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5阅读
  • 2回复

[数码讨论]网络文学 不应止于“爽”还要求深[2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2747
金币
2742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8
奖券
17898
斑龄
198
道券
10553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2979(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8-17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6:17
— 本帖被 兵马大元帅 执行加亮操作(2025-08-16) —


由网络小说《大江大河》改编的电视剧剧照。


在第八届“网络文学+”大会上,精品网络文学吸引观众浏览。

  在惯常印象里,网络文学总给人一种无拘无束的感觉。它似乎只是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尽情书写着外人看来离奇、夸张的故事。但是,网络文学的幻想绝非肆意而为。如果仔细辨认,我们会发现它相当自觉地遵循着一套精密的情感计算法则,目的就是“制造爽感”。
  “爽感”是网络文学的关键概念。它指的是网文制造出的一种欲望满足、畅快愉悦的情感体验。这是绝大部分网络文学作家写作的动力来源和孜孜以求的表达效果。在近三十年的发展中,网络文学界不断摸索与试错,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专业化、技术化的爽感制造模式,支撑起一个体量庞大、消费繁荣的文学市场。可以说,掌握了生成爽感的窍门,是网络文学发展壮大的关键。
  在此,我们从网络文学的连载写作和文学网站的标签分类两个方面出发,对网文的爽感制造模式略作说明。
网络文学发展出一套极为精密、稳定、工业化的生产机制,确保源源不断提供种类丰富、数量庞大的爽文
  网络文学通常采用的是日更连载的写作方式,大多数作品每天更新一到三章,按照一章三千字(网文界较为普遍的章节规模)换算,总字数是数千至一万字左右。与之相呼应,读者更倾向于“追更”,也就是随着作者的更新而即时订阅、即时阅读、即时反馈,他们的“追订”数据是网站衡量作品热度、给予作品相应推荐位的重要指标。因此,在每日的更新中制造一次短暂、迅速的矛盾爆发,为读者提供相应的爽感,是网文作者保持读者黏性的惯常手段。
  网文行业一直流传着“黄金三章”的共识性说法:一部网文的前三章至关重要,作者必须在这三章中写出足够的冲突、悬念或者其他富有吸引力的内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让他们愿意追读下去。从这个角度来看,网文全篇不过是“黄金三章”的无限复制和延长。以每日更新的字数为限度,网络作者不断抛出新的矛盾或转折,完成一场又一场的情节高潮。如果按照传统文学的标准来衡量,网络文学完成一场矛盾高潮的篇幅无疑是短促的、碎片化的。但放到网文动辄上百万字的体量来看,无数高潮又积累成惊人的文字长度。依托这种日更连载方式,网络文学得以给读者提供持续稳定、频繁密集的爽感体验。
  如果说,网文的日更连载是作者角度的爽感专业化体现,那么,标签分类体系就是网站角度的爽感专业化表征。在起点中文网、晋江文学城、番茄小说等网文平台上,一部网文的介绍页上总会缀着一系列标签,如“谨慎”“万人迷”“求生”“无敌”等等。点击这些标签,我们会看到诸多带有相似特征的同类网文。这些标签的背后是被精细归类的不同爽感。比如,上文的“谨慎”往往意味着故事中主角行事小心、不冒进、总有很多备用方案以求万全。其受众喜欢这种安全、稳妥的处事方式,阅读具备此类性格特征的主角时会感到格外愉悦。可以看出,一个标签往往浓缩了一套情节模板和角色特征,对应着某一类具体细分的爽感。通过标签,读者与作者达成了“默契共识”,从相应网文中得到自己期待的特定爽感。
  与“科幻”“历史”等承继自传统文学的类型名称不同,标签体系是网络文学对爽感更加“原生”的提炼。往往是先有一部乃至一系列网文出现了相似的爽感特征,甚至形成潮流,网站才追认式地予以总结,为其新建标签。标签的建立具备“定名”的标准化效果。读者可以更加便捷地寻找自己想要的某类爽文(依照爽感技巧写成的网文),作者也能愈发明确地在特定方向上深化探索。在这个过程中,网站平台所做的工作实质是一个观察、积累、提炼、再推广的过程,类似于学者研究某种新现象。标签体系即为文学网站对情感欲望的归档和命名,体现出平台对爽感把握与再生产的专业化趋势。
  至此我们明白,在瑰丽玄奥的幻想背后,网络文学发展出的是一套极为精密、稳定、工业化的生产机制,确保自己能源源不断为读者提供种类丰富、数量庞大的爽文。那么一个问题顺理成章地出现:读者为何如此强烈而持久地需要网文带来的爽感体验?这与他们每日生活的具体环境息息相关。
通过阅读波澜起伏的网文,人们得以短暂跳出缺乏变动的现实、经历“打破常规”又绝对安全的脱轨体验
  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生活是以平静、规律和系统化的状态被人们感知和把握的。精密高效的数据与算法包裹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标准化的流程与规定遍布社会的每个角落,人们按部就班地度过一个又一个大同小异的日子。这样的生活确实井然有序、稳妥可靠,却让人们难以避免地感觉到疲惫、平庸与乏味,就像一碗口味寡淡的白粥,需要每个人一天天去“熬”。
