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地 |
2024-09-13 08:17 |
是的。 这个夏天,第一批去西藏的我, 已经哭着返程了。 坐在办公室,翻开内存快要爆炸的相册, 第一次知道原来还有“旅行后遗症”这回事儿。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810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F513BE36B7DC46292D45DA4BEFD76042CD5CD119_size170_w1080_h810.jpg)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810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66201838400747FA5E77E2175FB97D00EE90D902_size111_w1080_h810.jpg)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1440_ablur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95AD50A770B91957D93444C6DCAE149B5D0539AB_size161_w1080_h1440.jpg) 如一场梦, 一切都触手可及的、无比热烈的、盛夏的梦。 高山草甸开满红橙黄蓝紫色的野花,牛马散漫低头啃草; 蓝天白云重重地埋进山的后头,聚了又散,像对恋人缠绵悱恻,难舍难分;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1920_ablur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D9012F97AD88DDDA48810CB7701313A1DC0A3CB0_size299_w1080_h1920.jpg) 顶着高级高原生态妆的藏族男孩们,对着镜头开怀大笑。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986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D36DD7FFAE07303C3EB79B7E7015416E0CBF42CB_size179_w1080_h986.jpg) 草原一眼望不到头,有少年们策马狂奔的草浪; 土拨鼠们打脚边圆圆滚滚地路过,一心只有张嘴啃草、嗅野花……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1179_ablur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3F24B3FAA0BE875A1E9F4D117A657AC953FD7FAA_size358_w1080_h1179.jpg) 西藏的夏天,有多美。 世界上最华丽的语言,是形容不出来的。 要去一步一步看才知道。 世界之巅,高原之上, 所有处于天地之间的辽阔和绚烂,都因为生命的张狂而五彩斑斓。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810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CC596C4D79668DE555963B80B751F161DAA046C8_size171_w1080_h810.jpg)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607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64D5D04F6782005EF0CA68F8F8B2BB23E3070BAC_size151_w1080_h607.jpg) 而我们,不过蜉蝣一瞬间, 闯入这里,拥有了一个无比难忘的盛夏。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1440_ablur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34A67D08088B2B7E1E412141ACBD9F749D524FF4_size199_w1080_h1440.jpg) 时间拨回7月1日。 和朋友计划了两个月的自驾川藏行,终于开启。 路线没有什么特别。 简单来说,成都走317进藏,抵达拉萨后,往云南方向穿越丙察察,直到丽江、大理。 四个女生,两辆车, 载着锅碗瓢盆、床垫被褥,开始了历时一个月的川藏“流浪”。 这些天,我们短暂地忘记了出发地的所有,什么工作、外卖、自我、情爱、烦恼…… 只一股脑儿地往前冲。 一路走走停停,遇上心动的景色,就停下原地打桩。 或煮个泡面吃吃,或甩个钓竿逗逗鱼,或采个蘑菇闻闻, 或望着草原牦牛小河发会儿呆, 抑或是—— “这儿好美啊,今晚,就睡这吧!”。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1440_ablur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EF304018618EF5D8A2E5F813EC6315DB4B03D88F_size454_w1080_h1440.jpg) 上过海拔3000米的高山, 睡在草甸崖壁边上,被大牛小牛重重围观。 