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ybzxw |
2025-07-23 10:34 |
嘉定在上海西北角,远的像是另外一座城市。 F1赛车场轰鸣,GDP数字体面,但总归是郊区,名字一出就让人联想到流水线和收费站。
作为上海历史最悠久的行政区之一,嘉定置县始于南宋嘉定十年(1218年)。 当时昆山东境五乡二十七都划出来单干,南宋皇帝一拍脑门,年号直接成了地名。
老县城窝在练祁河边,水网密布,船比车多。 首任知县高衍孙是个牛人,城墙一围,孔庙一立,荒滩野水转眼成了“教化之城”。
嘉定 古树公园 元朝把它丟给平江路管,明朝又塞进南直隶苏州府,在江苏地界待了几百年。 三百多年前清兵入关,嘉定人骨头硬,三屠惨烈,血迹浸透了老州桥的石缝。
到了民国,它还是江苏省的人,直到1958年嘉定被上海拽进户口本。 如今嘉定是魔都少见的老城风光,护城河围成个圆,横沥、练祁河十字交叉,从天上看就是一幅“田”字水墨画。
你可以上海坐地铁11号线到嘉定北站下,再打车或乘公交前往各个景点。
秋霞圃 门票:10元 地址:东大街314号(近博乐路) 上海有五大园林,光嘉定就占了俩儿,一个是南翔的古漪园,一个就是嘉定城东大街上的秋霞圃了。
秋霞圃这名字,听着像金庸武侠小说里头的秘境。 它生于明中期,原是龚氏、金氏、沈氏三家的私园,后来机缘巧合下被城隍庙收了编,成了后花园。
清咸丰年间,太平军东征,秋霞圃被战火波及,砸了了个稀巴烂,光绪重建,民国修缮,名号几度更迭,终在1987年重新对外开放。
光听这名字就知道,秋霞圃魂在秋天。 每年深秋霜降都有不少本地人或游客赶来凑热闹,石板路被落叶铺成黄毯, 扑水亭的飞檐勾住半片晚霞,穿堂风掠过百年老桂,心旷神怡。
秋霞圃旁边就是嘉定博物馆,园子有个侧门刚好可以通往,不过是只出不进,单向通行。 当得知它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时,我还是比较吃惊的,毕竟地级市博物馆挂一级的都没几个。
后来才明白这儿只是主馆,它还有若干分馆。 括孔庙里的上海中国科举博物馆,法华塔院内的顾维钧生平陈列馆,胡厥文同志生平事迹展览馆以及嘉定竹刻博物馆。
主馆分三层,一层是文物展区,二层是嘉定历史文化展区,地下层是特展区。 可以按照1F→2F→B1的顺序进行参观,五千多件(套)文物里有18件国家一级文物,可以找到看看。
州桥老街 门票:免费参观 地址:沙霞路68号 这应该算是嘉定最经典的一条老街区了,据说这里号称“嘉定之根”,但根儿扎得挺“浅”,游客要是粗略的瞄几眼,半个钟头就能逛完。
“一塔、两河、三街、四桥”是这里的核心布局。 塔是法华塔,南宋建的,嘉定区标志性建筑一,当年建它是为了镇风水,兴文运,让嘉定多出些读书人。
结果还真灵,后来攒了七千余名秀才,五百余名举人、一百九十二名进士,其中包括三名状元。
法华塔下还有嘉定博物馆的三座小分馆可以逛逛:顾维钧陈列室,胡厥文生平事迹展览以及嘉定竹刻博物馆。
顾维钧陈列室 练祁河与横沥河在此交汇,十几座石桥勾连三条街巷,南宋留下的州桥最老,也就给老街冠了姓名。
嘉定孔庙 门票:免费 地址:南大街183号 从法华塔走几百米就是孔庙了,嘉定人民的“文化祖坟”,没它可能就没有嘉定历史上192名进士的排场。
之前一直在闭门修缮,去年9月份才对外开放。 不需要门票,免费参观,门口还遇到了志愿者小朋友提供讲解,有板有眼的十分认真。
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它就杵在这里了。 嘉定的首任县令,宁波四明高氏—高衍孙算是个能人,建县衙、筑城池、造孔庙一气呵成,愣是把嘉定拽成了“吴中第一”的文化地标。
