。

春秋时,这里是管国都城,唐末安史之乱过后,滞留在中原的穆斯林军队在这里扎了根。
北宋时阿拉伯使节和商人也在这落了户,蒙古人打来的时候,悍将合丹领回族士兵把守要道,人群越聚越密,直到到1953年政府正式划出回族自治区。

所以在这儿,有这么一座元末明初的古清真寺,太正常不过了。
如今的北大寺占地十七亩,建筑方阵排得端正,前后两进院,跟北方常见的宅院格局没什么两样。

灰砖墙映着红漆柱,廊檐挂着新月雕纹的绿琉璃瓦,倘若没有看见阿拉伯文字,大部分人八成要错认成汉人庙宇。


1933年的清真寺(望月楼)
正殿是礼拜堂,离地三丈许,五开间横向铺开,纵深四进,四重檐顶勾连搭着,灰陶瓦当间混着琉璃绿,屋脊浮雕刻的是中原文人偏爱的四时花卉。

最显眼的当属后院宣礼塔,瘦长的塔身在四合院里拔地而起,算是清真寺的标配了。
它用来召唤信众礼拜,早些年没有扩音器的时候,塔上值守的穆安津要掐着时辰摇火把。

这座火车拉来的工业城市,经过这么多年发展已难寻荒芜之地,全市少说也有上百座公园可供本地人晨练散步。
不过往前倒个几十年,据说只有人民公园、碧沙岗,紫荆山这三处可以喘口人气。

碧沙岗公园
西郊嵩山路与建设路交界的碧沙岗公园,一些老辈子都叫它“老冯义地”。
说是1928年冯玉祥拨了二十万大洋,在北伐烈士遗骨遍地的荒岗上建陵园,当年这边叫白沙岗,最后冯将军用“碧血丹心,血染黄沙”,给陵园起了名。

那位信奉三民主义的冯将军主政河南时,改过不少地名。
什么中山村、三民村、五权村啦,不过都没能存在下去,只有这座陵园的名字“碧沙岗”活成了城市地标。

如今的园子里早就不见战场硝烟,从烈士墓园也逐渐开放成为了市民们的日常公园。
园内还有座“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旁边随意散落着汉画像石、金代石棺、明代御祭碑等文物。


人民公园
二七广场边上一拐弯就是人民公园,1951年划地开建。
三十公顷的地界里挤着三万多平方水面,剩下全栽了树,那些悬铃木把主路罩得严严实实 ,树皮裂得像老人手背,透着股沧桑劲。


南门口有座胡公祠,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冯玉祥他们给胡景翼将军修建的。
五开间的大殿顶上铺满绿琉璃,檐下挂着三四层斗拱,如今是省级文保单位,算是公园里最老的建筑了。

祠堂前有着棵咸丰年间的古槐,175个年轮撑出22米宽的树冠,前些年给挂了三级古树的铁牌,说是里面的镇园之宝了。

紫荆山公园
紫荆山公园离人民公园不远,地铁一号线和二号线交汇处,去哪都方便。
这是1958年建的园子,因园中有紫荆山而得名,而后者算是3500年前商代旧城的一部分,来头大的吓人。

一条金水河一刀把公园切成三块,东区山头有座凉亭可以登高望远,北边鸽棚堆着上百只白鸽,撒把玉米就扑棱棱往人怀里撞。


南区树多,还藏着个叫梦溪园的角落,苏式院墙勒住一池活水,假山缝里钻出几株野草。
当鱼群在水里挤成一团,尾巴扫过青苔的时候,我以为又回到了在苏州,扬州逛园子的时候。


—————————
最后中牟县还有个《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离郑州市中心大约有三十多公里。
自驾开车过去一个小时,也可以地铁8号线坐到底站“鲁庙站”后打车前往,其余也有几趟公交专线,都很方便。

“只有河南”整体上是一个充满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的沉浸式戏剧体验。
56个方格子剧场,演着700分钟不重复的戏, 硬是把河南千年的土腥味儿、麦子味儿和血泪味儿全塞进你脑壳里,有时间的话可以感受一次。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6969
金币
289562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7149(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27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12:22
郑州:古今交融的中原枢纽与文化根脉
地理与交通:贯通古今的枢纽地位
郑州作为中原腹地的核心城市,其交通枢纽地位自古至今贯穿历史脉络。古代丝绸之路与大运河在此交汇,形成"车水马龙、商贸往来不息"的繁华景象,不同地域文化在此碰撞融合。如今,郑州已发展为集航空、铁路、公路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拥有亚洲最大列车编组站、中国最大铁路集装箱货运中心,以及连接纽约、韩国、马来西亚等地的国际航空网络,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关键节点。

其枢纽功能对内串联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区,推动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对外通过郑欧班列与国际航线构建亚欧大陆桥,成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重要门户。正如评价所言:"郑州交通枢纽若迟滞,我国现代化进程将如折翼之鸟,国际影响力拓展亦会如逆水行舟"。

历史文化:华夏文明的活态博物馆
黄帝文化的发源地与传承
郑州新郑市作为黄帝出生地及建邦立国之地,拥有160余处黄帝文化遗迹遗存,包括仰韶文化大型聚落、具茨山岩画群等重要考古发现。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指出,郑州考古发现"从国家文明起源角度看,应与当时政治经济军事中心相契合",而史书记载"黄帝者有熊国君,少典之子也",明确新郑为古有熊国所在地。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以"同根同祖同源 和平和睦和谐"为主题,包含敬献花篮、净手上香等九项国家级非遗仪程,已成为"全球华人拜祖圣地"和世界华人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古城遗迹与历史景观
郑州现存的古城墙、城隍庙、古街古巷构成立体历史画卷。其中城隍庙"红墙绿瓦如岁月华服,飞檐翘角似灵动燕尾",香火袅袅中承载着民众对美好生活的祈愿。郑州博物馆馆藏文物系统展现中原文明演进,而郑韩故城、大河村遗址等考古发现,则实证了这座城市从裴李岗文化到先秦时期的文明延续。