夜晚拥云海入眠,哪怕第一晚就被高反干吐了;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871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84794251B259E72CF1AAA3F9F45D3E02D345BBA3_size158_w1080_h871.jpg) 偶遇藏族朋友的家庭聚会, 和她们一起载歌载舞,围观搬石头大赛、摔跤大赛;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4_31/2015E544E0CFB65FE237F043D397AC0FA793DD73_size1535_w500_h282.gif) 到海拔4800米的天空之城,静默地看了一场天 葬; 站在比如的骷髅墙前,凝望着3000多颗或老、或新的骷髅头陷入沉思; 穿过依山而建、伴河而生的藏族村庄时,幸运地遇上野生棕熊下山遛达,围观群狗齐吠;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4_31/2D3E0E5FCAD012F78FEF38C78FCBFAF632630B3C_size8632_w500_h282.gif)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810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C613FD61D31391DF41129A1ECB5F3357CE3C0A2F_size251_w1080_h810.jpg)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738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1F57BCC713E0E2EC4882E53227661B0F1F84CBDD_size127_w1080_h738.jpg) 还有那数不清的高山、云海,都像走马灯一样在车窗外轮转。 川端康成在《伊豆的舞女》中写: 夏天的风从山上吹来, 吹动放牧的三百匹小马的耳朵。 我们眼里所见之远山,披上绿油油的新装,贴满如豆豉一样的牦牛。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1620_ablur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AAF9FB24F839580A4ACCC4856756A3BCA8E1B0FA_size308_w1080_h1620.jpg) 只有偶尔游荡在公路旁的它们 才让人看见, 是风啊,吹动了黑黑的长毛。 蓝宝石一样的大小湖泊,镶嵌在雪山之下。 倒映着天,涌动着地, 也撩拨着我们躁动的心。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1336_ablur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FE97BBC3C3F9B2A140CD3BF952C41D9D8FC77682_size171_w1080_h1336.jpg) 当棕头鸥煽动着翅膀,搅动着世上最高的咸水湖纳木错泛起涟漪, 古老的象雄文明彷佛透过远山和风,娓娓道来。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1440_ablur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DF905F85A8A61C2523818F99F6096EDFE658BE2A_size309_w1080_h1440.jpg) 可这些,都不过西藏万千世界里的冰山一角。 这块神秘且离天空最近的大地,带给人类的震撼, 从来不只有高山大川,草原湖泊的绝美, 还有那古老的文明和强大的信仰,在直面天地和自然里,交织出的华丽篇章。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1440_ablur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3CA80F758CD2C182B63B682ADDBA22985852474B_size286_w1080_h1440.jpg) 大概因为西藏的夏天,生的太过热烈。 所以,说生之前, 这一次,我想先讲死亡,讲消散。 生命向死而生。 从人类的归宿,再望向人类的乐园,脚下美丽的西藏。 这才是属于我们的,西藏“朝圣”之旅。 彷佛站在了上帝视角, 第一次直面天 葬。 我们是意外地来到这个现场的。 一场完整的天 葬,从一副躯壳到完全消散,其实也就不过一个小时的时间。 健硕魁梧的秃鹫们像是自然的黑衣使者, 它们训练有素地带走了一个人,曾经身在这个世间最具象化的证明。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721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0244A7921F008CF3B79D7ADD5109DAF1D813F60B_size151_w1080_h721.jpg) 死亡,不可怕,更可敬。 尤其是站在海拔4800米,有着 “天空之城”美誉的孜珠寺。 不知道翻过了多少山,弯过了多少道,在旅行的第七天,我们终于到达西藏丁青县。 心心念念的孜珠寺是一定要去的。尽管这条上山的路,颇为惊险且颠簸。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1440_ablur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1D65DE659C4654FCBA2680C06FD4D8371FAD0527_size303_w1080_h1440.jpg) 长约7公里的土路,在地图上看来,比一个人的肠道还要蜿蜒复杂。 一边是光秃秃的悬崖峭壁,一边是万丈深壑。 再有经验的老司机恐怕也得把心提到嗓子眼,一步一拐。 好在,一路有牛羊鼠猴鹿作伴。 山巅之上,依山而建的寺庙轮廓逐渐清晰开来。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1440_ablur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F500DDD53C26D2864E84644AEF86AC4DC218183C_size300_w1080_h1440.jpg) 庙嵌于山峰,与之如同浑然天成。 异峰突起,奇石嶙峋,禅洞叠叠,崖壁上布满经幡,在风中呼啸起舞。 这座建于公园前四世纪的寺庙, 作为西藏本土最原始的苯教寺庙而存在,亦是藏族信仰里的初始。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810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461AB1E187F4781F50D125591D844B9F03F76310_size263_w1080_h810.jpg) 历经三千多年历史的沉沦,造就了群山峻岭间一个神迹。 