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5阅读
  • 2回复

[猎奇]新疆当时有2万多俄罗斯族人,如今仅剩几千,为何会大量迁徙? [13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3953
金币
35684
道行
38009
原创
2440
奖券
4995
斑龄
136
道券
1167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45404(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09-25
— 本帖被 527801728 执行加亮操作(2025-09-24) —



众所周知,中国的俄罗斯族人都是从俄罗斯迁徙过来的。

一百多年前,在中国生活的俄罗斯人高达20多万人,而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生活在我国的新疆,后来有一些扎根在中国生活的,就渐渐演变成为了中国俄罗斯族人。

到了建国初期,我国在1953年时曾做过一次人口普查,新疆的俄罗斯族人还有22000人。

而如今全国的俄罗斯族人也只有一万多人,在新疆只剩下数千人,这些俄罗斯族人到底去哪里了?



01 来到中国避难的俄罗斯人

1917年,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时期,而彼时的俄罗斯国内也进入政治动荡阶段。二月革命推翻沙皇后不久,十月革命就爆发了。

这场战争一打就是好几年,底层百姓深受战争的折磨,而且白军也在红军的围剿下被分割包围,其中一部分被挤压至中俄边境地区。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为了躲避战争,俄罗斯人就开始大规模涌入中国境内避难,主要集中在新疆和东北地区。



这些俄罗斯人当中有普通民众,当然也不乏白军分子和旧贵族。

当时的中国虽然也处于动乱时期,但新疆和东北地区还相对比较安稳,这也使得20万俄罗斯人愿意跑到这里来生活。

然而新疆掌权者杨增新对此却忧心忡忡,因为进入新疆的俄罗斯人有很多都是拿着武器的白军分子,万一他们鸠占巢穴可怎么办?



更何况,新疆旁边还有英国在虎视眈眈,要是白军分子与英国串谋起来进攻新疆,那么新疆可就危险了。

杨增新不好得罪这些白军分子,但又不想让他们大量涌入新疆,于是就退而求其次。

杨增新对俄罗斯人入境采取严格审查措施,同时要求禁止携带武器进入新疆,只能允许他们前往特定的范围居住,这样也方便后续的管理工作。



02 思念故土,重返俄罗斯

可即便如此,依旧有很多的俄罗斯人来到了新疆,他们中有一部分长期定居了下来,而更多的则是重新回到俄罗斯境内。

新疆这个地方的气候虽然和俄罗斯很像,但是在风土人情和语言交流等方面却存在着很大差异,俄罗斯人是属于“外来者”想要在这里生存下来是有很大挑战的。



加之苏俄那边也说了不会对白军家属有太多的追究,所以这也就让这些俄罗斯人放松了对于苏联红色政权的恐惧,他们渐渐产生思乡情绪,大部分人又陆陆续续回到了俄罗斯。

当然,也有一些顽固的白军分子妄图能够东山再起,所以就决定在中国境内积蓄力量。

日本入侵中国后,顽固白军分子与日军相互勾结,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浅野支队”,他们获得了日军的武器装备,人数曾高达四千多人。



原本日军是想利用他们来攻击苏联的,但奈何苏联太强大,诺门坎战役后,日军北上的信心遭受重大打击。

而“浅野支队”也就只能继续留在中国了,帮助日军镇压中国的抗日队伍,成为日军侵略中国的帮凶。

然而,“浅野支队”后来却因为作战能力未能的达到日军的预期、纪律性差等原因而被解散,他们中很多人因此被迫返回俄罗斯。



03 他们是中俄友谊的见证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和苏联曾有过一段蜜月期,但50年代末,随着中苏关系的改变,在中国生活的俄罗斯人也由此受到影响。

当时苏联是超级大国,在生活水平上要比中国好,受到苏联政府的号召,中国境内的俄罗斯人再次发生大规模迁徙,他们离开中国回到了苏联。

到了这个时候,留在新疆的俄罗斯人就变得更少了,历史的变化让20万俄罗斯人来到中国,又让他们重新回到俄罗斯。



那些愿意留在中国的俄罗斯人,后来成为了中国的俄罗斯族,他们在很多方面已经渐渐融入中国。

在文化上面,俄罗斯族保留自身文化独特性的同时,也在积极学习中国的文化,他们现在不仅能讲俄语,甚至还能用流畅的普通话来交流。



如今在新疆的俄罗斯族虽然远不及以前的数量,但他们已经形成了对中国的深刻认同感,他们骄傲的宣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共同构筑起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繁荣景象。

而且随着中俄关系的逐步发展,在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俄罗斯人来到中国,他们不再只是前往新疆、东北地区,有不少的俄罗斯人已经来到中国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等。



俄罗斯与中国是搬不走邻居,只有相互帮助相互包容才能更多更好的发展,中国境内有俄罗斯族,俄罗斯境内同样也有中国人,这是中俄友谊的现实见证。

参考资料:1、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俄罗斯族民族历史2、腾讯网:侵华关东军中的三支外籍军团|钩沉3、新京报:东北“网红”彼得洛夫的面孔之惑:曾想换掉这张脸







