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0阅读
  • 1回复

[奇观]太珍贵了:老照片里的历史真相——  2 [39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63635
金币
451386
道行
20030
原创
766
奖券
341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790(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1-1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8小时前
1917年,
安县,购买纸元宝。


1917年,租烟。
烟具配上烟草供人们租吸。


1918年,
浙江绍兴裹腳的女孩。


学徒工。
约拍摄于1917-1919年之间。


洪水, 天津。
照片约拍摄于1917-1919年之间。


杭州,牛车拉柴禾,
约拍于1917-1919年之间。


鼓店,
约拍摄于1917-1919年之间。


1919年,广州,
当地人在流动粥摊上吃早餐。


1920年代,
北京,茶馆里的艺人。


1923年4月,
裕仁天皇访问台湾,
当时站在路边观看裕仁车队的台湾民众。


1927年6月,
上海商业印刷厂,
工人在刻写用来彩印的石版。
该公司男女雇员逾3000人,福利相当不错。


1928年,
四川雅砻江溜索。


1936年,
伪冀东政权控制下的某纱厂。


1938年6月,
灾民成群结队逃难。


1938年春节,
当时儿童穿的年装。


1939年,
八位穿着各色旗袍的女性在厦门公园。


1940年,
一名女人和男孩试图从
他们被日军烧毁的家中找寻可用之物。


1939年6月,
河北阜平东土岭村青年参加八路军。


1941年,抗日战争时期,
工业合作社运动,
失业工人和难民生产自救、支援抗战。


1941年,
代写书信营生的先生。


1941年,
农家妇女在自家屋里织布。


1941年,四川简阳县龙泉驿镇,
一位老人在堂屋看书。
从堂屋装饰物来看,
这应该是一户比较殷实的富裕农家。


1942年,河南大饥荒,
这时草根几乎被挖完,
树皮几乎被剥光,灾民开始大量死亡。


1945年2月,上海,
1945年的上海已经有了双层巴士,
还有出租车、有轨电车等,
但数千辆疾走的黄包车仍是这城市的不寻常风景。


1946年,
长江三峡段的纤夫。


1946年,香港岛,
一位年轻的母亲背着孩子逛街市。


1946年,
香港岛东区卖海鲜干品的铺子。


1946年,
香港仔港湾帆船的家庭。




1947年,
戴士兵帽的裁缝。


1947年,
二年级的小学生。


1947年,毛驴拉磨。


1947年,药铺里坐堂郎中。


1948年3月,上海,
银行发给上海电话公司职员的工资
是一捆捆贬值的纸钞,
工人们蹲在地上来数属于自己成捆的钞票。


1949年4月,上海,
解放军即将解放上海,酒吧生意清淡,
白俄和华女招待无聊地打发时间。


1948年5月,上海,
一位年轻姑娘跟妈妈一起在外侨居住区摆摊刺绣。


1949年,上海,
一个乞丐在英国大使馆门前饥饿痛苦的啃树皮。


1949年3月,上海北站,
逃难者挤满了南下的火车。


1949年,上海,饥饿的抗议者
来到外滩的中央银行试图获得政府许诺的救济资金。


1949年,上海,户外广告牌。


1949年5月,小贩甩卖自己的袜子。


1949年5月,上海,
逃难者挤在一艘将驶向宁波的美国海军货船上。


1949年11月2日,
内地与香港边界,
难民排队领取进入香港的通行许可证。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63635
金币
451386
道行
20030
原创
766
奖券
341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790(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1-15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5分钟前
这些老照片真实记录了从清末到1949年民国时期中国百姓的日常生活,是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其价值远超物质衡量。

📅 背景
中华民国自1912年成立至1949年结束,仅存续37年,但这一时期社会动荡、军阀混战、外敌入侵不断,百姓生活极为艰难。这些老照片跨越晚清、北洋政府、国民政府等多个阶段,真实呈现了普通民众在时代洪流中的生存状态,成为后人了解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重要视觉证据。

🖼️ 民国百姓生活典型场景(1917年安县购买纸元宝为例)
1917年,四川省安县(今绵阳市下辖县)的一名百姓正在购买纸元宝,这一场景由美国社会学家西德尼·戴维·甘博(Sidney D. Gamble)拍摄,是其纪实摄影的重要组成部分。纸元宝是传统祭祀用品,用于祭祖或超度亡灵,这一行为反映了当时民间信仰的普遍性与社会文化的延续性。

这类照片不仅记录了具体的民俗活动,也揭示了底层民众的精神寄托——在物质极度匮乏、社会动荡不安的年代,宗教与祭祀成为人们寻求心理慰藉的重要方式。

以下是一些同期拍摄的典型生活场景对比:

时间    地点    场景描述    摄影师    反映的社会状况
1917年    四川安县    百姓购买纸元宝用于祭祀    西德尼·戴维·甘博    民间信仰盛行,精神寄托重要
1917年    四川    路人脖子挂13500个铜板    西德尼·戴维·甘博    通货膨胀严重,铜钱贬值
1917–1919年    天津    洪水灾民流离失所    西德尼·戴维·甘博    自然灾害频发,民生困苦
1918年    浙江绍兴    女孩正在被缠足    西德尼·戴维·甘博    封建陋习仍未根除
1927年    某市街头    小乞丐饿死于路边    无署名    贫富悬殊,底层生存艰难
这些影像共同构成了民国初期社会的真实图景:一方面传统习俗仍在延续,另一方面经济崩溃、天灾人祸使百姓苦不堪言。

✅ 建议
这些老照片之所以“价值连城”,不仅因其稀有性,更在于它们是未经修饰的第一手社会史料,比文字记载更具直观冲击力。建议结合甘博、海达·莫里循(Hedda Morrison)等外国摄影师的系列作品进行系统性观看,能更全面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结构与文化生态。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