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801728 |
2025-02-17 20:44 |
引言; 解放军某部队前往川云贵边境地区时 ,突然被一群背着武器的衣衫褴褛的农民拦住,他们自称是红军,正在等待周总理让他们归队的命令。
 起初,解放军并不相信他们的话,直到听到他们的番号,解放军当场惊呆了。 那么这支自称为“红军”的人从何而来呢?又为何在这里等周总理的命令呢? 周总理的任务 1949年底,人民解放军部队进军川南一带,当其中一支部队接近川、云、贵三省交界处时,几个衣衫褴褛的农民挡住了队伍的路。
 解放军的连长见状上前询问; “同志,你们有什么事吗?” 农民上下打量了他几眼说到: “小同志,我们是红军,正在等周特派员周恩来的命令,周同志这次来西南了吗?” 解放军的战士们听到他们自称红军,惊呆的,随后连回答到: “你们是红军?现在已经没有红军了,你们是哪个部队的!” “我们是中国工农红军川南游击队!” 听到老乡番号后以及他们的故事后,解放军战士们不禁湿润了眼睛,立即将情况报告上级。
 这个古书还得从1953年说起,在这一年中 ,我们党召开了遵义会议,确认了毛主席的领导地位。 然而,虽然毛主席最终接手了这个任务,但摆在他面前的形势仍然相当严峻。 当时川军用了8个旅追击红军。红军无法渡河。此外,薛岳军团也从贵州赶来,想要彻底绞杀红军。 在如此危急的情况下,中央军委停止了渡江计划,命令红军迅速远离四川,集中进攻川、滇边境的镇雄地区。 中央红军已经到达了扎西地区,但敌军也紧随其后,为了壮大川南革命力量,配合红军行动, 组织决定成立“中共川南特别委员会”,继续与游击队作战,接收撤退的伤员。从战斗中。
 虽然这支部队是被迫脱离主力部队,但他们也不是普通的战队, 其中包括红六师政委徐策,以及军委团干部余泽鸿等等干部。这时部队被留下的时候,彭老总也是十分不舍,但为了革命的胜利,中央不得不这么做。 据记载,当时主力部队抽调了300多人,加上受伤的士兵,部队人数达到了400多人。 2月14日,通过对红军主力留下的武装进行整编,改编为川南工红军农民游击队,刘谦臣任司令员,徐策任政治员。
 在随后召开的游击队干部会议上,周恩来代表党中央看望了大家,并作出了重要指示,告诉大家,军队的三大目标是: 首先是攻坚克难,克制敌军,并配合红军主力;再者救治和保护伤病员;最后建立革命根据地。 周总理向这些留下的战友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并向他们保证: “分离只是短暂的,将来革命胜利后,我会通知大家尽快归队。” 战士们纷纷保证: “周副总,请您不要着急,我们坚决完成任务。” 红军主力脱离后,于2月17日,川南游击队与叙永县游击队合编。徐策继续担任政委,但司令员改为王逸涛。 400多名红军战士的坚守 川南游击纵队抵达叙永县。他们在这里遇到了游击队, 人数从当时的400多人增加到600多人。主要干部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除王逸涛担任司令员外,刘谦臣担任参谋长。说起王逸涛,他毕业于黄埔军校,参加过南昌起义。他成为司令员是理所当然的。 然而,就是这个人,差点使得游击队全军覆没了 游击队冒充红军主力吸引敌人火力,拖延红军真正主力出击的时间。敌人果然注意到了他们,派了数万大军去攻击游击队。 游击队只有六百多人,但他们却一点也不害怕,反而感到高兴。因为他们的任务完成了,成功地为红军主力撤离争取了时间。 游击队与敌人展开了激战,战士损失惨重,但他们觉得这场战斗是值得的。
