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爹 |
2020-10-05 17:32 |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为对一个人的第一印象,就产生一些对 ta 个性、人格的判断。 这些判断有依据吗?还真有。 研究者们发现,生活中有许多线索都会透露一个人的人格特质。今天的文章就来分享这些你意想不到的识人技巧。 你看人准吗?快来接受识别人格的考试吧(以下测试仅供参考哦)
![](http://p0.itc.cn/q_70/images03/20201005/1bf89d58ade24d70a21ad65922d69d10.gif)
第一题 情绪稳定被认为是好伴侣的重要人格特质之一,而这其实靠鼻子就能发现。 猜猜以下哪个男生最有可能符合这个要求?
![](http://p4.itc.cn/q_70/images03/20201005/697d34b5e9c1440c9be486e97a2ae17a.jpeg)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
![](http://p4.itc.cn/q_70/images03/20201005/a800a6f4ea3e4603b816743a7563a3c6.jpeg)
第二题 有时,和刚认识的人吃一顿饭、聊几句天就能判断对方的脾性。 以下哪位最不值得深交?
![](http://p3.itc.cn/q_70/images03/20201005/9ba41b81f6344ac3b44d7f4cf602762f.jpeg)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
![](http://p7.itc.cn/q_70/images03/20201005/adec1d97b49b40e488543a47154552d6.jpeg)
第三题 研究发现,一个人走路的姿势、节奏就能反映 ta 的人格特质,而有相似走路姿势的人也有着相似的人格特质。 如果你喜欢心态更成熟的男生,以下哪个会更符合?
特别出演:KY小哥哥们 <<向右滑动观看三位男士精彩表演>> ![](http://p5.itc.cn/q_70/images03/20201005/2e0debaf6e8b467a8b525b6b1d411e94.gif)
![](http://p7.itc.cn/q_70/images03/20201005/f610fa2c8efd4e22bbe1455fc526038e.gif)
![](http://p9.itc.cn/q_70/images03/20201005/52402ee29ed94723af9f4642d76fcea9.gif)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 ![](http://p2.itc.cn/q_70/images03/20201005/04879fc0321d44829c3a03095bf2ea43.jpeg)
第四题 除了听一个人怎么说,ta 在交流过程中展现的非语言信息也是非常重要的线索。 以下 5 张图片中的非语言信息分别可以对应大五人格特质中的哪一项? *大五人格特质分别为: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情绪稳定性、责任心
![](http://p9.itc.cn/q_70/images03/20201005/8323546d5d1949d196cc4343243a40a3.jpeg)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
![](http://p5.itc.cn/q_70/images03/20201005/f7b1a8b4fa564f3f89d358fab7c07b2d.jpeg)
第五题 好奇心常常会驱使我们翻看新加好友的朋友圈,试图窥探更多关于 ta 的信息。 研究发现,一个人发布的照片(尤其是自拍照)会暴露 ta 的人格特质。那么以下哪个人会更好相处?
<<上下滑动,刷刷三位男士的朋友圈>> ![](http://p4.itc.cn/q_70/images03/20201005/31f468d618aa45e9a792144a56b9ac23.jpeg)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 ![](http://p0.itc.cn/q_70/images03/20201005/c7c9f8be472241c5b5c35d8b32c5deaa.jpeg) 除了以上这些 Pick 靠谱男生的技巧,我们还推出了人格解读秘术 · 女生版。 震惊!原来女孩子穿的鞋子、卷纸的方式、吃饭的样子……竟然代表着这些意思?! 回复女生版 即刻揭晓! KnowYourself 是泛心理领域的头部媒体,一直坚持用最有趣的方式,为大家科普权威、专业的心理学知识。目前已经有 800 万人在 KY 得到了关于心理、情绪困惑的解答。KY 教你科学恋爱,但绝不「鸡汤」,每一篇都提出真实的问题,且告诉你有效的解决方法。如果你有以下困惑,欢迎来 KnowYourself 寻找答案。
01. 为什么有人比大多数人更敏感? 高敏感人群生存指南 「发个朋友圈,对 100 条好评视而不见,1 个差评却能让我炸毛。」「总觉得姐妹们背着我讨论什么,就是在说我坏话或孤立我。」 心理学研究表明,确实有一些人,天生比另一些人更加敏感。ta 们一直是用一种更生动、更激烈的方式感受着这个世界。但是,ta 们也常常容易被这些外在的刺激所影响,而变得不知所措。我们将其称作高敏感人群。 高敏感并非缺陷。这篇文章或许可以解决你因「高敏感」而带来的困扰。人们对「高敏感人群」有哪些误解?应该如何缓解自己因「敏感」带来的困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