好不容易到达的山之巅,即便因为高反行动缓慢,也按捺不住跟着僧侣和信徒们,去转山。 绕着悬崖峭壁,走过一条蜿蜒的石板路。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1620_ablur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C2A1D93211B2E06C68B2325083EB81FF6655C3CE_size451_w1080_h1620.jpg) 左边有刻满经文的石头山和转经筒,右边是悬崖。 彩色的经幡从那山牵到这山,搭起一座彩虹天梯。 当然,不经意时,还会被著名的“天空之厕”气味攻击。 这条转山路,是不能走回头路的。 往前走,我们看到一位老奶奶的照片贴在一个小木屋上,她笑得慈祥和蔼。附近散落一些其他个人物品,似乎是在祭奠。 内心一颤,离天 葬好像不远了。 转过了这座山,往出口走时,便目睹了这场被藏族人民视为无比崇高的仪式 ——天 葬。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4_31/00D06E1103876701983775DDDD0DDD53B42FA489_size1860_w500_h282.gif) 半山腰处,背对寺庙,面朝远山,人们以俯视的视角,停下脚步,大都静默无声。 秃鹫聚集在一处,不时振翅翱翔于天。 两个天 葬师,两个赶鹫人,就这样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开始走熟练的流程。 从完整躯体到骨架,秃鹫是完美的血肉消灭者。随后, 分骨架为块状,则是天 葬师接下来要费许久的功夫。 这个过程看似漫长且费力,随着天 葬师的“一声令下”,秃鹫一拥而上,所有骨块瞬间化为乌有。 像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不留一丝痕迹。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1440_ablur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A19C8CDC6BACC3149BEAC420EABDF7CCFF76DE50_size325_w1080_h1440.jpg) 在藏族信仰里,此生命,方才功德圆满。 大约是高原的太阳太过耀眼,原本以为的神秘和惊悚彷佛也不复存在。 当默默地凝望着一个人,以这种方式消失于人世间时,突然看到渺小,也看到了生命的伟大。 孜珠山背后是藏东红山脉,高耸入云,连绵不绝,亦是中国最大丹霞地貌之一。 渺小的我们,处于这天地间如蜉蝣一生,如此短暂。 而短暂的人生旅程里,又创造出万千绚丽。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721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2C7388E536A2AB13262A8AF04EA4C2BCE107B498_size181_w1080_h721.jpg) 下山的路依旧不好走,野生鹿群依旧在山崖边上吃草跳跃。 这从一场天 葬开始的西藏生命旅程,并未结束。 从丁青往那曲的路上,开了很久很久,从白天到黑夜。 进入比如县境内,我们在著名的达姆寺骷髅墙停下。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1440_ablur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02FED00F8BC5056C519D35058F081129A9577215_size195_w1080_h1440.jpg) 一位藏学高人说过,到骷髅墙去看看吧,那是人类的归宿。 虽已是开发的景区,但更是附近几个藏族村庄的天 葬台。 不开工的日子,骷髅墙对游客开放。反之,则会关闭。 这里之所以出名,是因为这儿是整个西藏天 葬之后,唯一将头颅保留下来的地方。 历经上百年,目前仍可见的3000多个头颅铸成两道围墙。 它们整齐划一排列。最久的有上百年,而最新的头颅,呈黑褐色,是上个月刚来的。 景区需要门票,80元一位,讲解另加50元。网上有人说,就看一堵墙不值。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720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21B35EE7CF92A5D832C1F36551F901389A4E30B6_size131_w1080_h720.jpg) 的确,游玩体验几乎为零。 可目睹这跨越了上百年生命的痕迹,留下的余味,一生都挥之不去。 骷髅墙围成的天 葬台,在山的半腰,大约登个几十米台阶就到了。 山脚下,一条河流翻涌而过,河对岸的村子、牛羊平淡如常。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810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E54FBA4246F276D6CBD9840C2971E984BD34AB37_size214_w1080_h810.jpg) 我们走侧门入内,一眼望尽全貌。 大约几十平的院子,两面墙布满洁白的骷髅头,有大有小,有老有新。 一些裹尸布堆在角落,最远处的黑色头颅还没来得及上墙,和一些锤子工具放在一处。 讲解员从天 葬习俗和历史讲起,亦说到了禁忌。 比如不要拍照,是对逝者和生命的尊重,比如正中间的石板不能踩,那是天 葬放躯体的地方。 活人不能从正门进,那是逝者的入门。 站在天 葬工作台仅有10厘米的位置,讲解员继续平淡地描述着: 你看,躯体放置在这,天 葬师会先固定头颅,随即麻利地划上几刀,等秃鹫啃食,最终留下骨架,然后分割成块……和我们在孜珠寺见到的差不多。 “唯一的不同,就是头颅留下,成为墙上一员。” “先祖们就是想告诫活着的人,自然生,自然死,万般俗念,终不过如此。” 藏族小伙话闭。气氛沉默如水。 留下空白时间,让我们更靠近骷髅墙,看清他们每一个的轮廓。 眼睛与空荡眼眶的对视瞬间,好似无声地完成了一次对谈。 跨越岁月和生死,此刻,无惧生死。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810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C4514A73C7D9FB56E6B235FCA90436B9B6ECCBCB_size162_w1080_h810.jpg) 走出骷髅墙,我回想起旅行第一晚。 