  网络文学则是这碗白粥的“电子榨菜”,其蕴含的爽感可以给生活注入刺激、提味增鲜。由此回看网文的写作模式,我们不难理解它为何演化成每日更新的连载状态,又为何不断制造微型的情节高潮以求爽感。网文每天的更新,就是给平静如水的生活投下一枚小小的石子,旨在激起戏剧性的涟漪。现代生活日日如此,人们自然需要日日汲取网文的爽感进行对冲。网络文学动辄上百万字的漫长篇幅,对应的正是现代人“永无止境的日常”。通过阅读波澜起伏的爽文,人们得以短暂跳出缺乏变动的现实、经历“打破常规”又绝对安全的脱轨体验。毕竟这感受来自虚构的文学,不至于真正破坏大家依赖的现代生活。
  当然,作为一种戏剧性爽感的凝练,网文制造的冲突有时会显得过于浮夸,正如榨菜往往“味儿重”。但整体来说,读者们仍需要摄取网络文学的爽感,以祛除现代社会有时带给自己的麻木倦怠,重新激发起鲜活的情感体验,让生活有滋有味。
  在“调味”功能之外,“电子榨菜”的比喻还指向了网络文学的文化产业特征:廉价易得、品类丰富。不管是城市的超市还是乡镇的小卖部,我们总能看到榨菜的身影。而且这种常备调味品还贴着多种多样的口味标签:咸鲜、麻辣、酸甜、五香……网络文学亦是如此,随着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的普及,它已经变得唾手可得。读者只需点开相应的网站或阅读软件,甚至未必要付费,就可以快速进入一个个幻想构建的爽文故事中。此时,标签分类体系不仅是爽感的专业化分类,更是网文平台对不同类别爽感的浓缩、分装与符号化标识。借助标签,读者能够在琳琅满目的“电子货架”上高效定位自己需求的口味,平台能够持续地引导作者供应类型自觉的爽文。从某种程度上说,在面向数以亿计不同个体的特异性安抚中,爽文完成了对现代人精神焦虑、痛苦与疲倦的普遍疗愈。
读者终究会渴望探寻更深邃、更本真的意义,网文创作应从“电子榨菜”走向“电子盛宴”
  “榨菜配粥”固然比“只喝粥”要好,但仍不免营养单一。根据中国作协网文中心发布的《2024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网络文学的用户规模已经达到5.75亿。这意味着,网络文学完成了一场超大规模的普及性精神抚慰。网文出现前,或许从未有某种文艺形式能够兼具如此大的影响范围与如此精细的个性化服务,也从未有如此多人的欲望获得熨帖入微的想象性满足。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扩大规模往往会带来趣味的“下沉”。这的确避免了精英文学常见的凌空蹈虚、自说自话,却难免沉溺于另一种庸俗的自恋中。这种自恋是对超越性的拒绝,其典型表现形式即为“土味”审美。爽文之外,网络文学理应绽放出更多的可能,从“电子榨菜”走向“电子盛宴”。
  要想达成这一点,我们需要越过写作技巧去追索“爽感”的精神来源。归根结底,网络文学中的爽感来自现实中的痛感。如果把网文比作晶莹剔透的珍珠,“痛”就是最初进入贝壳的沙粒。正是感受到最初那一点“硌人”的心灵不适,网络作者才开始进行幻想活动,将痛感予以想象性转化和克服,满足受众内心的渴望,呈现出光泽迷人的爽文故事。在网文的受众基数下,任何一个痛点实际上都表征着某种大众的普遍困惑、焦虑或者不适。对其予以疗愈抚慰,固然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但在经历短暂的补偿之后,读者终究会渴望更进一步,探寻更深邃、更本真的意义,这也是人类几千年来总要依靠文学去触及、去面对的终极课题——痛苦、失去、孤独、欲望、死亡与无常。
  近年来,部分网络文学已经开始尝试从“爽”到“深”的探索。《诡秘之主》质疑过往“升级式爽文”的效力,撕开符号秩序的幕布直面混乱真实。《道诡异仙》以真假难辨的疯癫为视角,展现出世界的荒诞与不确定性,进而思索人如何在这样的世界真诚热烈地生活。《玄鉴仙族》借助家族代际的更迭来展现核心人物的死亡,反用网文“代入感”让读者体味失败与无常。《十日终焉》借助循环往复的求生游戏来传递人对技术环境与规则系统的思考,最终展现出青年一代“奔流向前”的胆魄。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些作品都是在网络文学的市场竞争中一步一个脚印“杀出来”的。它们仍然能够熟练地运用爽文的写作技巧去架构情节、把控节奏、维持高强度的连载更新,牢牢吸引住读者“追文”。然而,它们又在这种娴熟精湛的类型技艺之上,引入了更深刻的主题与更真切的思考。这些作品没有摒弃自己的来路、不愿变成晦涩的空中楼阁,而是将“爽”与“深”稳健诚朴地结合起来,开拓出更广阔的空间与前景。顺着这条道路,网络文学的潜能将不断被开发出来,得以承载更加丰沛饱满的时代精神,描绘出更加斑斓绚烂的文艺风景。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0749
金币
326939
道行
20030
原创
758
奖券
224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7779(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8-17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14小时前
网络文学的“爽感”制造机制:工业化生产与情感计算
网络文学的“爽感”并非偶然形成,而是依托一套精密的工业化生产机制。从作者的连载策略到平台的标签体系,均围绕“情感计算”法则展开,确保持续稳定地输出符合读者期待的愉悦体验。

