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0阅读
  • 0回复

[红楼梦]贾蓉:宁国府嫡长孙,一生没有子女,妻子病逝后,他彻底变坏 [12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3632
金币
28856
道行
38009
原创
2414
奖券
4894
斑龄
135
道券
1117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45019(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09-12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5小时前



宁国府嫡长孙贾蓉的悲剧人生

贾蓉作为宁国府的嫡长孙,本应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天之骄子,却因家庭变故而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他自幼丧母,父亲贾珍不仅未尽到教养之责,反而以粗暴的棍棒教育对待这个独子。在这种畸形的家庭环境中,贾蓉表面恭顺,内心早已埋下了叛逆的种子,逐渐养成了玩世不恭的纨绔性格。唯一值得欣慰的是,父亲为他迎娶了绝色佳人秦可卿为妻,然而这段婚姻并未给贾蓉带来幸福——秦可卿未能生育便香消玉殒,而她的离世更成为贾蓉彻底堕落的转折点。



关于贾蓉生母的记载在《红楼梦》中仅出现一次,那是在王熙凤大闹宁国府的场景中。根据尤氏嫁入宁国府十余年的线索推断,贾蓉的生母应当在他幼年时便已离世。这位嫡长孙首次出场时年约十七八岁,已然成婚。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宁国府未来的继承人,贾蓉的婚事理应门当户对,然而其妻秦可卿的出身却颇为蹊跷——她原是养生堂收养的弃婴,由营缮郎秦业抚养成人。这种门第悬殊的婚姻在当时极为罕见,也难怪会引发读者对秦可卿真实身份的诸多猜测。



传统社会极重门第观念,秦可卿的卑微出身自然招致非议。但细究贾府的婚配标准,贾母曾在清虚观打醮时明确表示:择媳首要品性温良,其次容貌出众。秦可卿虽出身寒微,却完全符合这两项标准。她举止端庄,待人接物极有分寸,更兼有倾国倾城之貌,这或许能解释为何宁国府会打破门第之见接纳这位儿媳。然而关于她身世的流言蜚语,始终如影随形。



贾蓉一生先后迎娶两位妻子——秦可卿与许氏(或称胡氏),但均未留下子嗣。这种安排绝非偶然,纵观全书,贾府竟无一个新生命降世,这显然是曹雪芹精心设计的隐喻,暗示着这个百年望族气数将尽的命运。尤其秦可卿之死更是疑点重重,书中虽以\"病逝\"一笔带过,但被删去的\"天香楼遗簪\"情节却透露出不寻常的隐情。当焦大醉骂揭露贾珍与秦可卿的丑事时,贾蓉表面充耳不闻,内心实则备受煎熬——一边是生身父亲,一边是结发妻子,这种耻辱足以摧毁任何人的尊严。



自幼在父亲淫威下长大的贾蓉,早已学会将愤懑深藏心底。秦可卿死后,他本以为自己终于获得解脱,却在贾珍的安排下再度续弦。令人唏嘘的是,这次婚姻反而加速了他的堕落。常言道父母是子女的首任教师,而贾珍为儿子树立的尽是反面典型。在父亲恶劣影响下,贾蓉的品行较之秦可卿在世时更加不堪,甚至发展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有观点认为,贾珍因与儿媳的丑事对儿子心存愧疚,故在\"二尤事件\"中对贾蓉的放荡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若非得到父亲默许,以贾珍专横的性格,贾蓉断不敢公然调戏继母的妹妹尤二姐、尤三姐。这种有悖人伦的丑态,正是贾蓉彻底堕落的明证。更恶劣的是,他为了能常与尤氏姐妹私会,竟怂恿贾琏在国孝家孝期间停妻再娶,此等行径已完全背离了世家子弟应有的操守。



从天真少年到纨绔子弟,贾蓉的蜕变轨迹令人扼腕。原本纯良的本性在扭曲的家庭环境中逐渐异化,特别是在秦可卿死后,他的堕落速度之快、程度之深,都超出了常人理解。这种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更折射出整个贾府道德沦丧、纲常崩坏的时代图景。当我们审视贾蓉的人生轨迹时,看到的不仅是一个贵族子弟的沉沦,更是一个时代即将落幕的预兆。

--------------------------------------------------------------------------------------

红楼梦:袭人有两个死党,一个一句话出卖了她,一个赶走了她,这两个人是谁?

在贾府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薛宝钗与花袭人之间建立的联盟看似牢不可破,却因麝月一句无心之言而出现了致命的裂痕。这段微妙的关系变化,折射出大观园中权力斗争的残酷本质。



初入贾府的薛宝钗深谙人情世故,她敏锐地察觉到袭人在怡红院的重要地位,便刻意与之交好。两人常常在蘅芜苑促膝长谈,宝钗不仅细心地询问袭人的家乡往事,更以打络子为名创造独处机会。这份刻意经营的友谊很快结出果实——宝钗将湘云所赠的珍贵绛云石戒指转赠袭人,而袭人则投桃报李,安排自己的心腹莺儿与宝玉单独会面,巧妙地让宝玉了解到宝钗的诸多优点。在某个炎热的夏日午后,当宝玉仅着纱衫小憩时,宝钗的到访让识趣的袭人立即退避,为二人创造了独处的空间。这一切都表明,宝钗与袭人的联盟似乎坚如磐石。



然而,这看似牢固的联盟实则暗藏危机。袭人对麝月有知遇之恩,正是她的提携让原本默默无闻的麝月得以接近宝玉,从粗使丫头晋升为二等大丫鬟。在抄检大观园时,袭人一派的麝月、秋纹都得以保全,足见袭人在怡红院的影响力。但正是这个最受袭人器重的麝月,在晴雯生病需要诊费时脱口而出的\"花大奶奶\"这个称呼,彻底触动了宝钗敏感的神经。



这个看似平常的称呼实则暗藏玄机。在等级森严的贾府,只有正室夫人才配拥有\"某大奶奶\"的尊称,如\"尤大奶奶\"指的就是贾珍的正妻尤氏。袭人虽得宠,但名义上仍是个丫鬟,这个僭越的称呼无异于将袭人抬到了未来宝二奶奶的位置上。对野心勃勃的宝钗而言,这简直是不可容忍的挑衅。她深知袭人在怡红院经营多年,不仅掌握财政大权,更在宝玉心中占据重要位置。若不及早铲除这个潜在威胁,即便自己日后成为宝二奶奶,也难以真正掌控怡红院。



宝钗的危机感不无道理。袭人表面温顺,实则手段老练,她不仅赶走了李嬷嬷等资深仆役,更将怡红院的人事、财政大权牢牢掌控。麝月虽然表面效忠袭人,内心却对其专权作风颇有微词。这种貌合神离的关系,恰恰给了宝钗可乘之机。



最终,这场以利益为基础的联盟难逃破裂的命运。宝钗在婚后不久就将袭人远嫁,彻底清除了这个潜在威胁。这段曲折的权谋故事揭示了大观园中人际关系的本质:在利益面前,再牢固的联盟也经不起考验。而袭人的悲剧,恰恰在于她错误地选择了结盟对象,最终沦为权力博弈的牺牲品。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