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地 |
2022-11-08 08:36 |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邗沟为成就吴国霸业
公元前360年,魏惠王大修鸿沟,造就大梁风水宝地 605年,隋炀帝开凿通济渠,黄、淮水网再连通 611年,隋唐大运河竣工,隋炀帝南巡大展宏图 1293年,郭守敬白浮取水,打通大都“最后一公里” 1415年,海运漕粮因运河全面通航被诏停 1855年,黄河决口,运河断流 1905年,光绪帝裁撤漕运总督,大运河漕运终结 1958年,大运河整治、改造工程启动 2002年,大运河被纳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2014年,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22年,大运河南北全线通航 她是帝制时代的伟大工程 也是“活着的,流动着的人类遗产” 她通汇古今,又贯通五大水系 她既见证了历史,也成为了历史 兴衰盛败,长河不朽 悠悠千载,中国运河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719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2_46/4627A09C196E13E24D084C21E8878BF1B1080B58_size167_w1080_h719.jpg) ▲大运河杭州段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水脉 平原上的纵流 无论是生产力尚不发达的古代
还是科技日新月异的现代 水都是人类赖以生存最为重要的一种自然资源 中国数百座大小城市 也大多依水而建、伴水而生 从乌苏里江畔水汽氤氲的南湖湿地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718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2_46/B2D9D417E33BBB21757635779DF26792C56F0578_size116_w1080_h718.jpg)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的乌苏里江畔南湖湿地 到黄河哺育的塞上江南——银川平原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722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2_46/840A19E5743F3279678455F3AD3003CF313F654C_size109_w1080_h722.jpg) 银川鸣翠湖 到中国最有“江湖气”的城市——武汉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720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2_46/E50AF385E7FDBF46D6E9781411E840EA8B3BA2CD_size167_w1080_h720.jpg) 长江中游第一大港——武汉港 再到长盛不衰的南方大港——广州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720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2_46/1F234163AEB3D7AC883F76A37E06E1829085A791_size126_w1080_h720.jpg) 珠江与广州城 几乎每一座中国城市 都有着自己的“母亲河” 但中国水资源分布并不均匀 受地形影响 中国水系大多是东西横流 缺少南北方向的天然河道 因此无论是从关系农业生产的灌溉角度 还是贸易往来的航运角度 人类都迫切需要“手动”引水来沟通南北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726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2_46/F1778E4045873602EEFE15CA12C6403BC2A0070F_size483_w1080_h726.png) 中国主要河流、湖泊分布图 图片来源/天地图 春秋晚期 随着吴国的日趋强大 吴王夫差为称霸天下 决定跨越长江、淮河北上攻打齐国 从吴国出发攻打齐国需要经过淮河流域 但同为东西走向的淮河和长江 没有自然水道直接相通 尽管二者之间有多个湖泊分布 不过由于缺乏水道相连接 长江流域的船仍然只能由长江入黄海 沿着淮河到达淮阴古城 再沿着泗水而达齐鲁大地 海运路途曲折,危险重重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720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2_46/2BD35316199671E8E96100BDB9A0300A03E8CA5D_size165_w1080_h720.jpg) 黄海条子泥沙洲潮汐森林 于是一条全长一百七十公里 从今天的扬州向淮安方向开凿的河道诞生了 这条河道史称邗沟 邗沟利用地势 将长江、淮河及二者之间的诸多湖泊相串联 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到了战国时期 占据中原大地的魏国开凿鸿沟 将黄河之水引入都城——大梁 并最终流入淮河 由它所构建的中原地区运河水网 成为日后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段的雏形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645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2_46/6889B0A3AE32ACC400F332228147DCDA26FB8CB5_size736_w1080_h645.png) 淮河流域示意图 到了魏晋时期 由于北方战乱频繁 江南地区在全国经济当中的地位已愈发重要 但隋唐大一统王朝都城 仍在黄河流域的长安、洛阳 为保证帝国的物资供给 