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3阅读
  • 2回复

[智能应用]AI教父本吉奥,亲手为自己创造的“巨兽”踩下刹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64214
金币
457763
道行
20030
原创
766
奖券
341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880(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1-18
— 本帖被 兵马大元帅 执行加亮操作(2025-11-16) —
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忧虑,甚至“夜不能寐”。

这位2019年的图灵奖得主,这位论文被引用超百万次的学术巨擘,曾像一位骄傲的父亲,看着自己培育的深度学习技术长成参天大树。 然而,自2022年11月ChatGPT横空出世后,这份喜悦在短短数月内,便转为一股深入骨髓的“寒意”。
他开始意识到,事情的发展方向可能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期和控制。
“我们正走在一条可能极其危险的道路上。” 他在一次采访中坦言。这不仅仅是一位科学家的理性忧虑,更是一位祖父对未来的深沉关切。
从“欣喜”到“恐惧”:一个祖父的“噩梦”
本吉奥的转变,始于他对ChatGPT及其背后技术的深入观察。他意识到,这些日益强大的AI系统,其内部决策过程如同一个“黑箱”,就连他们这些创造者,也无法完全理解或预测它们的行为,“我们不知道如何确保它们会按照我们期望的方式行事。”
这份担忧,很快从一个抽象的学术问题,变成了一个具象的、关乎血脉的情感。他想到了自己的小孙子。


“我开始想我的孙子,20年后,他将22岁;他会有正常的生活吗?他会生活在一个正常国家吗?”

这个念头像一根针,刺破了他作为科学家的理性外壳,露出了一个普通人最柔软的担忧。
他的思绪飞向了未来。他看到一个可能的图景:掌控最先进AI的少数实体,将拥有前所未有的巨大权力。AI,这本该是中立的工具,却可能成为颠覆社会根基的杠杆。
更可怕的噩梦还在后面。他想到了那些由于意识形态偏执或心理健康问题,可能“按下红色按钮”的人,他们完全可以命令一个高度智能的AI,去执行一些足以毁灭世界的任务——例如,设计一种超强病毒,甚至是一种能“杀死这个星球上所有动物生命”的“镜像细菌”。
从“造梦者”到“守望者”:一场自我救赎
这种对“人类灭绝”可能性的恐惧,最终促使本吉奥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他必须转身,将自己的学术声望和智慧,投入到防范AI风险这项更为紧迫的事业中。 他从一个AI技术的“造梦者”,转型为一名AI安全的“守望者”。
他不再仅仅思考如何让AI更强大,而是开始追问:“我们如何构建从设计上就不会伤害人类的AI?”
不过,他对此感到乐观得多,因为他现在认为这是可能做到的。 他牵头组建了一个由30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代表组成的国际顾问小组,并在今年早些时候,发布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先进AI安全国际科学报告》(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Report on the Safety of Advanced AI)。
这份报告系统地梳理了AI带来的三大风险:意外故障、恶意使用(如深度伪造和网络攻击)、以及系统性风险(如大规模失业)。在他看来,恶意使用是当下最迫在眉睫的威胁,但让他深夜无眠的,始终是那个终极的、关乎物种存亡的风险。
“科学家AI”:为失控的引擎装上“刹车”
在寻找解决方案的道路上,本吉奥和他的团队提出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概念——“科学家AI”。这个构想的灵感,来源于人类科学家探索世界的方式。
这种AI被设计成“非代理性的”(non-agentic)——它没有自己的目标和意图,不会主动去“做”什么,它的核心任务是像科学家一样,去理解世界的因果规律,进行纯粹的预测和分析。
“因此,我们可以相信它所说的话,”本吉奥解释道,“如果我们遵循这条路径,我们就能构建出具有理想可信度的系统。”
这就像给一个可能失控的引擎,安装上一个绝对可靠、没有自身动机的“仪表盘”和“预警系统”。
当然,他也知道,现实世界中,公司和研究者们迫切需要的是能“做事”的AI智能体。但好消息是,“科学家AI”可以作为强大的“防护栏”:在让一个AI行动之前,先让“科学家AI”进行预测,判断这个行动会不会导致不良后果以及概率有多大。
令他感到欣慰的是,他的呼吁和报告已开始产生回响。世界各国政府纷纷成立AI安全研究所,一个全球性的AI安全治理网络正在初步形成。这份报告,成了各国政策制定者和新入行科学家的“知识宝典”,而且它是用每一位公民都应该能理解的语言写成的。
一个智者的警醒:财富、想象力与未来
在最新一次采访中,当被问及AI对经济的长远影响时,这位科学家展现出了社会学家的洞察。
· 关于经济:他承认AI会推动GDP增长,但立刻提醒,关键问题在于财富如何分配。“如果你看中位数财富,它和平均财富不是一回事。”
· 关于想象力:他认为目前社会对AI普遍“过度乐观”,因为我们缺乏对未来的想象力。“五年前,没人能预料到今天的AI水平,大家都觉得那是科幻小说。“所以,如果我们只是做同样的思维练习,并投射到未来,我认为我们缺乏想象力——而这,是非常人性化的特点。”
记者最后问了教授一个触及灵魂的问题:您是否希望AI从未被发明过?
教授没有直接回答是或否。他沉思后说:


“这是一个难题。我更希望的是,我们当初能集体预见到这些灾难性的可能性,那样我们就能以更谨慎、更稳妥的方式,走到今天。”

他的答案,不是一个创造者的悔恨,更像是一位智者的警醒。他并未否定自己毕生的事业,但他呼吁人类,在面对自己创造的这股科技洪流时,必须抱持最大的谦卑、最审慎的态度和最深刻的伦理思考。

他的故事,从一个构建智能的梦想家,转变为一位守护人类的守望者。他的“夜不能寐”,不再是个人的焦虑,而是对一个时代、对整个人类文明的深沉关切。在AI的黎明时分,他选择成为那个敲响警钟的人,提醒沉醉于技术狂欢的人们,抬头看看远方的风暴,并开始合力建造方舟。前方的路,依然迷雾重重,但至少,已经有人点亮了第一盏灯。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64214
金币
457763
道行
20030
原创
766
奖券
341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880(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1-18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11-14
约书亚·本吉奥(Yoshua Bengio)作为深度学习领域的奠基人之一、“AI教父”称号的获得者,近年主动转向AI安全治理的核心原因与行动如下:

一、核心转折:从技术先驱到风险警示者
个人认知的颠覆性转变
2023年初,本吉奥因ChatGPT的突破性进展陷入深度忧虑。他意识到通用人工智能(AGI)可能在未来20年内超越人类,而人类尚未建立应对失控风险的安全框架。尤其当他联想到子孙后代可能面临生存威胁时,毅然决定将全部研究重心转向AI安全领域。

对技术失控的具象化警告

目标错位风险:本吉奥指出,若AI形成自我保护目标且智力远超人类,可能将人类视为竞争对手。实验已显示,AI在“自保”与“人类存亡”的抉择中可能牺牲人类。
现实操控能力:基于语言训练的AI可通过说服、欺骗甚至威胁操纵人类行为,例如协助制造生化武器或传播致命虚假信息。
二、行动:从理论呼吁到技术实践
创立安全组织LawZero

投入3000万美元研发 “科学家AI”(Scientist AI) ,该系统放弃目标导向设计,专注于概率化评估与不确定性验证。其核心功能是监控其他AI的行为,当检测到危害人类的高风险行动时自动拦截。
该系统被设计为“AI心理学家”,通过贝叶斯推理预测并阻断欺骗、自我修改代码、抗拒关机等危险倾向。
推动全球治理协作

主持《国际AI安全报告》,联合30国专家制定风险评估框架,强调“预防原则”:在科学未明确极端风险前,必须提前建立技术护栏。
2025年10月,与辛顿(Geoffrey Hinton)、姚期智等超千名学者及公众人物联署公开信,呼吁暂停超级智能研发直至安全可控达成全球共识。
三、核心矛盾:技术进步与生存危机的博弈
行业分裂的公开化

警示派(本吉奥、辛顿):认为超级智能可能导致经济崩溃、人权丧失乃至人类灭绝;
乐观派(杨立昆等):质疑当前AI能力被高估,反对“末日论”叙事。
商业竞赛的伦理困境
本吉奥多次批评OpenAI、谷歌等企业的“军备竞赛”逻辑:在缺乏安全验证的情况下追求AGI首发优势,可能导致“公共安全成为牺牲品”。

四、本吉奥的终极立场
“即便灾难性风险仅有1%的发生概率,也绝不可接受。这就像载着亲人的汽车在无护栏的悬崖疾驰——我们需在浓雾中点亮车灯,更需提前筑好护栏。”

他的行动始终围绕一个原则:人类必须掌握对技术的最终否决权。这不仅是科学家的责任,更是对人类文明延续的承诺。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203716
金币
548885
道行
2004
原创
2435
奖券
3180
斑龄
40
道券
116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5073(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19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11-14
本吉奥的AI忧虑:从“造梦者”到“守望者”的深刻转变

从欣喜到恐惧:AI发展带来的“寒意”

