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阅读
  • 1回复

[转帖]小器大雅竹根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60572
金币
422575
道行
20030
原创
764
奖券
302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298(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0-2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6小时前




  竹根雕是这样一种技艺——采用取竹材后废弃的竹根,利用竹根外粗内实的特点以及竹根的天然斑节纹理,雕刻出人物、蔬果等摆件,或是镇纸、笔洗等器物。材质纯朴,风雅绝俗,是一门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
  竹根雕源于南朝的第二个朝代南齐,《南齐书—明僧绍传》中,有齐高祖赠竹根雕的如意给明僧绍的记载。竹根雕真正的兴盛期在明末清初,清中期达到鼎盛。文人士大夫种竹,赋竹,画竹,雕竹,蔚然成风,并与书画雕塑艺术结合,使竹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竹制艺术品成为书房案头清供的雅物。当年,嘉定的竹刻还被列为贡品,风靡一时。
  我亦喜爱竹根雕。多年前在济南出差,闲睱之余,慕名去市内的古玩市场,在一家不起眼的小店,玻璃柜里各种物品摆放无序,有一只竹根雕荷叶洗,外表积满灰垢,但它别致的造型、精细的雕工吸引了我。
  精明的小店老板朝我一瞥,眨巴着眼睛开出了高价 ,让我左右为难。买下吧,明知被斩,心有不甘;不买,又怕错过。进退两难之际,我推说价格太高,转身离开。本想转一圈之后返回再谈。不料,那老板拉住我说:“价格好说,好说。”经一番拉锯式的开价还价,终于捧宝而归。
  回家后,我用牙刷蘸上洗手液清洗,阴干后,再轻轻地抹上核桃油,它马上呈现出光彩亮丽的本色。这件长14厘米、宽10厘米、高7厘米的竹根雕荷叶笔洗,正面用夸张的艺术形式将荷叶卷成容器状,边缘褶皱弯曲起伏,形态生动。不规则的叶面平润光滑,刀法高超娴熟,用刀而不见刀痕。左侧一朵荷花,可见莲蓬里颗颗莲子;右侧一片小荷叶上蹲着一只小青蛙,注视着前方。
  反面采用透雕手法,用三根茎梗托着两片荷叶、一朵荷花,巧妙地成为笔洗的底座 ;荷叶上的脉络、竹根的纹理斑节,清晰可见。这个笔洗造型饱满,卷迭有致,褐色的质地,棕眼微突,手感轻盈。看似一目了然,实则运用了浅雕、深雕、浮雕、圆雕等手法,雕工繁复。是一件有年代的精湛作品。
  竹是极普通的材料,竹根更是废弃之物,经过巧夺天工的雕琢,赋予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竹根雕已成为高雅的艺术门类。小器大雅竹根雕,艺术地位很高。有些名家作品甚至媲美金银玉制品,拍卖价格屡创新高。北京、台北故宫博物院都有专门收藏。近年来,《中国竹刻竹雕艺术》《虚心傲节——明清竹刻史话》等一批研究专著陆续出版,竹根雕日益受到收藏爱好者的推崇 。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7078
金币
498413
道行
2004
原创
2432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3838(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0-2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6小时前
竹根雕:化腐朽为神奇的千年雅艺

一、竹根雕的艺术特质与文化内涵
竹根雕是一门独特的传统工艺,它以竹材生长在泥底下的竹根为原料,巧妙利用竹根“外粗内实”的特性及其天然斑节纹理,通过雕刻技艺将其转化为人物、蔬果等摆件或镇纸、笔洗等实用器物。其核心魅力在于“化腐朽为神奇”——将原本被视为废弃之物的竹根,通过艺人的匠心独运,赋予其新的生命与文化内涵。材质纯朴自然,风格风雅绝俗,完美融合了实用性与艺术性,成为文人雅士案头清供的珍品。

二、竹根雕的历史溯源与发展
竹根雕的历史可追溯至南朝的南齐时期。《南齐书·明僧绍传》中明确记载了齐高祖萧道赐赠明僧绍竹根雕如意的故事,这是目前文献中关于竹根雕最早的明确记载。这表明在南北朝时期,竹根雕艺术已开始萌芽并受到皇室青睐。