那个睡在高原崖壁旁被大雨侵袭的夜晚。 风雨不止,车子摇晃不停,彷佛下一秒就要被掀翻,人车翻转滚落悬崖。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810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5500F3A121206C38518F8C8B5D9F4152239569B7_size167_w1080_h810.jpg) 有那么一刻,感觉自己要交代在这。 第二天被牛吵醒,太阳驱散了浓雾,露出高原的绝美。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1440_ablur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ED8F8908DC0512E88384E04FF1AF3A4820374636_size254_w1080_h1440.jpg) 想来,是我们离大自然太远太久了吧。 对死亡的恐惧,只因一点小小风雨便被无限放大,不堪一击。 想来,脆弱得有点可笑。 最美的笑容, 一路都在遇见。 七月,是西藏万物皆热闹的季节。 肥美的牧场,牛羊们抓紧时机长膘。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1440_ablur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AE7CE41B7F46C7FA5C1622A60E9A29B35DF99928_size284_w1080_h1440.jpg) 草原上的花也不甘示弱,似乎被上帝打理了一番,争先恐后地开出绚烂的颜色。 这才是真正的花海啊。 每一种颜色的小花,都拥有一整片天空和太阳,它们开得肆意夺目。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607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4CD255A663C97978195ABFD551E2118BBA012EA9_size181_w1080_h607.jpg) 游客的惊叹和笑容,几乎在每一个大小景区里都能遇见。 彼此打个照面,问问来处和去处,便也就此分道扬镳。 比起在路上偶遇的旅客,更让人难忘的是每一个停靠的瞬间,以及我们遇见的,他们。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1440_ablur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782FD1FA6B19C4BB728922C1118E2FA243421B47_size203_w1080_h1440.jpg) 自驾的路途,有时候真的很漫长。 几个小时绕山,几个小时穿越草原。 土拨鼠在路边呆呆的,草原鼠兔络绎不绝地穿梭在它们的地下王国里,不时冒个头。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1440_ablur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386945083C5D816FF14E1F998BFF09BE99F75ACB_size349_w1080_h1440.jpg) 放了假的藏族孩子,围绕在牦牛前,或嬉笑玩闹。 在昌都的半路草原,我们停了车。 藏族娃招呼我们过去,他们发现好多蘑菇。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1440_ablur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F605B95ADAED31AE052DB40290986D1507B33BED_size368_w1080_h1440.jpg) 他们把蘑菇和最灿烂的笑容留给我们。 面对镜头时,前害羞一秒,下一秒扭着自家牛头,合照大笑。 于是有了这——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757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1C4831241BEF9AE3B3B33ABBF34F203E65F0C8B0_size148_w1080_h757.jpg) 这——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720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D7854B0B205166487FD3AB31D9A34F41515B19E9_size146_w1080_h720.jpg) 以及这——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749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09411BFD09250209D7D0A9C86C1F7FB9EC02A080_size129_w1080_h749.jpg)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1564_ablur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F3FF911E7F789C0098D05555268DC9CBAE53176A_size259_w1080_h1564.jpg)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1440_ablur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4D2DEF99AB19A1E9E7E0E29F30FF3D54A516F539_size243_w1080_h1440.jpg) 七月,也是藏族一年(藏历,近汉族农历)节日非常多的时节。 大有雪顿节、金刚节、望果节、沐浴节。 小有热振寺的帕邦唐廓节、叶巴寺的初十节、哲蚌寺的琼久节、日喀则的神舞节等等。 一个地区的转山节,一个家族的家庭聚会日,都可以无比盛大、浓重。