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0阅读
  • 3回复

[猎奇]2011年浙江挖出一口金丝楠木棺材,重达1500斤,解开一桩历史谜案[10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3908
金币
4918
道行
19523
原创
29359
奖券
18038
斑龄
200
道券
1055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3521(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9-21
— 本帖被 wowoni 执行加亮操作(2025-09-19) —

2011年,浙江宁波发生了一件轰动考古界的大事——一口价值连城的金丝楠木古棺重见天日。这口重达1500斤的珍贵棺材不仅材质稀有,更因传闻中陪葬的黄金头颅而蒙上神秘色彩。专家表示,这一发现终于解开了困扰史学界多年的谜题。

在古代,盗墓曾是一种特殊职业,被称为摸金校尉。这些专业盗墓者常奉皇命行事,将盗得的珍宝充入国库。时至今日,盗墓虽被法律明令禁止,但仍有亡命之徒铤而走险。坊间流传着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说法,足见这一行当的暴利诱惑。

2011年7月的一个夏夜,宁波某村庄的宁静被打破。月光下,几个黑影扛着铁锹鬼鬼祟祟地活动。路过的村民王老汉发现后,立即察觉异常——深更半夜在荒郊野外挖土,肯定不是干正经事。他悄悄拨通报警电话,警方迅速出击,果然抓获了一个盗墓团伙。审讯后,警方意识到事态严重,立即封锁了现场。

接到警方通报后,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火速赶到。他们发现这座古墓选址极为讲究:背靠三面环山的天然屏障,前有潺潺溪流,是典型的风水宝地。更令人惊讶的是,这里并非孤墓,而是一处规模宏大的贵族墓群。考虑到墓葬规格之高,研究所立即上报国家文物局。

2011年12月,由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专业考古队进驻现场。墓群由四座墓葬组成,建筑工艺之精妙令人叹服。前两座清墓的发掘结果令人失望,陪葬品寥寥无几。但后两座墓葬的发现却让所有人屏住了呼吸:成堆的开元通宝铜钱在泥土中泛着青绿,精美的金钗玉饰熠生生辉。最珍贵的当属一块和合二仙玉佩,其精湛雕工无声诉说着墓主人家庭的和谐美满。

然而真正的震撼还在后面——一口通体金黄油亮的楠木棺材静静躺在墓室中央。这种被誉为木中黄金的金丝楠木,自古就是皇室专用。据传乾隆皇帝曾为获得金丝楠木,不惜盗取明陵建材。经测量,这口长2.37米的巨棺重达1500斤,专家估算其市场价值超过3亿元,而作为南宋文物,其文化价值更是无法估量。

随着发掘深入,考古队在八吨重的梅园石墓盖上发现了关键线索——墓志铭清晰记载着墓主身份:南宋丞相史嵩之与夫人赵师静。史料记载,这位出身宁波的军事奇才,曾在宋金战争中屡建奇功,但也因夺情起复事件(父亲去世未按制守孝)引发朝野非议。晚年的他虽心系蜀地防务,却因政敌阻挠壮志难酬,最终于1257年郁郁而终。

关于史嵩之最离奇的黄金头颅传说,也在开棺后真相大白。当专家们屏息开启棺盖时,流出的水银证实了古代防腐技术的精湛。清理后可见,史嵩之的头部完好无损,所谓黄金头颅不过是后人以讹传讹。如今,这口见证历史的金丝楠木棺已被国家妥善保管,而按原貌复制的仿制棺中,长眠着这位传奇丞相夫妇。他们的陵墓经过精心修复,成为后人缅怀历史的重要场所。

1条评分金币+13
wowoni 金币 +13 - 09-19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87649
金币
426105
道行
2004
原创
2428
奖券
3015
斑龄
38
道券
110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1955(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9-22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09-19
2011年浙江出土金丝楠木棺材:揭开“黄金头”千古谜案

