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3阅读
  • 2回复

[猎奇]中国唯一的白种人民族:不与外族人通婚,热爱祖国自愿守卫边疆 [6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3652
金币
29060
道行
38009
原创
2416
奖券
4894
斑龄
135
道券
1117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45029(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09-1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1:25



说起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总有56个民族各有特色,其中塔吉克族算是特别的存在。他们是中国境内唯一的白种人民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那地方在帕米尔高原上,海拔高,气候冷,生活条件挺艰苦的。



塔吉克族人口不算多,大概5万多人,他们的长相跟中原人区别大,高鼻梁、深眼窝、白皮肤、大眼睛,这些特征一看就是典型的欧罗巴人种。为什么说他们是唯一的白种人呢?因为其他像俄罗斯族啥的,虽然也有白人血统,但由于历史原因和通婚,血统没那么纯正了。塔吉克族几千年下来,基本保持了原样,这跟他们的生活环境和习俗有直接关系。

他们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古代伊朗语族群,早在公元前2世纪,张骞通西域的时候,这片土地上就有他们的先民在活动了。帕米尔高原被叫作世界屋脊,地势高,冰川雪山到处是,交通不便,这也让塔吉克族相对隔离,少跟外界接触。

历史上,他们从伊朗一带迁徙过来,带着自己的语言和文化,在这里扎根。语言属于印欧语系,跟汉语完全不同,但他们跟其他民族相处融洽,一直是新疆多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塔吉克族被称作“熊猫族”,因为稀少又独特,人口少,分布窄,主要靠游牧和农业维持生计,种小麦、青稞,放牧牛羊,自给自足。



关键的一点是他们的婚姻制度,这直接决定了血统的纯正。塔吉克族从很早开始就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姻基本限于族内,不鼓励跟外族通婚。过去,甚至有近亲结婚的习俗,比如堂表亲之间联姻,这在20世纪中叶的记录里挺常见。为什么这么做?主要是为了保持民族特征,避免血统混杂。伊斯兰教逊尼派是他们的信仰,教义也规定婚姻要在穆斯林内部,这进一步强化了族内通婚的传统。男的偶尔可以娶外族女子,但女的很少外嫁,因为传统上女子要融入夫家文化。村里的婚姻记录显示,过去几十年,族内婚占比很高,离婚率低,强调白头偕老。



不过,随着时代变化,婚姻观念也在慢慢变迁。20世纪50年代后,一夫多妻现象基本消失,买卖婚姻也减少了。现在,年轻人接受现代教育,自由恋爱多了起来,尤其在大城市,偶尔有跟外族通婚的案例。但整体上,族内通婚还是主流,特别是农村地区,父母会仔细考察对象,确保是本族。散居的塔吉克族变迁更明显,社会发展让婚姻更注重个人选择,但传统根深蒂固,不与外族通婚的观念没完全丢掉。这不是排外,而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确保后代继承高加索人种的特征。

塔吉克族的服饰和文化也很有特点。男人穿宽松长袍,腰束带,头戴高帽,看起来有点中亚风。女人长裙鲜艳,头巾绣花,日常和节日都注重打扮。音乐舞蹈是他们的强项,用都塔尔琴和鼓伴奏,集体舞大家围圈跳,节奏欢快。每年春季赶羊上山放牧,秋季回村,生活节奏跟季节走。旅游业发展后,越来越多游客去塔县看风景,顺便了解他们的风情,这也促进了民族交流。



除了文化,他们对祖国的贡献特别突出,尤其在守卫边疆上。塔县跟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接壤,边境线长888公里,地形复杂,边防任务重。解放军官兵数量有限,很多时候靠当地牧民帮忙。塔吉克族人熟悉地形,自愿当护边员,协助巡逻,发现异常就报告。这不是强迫的,而是发自内心的爱国行为。他们把边境当成自家牧场,世代守护。历史上,从新中国成立初,就有塔吉克人主动帮部队带路,穿越雪山戈壁。