 同年3月,为迷惑敌人游击队主动进攻。 此后,游击队继续冒充主力,在四川、贵州、云南地区进行运动战,击败了周围的敌人。 在多次战斗中,游击队消耗了敌军部分兵力,与此同时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我军在大石盘碰上了民兵团,与他们展开了激烈决斗, 为了掩护战友撤退,组织部长戴元怀和10余名战士奋勇前行,与敌人激战,最后壮烈牺牲。 在长期的战斗当中,游击队虽然分散了敌军的注意,但战士们也越来越少,即便如此,也没有打消我军战士的斗志, 但是来自自己战友的背叛,几乎让所有战士失去了革命希望。 司令员的叛乱 红三军长征进入叙永县时,发给王逸涛步枪50支、重枪4支,并派出一批干部战士增援游击队。 但王逸涛多次向红三军抱怨,提出随主力走,经过耐心劝说,才同意留下来打游击队。
 由于王逸涛军事经验丰富,他被任命为纵队司令。 重兵“镇压”敌人才刚刚开始,王逸涛的妻子就被捕了,加之生活环境过于艰苦险恶,旧疾复发,于是王逸涛公然叛变投敌。 王逸涛叛变后,率领敌人抓捕地下党员和潜伏游击队,给游击区和地下党组织造成很大破坏。 直至出狱后,他仍组织武装土匪与人民作对,后被活捉并公开审判后枪决。 这些困难并没有阻止战士们的脚步, 在政委徐策的带领下,他们与黔北游击队联合组织,更名为川云黔边区游击纵队。
 但噩梦很快就来临了,在一次行动中,游击队遭到敌军的埋伏,经过一天一夜的激烈斗争战士们在成功逃脱,政委徐策在战斗中受了重伤,为了不拖累部队,他命令战士放弃他。 最终徐策被敌军击杀,士兵伤亡200余人,战后游击队员只剩下600余人。 虽然面对了如此艰险,战士们依旧没有停下脚步,因为他们还没有完成任务 ,余泽鸿接任政委职务,部队分成三个支队,继续在扎西、镇雄、叙永地区活动。 部队在行军的过程中,有很多老百姓自愿加入,这支游击队发展到了一千多人。
 到1935年底,游击队只剩下一百人。政委余泽洪不甘被敌人俘虏,将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英勇牺牲。 脱离的士兵重新集结后,只剩下20多人,刘复初接任政委。 司令员刘干臣等10多人在古宋躲藏等待,但很快就暴露了,并被当地民兵包围, 受伤后的刘干臣不甘愿当俘虏,自杀了。敌人残酷地将他的头砍下来,挂在县衙门前的树上示众。 刘复初带领剩余的10余人前往兴文县休整恢复,这也是游击纵队最困难、最危险的时刻。敌军包围了他们,每天在山上进行机枪扫射,当时又是冬天,山上大雪纷飞, 战士们穿的都是没有棉花的单衣,忍着饿与敌人战斗。
 刘复初后来回忆,只要领导发现了吃的穿的,总是先送给战士们,还带头放哨,让战士们能够多休息一会, 大家能够坚持下来,完全是靠着坚强的意志和战友们的互相关心。 敌军搜捕了一个多月,却没有发现游击队,便退入城内。敌人一走,刘复初就带着游击队下山,招募了一批新兵,军队壮大到了两百多人。 游击队的主要领导,除了王逸涛叛变之外,不是牺牲就是被俘, 再加上伤亡太多,根本没有人能够整顿游击队。 川南游击支队继续战斗到1945年,主要领导被捕牺牲,最终结束了游击。
 云南游击队殷禄才和陈华久的领导下,一直坚持到1947年。 直到国民党前来武装“会剿”, 殷禄才、陈华久等100余名战士在战斗中牺牲,云南游击支队结束了坚持敌后作战12年的光辉历史。 虽然大部分士兵壮烈牺牲,但仍有部分战士活了下来,他们依旧在到处打游击。 当他们发现解放军逼近西南时,立即整编,找到当年藏起来的武器,继续发动群众抗敌。 当他们看到解放军时,就像看到自己的亲人一样高兴,纷纷要求回到部队,重新参加革命工作 。这些老游击队员熟悉当地地形和民俗,后来为西南剿匪、动员当地群众的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