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是不是不能随便午睡?还是说,睡午觉其实对控制血糖有帮助?
这些年于医院,我接触的糖尿病患者不计其数,初诊的、被并发症困扰反复就诊的,都常向我抛出疑问:“午睡到底怎样?”
糖尿病人如果坚持每天午睡,不出半年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

血糖不容易忽上忽下了
糖尿病最麻烦的不是血糖高,而是忽高忽低,像坐过山车一样。
有的人早上空腹血糖看着还行,但中午或者傍晚一测,就蹭蹭地上去了。
有些人甚至血糖控制得差不多了,结果一段时间压力大、情绪起伏、睡眠不规律,血糖又开始反复。这里面,睡午觉这件事,其实起到一个“缓冲器”的作用。

午睡不是单纯地“躺一会”,而是给大脑和内分泌系统一个修整的机会。
研究发现,人在中午休息30分钟左右,可以有效降低下午和傍晚的皮质醇水平。
这个激素在短期内可以让人精神点,但长期偏高,对血糖稳定是非常不利的。
而午睡,正是削弱它的一个“自然刹车”。

不少数据也支持这个看法,中午能适当休息的人,他们的胰岛素敏感性往往比不午睡的人好一截。胰岛素敏感性提高了,说明同样剂量的胰岛素能更快地把血糖降下来。
我曾接诊过一位做办公室文职的糖尿病患者,长期午饭后不休息,下午总觉得疲惫,血糖容易飙升。
后来开始规律午睡,三个月后血糖曲线明显变平稳了,连晚上睡前的血糖也跟着好转。这是他最开始怎么也没想到的地方。

餐后胰岛负担明显减轻
我们常说,糖尿病人要注意“三餐平衡”,但真正的压力点其实出现在“餐后两小时”。
这个时候如果血糖上得太高,不光说明胰岛素用不上,长期下去还会反过来让胰岛细胞加速衰退。
午饭是一天当中摄入量比较集中的一餐,而午饭后很多人不是忙工作、就是开会、是晒太阳溜达,有些人甚至喝点茶、来根烟,胰岛是一个劲儿地忙碌着。

如果这时候能让自己睡一会,哪怕十几分钟,也能让交感神经活动往下掉一点。
交感神经控制的是血压、心率、血糖的应急机制。
人在清醒状态下交感神经会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这对糖尿病患者不算友好。
而午睡时这部分活动会明显下降,从而帮助胰岛减少负担。

有人说,这不就跟“懒惰”差不多了吗?可是对糖尿病来说,这种“懒惰”反而有利于保护胰腺。
那位患者告诉我,自从中午开始睡觉以后,不仅下午不累了,而且吃完饭两小时血糖下降得比以前快,甚至晚餐前不太饿了。
我一看他的胰岛功能检验指标,确实比之前改善了一些。

情绪稳定
糖尿病人怕吃,也怕情绪。情绪不稳对血糖的影响,远远大于一顿饭吃多一点。
有研究发现,长期焦虑、紧张、失眠的人,他们的胰岛功能下降速度比正常人快不少。
而每天中午哪怕睡20分钟,对于大脑皮层的镇静、海马体的修复、血清素的稳定水平,都有明显帮助。大脑稳了,情绪平了,胰岛素才能“按部就班”地工作。

糖尿病人的自律神经系统本身就容易紊乱,午睡可以调整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节奏关系,让“白天动、晚上静”这个节律回归正常。
尤其对那些精神紧张、白天高压工作的人群,中午那一点点“断电”的时间,就是给身体一块真正喘息的空地。

有位患者做办公室的,日常琐事特别多,午饭后休息时间又紧张,情绪一直不太稳定。
后来我们建议他每天中午睡15分钟起步,慢慢养成习惯以后,他自己都觉得下午更能应付工作,血糖也不像以前那样波动大了。

午后低血糖的风险降低了
有些糖尿病人说自己总感觉下午会突然没力气、冒汗、手发抖,一测血糖发现是低了。
午后低血糖并不是很少见,尤其是对那些吃了降糖药又运动比较多的患者来说更容易出现。
而午睡,在这方面其实能起到一个“缓冲剂”的作用。
人在清醒时,尤其是刚吃完饭后活动较多的时候,消耗会突然加快,而体内胰岛素或降糖药的药效正好发力,血糖容易掉得太快。

此时如果有一段静息时间,能让消耗节奏变慢,给身体一点回旋余地。
这个时候,血糖下降的速度就会变慢一些,不容易掉到危险线以下。
那个患者刚开始血糖看着还不错,但午饭后总是出冷汗,一测是低血糖。
我让他在中午吃完饭后不要再立马动,而是先静下来睡一小会儿。后来果然没再出现类似的情况。

午睡还能保护微血管
糖尿病人最怕的并发症,不外乎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
这些其实归根结底都是微血管的问题。
微血管的弹性、通透性、修复能力,全都跟一个词有关——炎症反应。
而午睡,是目前为数不多能自然减轻低水平慢性炎症的行为之一。

很多研究提到,中午短时间的休息可以显著降低体内几种慢性炎症指标,比如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等。而这些东西就是在一点一点损耗微血管的。
血糖控制不好是“刀”,炎症是“锯”,两样东西加在一起,对微血管的破坏会成倍增长。
午睡虽然不能替代药物,但它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这部分破坏的发生频率。

那位患者过去因为工作忙,长期熬夜不休息,尿蛋白总是居高不下。
后来养成午休习惯之后,再复查发现尿检里的微量白蛋白水平居然下降了些。
他自己都不太敢相信,但我们知道,这不是巧合,是午睡帮了他一把。

很多糖尿病人把午睡当成“懒惰”“浪费时间”,但实际上,它是身体调节系统的一个“安全阀”。
养成这个习惯,需要一点点调整和坚持。血糖的稳定,从好好吃饭、按时服药,也得从踏实地“睡好”开始。
千万别小看那二十分钟的闭眼,也许就是身体修复的大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