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ybzxw |
2025-07-26 11:40 |
我之前写过一篇河南开封的游记,结尾处我这样感慨: “开封有着4100年的建城历史,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一直稳坐河南的一把手位置,直到两条铁路的选择,改变了两座城市的命运。”
那两座城市一座是开封,另一座就是现在的河南省会郑州了。 1906年的京汉铁路原该在开封城下穿过的,却最终往西拐了几十公里,这一拐让以前开封府下辖的郑县,突然攥住了贯通南北的命门。
后来又有条横贯东西的陇海线,不偏不倚地在这儿交出个规整的十字,两道钢铁动脉交汇的瞬间,火车的汽笛声就宣告了河南省会的易主。
开封
郑州 这些年河南频频出圈,可网上那些旅行攻略里郑州永远排不上号。 其实我是不太能理解的,毕竟它麾下那五个县级市,都是个顶个的狠角色,比如我上次专门写过的巩义和登封。
巩义是北宋七位皇帝的埋骨之地,是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所怀念的故乡。 白河两岸的巩义窑是青花瓷和唐三彩的原产地,邙岭大力山下还有龙门石窟的姊妹窟。
而登封更是重量级了,它是世界文化遗产“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所在地。 中岳嵩山,少林寺等等都在这里,现存文物古迹1497处,其中国保单位有24处26项,是正儿八经的国保第一县。
登封 嵩岳寺塔 剩下的还有新郑,荥阳,新密也是大有来头。 新郑是中华人文始祖黄帝老家,每年祭祖人不少,春秋战国时期的郑韩故城遗址坐落于此,边上的土堆还埋着明朝内阁首辅,高拱高阁老。
高拱墓 荥阳市是嫘祖故里、郑氏祖地,历史上是兵家必争的的古战场,楚汉争霸的鸿沟遗址就在这儿。 另外荥阳还是了唐代诗人李商隐、刘禹锡的长眠之地,虽然长草的碑文都模糊了,当年写诗的笔锋也早磨在风里。
李商隐公园
刘禹锡文化公园 新密的招牌是伏羲和岐黄文化,也是《诗经》里两卷风诗的发源地,有打虎亭汉墓、密县县衙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 另外新密的魏长城更是我国国内为数不多的战国长城遗址段落,是修筑时间最早的古长城之一。
打虎亭汉墓 郑州市区玩什么? 和这些下面的县市相比,郑州市区虽然稍逊一筹,但也远没有到旅游荒漠的地步。 对于我这种爱在城市角落里扒拉风景的人而言,总能在不经意间甩出点硬货。
河南博物院 要说郑州最该去的地方,我说河南博物院,应该没几个人会反对吧。 作为国内八家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库房里就躺着十七万件老物件,一、二级文物共有五千多件,其中又有九大镇馆之宝,个顶个的传奇。
第一件是1楼1厅里的贾湖骨笛(新石器时代)。 1987年出土于漯河舞阳县的贾湖遗址,八九千年的传说级物件儿,往玻璃柜前一站都觉着魔幻,这支用丹顶鹤骨头做的笛子往那儿一摆,中国音乐史都得重新写一笔。
第二件是1楼2厅里的杜岭方鼎(商代早期),这是1974年从郑州商城挖出来的大家伙。 你看着那些青铜饕餮纹就知道这玩意份量有多重,比起后来殷墟出的后母戊鼎,它可是祖宗辈的,郑州就是凭它坐实了八大古都的名号。
第三件同样是在1楼2厅,即商代晚期的妇好鸮尊。 1976年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青铜器里,数这件最珍贵,妇好是谁?商王武丁的老婆,史上第一位女将军,这件鸮尊刻满了她三千年前的沙场英气。
第四件是1楼3厅的西周玉柄铁剑,和那些雕工复杂精细的青铜器比,这玩意看着着实寒碜。 可就这么锈得像个工地捡来的废铁条子改写了中国冶金史—2800年前的老铁疙瘩,硬生生把秦国铜柄铁剑2600年的纪录踩在脚下,老祖宗打铁的历史又向前进了。
第五件是1楼4厅的春秋莲鹤方壶。 当年河南新郑刨开郑公大墓挖出这郑国王室的祭祀重器时,郭沫若给的评价最贴切。 “此鹤突破上古时代之鸿蒙,正踌躇满志,睥睨一切,践踏传统于其脚下,而欲作更高更远的飞翔”。