需要将江南地区所产的粮米 快速、安全地运至都城 因此沟通南北水道的要求变得更为迫切 隋炀帝继位的第二年 他便下令开凿通济渠 通济渠首先将环绕洛阳的谷水与洛水引入黄河 进而自版渚(今河南荥阳)开凿运河直通淮河 全长近650公里的通济渠 仅用时不到五个月便修成 成为令人惊叹的工程奇迹 在接下来的六年里 运河工程继续“开枝散叶” 随着永济渠以及江南运河的开通 一条以洛阳为中心 北达涿郡 南抵余杭 全长超过两千公里的超级工程出现在世人面前 自此,江南所产的鱼盐稻米、丝绵布帛 都随着一艘艘漕船北上进入运河 前往帝国的中心洛阳盆地及关中平原 正所谓“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1604_ablur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2_46/E1BA11253A6CCB33447197390B4DA799D6CE4733_size1847_w1080_h1604.png) 京杭运河变迁示意图 图片来源/《博物》2013年11期 但这也远远不是运河故事的终章 六百余年后 一个来自马背上的民族 让运河的命运再次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史脉 运河中的人类智慧 GRAND CANAL 公元十三世纪 成吉思汗的蒙古族铁骑入主中原 元朝建都大都 历经唐朝安史之乱以及北宋靖康之变 经济重心的南移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随着政治中心以及经济重心的转移 漕运路线也需要随之改变 为了使江南地区的粮食物料更方便地运往北京 元世祖忽必烈用了十一年的时间重整漕渠 将隋唐大运河去弯取直 从此大运河不再经过洛阳 而是纵贯南北直通京杭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1503_ablur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2_46/A99B592CA0B8AB6347D8C8612A33129FBED4B24C_size1736_w1080_h1503.png) 京杭运河各河段分布示意图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地理》2022年1期 但京杭直通也并非一路坦途 元代大运河初次开通后 北端的终点位于大都东郊的通州 南来的漕粮需在通州转陆运 方可进入大都 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 成为了困扰金、元两代的难题 山东西南部也成为了运河的“卡脖子”区段 这一带多山地丘陵 其中南旺镇海拔最高 被称为“运河水脊” 要实现运河的全线通航 必须往运河的最高处注水 才能灌注全河保障通航 元代所设置的分水口位于济宁 但济宁城并非运河最高点 在此分水 则会导致济宁-南旺一段产生一种特殊的现象 “水往高处走” 使得这一河段滞涩难航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716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2_46/719C8F208806621B3D353A13A9F7D9E2224B8EAA_size210_w1080_h716.jpg) 大运河济宁段 即使是在地势平坦的江苏 保障运河的畅通也绝非易事 1128年宋朝守将杜充为阻止金兵南下 扒开黄河大堤 桀骜不驯的黄河冲出束缚 在华北平原上恣意泛滥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715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2_46/69A09ACDB7DCBAFC71AE948F93EF9FA07BFB44CB_size140_w1080_h715.jpg) 黄河壶口瀑布 1194年黄河再次决口 并袭夺淮河河道奔腾入海 史称“夺淮入海” 中国第四大湖泊——洪泽湖 也在这次黄淮的碰撞中产生 经过元、明两代的治理 在淮安清口形成了黄、淮、运三河交汇的局面 但黄河水位最高,极易倒灌入淮河、运河 致使河道淤塞 轻则不利航运 重则导致水患频仍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722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2_46/F6EACC0FB9BB1DBAAEA56921167FD582C308B8ED_size116_w1080_h722.jpg) 明代淮安运口形势图 图片来源/《中华遗产》2022年第7期 好在历史的长河中 人类的智慧 始终闪烁着其独特的光芒 元代著名的水力学家郭守敬白浮取水 以京城西北面的白浮泉为起点 修筑白浮瓮山河 沿途汇入十余条山溪及泉水 将汩汩清泉引入瓮山泊(今昆明湖) 继而经过高粱河汇入大都城内的积水潭 接着修建通州直达积水潭的通惠河 以及沿线的24座船闸 大运河的“最后一公里”由此畅通无阻 一艘艘满载江南粮米的漕船 得以直抵大都城下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808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2_46/25AF610E55BDECF28AEC00D115247A538B677947_size1136_w1080_h808.png) 京杭大运河进入大都路线示意图 图片来源/《中华遗产》2022年第7期 明代则改变了元代在济宁分水的情况 白英和宋礼在戴村大汶河筑坝 这里较济宁地势更高 只有在这筑堤蓄水 将水灌注至“运河水脊”——南旺 方可实现全段通航 筑成的戴村坝三段坝体分级漫水 始终保证合适的水量进入运河 因此戴村坝也被称为“运河之心”
