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高的人该不该吃芒果?老李头用亲身经历给出了答案。他70岁,血压高了十几年,平时也算注意,不怎么抽烟喝酒,饭也吃得清淡。
可夏天一来,看到家里孙子抱回来一大箱海南芒果,就忍不住了。想着“水果嘛,总比吃糖好”,一口气吃了两三个。

几天下来,整个人开始发困、心慌、脚肿,还以为是天气太热,等到去医院检查,医生说:你这血压、血糖都上来了,再吃就不是犯困,是犯病了。
很多人听说芒果营养好,有纤维素、有维生素,还抗氧化,就把它当成健康食物,特别是对中老年人,还觉得能清火润肠。
但真要是血压高的人,长期大量吃芒果,不但没养生,还容易吃出并发症来。
问题不是出在芒果“坏”,而是它的代谢特性跟高血压这类慢病人群的“代谢节奏”不合拍,特别是做成芒果干以后,那升糖速度、钠含量、钾负荷,全都加倍了,堪比炸弹。

芒果属于中升糖指数水果,GI值差不多在56~60之间,但它麻烦就麻烦在“糖负荷”上。
一个中等大小的芒果,净果肉将近200克,糖含量在40克上下,换算成葡萄糖,大概等于一碗白米饭。
糖进去不是问题,关键是血管已经不太灵活的高血压患者,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糖冲击时,本来就调节能力弱,血糖一飙,血压也跟着乱套。
这种糖负荷引起的“应激性升压”,不是短时间内能缓下来的,有时候吃完两小时后血压还在高位,这就会对心、脑、肾带来不小的负担。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点,是芒果含有大量的果糖。
果糖不容易被胰岛素调控,它不直接让血糖升高,但它会被我们肝脏转化成三酸甘油脂,也就是血脂的一种。
这部分脂质增加后,会刺激内皮细胞发炎,使血管硬化速度加快。
而高血压患者本来就血管紧张,血脂一高,血管弹性再下降,心脏供血就更费劲,心衰、心绞痛这些麻烦事也就容易冒出来。

美国一项研究追踪了1800多名5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发现每日果糖摄入超过70克的人,动脉硬化发生率比果糖摄入低的人高出42%。
这可不是一两天的事,是天天吃芒果“养”出来的。
而最要命的,是芒果干这个“伪装者”。
很多人把芒果干当成休闲零食,说是自然晒干的,又没加糖,没事。

其实真要去超市里看配料表,很多品牌的芒果干不仅加糖,还加了保湿剂、钠盐、抗氧化剂,一小包的热量可以顶两碗饭。
一小包就能干掉血糖一下午,还容易让人越吃越上瘾,吃完口干舌燥、头胀眼花,身体就是被迫进入“糖-钠双冲击”状态。
对血压控制不好的人来说,这种吃法跟喝两杯可乐没啥区别。
芒果里还有一个问题——钾含量高。一般来说,钾有助于排钠、降血压,是个好东西。

但对于服用利尿剂的高血压患者,比如服用氢氯噻嗪、螺内酯这类药的人,钾摄入过多反倒是大问题。
容易造成高钾血症,出现恶心、四肢无力、心律不整等问题,重的甚至会心跳骤停。
医生曾碰到过一个病例,是个老太太,平时吃螺内酯控制血压,有段时间爱上了芒果汁,每天早晚各一杯,连续喝了两周,直接送进急诊抢救,心电图上全是高钾反应。
所以这类人群的饮食真不能只靠“食物属性”来决定,还得看药物相互作用。

不少人还会用芒果做甜品、配沙拉、榨果汁,这些吃法更是容易出事。诸如芒果糯米饭者,看似网红小吃,实则为血糖炸弹。
糯米GI值高达87,再加上芒果、椰浆,吃一小碗,血糖足够翻一倍。
糖升高的同时,胰岛素猛地分泌,不光胰腺吃力,还可能诱发“低血糖反弹”,让人出现头晕、乏力、心慌的症状。
有时候不是病发了,而是“血糖坐电梯”搞得心血管跟着受罪。

香港一项营养评估报告指出,糖尿病人食用含芒果的复合甜品时,平均血糖上升速度比只吃芒果快了三倍,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尤其危险。
除了升糖这个问题,芒果的过敏性也值得警惕。
芒果中的漆酚类物质是一种天然过敏源,不少人吃多了会嘴角发红、舌头发麻、皮肤发痒,这些不只是表皮过敏,严重时甚至会引发免疫系统紊乱。
高血压患者的免疫功能常处于不稳定状态,长期受到刺激便可能致使自身炎症反应加剧。

而慢性低度炎症正是高血压并发症的重要推手之一。
尤其是肾脏,肾小球一旦长期在炎症环境下运行,滤过功能会下降,血压也会越来越难控,最后形成“高血压性肾病”的闭环。
还有个大家没太注意的地方,就是芒果里的果胶。
果胶本身对肠道有一定好处,但摄入量太大,也容易造成胀气、腹泻,特别是胃肠功能本来就不太好的中老年人,有时候吃完芒果会觉得肚子胀、拉不干净、食欲差,这些表面上看是肠道在“排毒”,其实是肠道菌群被糖激活过头。

最近的一项国内研究发现,大量果胶进入肠道后,如果菌群失衡,会导致短链脂肪酸产生紊乱,而这类物质的失衡,反过来会让血压控制更加困难。
研究还指出,长期肠道菌群紊乱的高血压人群,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提升了29%。
肠子乱了,血压也跟着上不去下不来,搞得整个人像踩着气球走钢丝,一点不稳。
讲这些不是为了吓唬人,而是提醒大家别老拿“自然”当借口。芒果是天然的不错,但对高血压患者来说,天然≠安全。

吃错时间、吃错方式、吃过量,就算是水果,也能成为让血管爆炸的导火索。
医生经常说“管住嘴”,可真正的难点不是控制住嘴,而是分得清什么该吃、什么时候吃、吃多少。
吃芒果不是不能吃,而是得明白它进了身体之后,对高血压这个慢性病系统来说,是在帮忙还是添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