最典型的就是拉齐尼·巴依卡一家,三代人接力护边,成了边疆的传奇。拉齐尼的祖父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从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自告奋勇给红其拉甫边防连当向导。那时候,巡逻靠牦牛,路险没法开车。他带着水泥、油漆和馕上路,到界碑修补刷新,还刻“中国”字宣誓主权。祖父巡边23年,积累了丰富经验。1972年,拉齐尼的父亲巴依卡·凯力迪别克接班,继续36年。他50多次遇险,但总能化险为夷,获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和爱国拥军模范称号。父亲教儿子识地形、探路,拉齐尼从小耳濡目染。



拉齐尼·巴依卡1979年4月生在提孜那甫村,2001年入伍,当了两年武警边防兵。2003年退役后,2004年他接过父亲的鞭子,成为第三代护边员。那年8月,他加入中国共产 党,担任村委会委员和护边员。拉齐尼每月至少巡逻一次,累计走边境线5万多公里,协助处理边界事务多次。他被叫作“帕米尔雄鹰”,因为在云端高原上守边。2011年11月,在吾甫浪沟巡逻,遇大雪,一战士掉雪洞,拉齐尼用衣服打结做绳子,花两小时救人,自己冻得不省人事。2012年9月,在4639米悬崖,牦牛乱窜,他稳住队伍,自己摔进冰河,被冲出十几米。

拉齐尼不只护边,还推动民族团结。2018年,他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提交12份议案,焦点在改善边境民生,如修路建校。2020年10月获全国爱国拥军模范,11月获全国劳动模范。他总说,这辈子要做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守好边境线。拉齐尼一家70年接力,传遍新疆,感动很多人。

2021年1月4日,拉齐尼在喀什大学培训,听到呼救,一个孩子落入人工湖冰窟。他冲上前,用围巾拉孩子,冰面坍塌,他落水。拉齐尼托举孩子出水面,喊人救,自己体力耗尽沉入湖底。孩子和母亲获救,他牺牲了,年仅41岁。木沙江·努尔墩和消防员参与救援,但拉齐尼没上来。

牺牲后,拉齐尼获多重荣誉。2021年2月获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3月获时代楷模称号,6月获全国优秀共产 党员。新疆自治区也追授他优秀共产 党员。中央宣传部号召学习他的精神,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践行者,新时代治疆方略的推动者。军地各界热烈响应,退役军人事务部等部门组织学习活动。



家族传统没断。拉齐尼的父亲巴依卡虽年近七旬,还在巡边。女儿都尔汗·拉齐尼13岁时说,爸爸是英雄,她要继承护边。儿子拉丁9岁,也表达长大当护边员。2021年9月,都尔汗在开学第一课节目分享父亲事迹。边防官兵和牧民继续合作,守护边疆。提孜那甫村建了守边护边爱国教育馆,展示拉齐尼一家事迹,教育后辈。

这个民族的故事,体现了中国民族团结。塔吉克族虽长相不同,但心系祖国,不与外族通婚保持特色,自愿守边贡献力量。他们的生活虽苦,但爱国情怀真挚。社会发展中,婚姻变迁渐现,但核心传统稳固。拉齐尼一家是缩影,三代接力,第四代在路上。边疆安宁,有他们一份功劳。

塔吉克族的历史和现在,值得多了解。他们不是“被上帝遗忘的子民”,而是祖国西部的守护者。人口虽少,但作用大,在帕米尔高原上,默默付出。婚姻习俗确保血统,护边行动体现忠诚。未来,随着教育普及,年轻人会平衡传统与现代,但爱国守边不会变。这就是中国多民族的魅力,各族携手,共筑繁荣。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5028
金币
369677
道行
20030
原创
764
奖券
263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8440(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9-1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21:52
塔吉克族:帕米尔高原的白种人守护者
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的帕米尔高原,生活着中国唯一的白种人民族——塔吉克族。他们以独特的高加索人种特征、坚守族内通婚的传统以及世代自愿守卫边疆的忠诚,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塔吉克族人口约5万多人,主要聚居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这里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环境恶劣,但他们在此繁衍生息数千年,形成了与高原共生的独特文化与生活方式。