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1440_ablur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1336E65C701FF39ABB19FBEED9E950FF56401E94_size156_w1080_h1440.jpg) 赶往丁青县的路上,原本有些疲惫的心,突然被治愈。 这是一处开满小黄花的迷你草原。 几栋砖瓦平房落在靠近公路的地方。 公路右边是高山,左边是草原,隔着一条河流,对面是更高、植被更深邃的山。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1440_ablur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3E52E0BBF2D7BB6508DC661F8B1E160F116B0DDD_size259_w1080_h1440.jpg) 下午三四点,阳光正猛烈。 草原上载歌载舞,像一场小型盛会。 走进了才知道,这是一个藏族家庭每年一次的家庭聚会。 男女老小,家族大几十人齐聚草原。 一起唱歌,一起跳舞,男人们比摔跤,比搬石头。 女人们席地而坐话个家长里短,孩子们四处奔走。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4_31/3757A9DE8D9F9B04D4B704C76643CB245A0BC136_size2501_w500_h282.gif) 我们被吸引下车,自然地融入了他们。 藏族女孩邀请我一起加入,她笑着说,姐姐来晚了点,她们的聚会已近尾声。 太阳下山后就要启程,去往下一个聚会点。 顺道着,她一一介绍起她的家人。 怀里的是表妹,旁边的是弟弟,坐在草地上的是妈妈。 噢,哥哥和爸爸的摔跤战场,引得掌声雷动。 而她,在读初二,眼睛大大地,长长的辫子斜挂在胸前,白色的衣服在太阳下,泛着微光。 热闹散去,我们的合影留在了女孩的手机里,她说,“做个纪念吧,姐姐”。 搞怪的叔叔,也突然闯入镜头,真可爱啊,萍水相逢的藏族一家人。
![](https://d.ifengimg.com/w1079_h1328_ablur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C1E4D9378BE9891C6F204799F9FA4122DA7AD3C1_size230_w1079_h1328.jpg) 傍晚来临,夜色渐沉。原本赶路心切的我们,随即决定,在这片草原睡一晚。 骑行者小辉带着他的狗狗千寻,将帐篷扎在这里,生火煮饭。 旁边平房等来了它的一家人,几个大人和四五个男孩。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1620_ablur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F922406599F12695872A3E9F0F31D9CDB807606B_size238_w1080_h1620.jpg) 男孩们慷慨地将水源告诉我们。 哥哥贡布扎西说,每年暑假这个时候,他们几乎都会来到这里,一住七八天,去对面山上挖虫草,采贝母,补贴家用。 草原一晚,我们席地而坐,和藏族男孩们拍合影、聊天,带着长毛小狗千寻满地跑,听小辉讲他北漂当龙套,骑行两年的故事。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608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05AF186B889A41CE33C8507714932BCD96C78255_size141_w1080_h608.jpg) 男孩们约我们一早,要不要去挖虫草。 入了深夜,远处的歌舞再次响起,也很幸运地被邀请加入。 陌生的草原,陌生的人们,充满善意与温暖。 深夜,万般寂静,车内也能看到漫天繁星。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1620_ablur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B43DE194A41776D09224F30F87008FB231F6442E_size248_w1080_h1620.jpg) 天一亮,草原恢复平静。 我们继续去寻找散落在西藏的“星星湖泊”。 距离昌都边坝县,有个三色湖。 严格说起来,是三个湖泊,黑湖、白湖、黄湖,因在阳光下颜色各异,而称“三色湖”。 别名“普玉三色湖”,地处怒江峡谷断层下陷带。 湖区雪山环绕,山峦险峻,山坡植被垂直分布,山巅积雪终年不化。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1440_ablur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34DF38D2956E41B96A9C5D0CF6E0F170D68DEA87_size404_w1080_h1440.jpg) 比起八宿鼎鼎有名的然乌湖,这里相对小众。 阳光下的湖泊,似上帝的调色盘。 一块蓝深邃神秘,一块绿如翡翠,还有淡蓝的中间地带,像天空的镜子。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720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5394C139B1265F35E6AFC5ADAB513A173820A628_size223_w1080_h720.jpg) 如果要转完三个湖,大约要花3个小时。 这是在当天恰逢藏历六月初四,来此参加转山节的藏族女孩告诉我们的。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1440_ablur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6ACCDDB4F31BDFA246AE04AE9D7D9F809A77FEC4_size363_w1080_h1440.jpg) 山脚下,湖泊边的草地上,沿途布满摊贩。 藏族人们大都盛装出席,架起华丽的帐篷。 音乐一响围圈起舞,茶水煮沸,糌粑小吃慢慢细品。