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饮茶需科学,合理选择保障健康
茶叶富含茶多酚等有益成分,长期适量饮用对老年人健康有诸多益处,如抗氧化、维护心血管健康、调节情绪、促进消化等。但年过65岁的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在饮茶时确实需要有所注意,并非要少喝茶水,而是要选对茶、喝对茶。
老年人应谨慎饮用的茶类
浓茶:浓茶中咖啡因含量高,会收缩血管,导致心跳加快,可能引发高血压等问题。医生建议每天咖啡因摄入量别超过200mg(约3杯淡茶)。同时,浓茶中的鞣酸含量也较高,会抑制铁吸收,影响胃蛋白酶活性,导致食物停留时间延长,轻则消化不良,重则便秘。
隔夜茶:隔夜茶里的蛋白质会滋生大肠杆菌等细菌,如同“细菌汤”,饮用后可能导致肠胃不适,如闹肚子等。茶要现泡现喝,凉透的茶别超过4小时。
空腹茶:空腹喝茶会稀释胃液,刺激胃黏膜,可能引发胃溃疡等胃部疾病。建议喝茶前先吃些食物,如一片面包或一碗粥,给胃一个“缓冲垫”。
寒性茶:对于体质偏寒的老年人,如菊花茶等寒性茶不宜多喝,尤其在冬天,可能导致手脚冰凉、四肢无力、关节僵硬等症状。
药性过强的养生茶:一些含有多种草本药材的药性茶,如过量饮用含有人参、甘草等成分的茶,可能搅乱心血管系统的正常节奏,引发胃部不适、恶心、反胃等问题6。老年人借助茶疗调养身体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盲目滥饮。
过烫的茶:滚烫的茶水会损伤食道黏膜,长期饮用可能增加食道癌的风险。老年人食道黏膜更为脆弱,饮茶温度以温热为宜。
适合老年人的饮茶建议
选择淡茶:淡茶中的茶多酚能帮助清除血管垃圾,且对身体刺激较小。推荐白茶(发酵程度低,保留更多抗氧化物质)、淡绿茶(如龙井、碧螺春泡1分钟即出汤)、熟普洱(经过渥堆发酵,对肠胃更友好)。
饮用养生茶:可根据自身情况和季节选择合适的养生茶。如三高人群可选择普洱+苦荞;失眠人群可尝试酸枣仁10g+茯苓5g的安神茶;春困时喝薄荷3g+柠檬片1片的茶提神醒脑,夏燥时喝菊花5朵+陈皮1片的茶清热去火,冬寒时喝生姜3片+红枣2颗的茶驱寒暖胃。此外,还有枸杞茶(益气补肾、提高免疫力)、桂圆红枣茶(补血益气、健脾胃)、西洋参茶(补气宁神、增强抵抗力,适用于免疫力低下的老人)、红茶(可降低骨折风险)、玫瑰花茶和茉莉茶(抗焦虑、抑郁、缓解疲劳、调节睡眠)等。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服药人群喝茶与吃药需隔2小时,避免茶叶中的鞣酸与药物结合影响药效。老年人应确保饮食多样化,合理搭配营养素,饮茶不能替代其他饮食的营养供给
65岁以上人群适宜饮用的茶类应根据个人的体质和健康状况进行选择,以下是一些推荐的茶类及其益处:
1. 绿茶
特点:绿茶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延缓衰老,还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对于容易疲劳或需要保护心脑血管的人群,绿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注意事项:绿茶性寒,脾胃虚寒者应少喝。
2. 红茶
特点:红茶经过发酵后性质温和,适合肠胃功能较弱的人群饮用。红茶中的咖啡碱含量较低,对刺激性较小,同时还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寒冷季节饮用红茶有助于暖胃。
注意事项:红茶咖啡因含量较高,喝多了容易使血压上升、心跳加快,这对本身血压偏高的中老年人不是好消息。
3. 普洱茶
特点:普洱茶分为生普和熟普。熟普性温,比较适合年长者饮用,不仅帮助消食解腻,还对肠道菌群的调节有益。普洱茶还具有降脂的功效,老年人经常饮用还可能会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注意事项:普洱茶经过长时间发酵,茶性偏燥。虽说口感醇厚,但对于胃肠功能本就开始走下坡路的老年人而言,它的刺激性不容小觑。喝了普洱茶后,肠胃负担加重,反酸、消化不良、胃痛等问题找上门的几率大幅提高3。
4. 花草茶
特点:花草茶种类繁多,如菊花茶、玫瑰花茶、陈皮茶等,功效各异。菊花茶有助于清肝明目,适合经常使用电子产品或眼睛干涩的人群;玫瑰花茶可调节情绪并促进血液循环;陈皮茶则适合消化功能较弱的人。
注意事项:花茶中含有天然植物雌激素,对年轻女性而言,适量摄入可能有一定保健功效。但对于年过50岁,尤其是步入更年期的女性来说,花茶未必是养生佳品。花茶中的植物雌激素可能干扰体内激素平衡,影响骨骼健康,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
5. 苦丁茶
特点:苦丁茶有良好的去火气助睡眠功效,可以用来治疗由于神经衰弱导致的失眠。
注意事项:无特别提及。
6. 红枣茶
特点:长期喝红枣茶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注意事项:无特别提及。