真正的兴盛期出现在明末清初,并在清中期达到鼎盛。这一时期,文人士大夫阶层普遍盛行“种竹、赋竹、画竹、雕竹”的风尚,竹文化得到空前发展。竹根雕不再仅仅是实用器物,更与书画、雕塑艺术深度融合,成为承载文人精神寄托和审美情趣的重要载体。嘉定(今属上海)和南京(金陵)成为两大主要产地,形成了著名的“嘉定派”与“金陵派”。嘉定派以精微透雕见长,能在寸许竹根上雕出复杂场景;金陵派则善写意圆雕,注重保留竹肌的天然肌理。嘉定竹刻甚至被列为贡品,风靡一时,其艺术地位可见一斑。

三、一段难忘的收藏经历:竹根雕荷叶笔洗
我对竹根雕的喜爱由来已久。多年前在济南出差时,曾在市内古玩市场的一家不起眼小店邂逅了一件令我心动的竹根雕荷叶笔洗。

发现与博弈
那件荷叶洗当时积满灰垢,被随意摆放在玻璃柜中。但其别致的造型和精细的雕工瞬间吸引了我。精明的店主起初开出了高价,让我陷入两难:买下则明知被“宰”,心有不甘;不买则恐错失良机。在我假装离开后,店主主动挽留并表示“价格好说”。经过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我最终如愿以偿地将这件宝贝收入囊中。

清洗与焕彩
回家后,我用牙刷蘸取洗手液仔细清洗掉积尘污垢,阴干后再轻轻抹上核桃油。经过这样的处理,笔洗立刻焕发出光彩亮丽的本色。

赏析:精湛的工艺与生动的意趣
这件竹根雕荷叶笔洗尺寸为长14厘米、宽10厘米、高7厘米。其正面以夸张的艺术手法将荷叶卷曲成容器状,边缘褶皱弯曲起伏,形态极为生动自然。叶面平润光滑,刀法高超娴熟,“用刀而不见刀痕”,展现了艺人深厚的功底。左侧一朵荷花盛开,莲蓬中颗颗莲子清晰可见;右侧一片小荷叶上蹲着一只小青蛙,正专注地注视着前方,充满了生机与趣味。

笔洗的反面同样精妙绝伦,采用透雕手法,以三根茎梗巧妙托起两片荷叶和一朵荷花,构成了稳固而美观的底座。荷叶上的脉络以及竹根本身的天然纹理斑节都清晰可见。整个作品造型饱满,卷迭有致,褐色的质地温润典雅,棕眼微微突起,手感轻盈舒适。

从雕刻技法上看,这件作品综合运用了浅雕、深雕、浮雕、圆雕等多种手法,雕工繁复而细腻。看似简单的荷叶主题,在艺人的巧手下变得层次丰富、意趣盎然,实乃一件年代久远且工艺精湛的佳作。

四、竹根雕的艺术价值与当代地位
竹根雕的魅力不仅在于其精湛的技艺,更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它将平凡的竹根升华为高雅的艺术门类。“小器大雅”是对竹根雕艺术地位的最佳概括。历史上,许多名家作品的艺术价值甚至可媲美金银玉制品,在拍卖市场上屡创高价。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等顶级博物馆均有专门收藏。

近年来,随着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研究的深入,《中国竹刻竹雕艺术》《虚心傲节——明清竹刻史话》等一批研究专著相继出版,极大地推动了竹根雕艺术的研究与传播。这门古老的艺术正日益受到收藏爱好者和艺术界的推崇,在当代依然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结语
竹根雕以其独特的材质美、精湛的工艺美和深厚的文化美,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不仅是文人精神世界的微缩景观,更是中华民族“虚心有节”品格的艺术化体现。从南齐时期的萌芽到明清时期的鼎盛,再到今日的传承与创新,竹根雕艺术跨越千年时光,在艺人们的手中不断演绎着“化腐朽为神奇”的传奇故事,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