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关于安徽庐江矾山结晶池遗址改造项目的综合分析,整合自多个权威信源,重点聚焦修复策略、文化生态重塑及设计亮点:
一、项目背景与核心价值
工业遗产活化
结晶池是明矾生产的核心工艺遗址(最后一道工序),承载1400余年采矾史的记忆25 - FLIP studio(番番營作)主导改造,旨在将废弃工业空间转化为文化生态综合体。
生态修复基础
矿区曾因开采导致山体裸露、水土污染,经工程治理(如酸性土壤改良、90°石壁复绿)实现生态重生
二、改造策略与设计亮点
(1)空间重构:新旧共生
保留工业基因
完整留存结晶池台阶式地貌、建筑结构及竖窑群,凸显矾矿技术智慧
运用玻璃砖隔墙与天窗设计,模拟明矾晶体折射效应,唤醒历史记忆。
功能植入
原空间 新功能 设计理念
结晶池车间 工业博物馆/展厅 文物陈列+历史场景复原
废弃厂房 咖啡厅/文创商店 消费与文化体验融合
露天矿址 公共艺术区/观景平台 自然与人文交互
(2)生态文化联动
阶梯地貌再利用:依托台阶型地形打造立体景观,植入本土植被(耐酸性树种),实现"疮疤变绿毯"。
民俗文化注入:结合矾矿老年大学活动(如腰鼓队、传统曲艺),将摇篮曲等濒危非遗融入文旅动线。
三、可持续效益
经济转型
联动25亿元矾矿文旅项目,打造"千年矾都+康养秘境"IP,预计带动千人就业。
社会认同
居民从"逃离污染"到主动参与(如成为文旅导览员),重拾工业文化自豪感。
生态标杆
入选合肥矿山修复样板,为全国工业遗址提供"生产-废弃-再生"范式。
四、设计哲学启示
“靠山吃山的升华:从掠夺资源到‘吃生态饭’,为子孙留存可持续的‘金山’。” —— 黄志寿(庐江县自然资源局)
FLIP studio的改造印证了这一理念,通过:
轻干预设计:减少拆除,以光影、材质重构空间叙事;
多元共生:工业锈带、生态绿脉与文化基因三位一体。
全景体验:抖音搜索“矾山记忆”3,观看结晶池光影艺术;
政策支持:查阅《安徽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条例》,了解修复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