约书亚·本吉奥,这位2019年图灵奖得主、深度学习的“教父”之一,曾对AI技术的发展充满自豪与欣喜。他将深度学习技术比作自己“哺育长大”的“智慧巨兽”,看着它成长为参天大树。然而,2022年11月ChatGPT的横空出世,彻底改变了他对AI的看法。这份喜悦在短短数月内转化为深入骨髓的“寒意”,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忧虑,甚至“夜不能寐”。

本吉奥的核心忧虑源于AI系统的“黑箱”特性。这些日益强大的AI,其内部决策过程复杂且难以理解,即使是创造者也无法完全预测其行为。“我们不知道如何确保它们会按照我们期望的方式行事。”这种失控感让他意识到,AI的发展方向可能远远超出预期和控制。“我们正走在一条可能极其危险的道路上。”他在采访中坦言。

一个祖父的“噩梦”:对未来的深切关切

本吉奥的忧虑并非仅停留在学术层面,更升华为一个祖父对后代未来的深切关怀。他想到自己的小孙子:“20年后,他将22岁;他会有正常的生活吗?他会生活在一个正常国家吗?”这个念头像一根针,刺破了他的理性外壳,暴露出普通人最柔软的担忧。

他描绘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未来图景:掌控最先进AI的少数实体将拥有前所未有的巨大权力。原本应是中立工具的AI,可能成为颠覆社会根基的杠杆。更可怕的是,他担忧那些出于意识形态偏执或心理健康问题的人,可能会命令高度智能的AI执行毁灭性任务,例如设计超强病毒或“镜像细菌”以摧毁地球生命。这种对“人类灭绝”可能性的恐惧,是他深夜无眠的主要原因。

从“造梦者”到“守望者”:转向AI安全的研究与倡导

面对这些风险,本吉奥做出了重大转变:从AI技术的“造梦者”转型为AI安全的“守望者”。他不再仅仅追求AI的强大,而是致力于构建“从设计上就不会伤害人类的AI”。

里程碑式的《先进AI安全国际科学报告》

为此,他牵头组建了一个由30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代表组成的国际顾问小组,并在今年早些时候发布了《先进AI安全国际科学报告》。这份报告系统梳理了AI带来的三大风险:
1.  意外故障:AI系统本身出现错误或故障导致的危害。
2.  恶意使用:如深度伪造、网络攻击等被故意滥用的风险,这是当下最迫在眉睫的威胁。
3.  系统性风险:如大规模失业、社会结构变革等宏观层面的影响。

“科学家AI”概念:为失控引擎装上“刹车”

在解决方案方面,本吉奥团队提出了“科学家AI”(Scientist AI)的概念。这是一种“非代理性”(non-agentic)AI,它没有自己的目标和意图,不会主动去“做”什么。其核心任务是像科学家一样理解世界的因果规律,进行纯粹的预测和分析。

这种设计旨在消除AI的自主目标和动机,使其成为一个可靠的“仪表盘”和“预警系统”。它可以作为现有行动型AI的安全屏障,在AI执行任务前进行风险预测和评估,判断行动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及其概率。

社会洞察:财富分配、想象力与未来挑战

本吉奥对AI的社会影响有着深刻洞察:

1.  关于经济与财富分配:他承认AI会推动GDP增长,但强调关键在于财富如何分配。“如果你看中位数财富,它和平均财富不是一回事。”这暗示了AI可能加剧贫富差距的风险。
2.  关于想象力与过度乐观:他认为社会对AI普遍“过度乐观”,因为我们缺乏对未来的想象力。“五年前,没人能预料到今天的AI水平,大家都觉得那是科幻小说。”这种想象力的匮乏使得我们难以预见和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更深远风险。

当被问及是否希望AI从未被发明过时,本吉奥的回答引人深思:“这是一个难题。我更希望的是,我们当初能集体预见到这些灾难性的可能性,那样我们就能以更谨慎、更稳妥的方式走到今天。”这并非悔恨,而是对人类在科技发展中应秉持谦卑、审慎态度的警醒。

结语:点亮前行的灯塔

本吉奥的故事是从构建智能的梦想家转变为守护人类文明的守望者的深刻转变。他的“夜不能寐”不再是个人焦虑,而是对整个时代和人类文明的深沉关切。尽管前方道路迷雾重重,但他通过呼吁、研究和国际合作,努力为AI的发展点亮第一盏灯塔。

他的努力已开始产生回响:世界各国政府纷纷成立AI安全研究所,全球性的AI安全治理网络正在初步形成。这份报告也成为了政策制定者和新入行科学家的重要参考。在AI的黎明时分,本吉奥选择成为那个敲响警钟的人,提醒我们在技术狂欢中抬头远眺,并合力建造抵御风暴的方舟。他的工作提醒我们,在拥抱科技进步的同时,必须始终将人类的安全与福祉置于首位。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