2011年,浙江省宁波市余姚河姆渡镇五联村的一次考古发掘,不仅出土了一口重达1500斤的珍贵金丝楠木棺材,更一举揭开了围绕南宋权臣史嵩之流传数百年的“黄金头”传说之谜。

1. 发现过程:从村民报警到抢救性发掘

事件的开端颇具戏剧性。2011年7月,五联村村民发现有可疑人员在村中车厩岙西天尖的缓坡上鬼祟活动,并留下盗洞痕迹,随即报警。警方与考古专家迅速介入,确认为盗墓行为。根据中国文物保护原则,对于已遭破坏的古墓需进行抢救性发掘。经过上报审批,国家文物局于2011年12月批准了发掘工作。

考古队在现场共发现四座古墓,其中两座为清代,两座为南宋时期。通过墓中出土的圹志(简略墓志铭),专家确认墓主人正是南宋右丞相兼枢密使史嵩之及其续弦夫人赵师静。

2. 棺椁之贵:1500斤金丝楠木,价值连城

最引人注目的发现是史嵩之的棺椁——由整块金丝楠木制成,重达1500斤。金丝楠木在古代被誉为“活着的黄金”,因其纹理如金丝、质地坚硬耐腐,且生长缓慢,历来为皇家和顶级贵族专用。据专家估算,仅这口棺材的材质价值就可能超过5亿元人民币。棺椁保存极为完好,历经近800年仍油光发亮,内部还填充了大量水银用于防腐。

3. 谜案揭晓:“黄金头”传说被证伪

此次发掘最受关注的焦点,是验证了民间流传甚广的“黄金头”传说。传说称,史嵩之因树敌过多,死后头颅被政敌割走,家人为了让他“全尸下葬”,不惜用黄金铸造了一颗头颅替代。这一传说在江浙地区流传了七百余年,甚至吸引了无数盗墓贼前来寻宝。

然而,当考古人员小心翼翼打开棺椁后,发现史嵩之的遗骸保存相当完整,头骨不仅在位,且未见任何被切割或替换的痕迹,眼部甚至还有软组织残留。棺内也未发现任何黄金头颅。这一实物证据直接推翻了流传数百年的传说,证实“黄金头”纯属虚构。

4. 传说起源与历史真相

专家推测,“黄金头”传说的产生,很可能源于史嵩之生前的权势与争议。他主政期间专断独行,打压异己,树敌众多。民间或政敌可能借此传说对其进行污名化,或以“尸首不全”象征其政治生命的终结。此外,古人重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对尸身完整有执念,也可能催生了此类“以金代首”的戏剧化故事。

5. 考古价值:不止于棺椁与传说

此次发掘的意义远超解开一个民间传说:

- 填补历史空白:墓中出土了大量保存完好的南宋丝织品,是浙江省乃至全国首次发现如此高规格、成体系的南宋纺织品,极大填补了南宋服饰史和纺织技术史的空白。
- 修正史料错误:圹志记载史嵩之生于宝佑五年(1189年),而《宋史》记载为宝佑四年(1188年),为史书提供了实物校正依据。
- 揭示家族礼制:继室赵氏墓位于史嵩之墓左前方,符合礼制,但原配陈氏墓却未发现,专家推测或因其早逝无子,未被迁葬合祔。

总结

2011年浙江出土的这口1500斤金丝楠木棺材,不仅以其惊人的材质价值令人咋舌,更以确凿的考古证据终结了关于史嵩之“黄金头”的千古谜案。这一发现不仅还原了历史人物的真实面貌,也为我们理解南宋时期的政治生态、丧葬文化、工艺水平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传说虽被证伪,但其背后所反映的社会心理与历史记忆,同样值得深思。
1条评分金币+6
wowoni 金币 +6 - 09-19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汪洋小舟