1条评分金币+14
huozm32831 金币 +14 - 前天 19:47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6344
金币
382275
道行
20030
原创
764
奖券
263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8653(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9-25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前天 09:06
新疆俄罗斯族人口变迁的原因分析
新疆地区的俄罗斯族人口从历史上的2万多减少到如今的几千,这一变化背后涉及复杂的历史、政治和经济因素。以下将根据搜索结果,详细分析导致这一人口变迁的主要原因。

一、历史背景与早期迁徙
早在19世纪30年代,随着沙俄对中国的侵略扩张,大量俄罗斯人开始涌入中国新疆地区。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得了在中国领土上的贸易、居住等特权,并鼓励俄国人移民至新疆。此外,十月革命后,为躲避战争,大量俄罗斯白军分子和普通民众涌入中国新疆和东北地区避难。

二、苏联遣返与人口减少
新中国成立后,中苏关系一度处于蜜月期。然而,随着苏联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日益严重,苏联开始向中国提出遣返在华苏联侨民的请求。1954年4月,苏联要求在三个月内遣返6000户苏联侨民,约2万人。中国政府积极配合,成立了专门的遣返委员会,协助苏联侨民返回苏联。这一遣返行动持续了近10年,直到1963年才结束,遣返的苏联侨民数量远超苏联最初提出的数字。

三、中苏关系变化与非法越境
中苏关系破裂后,苏联对中国政策转为激进。1960年代,苏联策动了中国新疆塔城等边境线居民6万多人非法越境前往苏联的“伊塔事件”。此外,由于中苏关系变化及中国国内形势的变化,仍留在新疆的俄罗斯族居民和苏联侨民也纷纷离开新疆。

四、思乡情绪与重返俄罗斯
部分俄罗斯族人因思念故土,选择重返俄罗斯。尽管新疆的气候与俄罗斯相似,但在风土人情和语言交流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使得许多俄罗斯族人难以长期定居。加之苏俄对白军家属的政策相对宽松,进一步促使他们产生思乡情绪,陆续返回俄罗斯。

五、文化传承与族群重建
19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新疆,剩下的约600个俄罗斯族人开始了艰难的重建。他们努力传承俄罗斯文化,同时逐渐形成对中国的深刻认同感,共同构筑起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繁荣景象。

结论
综上所述,新疆俄罗斯族人口从2万多减少到几千,是历史选择的结果,涉及苏联遣返、中苏关系变化、思乡情绪等多种因素。尽管人口数量大幅减少,但剩余的俄罗斯族人已在中国形成了深刻的认同感,为中华民族的多样性做出了贡献。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前天 19:47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88788
金币
434848
道行
2004
原创
2428
奖券
3015
斑龄
38
道券
110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2179(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9-2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9-23
中国俄罗斯族人的变迁历程

中国的俄罗斯族人有着复杂而丰富的历史背景,他们的迁徙和定居过程反映了中俄两国之间复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关系。以下是关于中国俄罗斯族人变迁历程的详细解析:

1. 来到中国避难的俄罗斯人

1917年的政治动荡

- 背景:1917年,俄罗斯经历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国内陷入长期的政治动荡和内战。
- 原因:为了逃避战争的摧残,大量俄罗斯人选择逃往中国,特别是新疆和东北地区。
- 影响:这些难民中有普通民众、白军分子和旧贵族。新疆地区的掌权者杨增新对这些难民采取了严格的管理措施,以防止他们对当地安全造成威胁。

2. 思念故土,重返俄罗斯

文化差异与思乡情绪

- 适应困难:尽管新疆的气候与俄罗斯相似,但在风土人情和语言交流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使得许多俄罗斯人难以适应。
- 政策变化:苏俄政府宣布不会对白军家属进行过多追究,这使得许多俄罗斯人逐渐放松了对苏联红色政权的恐惧,并产生了强烈的思乡情绪。
- 返回潮:大部分俄罗斯人选择重新回到俄罗斯境内。

与日军的合作

- “浅野支队”:一些顽固的白军分子与日军勾结,成立了“浅野支队”,人数曾高达四千多人。
- 解散:由于作战能力和纪律性不佳,“浅野支队”最终被解散,成员被迫返回俄罗斯。

3. 他们是中俄友谊的见证

新中国成立后的变迁

- 蜜月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和苏联曾有一段蜜月期。受苏联政府号召,许多在中国生活的俄罗斯人再次大规模迁徙回苏联。
- 中苏关系变化:50年代末,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留在中国的俄罗斯人数量进一步减少。

融入中国社会

- 文化融合:留在中国的俄罗斯人逐渐形成了对中国的深刻认同感,他们不仅保留了自己的文化特色,还积极学习中国文化,能流利地使用普通话交流。
- 现代发展:随着中俄关系的逐步改善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来到中国工作和生活,不再局限于新疆和东北地区,而是扩展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

结论

中国俄罗斯族人的历史是一部充满波折和变迁的故事。从最初的避难到后来的文化融合,再到现代的发展,他们见证了中俄两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如今,他们已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部分,为中俄友谊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两国关系的不断深化,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俄罗斯人来到中国,共同促进两国的友好合作与发展。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前天 19:47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