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1665_ablur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434B638743273E86762A3FA5F8ABCCD3E0286983_size456_w1080_h1665.jpg) 没想到,还能在这高山湖泊雪山下,体验一把另类的西藏大集。 一年一度,刚好赶上,实在幸运。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1620_ablur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1F84A9BEB728C59AA3F0B9E5D9C958571496A27E_size242_w1080_h1620.jpg)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1620_ablur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82419A3DB4D8F3FF970258A331B5F2354547C2D6_size251_w1080_h1620.jpg) 不远处还有一个祥格拉冰川和达宗遗址。 据说最早发现这个湖泊并依湖而建“堡垒”的人,已经是300多年前了。 遗址破碎,但山湖崭新。 在小树林下,湖泊旁,转了山的藏族年轻男女谈情说爱起来,悉数浪漫。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1620_ablur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EB2BAD57AB53C0627B3026F7516E3F0440E88ECC_size164_w1080_h1620.jpg) 穿越群山和草原, 才真觉得在流浪。 夏天的西藏,是适合去流浪的。 撇开人文,路过的每一处景色,都足以在记忆里留下深刻的烙印。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1621_ablur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47C1701AC244ADEB09DF0FD8B597AE9E62375243_size270_w1080_h1621.jpg) 回头看我们的路线。 比起状况多且渐渐开堵的318,我们走了317进藏一路畅通。 没有拥挤,没有堵车,也没有特别坏的天气。 从成都到马尔康,大约4个小时路程。 高速路上飞奔,离城市越远,离远山的呼唤,越近。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1098_ablur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7A530CA66846FE330D478FA3C28B30736689C505_size263_w1080_h1098.jpg) 马尔康,阿坝州州府,川藏线上,很多人匆匆在此而过,只当这里是一个中转站。 实际上的马尔康,已经张开怀抱,用高山、草原和寺庙,迎接每一个即将入藏的人。 马尔康市,不大的城市位于青藏高原南缘,译为“火苗旺盛的地方”,亦有“兴旺发达之地”之意。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607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97E6036416B6EB1DAFBC934447312A899475D5F8_size167_w1080_h607.jpg) 群山环抱,颇有隐士之城的意味。 这里寺庙众多,有被高山海子环绕的昌都寺,不仅是全藏地区唯一的公益佛学院,还保存着许多珍贵文物。 七月格桑花盛开,我们出了城,打山路蜿蜒上了另一座寺庙,昌列寺。 寺庙建在山顶,海拔3500米,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能将周边雪山、峡谷尽收眼底。 上山途中,蜿蜒曲折,常与云海肩并肩,以及不时俯瞰整个马尔康市。 山顶草原野花绽放,云海就在前方。我们的第一次野外露营,选在了这里,且度过了怀疑人生的第一晚。 有过狼狈,有过恐惧,也瞬间回归坦然。 牛的骚扰,风的呼啸,大雨劈里啪啦,高原天气多变,转眼就雨过天晴。 在山顶上醒来的清晨,老天很慷慨地将画卷洗净后,一一陈列开来。 开个玩笑说,真的好像到了天堂。 天堂般的旅程,在色达,不自觉的变得有些“小心翼翼”。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1440_ablur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C92AC0CA9341A410A905AF6859414749181900ED_size444_w1080_h1440.jpg) 色达佛学院 ,靓丽的出片效果吸引着无数人怎么都得去一趟,我们也不免俗。 换好藏地风格的“晒伤妆”,裹着大袄子,就上阵了。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833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24C4EC1EFACF6626770CFF601CCFA9ED7B164D47_size104_w1080_h833.jpg) 佛学院极其富有层次感的建筑群贴在山上。 惹眼的藏地红,透着一股浓重的庄严,信仰的呼声先透过视觉,给人直达的震撼。 在这,与“震撼”合影要紧。 在这,转经和念经更是一大要紧事儿。 我跟随着人群,完整走过坛城的转经长廊,虽然念得不熟,但也算虔诚。 穿长袍的僧人总给人一种“遇佛”化身的既视感。 他们神情淡然,但也在望向你时,充满善意地会心一笑。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1440_ablur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E5458D8D0F53B0EB8190C47FAC7D3AE78A2F9370_size113_w1080_h1440.jpg) 我在休息长椅上,和一位老僧人静默地坐了许久。 语言不通我们仅仅微笑示意,他小心翼翼地一点点转起他的唐卡,和另一位僧人交谈。 不长的长椅来来去去。语言不通的尴尬,随着一位来自哈尔滨的大姐坐下来,而化解。 她刚刚结束了她的第80次转经,手上的转经筒和手握着的佛珠,已经磨得程亮。 