UID: 453896


发帖
8427
金币
450
道行
1926
原创
0
奖券
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828(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6-05
最后登录: 2025-09-21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9-19
南宋丞相史嵩之与夫人赵师静的墓。
1条评分金币+2
wowoni 金币 +2 - 09-19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5601
金币
375489
道行
20030
原创
764
奖券
263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8550(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9-2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9-19
2011年浙江出土金丝楠木棺材:揭开“黄金头”千古谜案
2011年,浙江省宁波市余姚河姆渡镇五联村的一次考古发掘,不仅出土了一口重达1500斤的珍贵金丝楠木棺材,更一举揭开了围绕南宋权臣史嵩之流传数百年的“黄金头”传说之谜 。

1. 发现过程:从村民报警到抢救性发掘
事件的开端颇具戏剧性。2011年7月,五联村村民发现有可疑人员在村中车厩岙西天尖的缓坡上鬼祟活动,并留下盗洞痕迹,随即报警 5。警方与考古专家迅速介入,确认为盗墓行为。根据中国文物保护原则,对于已遭破坏的古墓需进行抢救性发掘 。经过上报审批,国家文物局于2011年12月批准了发掘工作 。

考古队在现场共发现四座古墓,其中两座为清代,两座为南宋时期。通过墓中出土的圹志(简略墓志铭),专家确认墓主人正是南宋右丞相兼枢密使史嵩之及其续弦夫人赵师静 。

2. 棺椁之贵:1500斤金丝楠木,价值连城
最引人注目的发现是史嵩之的棺椁——由整块金丝楠木制成,重达1500斤。金丝楠木在古代被誉为“活着的黄金”,因其纹理如金丝、质地坚硬耐腐,且生长缓慢,历来为皇家和顶级贵族专用 。据专家估算,仅这口棺材的材质价值就可能超过5亿元人民币 。棺椁保存极为完好,历经近800年仍油光发亮,内部还填充了大量水银用于防腐 。

3. 谜案揭晓:“黄金头”传说被证伪
此次发掘最受关注的焦点,是验证了民间流传甚广的“黄金头”传说。传说称,史嵩之因树敌过多,死后头颅被政敌割走,家人为了让他“全尸下葬”,不惜用黄金铸造了一颗头颅替代 。这一传说在江浙地区流传了七百余年,甚至吸引了无数盗墓贼前来寻宝 。

然而,当考古人员小心翼翼打开棺椁后,发现史嵩之的遗骸保存相当完整,头骨不仅在位,且未见任何被切割或替换的痕迹,眼部甚至还有软组织残留 。棺内也未发现任何黄金头颅。这一实物证据直接推翻了流传数百年的传说,证实“黄金头”纯属虚构 。

4. 传说起源与历史真相
专家推测,“黄金头”传说的产生,很可能源于史嵩之生前的权势与争议。他主政期间专断独行,打压异己,树敌众多 。民间或政敌可能借此传说对其进行污名化,或以“尸首不全”象征其政治生命的终结。此外,古人重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对尸身完整有执念,也可能催生了此类“以金代首”的戏剧化故事 。

5. 考古价值:不止于棺椁与传说
此次发掘的意义远超解开一个民间传说:

填补历史空白:墓中出土了大量保存完好的南宋丝织品,是浙江省乃至全国首次发现如此高规格、成体系的南宋纺织品,极大填补了南宋服饰史和纺织技术史的空白 。
修正史料错误:圹志记载史嵩之生于宝佑五年(1189年),而《宋史》记载为宝佑四年(1188年),为史书提供了实物校正依据 。
揭示家族礼制:继室赵氏墓位于史嵩之墓左前方,符合礼制,但原配陈氏墓却未发现,专家推测或因其早逝无子,未被迁葬合祔 。
总结
2011年浙江出土的这口1500斤金丝楠木棺材,不仅以其惊人的材质价值令人咋舌,更以确凿的考古证据终结了关于史嵩之“黄金头”的千古谜案。这一发现不仅还原了历史人物的真实面貌,也为我们理解南宋时期的政治生态、丧葬文化、工艺水平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传说虽被证伪,但其背后所反映的社会心理与历史记忆,同样值得深思

[ 此帖被姜谷粉丝在2025-09-19 11:10重新编辑 ]
1条评分金币+6
wowoni 金币 +6 - 09-19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