![](https://d.ifengimg.com/w647_h623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2_46/D738571FB949497CB29F44B653787AC23A14F306_size251_w647_h623.png) 南旺分水枢纽示意图 图片来源/《中华遗产》2022年第7期 明代著名的水利专家潘季驯 在黄、淮、运三河交汇的淮安清口修筑高家堰 利用蓄积的洪泽湖水 “束水冲沙” 从而减轻了河道淤塞 清代的靳辅在此基础上疏通黄河入海口 使得河流畅通 提高了冲沙效率 复杂的清口水利枢纽 也被称为“南北襟喉” 成为重要的水利工程遗产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749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2_46/56CF6B443D1D57377537EA164A86A8F6D4473506_size650_w1080_h749.png) 清口枢纽遗产分布图 图片来源/《中华遗产》2022年第7期 文脉 水乡与城市文明发展 GRAND CANAL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商业活动依托交通运输的流动而进行 行路方式的扩张又将经济往来推向繁荣 水道运输虽不是新鲜的发明, 但漕运的繁荣 也同步加速了商业的发展 杭州、苏州、扬州、淮安、济宁、临清…… 这些城市或因河而生 或借河而盛 京郊的石料 西南的木材 临清的青砖 江南的丝绸 纷纷通过如血管一般的运河航运体系送往京城 大运河“漂”来紫禁城 则是对大运河繁荣经济贸易的最佳诠释 经济的往来与城市的繁荣 也催生了运河沿岸文化的昌盛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1082_ablur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2_46/967DB33CA75835941DC5EE2FCF7006D4AEE06B38_size1264_w1080_h1082.png) 山西长城两镇及外三关防御体系示意图 图片来源/《中华遗产》2021年第12期 “片帆渡扬子,隔岸是瓜洲”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720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2_46/A0D945B4961F515E6D5E26E1D13F056622498CA6_size101_w1080_h720.jpg) 镇江焦山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1620_ablur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2_46/EFDB9ECD8F585C9A7D2A160E808740CE8944470C_size374_w1080_h1620.jpg) 夜幕下古今风貌交融的苏州城 它们不仅是诗人笔下的一隅风景 也是大运河与长江、黄河多条水系相交汇 所留下的历史故事遗存与文化更迭的见证 诗句篇章里的每一个名称 都足以引人遐想 而以淮安、扬州为中心 吸收南北饮食特点所形成的淮扬菜 同样离不开运河的哺育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911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2_46/99854F4123DC4DD9F2886C0B40B4872452BF263E_size165_w1080_h911.jpg) 淮扬菜中多以淡水鱼类为主要食材的美食 到了近代 火车的轰鸣逐步取代了运河的摇橹 津浦、沪杭甬等 与运河方向大体平行的铁路 逐步成为了运河航运有力的竞争者 伴随着“火车拉来的城市”的崛起 则是运河城市的衰落
![](https://d.ifengimg.com/w1005_h669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2_46/74541E10E9D4AD9A1785A4E5CD658730D96F2270_size100_w1005_h669.jpg) 京沪铁路淮河铁桥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再次决口 改夺大清河故道入海 运河也再一次遭受破坏与淤塞 1901年随着李鸿章奏请南北漕粮改折 即将征收漕粮改为银两或其他实物 运河的漕运功能遂也就此停止 沿途的德州、临清、丰济、广运四大粮仓 也逐步尘封在历史的回忆中 曾经,繁荣的经济贸易随运河南来北往 灿烂的城市文明被运河水静静滋养 时至今日 运河的故事已然又翻开了新的篇章 2022年,大运河再次实现全线通水 沉睡百年之久的大运河迎来全面复苏 水脉通南北 史脉连古今 文脉传中国 两千年舳舻千里 两千年帆席纵横 长河不朽
![](https://d.ifengimg.com/w1016_h1747_ablur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2_46/89648A7F92367DDC472DBC926592536BBC718E61_size470_w1016_h1747.jpg) 舟楫千里,京杭大运河文化考察 运河处处是水乡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过了济宁,便是东昌 悠悠千里的京杭大运河 不仅带来了沿线数百年的经济繁荣 也积淀了丰富的运河文化 自山东的微山湖南下 到苏北的骆马湖 这是一段包含了东西走向的特殊河道 由于河道宽阔,运河沿线村庄密布 运输便利,进而孕育出了诸多古镇 形成了一片类似江南水乡的地带 如今这里船运、货运依旧繁忙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720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2_46/44AF2463F5EFF7498F91100B70E2C7DB10992922_size145_w1080_h720.jpg) 江苏窑湾古镇 而真正的江南水乡亦是如此 在水网纵横的江苏南部 特别是在太湖水系中 几乎遍地可见水乡聚落 而且因为聚落大小和发展程度不同 还形成了“水城”、“水镇”、“水乡村” 三种层级模式 纵横交织的江、河、溪、渎 把太湖与周围的大小湖荡连接在一起 碧水辽阔、烟波浩渺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858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2_46/5693C5C0F594A745DD9BE0A6A7C91D9C36AD0E4B_size2020_w1080_h858.png) 