围着坛城,转上一百圈,虔诚祝祷,念上十万次经,为圆满一次轮回。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1440_ablur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1AB24CB68C71CF636CA326450EF4EB042DB9E62D_size123_w1080_h1440.jpg) 大姐信佛,来到这里也只为祈求一次圆满。 她感慨藏族人对佛学的强大信仰。印象最深的是看到一个藏族小伙背着逝去的亲人来此转经。 “这大概就是平凡众生在祈求的,超度往生,回归极乐世界吧。” 色达的天气同样多变。 一场暴雨惹得游客措手不及,当地僧人倒是处变不惊。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1441_ablur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7F52A567D301B06F59AC1EFF72819A60852F9379_size314_w1080_h1441.jpg) 当穿长袍的僧人在卡萨湖前举起手机,同样咔咔一顿猛拍的时候, 突然觉得我们和佛的距离,那么那么的相近。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1440_ablur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732CBF742A88E8B5F32EC6AB3D718C4510320137_size239_w1080_h1440.jpg) 甘孜卡萨湖 ,位于炉霍县充古乡境内,距德格县城57公里,镶嵌于纹路平滑的山脉之间。 这里是川西最大的野鸳鸯聚居地,亦是当地人平日要绕转朝拜的母亲湖。 春耕秋收时祈祷吁请,喜丧乐葬,遇上大小事儿总习惯到“圣湖”边走走。 夏天的“圣湖”美得像画中的神诞之地。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810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60512A830DCAB91FB2E9DA82705A0B0B5AF9131A_size149_w1080_h810.jpg) 如果说这里是神降临人间的地方,那么玉龙拉措,该是神出没的天堂湖泊了。 它位于甘孜德格,白雪皑皑的雀儿山下。 蓝色的湖面如同宝石,被誉为“西天瑶池”。 我国最大的冰川终碛堰塞湖,由雀儿山冰川和积雪消融供给,湖尾流出的溪流,是措曲河源头之一。 湖泊周边布满古老云杉,树龄均在100年以上,最高的可达580年。 湖面呈清新雅致的淡绿色,随手一拍,就是浪漫大片。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1440_ablur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797744676F6BFD2B6E0E319B3066CDC8E1DC2998_size228_w1080_h1440.jpg) 实际上,在藏语里,玉龙拉措本身带着浪漫寓意,为倾心之湖。 起源于格萨尔王和王妃珠牡的传说。 英雄的爱情故事,流传千年,化为湖泊的一滴滴水,源源不断。 当地藏族也将这视为圣湖,在湖畔的巨石雕刻下经文与画像。 哪怕道路艰险,也要转湖朝拜,愿得到天神的庇佑。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810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FEF86089C8D51A182F6A61036541C7DE15BF8C23_size139_w1080_h810.jpg) 这里的原始生态,同样值得说道。 1999年成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后,到今天,这里仍然是我国最大的白唇鹿自然保护区,在产地被视为“神鹿”。 我们站在这里楞了许久,为远处的雪山,也为脚下洁净的湖水。 当深入纳木措的时候,从川西到西藏,这才意识到,离真正的“西藏”越来越近。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810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F355C2054134925382C6DCD3D670265687295F06_size63_w1080_h810.jpg) 拉萨,诗和远方最初的代表之一。 这座高原之上的城市,本身就是一座巨大的信仰之城。 布达拉宫前,被一票难求的门票阻隔。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810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52D326063430DAF1BBDFBA9AF4EFBE44DCD9FF15_size102_w1080_h810.jpg) 大昭寺却如同某种远古的召唤,里头佛像万千。 这里有拉萨之城的源头,也有所有藏地朝拜者最为神圣的终极归宿。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810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89378972CA4CA580E8BD2CE88EC6907D3946CFB2_size136_w1080_h810.jpg) 世事如苍狗,生命终凋零。 不论夏天,冬天,还是春天和秋天。 不时的出发。 去见山,闻海,看一个人囹圄之外的天地苍茫,再回头看自己的心。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1920_ablur_q90_webp/x0.ifengimg.com/ucms/2024_31/7F03D96D2BF6155E996FC0721C70D7F6E3C87957_size469_w1080_h1920.jpg) 无常中,追寻永恒与绚烂的生命伸张。 无形中,完成了一次生命的自我堆叠和塑造。 极目不见故土。 抬头,已是一片星空。 西藏,还会再去的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