现代发展:传统与创新的交响共鸣
经济与物流的时代引擎
依托交通枢纽优势,郑州现代物流体系蓬勃发展,邮政快递与多式联运领域成绩斐然。作为"围棋盘上的天元",其地理位置使其成为贯通南北东西的经济纽带,为国家区域经济均衡增长注入动力。郑欧班列作为"钢铁驼队",持续推动亚欧大陆经贸合作;国际航空网络则架起文化科技交流的"空中彩虹",实现中国与世界的全方位互动。

城市品牌与青年活力
郑州市正全力擦亮"天地之中、华夏之源、黄帝故里、功夫郑州"城市品牌,通过"年轻郑""文化郑""国际郑""科技郑"等主题建设,吸引青年人才留郑创业就业。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安伟发出的"郑好需要你"邀请,体现了城市与青年"双向奔赴"的发展理念,为传统古都注入青春活力。

市井生活:古今交织的烟火人间
漫步郑州街头,古城墙的"每一道裂痕都是时光刻痕",而古街商铺的雕梁画栋则勾勒出古代市井图景1。当地美食烩面以"宽厚劲道的面条、浓郁醇厚的汤汁"成为地域文化符号,展现着中原饮食文化的质朴厚重。这种古今交融的生活场景,使郑州成为"历史的旁观者与参与者"的时空交汇点,让市民与游客在日常中触摸文明脉络。

郑州的发展历程印证着中原文明的韧性与活力,从黄帝建都的古老传说到现代化国际枢纽,这座城市始终站在中华文明传承创新的前沿。其交通枢纽的硬实力与文化根脉的软实力相互支撑,正书写着新时代"天地之中"的华彩篇章。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71932
金币
305355
道行
2004
原创
2406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958(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27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1:42
郑州的文化遗产与历史景点

郑州,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景点。从商代的青铜器到明清时期的建筑,再到近现代的历史遗迹,郑州的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以下是一些值得参观的景点和文化遗产。

---

国家博物馆与杜岭一号鼎

杜岭一号鼎:
- 出土时间:1974年
- 出土地点:河南郑州张寨南街商城遗址
- 特点:通高100厘米,口横长62.5厘米,宽61厘米,重82.55千克。腹上部饰饕餮纹带1道,上有饕餮纹8组,其布局为四壁中央各1组,折角处又1组,腹壁的每面两侧及下方饰乳钉纹。
- 历史意义:杜岭一号鼎是商代早期青铜器中最大的一件重器,也是已发现的商代早期青铜器中最为精美的一件。它不仅代表了商代青铜铸造工艺的高超水平,也是中原文明发源之地的象征。

---

郑州文庙

郑州文庙:
- 建立时间:东汉明帝年间
- 历史沿革:全国文庙界能比它资历更老的,只有夫子老家的曲阜孔庙。这里最阔的时候占地五万平,牌坊长廊二百多间。元朝至正年间遭了场大火,照原样复建出三进大院。后来明清两代修修补补,乾隆年间大修过一轮,到了光绪二十二年又遭大火。地方官按亩摊派修庙钱,足足折腾两年才算支棱起来,不过格局缩水成了三进院。
- 现存建筑:现存的古建筑就剩大成殿和戟门。

---

城隍庙

城隍庙:
- 建立时间:明朝
- 历史背景:朱元璋是城隍铁粉,创新性的将其体制化定岗定编。郑州城隍庙就是朱元璋那时修的,原名城隍灵佑侯庙,显然按照老朱的分类,是正三品的官。
- 供奉人物:纪信,西汉那位代主赴死的将军。
- 现存建筑:如今老庙坐北朝南,基本上都是清代工匠的手艺了,整个院子最值得看的要数戏楼。

---

北大清真寺

北大清真寺:
- 位置:管城区清真寺街128号
- 历史背景:管城区是回民聚居地,历史十分悠久。春秋时,这里是管国都城。唐末安史之乱过后,滞留在中原的穆斯林军队在这里扎了根。
- 建筑特点:正殿是礼拜堂,离地三丈许,五开间横向铺开,纵深四进,四重檐顶勾连搭着,灰陶瓦当间混着琉璃绿。最显眼的当属后院宣礼塔。

---

公园与绿地

碧沙岗公园:
- 历史背景:1928年冯玉祥拨了二十万大洋,在北伐烈士遗骨遍地的荒岗上建陵园。
- 现状:如今的园子里早就不见战场硝烟,从烈士墓园也逐渐开放成为了市民们的日常公园。

人民公园:
- 建立时间:1951年
- 特点:三十公顷的地界里挤着三万多平方水面,剩下全栽了树。南门口有座胡公祠,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冯玉祥他们给胡景翼将军修建的。

紫荆山公园:
- 建立时间:1958年
- 特点:因园中有紫荆山而得名。一条金水河一刀把公园切成三块,东区山头有座凉亭可以登高望远。

---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
- 位置:中牟县
- 特点:56个方格子剧场,演着700分钟不重复的戏。整体上是一个充满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的沉浸式戏剧体验。

---

郑州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景点不仅展示了这座城市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也为游客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原文明的机会。无论是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游客,还是对现代城市生活感兴趣的游客,郑州都有丰富的资源和景点值得探索。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