日更连载:高频高潮的叙事设计
网络文学普遍采用日更模式,每日更新1-3章(约3000-10000字),读者“追更”数据直接影响作品热度。这种机制倒逼作者在短篇幅内制造矛盾爆发点,如“黄金三章”需快速呈现冲突或悬念,而全篇则通过无数微型高潮的积累形成百万字体量12。例如,每日更新中抛出新转折,使读者在碎片化阅读中获得即时满足,类似“情感快餐”的供给模式。

标签分类:爽感需求的精准匹配
平台通过标签体系(如“谨慎”“无敌”“求生”)将爽感类型化,每个标签对应特定的情节模板与角色特征。例如,“谨慎”标签指向主角周密规划的行为模式,满足读者对“安全稳妥”的心理需求;“万人迷”则聚焦角色魅力带来的社交优势,提供被认可的愉悦感12。标签体系是平台对读者情感欲望的“归档命名”,既帮助读者高效筛选内容,也引导作者深化细分领域的创作2。

“爽感”需求的社会根源:现代生活的情感对冲
读者对网络文学“爽感”的依赖,本质上是对标准化、同质化现代生活的心理补偿。科技与规则构建的稳定社会,使个体常感到平庸与麻木,而网文提供了“安全脱轨”的出口。

现实与幻想的张力平衡
现代生活以“规律化”为特征,如精密的数据算法、标准化流程,导致日常体验缺乏戏剧性。网络文学通过虚构的“打破常规”情节(如逆袭、奇遇),让读者短暂逃离现实束缚,同时因内容的虚构性避免真实风险12。这种“可控的刺激”类似“电子榨菜”,为平淡生活“提味增鲜”1。

情感需求的即时满足
日更机制与高频爽点设计,契合现代人对即时反馈的心理期待。在快节奏生活中,读者难以投入长篇传统文学的深度阅读,而网文的碎片化高潮能快速激活情绪,缓解压力与倦怠13。

从“爽”到“深”:网络文学的价值升级路径
尽管“爽感”是网络文学的立足之本,但过度依赖易导致作品“主题苍白、内涵浅薄”。实现从“快感”到“美感”的跨越,需在情感满足之外注入更深层的价值内核3。

