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五个细节注意猝死 [8P] --]

武当休闲山庄 -> 医疗保健 -> 五个细节注意猝死 [8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姜谷粉丝 2025-02-21 09:19
“猝死”听起来似乎离自己非常遥远,然而如今数据显示:心源性猝死正在逐渐年轻化。
每年因病猝死的青中年人群中,绝大部分都和心源性猝死有关,而冬春季节恰恰就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
所谓的心血管疾病,指的就是冠心病、心梗,二者都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的疾病,这其中心梗的危害性更大。
当冠状动脉被堵塞、心肌供血被切断后,患者短时间内就会爆发心绞痛、呼吸困难、休克等严重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死亡就会找上自己。
之所以秋冬季节是心血管病的高发期,是因为这阶段气温开始迅速下降,而血管本身对温度感知非常敏感。
受到寒冷刺激时,血管会迅速收缩,感觉温暖后又会开始扩张。
如果不注意跟随气温而增减衣物,就容易造成血管痉挛、血压升高。
对长期患三高、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老年人而言,一旦血管开始痉挛,不稳定斑块就可能会随之脱落,并迅速在血管内形成血栓、堵塞动脉通道,继而诱发一系列心血管疾病。
所以,千万不要忽视了秋冬季节,坚持“三多两少”很有必要:
1、三多
多观察天气变化
中老年人往往习惯在早上、夜晚进行体育运动,而这阶段恰恰就是一天中最冷的两个时期,对血管影响相对较大。
所以,应等待太阳升起、气温逐渐回暖后,再出行进行锻炼,且出行之前应注意观察天气变化、增加衣物。
在回家之后,不能立刻脱掉衣物,而是等身体逐渐适应室内温度后,再减少衣物穿着。
多均衡饮食
真正对血管健康有益的食物,并非是单一类型,而是要均衡全天摄入的食物种类,保证身体能得到充分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供给。
从科学角度来看,粗粮、蔬果、蛋奶类、禽肉类,都应合理地安排在三餐中,成年人每天更是要摄入250-400克左右的蔬果。
多注意身体变化
据临床掌握的资料和经验来看,心血管病多会在晨起、深夜发作。
有心血管基础病的中老年人,还应多关注身体变化,如果近期经常感觉心慌气短、心绞痛发作越来越频繁、血压持续控制不稳、有心悸等症状,应积极就医咨询和检查。
2、两少
少熬夜
人在睡眠状态下,心脏虽然也处于工作中,但比清醒、活动时的工作强度要小得多,心脏在睡眠状态下会逐渐放缓搏动。
而如果处于熬夜状态中,身体就会陷入应激反应,分泌出大量肾上腺素促使血压升高、心脏泵血压力增加,加重心肌的耗氧量。
在平时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成年人每天应维持6-8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
少生气
有部分心血管病患者,就是在一次情绪暴怒后突然发作的。
人在生气状态下,机体会释放出大量应激激素,比如肾上腺素、儿茶酚胺等,促使血压升高的同时,心脏泵血负担也会骤增,容易导致不稳定斑块脱落,继而诱发心梗、心绞痛。
所以,在平时应合理把控情绪,避免情绪剧烈波动影响心血管健康。
最后还要提醒大家,心血管病看似是突然发作,但从健康的血管发展到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血栓,却需要相当漫长的时间。
无论处于什么年龄段,都应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只有日积月累的好习惯,才能真正让心脑血管健康起来。

姜谷粉丝 2025-02-21 09:20
五个细节注意猝死
猝死是一种突发性的死亡事件,通常发生在症状出现后的短时间内。了解可能导致猝死的细节并采取预防措施至关重要。以下是五个需要注意的细节,以帮助预防猝死的发生。

1. 规律生活和充足睡眠
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和充足的睡眠是预防猝死的重要措施。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和过度劳累会增加猝死的风险。建议日常生活要注意保健,避免根据个人喜好随意调整生活习惯,同时要劳逸结合,避免经常熬夜4。

2. 合理饮食
合理的饮食能够降低猝死的风险。建议多食用水果、富含纤维素的蔬菜、豆制品以及含维生素C较多的食物。炒菜时应少放盐,避免食用过于油腻和辛辣的食物4。

3.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体检可以帮助早期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如高血压、高血脂等,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会导致猝死。特别是对于有心脏器质性病变但症状不明显的人群,定期体检尤为重要2。

4. 心情管理
保持良好的心情对于预防猝死同样重要。情绪波动过大,如经常发火和脾气暴躁,会导致血压波动,增加猝死的风险。因此,学会管理和调节情绪,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有助于预防猝死4。

5. 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是猝死的诱因之一。避免在身体或精神极度疲劳的状态下进行剧烈运动或性活动,因为这些情况下更容易发生猝死。此外,精神紧张还会诱发心率失常,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2。

通过关注上述五个细节,可以有效地降低猝死的风险。如果出现任何疑似猝死的症状,如胸闷、胸痛、晕厥、心跳过缓、疲惫乏力、头晕和肢体麻木等,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jjybzxw 2025-02-21 10:11
猝死,尤其是心源性猝死,确实在近年来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根据您提供的信息,秋冬季节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这与气温变化对血管的影响密切相关。以下是一些关键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预防心源性猝死:

1. 气温变化对血管的影响:秋冬季节气温下降,血管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寒冷刺激会导致血管收缩,而温暖时血管会扩张。如果不注意随着气温变化增减衣物,容易造成血管痉挛和血压升高。

2. 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长期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更容易在秋冬季节发生血管痉挛,导致不稳定斑块脱落,形成血栓,诱发心血管疾病。

3. “三多两少”原则:
   - 多观察天气变化:中老年人应等待气温回暖后再进行户外运动,并注意增减衣物。
   - 多均衡饮食: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均衡摄入,每天摄入足够的蔬果。
   - 多注意身体变化:有心血管基础病的中老年人应关注心慌气短、心绞痛等症状,及时就医。
   - 少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减轻心脏负担。
   - 少生气:避免情绪剧烈波动,减少心血管风险。

4. 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性:心血管病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从年轻时就开始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总之,心源性猝死虽然看似突然,但其实与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通过遵循“三多两少”原则,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降低心源性猝死的风险。同时,对于有心血管基础病的中老年人,更应该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及时就医。


查看完整版本: [-- 五个细节注意猝死 [8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