门口杵着的仰高、兴贤、育才三座牌坊,直接给这里定了个调。 先给孔老夫子来一波夸夸,再表明举才任贤的目的,它们都是宋元明时期的石构件儿。
其余就是孔庙的基本布局了,棂星门肃立,泮池水静默。 三座石桥如虹跨水,中间桥面有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铺的丹陛,祥云升腾之间有二龙戏珠。
入泮之后就是朱漆高槛的大成门,再后就是正殿大成殿了。 南宋的底子,光绪时重建过,外面是重檐歇山顶,里头铺了金砖,规制拉满。
因为现在这里还兼了“上海中国科举博物馆”的差事。 所以东西庑里成了介绍古代科举发展的展厅,文物虽然不多,但一路逛下来体验不错。
汇龙潭公园 门票:5元 地址:塔城路299号 嘉定的景点之间离的都不远,孔庙旁边就是汇龙潭公园,周星驰《唐伯虎点秋香》的取景地,四大才子的出场就是在这儿。
这是个被五条小河抢出来的园子,五条河在这里拧成一股,叫五龙戏珠。 戏的是潭中那座500多年前县令堆出来的应奎山,山巅有座凌云亭,爬上去可以俯瞰公园全景。
至于园内的布局,大致可以分南北两片,南边是山水,北边是亭台楼阁。 古木修竹间添了石径长椅,像是把江南园林的底子掺了点现代公园的味道。
园内还有一些从别处迁过的古建古迹。 比如宋代的万佛宝塔,元代的石狮子,明代的翥云峰,清代的打唱台和怡安堂,民国的畅观楼,总之5块的门票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古猗园 门票:12元 地址:南翔镇沪宜公路218号 秋霞圃之外的另一座名园,从地铁11号线南翔站2号口出,步行1.2公里就能抵达,门票12元,儿童老人也都有半价优惠。
古漪园的血脉,可以追溯到明嘉靖年间。 最初的主人是河南通判闵士籍,他出钱,当地竹刻大佬—朱三松设计布置,估计大师没少熬夜画图纸,硬是整出个“十亩之园,五亩之宅”。
名字直接从《诗经》里抄作业,“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成了“漪园”,不过有水一池,有竹千竿,起的倒也贴切。
后来几百年间,漪园也换了好几任主人,第七任主人叫叶锦,一名苏州籍土豪。 他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他接手时园中“绿竹猗猗”已颓败过半。 于是他命人自洞庭西山运来青石,在补阙亭下重铺曲径,这一番氪金之下,园子被扩建得倍儿有面子。
后来的事情就比较惨了,太平军毁过,日本鬼子占据过。 直到抗战胜利后才开始重建修复,所以咱们现在看到的,大多是半个世纪前的物件儿。
和汇龙潭公园一样,园子里也有一些周边搬迁过来的老古董,比如从云翔寺搬来的一座宋塔和一对唐代石经幢。
这个云翔寺,又叫白鹤南翔寺,梁天监四年(505年)的千年古寺庙,南翔这座镇子就是因它而成镇,因它而得名。
重建的云翔寺(留云寺) 后来一千多年间,火灾、战乱轮番折腾,到如今被毁了干干净净。 只剩下只剩萧梁古井,唐代石经幢,五代双塔、宋代普同塔算是南翔寺存在过的证明。
现在唐经幢和宋普同塔都搬到古漪园了。 五代宋初的双砖塔还杵在镇子中心(原山门位置),灰砖砌筑的11米高的仿木楼阁式砖塔,绝对算是南翔古镇标性建筑了。
多说一句,其实南翔古镇(老街)本身就值得逗留大半天了。 这里除了有古漪园,云翔寺,还有明代文学家李流芳的檀园,南宋韩世忠抗击金兵的鹤槎山,吃的方面嘛,南翔小笼包够不够有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