族源、语言与信仰:印欧血脉的东方坚守
族源与历史迁徙:塔吉克族的族源可追溯至二三世纪的塞种人、粟特人,以及不同时期从帕米尔西部东迁的群体。11世纪,突厥部落将中亚操伊朗语、信伊斯兰教的人统称为“塔吉克”,此后成为该民族的自称。他们的祖先在公元前2世纪从波斯高原东迁,最终在帕米尔高原扎根,历经唐宋丝绸之路的繁荣,逐步从迁徙走向定居。
语言与文字:语言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帕米尔语支,主要有色勒库尔语和瓦罕语两种方言,无本民族文字,通用维吾尔文或汉文。其语言中吸收了大量汉语、维吾尔语词汇,计数方式兼顾波斯传统与十进制,体现了文化融合的智慧。
宗教信仰:信仰伊斯兰教什叶派伊斯玛仪派分支,宗教深刻影响日常生活和道德规范,如节日习俗、婚丧嫁娶等均与宗教仪式紧密结合。
婚俗与社会:坚守血统纯净的生存智慧
族内通婚的传统与现实意义
塔吉克族婚姻以一夫一妻制为基础,严格遵循族内通婚习俗,族际通婚率仅为7.99%,在少数民族中排名较低。这一传统源于维护血统纯净和族群凝聚力的生存需求——帕米尔高原环境恶劣,族群需通过内部团结抵御风险。他们认为“血脉乱了,塔吉克族就会像散了的羊群,活不过冬天”。

独特的婚恋仪式
择偶与定亲:青年男女在村落集会或节日中相遇,节日里通过舞蹈、音乐交流情感。定亲仪式在家中举行,亲友围坐分享奶茶馕饼,长者主持并交换银环、织带等信物。
婚礼流程:新郎骑马率迎亲队伍沿山路前行,婚礼在男方家以“绕火三圈”仪式开场,亲友撒谷粒干果祝福,长老念诵祈福词强调家族延续。婚后三天新娘戴面纱,仅与丈夫相处,第三天掀面纱后亲友再次欢聚。
近亲结婚的调适:传统中曾存在近亲结婚现象,但为避免健康风险,规定“同一部落三代内禁止通婚”,体现了对科学的朴素认知。
护边精神:刻入骨髓的家国情怀
世代相传的守边传统
塔吉克族视护边为家族传承,无需外部指令,巡逻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们“把‘守边’刻进族谱”,如巴依卡一家三代接力戍边70年:第一代当向导协助官兵勘察路线,第二代穿越红其拉甫口岸周边四十年,第三代配备无线电设备加入现代巡逻。7岁孩童便知晓“家是玉其塔什,国是中国”,护边意识从娃娃抓起。

日常巡逻的艰辛与坚守
护边员每日清晨骑牦牛或马匹,背负干粮水囊,在海拔5000米的边境线巡逻。他们熟悉每处沟壑险地,能引导官兵避开危险;在零下30℃的暴风雪中踏过冰川,用“牛蹄丈量国土”,返回后向边防站报告动态。这种自愿坚守源于对祖国的深厚情感:“边疆是家园,一出生便与牦牛相伴,巡逻就是守护家”。

文化与生活:高原上的适应智慧
游牧与定居结合的生活模式:夏季住毡房或土屋,冬季居固定房屋,畜牧业为主要生计,骑马巡视牧场确保羊群安全过冬。房屋用石头泥土建造,门前挂编织物挡风沙,内部铜器储存粮食,体现对高原环境的适应。
服饰与节日中的文化密码:男性穿“袷袢”长袍(源自古波斯),系中国传统绸带;女性刺绣头巾上的“太阳花”图案象征古波斯光明崇拜,融入新疆民族特色。节日如肖公巴哈尔节、古尔邦节,会举行赛马、叼羊等活动,夜晚点燃火把召唤吉祥。
艺术与生存技能:传统乐器在迁徙中缓解劳累,采集野果草根补充食物,猎捕动物获取皮毛保暖,这些技能是世代高原生存的积累。
结语:雪域高原的忠诚脊梁
塔吉克族以“纯血守传统,护边铸忠诚”的精神,在帕米尔高原书写了千年传奇。他们坚守族内通婚以延续族群命脉,自愿巡逻以守护国土边疆,既保留了印欧语系民族的独特文化基因,又深度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正如他们的谚语所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塔吉克族用行动诠释了“热爱祖国、守卫家园”的深刻内涵,成为边疆线上永不褪色的精神坐标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85288
金币
408235
道行
2004
原创
2428
奖券
2935
斑龄
37
道券
107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1401(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9-13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23:36
塔吉克族:中国唯一的白种人民族

