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3阅读
  • 1回复

[红楼梦]薛宝钗真是淑女典范吗?做人、做事、远瞻、近署,没一样行的[5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4581
金币
7985
道行
19523
原创
29403
奖券
18047
斑龄
200
道券
10559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3885(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10-1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9:49

薛宝钗作为理想妻子的形象,在许多人心中确实有其独特的魅力。她聪慧能干,处事圆融,在贾府中展现出大家闺秀的风范。然而,当我们深入剖析她的为人处世时,便会发现这位看似完美的淑女背后,隐藏着诸多令人不寒而栗的性格缺陷。这些致命的弱点,使得她所有的优点都黯然失色。
首先,宝钗的虚伪与冷酷令人震惊。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她对金钏之死的态度。金钏本是王夫人身边的大丫鬟,因与宝玉调笑而被逐出府去。在封建礼教森严的贾府,一个被主子厌弃的家生奴才,其命运之悲惨可想而知。金钏从高高在上的大丫鬟沦落到可能被配给低等小厮,甚至发配田庄的境地,这种巨大的落差让她最终选择了投井自尽。面对这个年轻生命的消逝,王夫人内心充满愧疚与不安,贾政更是震怒之下痛打宝玉。这些反应虽不完美,但至少体现了人性中应有的悲悯。然而宝钗却对王夫人说:姨娘也不必念念于兹,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也就尽主仆之情了。如此冷血的话语,哪里还有半点人情味?

其次,宝钗表面上的平易近人与其真实秉性形成鲜明对比。小说开篇就塑造了她与黛玉截然不同的形象:宝钗待下宽和,黛玉目无下尘。但细究其实际行为,我们会发现黛玉对丫鬟们始终保持着真诚的友善,而宝钗却多次对下人疾言厉色。最典型的是清虚观打醮归来时,因在宝玉、黛玉处受了气,宝钗竟当众怒斥小丫头靛儿,完全撕下了平日温柔贤淑的伪装。这种表里不一的做派,暴露了她骨子里的傲慢与虚伪。

更令人不齿的是宝钗强烈的控制欲与心机。她试图改造宝玉,要他走仕途经济的道路,却完全不顾及宝玉的性情与追求。当直接劝说无效时,她便暗中布局:拉拢袭人,通过自己的丫鬟莺儿及其家人笼络宝玉的小厮茗烟,企图建立一张控制宝玉的关系网。这种借刀杀人的手段,既显露出她精于算计的市侩本性,又暴露了她对他人意志的漠视。更可笑的是,她甚至妄图弹压新过门的嫂子夏金桂,这种越俎代庖的行为,在讲究礼数的大家族中显得尤为荒唐。

曹雪芹在塑造薛宝钗这个人物时,手法极为高明。他通过凤姐评价她不干己事不开口,借宝玉、黛玉之口讽刺她,让湘云、探春揭露她,使读者在字里行间逐渐看清这位完美淑女的真面目。细究起来,宝钗在贾府中除了王夫人,几乎无人真心认可她。她那些看似高明的处世之道,实则处处透着商贾之家的短视与功利。她的每一次远见卓识,最终都被证明是精于小算盘而昧于大智慧。

这位表面光鲜的大家闺秀,骨子里却是个冷酷无情、精于算计的利己主义者。她可以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却永远无法赢得他人真心的敬重。在《红楼梦》这个充满人情冷暖的大观园里,薛宝钗的失败不仅在于她没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更在于她从未真正理解过什么是真诚待人、什么是推己及人。这或许就是为什么尽管她具备诸多优点,却始终无法成为读者心中真正值得敬爱的女性形象。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没脸见人

UID: 40104

发帖
4301
金币
60
道行
1696
原创
0
奖券
105
斑龄
0
道券
2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068(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2-11
最后登录: 2025-10-13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21:44
薛宝钗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