第六件是4楼13厅的春秋云纹铜禁。 1978年丹江水库捞出来的楚国陪葬品,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儿子棺材板里压箱底的物件。 与莲鹤方壶同为首批64件禁止出国展览文物之一,更是国博求而不得的宝贝。
第七件是2楼5厅里的西汉四神云气图壁画。 1987年出土于商丘永城芒砀山柿园汉墓,墓主人是西汉梁国二代目—梁共王刘买,壁画上那些里腾云驾雾的瑞兽,比莫高窟那些飞天早投胎了六百多年。
第八件是3楼10厅里的北宋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 宋代官窑五大派系里,汝瓷是真正的大佬,可惜金人铁蹄碾碎汴京后,这些雨过天青的釉色就永久断代了。
全球现存67件半汝瓷,能泛着天蓝釉的只有五件,而带刻花的—喏,仅你眼前这一件。
第九件是2楼7厅里的唐代武则天金简。 公元700年的七夕节,77岁的武则天杵着拐杖登嵩山,派道士往山里投了这份给神仙的“悔过书”。
直到1982年登封农民捡柴火时,在峻极峰石头缝里摸到了这张女皇留给人间的唯一一件可移动文物。
二七塔/纪念馆 戳在市中心的二七塔算全国最年轻的国保单位之一了。 1971年始建,2006年评上第六批国保,那年三十五,这岁数搁古建圈里只能算00后。
“二七塔”全称叫“二七大罢工纪念塔”,为纪念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而建,是郑州市的地标性建筑,更是中国近代革命史的重要见证。
说起1923年2月7日那场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当年工人们喊出的“争自由,争人权”,却换来了吴佩孚的武力镇压,最后林祥谦、施洋等52人牺牲,史称“二七惨案”。
二七塔63米高,钢筋水泥筑了十四层,顶上有大钟每天敲《东方红》。 塔身设计有意思,南北两面是双塔并肩而立,东西两面就合二为一,塔内是二七纪念馆,10个展厅详细讲述了当年那段反抗压迫的悲壮历史。
除了这座二七塔,郑州还有两处二七遗迹。 一是二七塔附近的二七纪念堂,二是管城区的郑州铁路职工学校旧址,当年李大钊曾在这儿宣讲过俄国十月革命。
站在这里,我除了能想起100年前的大罢工,还对90年代初那次名震全国的“二七商战”有点印象。 电视上那句“中原之行哪里去—郑州亚细亚”的广告词,应该是郑州一些60后、70后、80后的集体回忆吧。
亚细亚商场用小白帽迎宾小姐和全郑州第一座手扶电梯,直接单挑周围几座国营百货。 他们的歌舞团一天能演八场,那些打了鸡血似的促销橫幅硬生生把父亲节,金婚节过成了狂欢节。
现在的亚细亚卓悦城 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馆 多数人提河南古都总绕不开洛阳开封安阳,但有个冷知识没几人往心里去,那就是火车拉来的郑州也是八大古都之一。
商都遗址博物院就嵌在商都遗址公园里。 整个展馆分为一个序厅、四个常设展厅和一个临时展厅,而序厅镂空的洛阳铲造型,寓意郑州商代都城是一座由考古发现的千年王都。
镇馆之宝是一件兽面纹铜钺,1965年由民间征集而来,长33厘米,刃宽38厘米。 青铜铸的兽面纹带着杀气,兽面四边串着十一个连接点,除了妇好墓那把,工艺,造型没谁能压过它。
1955年在老城中心挖出来的商都遗址,总面积达25平方公里,是先周时期仅次于安阳殷墟的庞大都城遗址,是1966年的第一批国保单位。
根据碳14数据,外城墙约摸公元前1500年起的底,算起来内城和宫城只会更早。 在1978年2月,邹衡先生发表《郑州商城即汤都亳说》一文,首次提出郑州商代都城应是商代开国之君成汤所都亳的观点。
这事儿一直有争议,商丘、洛阳、郑州三地都觉得自己是正主。 商丘因为手里只有几页史书,声音有些弱,郑州和洛阳直接摆出实实在在的夯土遗址,即目前所谓的“西亳说”和“郑亳说”。
偃师商城遗址 不过近些年,“郑亳说”越来越被主流所认可,毕竟具象化的王权重器—杜岭方鼎都挖出来了,2011年郑州杀进中国八大古都俱乐部,申报书头号铁证就印着方鼎照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