塔吉克族作为中国56个民族之一,以其独特的种族特征和文化背景在中国多民族大家庭中占据特殊地位。他们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这片土地位于帕米尔高原之上,海拔高、气候寒冷,生活条件较为艰苦。

一、塔吉克族的起源与分布

塔吉克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古代伊朗语族群,早在公元前2世纪,张骞通西域时,这片土地上就有他们的先民活动。帕米尔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地势高峻,冰川雪山遍布,交通不便,这也使得塔吉克族相对隔离,较少与外界接触。

二、独特的种族特征

塔吉克族人口约为5万多人,他们的外貌特征显著区别于中原汉族,具有典型的欧罗巴人种特征:高鼻梁、深眼窝、白皮肤、大眼睛。这些特征使他们在视觉上显得尤为独特。之所以称他们为中国唯一的白种人民族,是因为其他如俄罗斯族等虽然也有白人血统,但由于历史原因和通婚,血统已经不再纯正。

三、婚姻制度与血统纯正

塔吉克族的婚姻制度是保持其血统纯正的重要因素。他们从很早开始就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姻基本限于族内,不鼓励与外族通婚。过去,甚至有近亲结婚的习俗,如堂表亲之间的联姻。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保持民族特征,避免血统混杂。伊斯兰教逊尼派是他们的信仰,教义也规定婚姻应在穆斯林内部进行,这进一步强化了族内通婚的传统。

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婚姻观念也在慢慢变化,特别是在大城市中偶尔会有与外族通婚的案例,但整体上族内通婚仍是主流。在农村地区,父母会仔细考察对象,确保是本族成员。这种婚姻制度不仅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也是确保后代继承高加索人种特征的重要手段。

四、文化和生活方式

塔吉克族的服饰和文化独具特色。男性通常穿宽松长袍,腰束带,头戴高帽;女性则穿着鲜艳的长裙和绣花头巾。音乐和舞蹈是他们的强项,常用都塔尔琴和鼓伴奏,集体舞围圈跳,节奏欢快。他们的生活节奏与季节紧密相连,春季赶羊上山放牧,秋季回村,自给自足。

五、对祖国的贡献

塔吉克族对祖国的贡献尤为突出,尤其是在守卫边疆方面。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与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接壤,边境线长达888公里,地形复杂,边防任务艰巨。解放军官兵数量有限,很多时候依靠当地牧民的帮助。塔吉克族人熟悉地形,自愿担任护边员,协助巡逻,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最典型的就是拉齐尼·巴依卡一家三代接力护边的故事。拉齐尼的祖父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从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为红其拉甫边防连当向导;1972年,拉齐尼的父亲巴依卡·凯力迪别克接班;2009年,拉齐尼接过父亲的接力棒。2021年1月4日,拉齐尼为解救落入冰窟的儿童不幸英勇牺牲。

拉齐尼一家三代接力护边的精神感动了无数人。他们把边境当作自家牧场,世代守护。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体现了塔吉克族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六、未来展望

塔吉克族的历史和现状展示了中国多民族的魅力。尽管人口不多,但他们在中国西部边疆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教育的普及和社会的发展,塔吉克族的年轻人将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平衡点,但爱国守边的精神不会改变。

总之,塔吉克族不仅是中国唯一的白种人民族,更是祖国西部的守护者。他们的故事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铭记。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