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环(公元719年-公元756年),字太真,是唐朝历史上杰出的女性之一。她不仅以其丰腴的美貌和非凡的歌舞才华而闻名,还通晓音律,成为了唐代宫廷中备受宠爱的音乐家与舞者。后人普遍将她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关于杨贵妃与唐明皇之间的爱情故事,早已广为流传,世人用“羞花”来形容她的容颜,意指美丽的花朵在她面前都显得黯然失色,甚至不敢争艳。有一个趣闻所传,花儿见到杨贵妃都会因其美貌而羞愧,后来人们发现“羞花”原来也是一种植物,名为“含羞草”。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从这些细腻的词句中,可以看出当时社会对杨贵妃的美貌有着极高的评价。据说,有史学者根据大量史料进行考证,尽力还原杨贵妃真实的容貌。

然而,貌美如杨玉环,她为何始终只是个“贵妃”而非皇后呢?尽管唐玄宗对她的宠爱无可比拟,后宫中无人能与之相提并论,但自从王皇后之后,她始终未能被立为皇后。据稗史的记载,这其中有几个原因。首先,也是大家普遍认同的看法,唐玄宗对杨玉环的追求方式十分阴暗。作为她的公公,却将她强行纳为妾,哪怕在风气较为开放的唐朝,这种行为仍引起不少非议。史料中提到,杨玉环原为唐玄宗的儿子李瑁的王妃,二人相识于李瑁的姐姐咸宜公主的婚礼。李瑁对她一见倾心,在其母亲武惠妃的安排下,唐玄宗封她为寿王妃。随着李瑁的母亲武惠妃去世,唐玄宗令杨玉环入宫侍奉,从此开启了她传奇的命运。

其二,有一种说法认为,唐玄宗对武惠妃的宠爱也极为深厚。武惠妃在临终时也仅仅是个妃子,并未被立为皇后。而且,杨玉环作为武惠妃的“儿媳”,很难再被提升为皇后,这使得杨贵妃的地位更加复杂。

其三,史料记载,杨玉环在被封为贵妃后,因其性情多疑曾两次被唐玄宗驱逐出宫。这也说明了她的品性可能不足以胜任统治六宫的重任。此外,在唐玄宗及其宠爱杨玉环的情况下,她的亲属,特别是其哥哥杨国忠,则迅速获得了权势。杨国忠虽无才无德,却坐拥重职,导致朝政腐败,甚至使得民间生出了“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的错误风气。唐玄宗考虑到外戚的权力过大,最终也决定不再加封杨贵妃为后。

尽管未能成为皇后,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却依然悠久流传,感动了无数后人。在安史之乱之后,马嵬坡前,曾经的至尊帝王竟然不能保护自己的爱妻,再次印证了《长恨歌》中所写“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悲凉。或许“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正是对唐明皇与杨玉环最贴切的诠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