7. 枸杞红枣桂圆茶
特点:这类补益茶以平补为主,适合65岁以上气血阴阳通常属于衰弱阶段的老人,有助于补益和调理身体。
注意事项:无特别提及。
8. 西洋参麦冬陈皮茶
特点:这类调理茶以养生、保健为主,适合老年人饮用。
注意事项:无特别提及。
推荐
茶类 特点 注意事项 来源
绿茶 抗氧化,延缓衰老,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性寒,脾胃虚寒者应少喝
茶水摄入过多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多种不良影响,以下是具体的危害:
1. 偏头痛
过量饮茶可能诱发偏头痛,尤其是对偏头痛患者而言,更需谨慎。茶叶中含有咖啡因和茶碱,这些物质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然而,过量摄入咖啡因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进而使颅内压增高,诱发偏头痛。此外,咖啡因还能使血管收缩,对部分人群而言,可能引起脑血管痉挛,从而引起头痛、头晕、脑胀等症状。同样,茶叶中的茶碱对部分人群敏感,过量摄入可能引发脑血管痉挛,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
2. 神经系统刺激
长时间饮用浓茶会引起大脑中枢神经兴奋,影响睡眠品质。茶叶中的咖啡因和茶碱具有兴奋作用,过量饮茶可能引起心悸、失眠等症状。对于心脏功能不佳的人群,过量饮茶可能加重病情。
3. 胃肠道不适
茶叶中的茶多酚、茶碱等物质具有刺激性,过量饮茶可能刺激胃肠道,引起胃痛、胃酸过多、消化不良等症状。此外,茶叶中的鞣酸对胃肠道也有一定的刺激性,大量喝茶会加重胃肠道反应,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腹胀等情况。
4. 缺钙
茶叶中含有草酸,过量饮茶可能引发体内草酸过多,与钙离子结合形成草酸钙,影响钙的吸收。长期过量饮茶可能引起缺钙,进而引发骨质疏松、骨折等疾病。
5. 心率增快和血压升高
茶叶中的咖啡因可以兴奋心血管系统的神经,导致心率增快。如果患者本身有心脏的不适,可能会加重病情,导致心脏病发作。此外,过量饮茶还可能导致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升高
红茶 性质温和,增强免疫力,暖胃 咖啡因含量较高,血压偏高者慎用
普洱茶 消食解腻,调节肠道菌群,降脂 茶性偏燥,肠胃负担重
花草茶 清肝明目,调节情绪,促进消化 植物雌激素可能影响激素平衡
苦丁茶 去火气,助睡眠 无特别提及
红枣茶 延年益寿 无特别提及
枸杞红枣桂圆茶 补益和调理 无特别提及
西洋参麦冬陈皮茶 养生保健 无特别提及
饮茶建议
适量饮用:不论选择哪种茶,应避免过浓。浓茶中的咖啡因含量过高,可能引起心悸、失眠等症状。适量为每日2-3杯,每杯茶叶用量控制在克左右。
6. 茶醉
过量饮茶可能引发茶醉,表现为心慌、头晕、乏力、恶心等症状。茶醉严重时,可能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危及生命。
7. 牙齿变色
茶水中含有一定的色素,如果长期大量喝茶,可能会导致色素残留在牙齿上,如果不及时刷牙,就容易导致牙齿变色。
8. 水中毒
一次性喝茶水过多可能导致水中毒,表现为血液中的钠离子浓度降低,引起细胞水肿。可能导致头痛、恶心、疲劳和昏迷等严重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9. 电解质紊乱
大量饮水会导致体内钠、钾等电解质平衡失调,引发电解质紊乱。电解质紊乱可能引起肌肉抽搐、呼吸困难、昏迷等症状。
10. 肾功能损害
对于肾功能不好的病人,过量喝茶可能会增加肾脏的负担。茶叶中含有咖啡碱,咖啡碱在体内蓄积以后,也会增加肾脏的负担,从而导致病人出现肾功能减退情况。
11. 泌尿系统结石
长时间喝浓茶可能导致泌尿系统的结石发病概率提高。浓茶之中含有较多的草酸,大量长期摄入以后会增加体内的草酸含量,过多的草酸从尿液中排出,增加尿液中的草酸浓度。草酸与钙质结合后容易形成草酸钙结石,也是泌尿系统结石中最常见的一种结石。
如何避免茶水摄入过多的危害
为了尽量避免茶叶喝多了可能带来的坏处,以下是一些建议:
适量饮茶:按照个人体质和健康状况,适量饮用茶水。一般建议每天饮茶量不超过3杯。
选择合适的时间:避免在晚上饮茶,以免影响睡眠。
留意茶叶优劣:选择优质的茶叶,避免饮用过期、变质的茶叶。
保持良好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增加户外活动: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身体素质。
通过适量饮茶、选择合适的茶类、注意饮茶时间和均衡饮食,我们可以降低茶叶喝多了可能带来的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