江苏南部水乡景观城镇分布示意图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地理》2022年第1期 京杭大运河穿越海、黄、淮、长、钱塘五大水系 将微山湖、骆马湖、洪泽湖、太湖一一串联 她之所以能成为举世瞩目的宏伟工程 其精巧的功能设计当居首功 无论是郭守敬白浮取水 或是寻觅南旺“运河之脊” 亦或是清江口黄、淮、运三河交错 其工程之美 以及工程之坚 才有了“至今千里赖通波”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720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2_46/27C9D90D04CFC3C25ADD6A170B71B7902A157F7D_size138_w1080_h720.jpg) 金色大运河 摄影/贾传军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720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2_46/2CEA60CD40D2083ECCAD0E38310B749D93FD8D04_size232_w1080_h720.jpg) 江南水乡城镇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自春秋时吴王夫差开邗沟、建邗城 扬州便与大运河同生共长 隋唐大运河的开通 令扬州成为国家财富所仰赖的重镇 南北物资的集散地 尽管后世大运河的走向几经改变 但扬州始终是运河上的交通枢纽城市 此城的繁荣始终如一 因此,它也被称为运河原点
![](https://d.ifengimg.com/w910_h607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2_46/F824490FDD88856355DCBD5E45022850960379FF_size172_w910_h607.jpg) 流经扬州城区的大运河 除了滔滔不绝的运河之水 另一样极其重要的物资——盐 则对扬州的繁荣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江苏境内不仅有着明清时期全国最大的两淮盐场 并且两淮盐业的管理中心就设在扬州 凭着管理盐业的特权 扬州自然也就成了两淮盐商的聚集地 以及朝廷依赖的税赋重地 聚集在扬州的盐商 通过政府给予的盐业“专营”权 获得了江苏、安徽、河南、江西、湖南、湖北6省的巨大运销市场 依托运河的航运之便 一袋袋满载海盐的船只南来北往 也带来了扬州城无与伦比的繁荣 如今闻名遐迩的瘦西湖 原本只是唐宋时期扬州旧城外一条狭窄河道 但富甲天下的两淮盐商 把这里当成了休闲之地苦心经营 塔院楼阁、长堤石桥…… 使它在清代数次受到南巡皇帝的垂青 并因此成为名扬天下的水上园林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713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2_46/2762BCC25FBF017C1AECB72DD8330D662C652403_size65_w1080_h713.jpg) 扬州瘦西湖 来到这座苏中古城 沿着城市的水脉经络 一窥古运河的历史缩影 在东关古渡 触摸运河码头的千古风姿 亦或是删繁就简 一份香咸软糯的蟹粉狮子头 或鲜香软嫩的软兜长鱼 南北相宜的淮扬菜系 将运河沟通南北的功能巧妙表达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1733_ablur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2_46/5333B59EF55653B9A45917CC00F6108DEA31E7A1_size290_w1080_h1733.jpg) 淮扬名菜——蟹粉狮子头 通渠两岸,以桥为介 涓涓流淌的古运河 造就的不仅是水的通衢 还有众多的“水上飞虹”——运河桥 数不清的古桥虽历经沧桑 却仍展现着人类非凡的智慧 不同的历史、不同的典故 不同的技艺、不同的风景 以古桥为依托,凝固在碧波之上 无论是“长桥卧波,纤道飞度”的苏州宝带桥
![](https://d.ifengimg.com/w915_h608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2_46/DB5534F3691A25F035B7FBDED5550A1C8B2D4DC4_size103_w915_h608.jpg) 苏州宝带桥 还是运用精工巧思 被誉为“运河第一桥”的杭州拱宸桥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720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2_46/C5147A47F0BF46CC2B5E68028F523645D33A5EEC_size143_w1080_h720.jpg) 亦或是因其巨大的单拱倒影被称为“运河之眼”暮色中的拱宸桥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江苏无锡的清名桥
![](https://d.ifengimg.com/w811_h540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2_46/E3D383C29DD81CE7CC5FD04E5A66194337FBFB1E_size114_w811_h540.jpg) 扬州瘦西湖 在水道纵横的江南水乡 它们已经成为融入现代城市生活的 “古桥博物馆” 见证着中国古代桥梁的发展和演化
![](https://d.ifengimg.com/w917_h617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2_46/CF55727E6479CED4065E672196D110D02EC7390D_size217_w917_h617.jpg) 绍兴古桥 桥不仅通衢两岸、通船助行 亦是千年人类工程发展的记录 载人亦载舟,记时也记史 以桥为介 饱览运河之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