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爹 |
2020-10-18 17:49 |
![](http://p8.itc.cn/q_70/images03/20201018/1dedf15a1bdd4c268c6e2481b7134e66.png) 但凡关注健康,有一类文章你肯定看到过——这就是在媒体和网上到处都有的「癌症若干大征兆」:
![](http://p7.itc.cn/q_70/images03/20201018/3a79df6592d442968bda4e9a1e8ba629.jpeg)
![](https://p4.itc.cn/q_70/images03/20201018/c4f0debd564e4ca09fc0c5b3cc5c1f23.png) 这样的文章不但总能看见,而且很多人还会主动上网查,经常挨条研究,往自己身上对一对,看看自己有没有这些「癌症征兆」。 能,又不能。 这里有点反常识,跟紧了: 这些症状大多是靠谱的,但千万不要尽信这些「癌症征兆」。为什么?听我们讲几句大实话。 1 「癌症征兆」确实会伴随肿瘤出现 但太容易被当成小病无视掉 肿瘤会带来不同的症状表现。美国癌症协会提出过「CAUTION」标准,用 Caution (注意)这个词的七个首字母代表癌症常见的症状表现,经常被媒体当作「癌症征兆」进行传播:
![](http://p9.itc.cn/q_70/images03/20201018/162c009ab9f74d01a588874b103f958b.jpeg) Change in bowel or bladder habits 排便或排尿习惯的改变
![](http://p9.itc.cn/q_70/images03/20201018/2aa73cebab2147e885b9044ec37d3864.jpeg) A sore that does not heal 无法愈合的创口和炎症
![](http://p7.itc.cn/q_70/images03/20201018/de4184291bd64aa692922fd3f8b011bd.jpeg) Unusual bleeding or discharge 不正常的流血或流脓
![](http://p5.itc.cn/q_70/images03/20201018/86f5b4e9c5a146bab5ebf4436d9d4243.jpeg) Thickening or lump in the breast, testicles, or elsewhere 乳房、睾丸或其他地方变厚,或出现肿块
![](http://p8.itc.cn/q_70/images03/20201018/1fdb5cd6ecbc4fe08ec29eabc45ac1db.jpeg) Indigestion or difficulty swalowing 消化不良或吞咽困难
![](http://p1.itc.cn/q_70/images03/20201018/324ae6a1f5064a24948de75c4bbdaaac.jpeg) Obvious change in the size, color, shape, or thickness of a wart, mole, or mouth sore 疣、痣或口腔溃疡的大小、颜色、形状或厚度有明显改变
![](http://p8.itc.cn/q_70/images03/20201018/da4dd0c3342846bb832ede9d148267ce.jpeg) Nagging cough or hoarseness 不停咳嗽或嗓音嘶哑 这些要点大致涵盖了东西方各种高发肿瘤的症状。除此之外,长期未明原因的疼痛、不明原因体重下降、反复感染、食欲减退、持续或者经常低烧,也是各种肿瘤经常出现的症状表现。 但要是尽信这些「癌症征兆」,你就输了。 首先,这些症状大多并不是肿瘤独有的表现。很多症状看上去像普通的小病,多数人很容易将其跟其他疾病混淆,或者直接无视掉;少数内心特别敏感的人,又容易对号入座,反而把小病当成「癌症征兆」,惶惶不可终日。 其次,也是最关键的:这些所谓的「癌症征兆」可不是什么早期征兆。出现这些「征兆」,往往意味着肿瘤已经发展壮大,到了中期甚至晚期。 2 「癌症征兆」往往到中晚期才出现 没出现这些征兆也可能得癌 肿瘤并非一日之功,从最初的癌前病变,到最后的终末期,往往要经过十到二十年时间,不断积累突变、产生癌细胞、扩大肿瘤组织。 很多恶性肿瘤在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多数癌前病变更是几乎没有感觉,直到肿瘤压迫正常组织、影响身体功能,才会表现出症状。一旦患者本人发觉,就已经到了中晚期。 下面这些常见癌症,在真·早期的「早期症状」分别是: 乳腺癌 早期症状不明显,可能摸不到任何有型的肿块,需要靠专业检查才能发现 宫颈癌 可以没有任何症状,或仅有少量异常阴 道出血、白带异常、月经周期改变等,同样要靠筛查发现 肺癌 早期可以无症状,主要的首发症状是咳嗽,也有呼吸困难、胸痛等。但出现这些症状时,肿瘤往往已经大到压迫气道和侵犯胸膜了。 胃癌 八成以上的患者在早期无症状,有症状的也仅有胃胀、消化不良等。 食道癌 早期症状多仅有吞咽困难,以及胸骨后不适、食管内异物感等,而且程度轻微,往往自己意识不到,经医生提醒才发觉。 结直肠癌 六成左右无早期症状,出现腹部肿块、消化道出血导致的黑便时,大多已到晚期。 胰腺癌 大多完全没有早期症状,到中晚期才会出现上腹痛、食欲不振等。 肝癌 经常跟肝硬化混淆,且可以无任何早期症状。 总结一下:(很大部分)无感,无感,无感,无感,无感,无感,无感,无感。 癌症为什么一发现就是晚期?因为早期和中期很可能根本没有可以主观感知的症状,即使有症状也和很多良性疾病混淆,不易引起人们注意。 所谓的「癌症征兆」算不上征兆,所谓的「早期症状」不早期,出现时,肿瘤往往已经比较严重了。等出现「癌症征兆」才去看病,可能会贻误病情。 更令人担忧的,是忽视体检、不做早筛,觉得自己平时「身体挺好」,遇到小病「扛一扛就过去了」的心态。很多肿瘤直到中晚期,才会出现这些类似小病的症状。此时如果再扛,后果不堪设想。 3 对于高风险人群来说 早筛早诊最重要 「看征兆」对于早期发现肿瘤的帮助不大,副作用却不小。一方面,很多患者有了肿瘤却没有「征兆」,白白贻误病情;另一方面,没病却总是依靠一点点线索自我诊断,怀疑自己得了绝症的疑病症群体也不少。 很多常见肿瘤已经有了相对有效的筛查手段,高风险人群积极进行早筛,能够有效降低死亡率。 以胃癌为例,日本和韩国由于早筛非常普及,胃早癌检出率高达 50% ,而中国不到 10% ;日韩胃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超过 60% ,而中国只有约 35% 。 肿瘤早筛从 20 岁开始就应该提上日程,但年龄越大,总的患癌风险越高,筛查也就越重要。年轻人应该带着四五十岁的父辈,定期做做这些检查。 什么年龄、什么风险、怎么早筛?我们早就为你准备好了一套完全指南:
想知道医药健康领域的先行者都在关注什么?记得「健康新事」栏目! *注:不同肿瘤的分期标准不完全相同,本文中的「早中晚期」仅供参考,具体请咨询医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