警惕“爽感异化”的创作陷阱
部分作品为追求流量,陷入“套路化”创作:主角一路开挂、矛盾轻易解决,虽能带来即时愉悦,却削弱了对现实的观照。例如,“无敌流”标签下的作品若缺乏角色成长弧光,易沦为空洞的“爽感堆砌”3。

深化路径:从“情绪宣泄”到“价值共鸣”
优秀网络文学应在爽感基础上,融入对人性、社会的思考。如《诡秘之主》通过克苏鲁风格的悬疑叙事,探讨“命运与选择”的主题;《全职高手》以电竞竞技为载体,展现职业精神与团队协作。这类作品既保留“逆袭”“热血”等爽点,又通过复杂的人物塑造和现实隐喻,实现“爽感”与“深度”的平衡3。

平台与作者的协同责任
平台需优化推荐机制,避免单一“爽感指标”主导流量分配;作者则应拓宽创作视野,从生活中提炼真实情感与矛盾,而非简单复制模板。例如,“现实题材”标签下的作品可结合职场、家庭等议题,让爽感源于对困境的真实突破,而非悬浮的幻想3。

结语:网络文学的双重使命
网络文学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载体,既要满足读者的情感需求,提供“电子榨菜”式的慰藉;更需超越“爽感”的单一维度,在叙事创新中传递人文关怀。唯有如此,才能实现从“流行文化现象”到“经典文学遗产”的跨越,真正践行“不应止于‘爽’,还要求深”的发展理念。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77988
金币
351982
道行
2004
原创
2413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8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9994(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8-17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9:30
网络文学的“爽感”与深度探索

网络文学在近三十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精密、稳定、工业化的生产机制,其核心在于“制造爽感”。这种“爽感”是网络文学的关键概念,指的是网文制造出的一种欲望满足、畅快愉悦的情感体验。网络文学界通过日更连载和标签分类体系,确保能够源源不断地为读者提供种类丰富、数量庞大的爽文。

1. 网络文学的连载写作与爽感制造

网络文学通常采用日更连载的写作方式,大多数作品每天更新一到三章,每章约三千字。这种写作方式与读者的“追更”习惯相呼应,读者随着作者的更新即时订阅、阅读和反馈。为了保持读者的黏性,网文作者在每日的更新中制造短暂、迅速的矛盾爆发,为读者提供相应的爽感。这种模式被称为“黄金三章”,即作者必须在前三章中写出足够的冲突、悬念或其他富有吸引力的内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 文学网站的标签分类体系

在起点中文网、晋江文学城、番茄小说等网文平台上,一部网文的介绍页上总会缀着一系列标签,如“谨慎”“万人迷”“求生”“无敌”等等。这些标签不仅帮助读者快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爽文,也帮助作者明确自己的创作方向。标签体系是网络文学对爽感更加“原生”的提炼,往往是先有一部或一系列网文出现了相似的爽感特征,甚至形成潮流,网站才追认式地予以总结,为其新建标签。

3. 网络文学的社会功能

网络文学之所以能够吸引如此庞大的读者群体,与其提供的爽感体验密切相关。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生活以平静、规律和系统化的状态被人们感知和把握,标准化的流程与规定遍布社会的每个角落。网络文学则像“电子榨菜”,给生活注入刺激、提味增鲜。通过阅读波澜起伏的爽文,人们得以短暂跳出缺乏变动的现实,经历“打破常规”又绝对安全的脱轨体验。

4. 网络文学的未来探索

尽管网络文学在提供爽感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读者终究会渴望探寻更深邃、更本真的意义。近年来,部分网络文学已经开始尝试从“爽”到“深”的探索。例如,《诡秘之主》质疑过往“升级式爽文”的效力,《道诡异仙》以真假难辨的疯癫为视角展现世界的荒诞与不确定性,《玄鉴仙族》借助家族代际的更迭来展现核心人物的死亡,《十日终焉》借助循环往复的求生游戏来传递人对技术环境与规则系统的思考。

这些作品不仅能够熟练地运用爽文的写作技巧去架构情节、把控节奏、维持高强度的连载更新,还引入了更深刻的主题与更真切的思考。它们将“爽”与“深”稳健诚朴地结合起来,开拓出更广阔的空间与前景。

结语

网络文学的发展不仅在于提供短暂的爽感体验,更在于探索更深邃的意义和主题。通过不断尝试和创新,网络文学有望承载更加丰沛饱满的时代精神,描绘出更加斑斓绚烂的文艺风景。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