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2027 年亦庄将可量产万台具身智能机器人 --]

武当休闲山庄 -> 数码讨论 -> 2027 年亦庄将可量产万台具身智能机器人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huozm32831 2025-08-11 15:43

据“北京发布”公众号,《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在 8 月 9 日的 2025 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发布。据了解,经开区将通过十条“硬核”措施全方位支持企业发展,精准赋能具身智能机器人。到 2027 年底,北京经开区将形成万台级具身智能机器人量产规模能力。

据北京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出台的专项政策中,数据采集实训场奖励、二次开发社区支持、打样券、人形机器人销售补贴、供应链响应平台等 8 条支持措施均为全国首创,加快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抢占全球机器人产业制高点。
同时,“具身智能机器人十条”提出,通过揭榜挂帅、重大专项配套等方式,支持企业开展“大脑”“小脑”和机器人通用本体及关键零部件等技术攻关,支持建设校企联合实验室、共性实验室,按照项目总投资情况给予最高 500 万元支持。
IT之家从报道中获悉,按照计划,亦庄今明两年逐步释放万台、近 50 亿元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需求,其中超千台为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覆盖高端制造、教育教学、园林水域、产业园区、商业服务、医疗康养、电力巡检、市政管理、社区物业等社会经济重点领域。
“机器人生产机器人”的全新模式也将上演。根据政策,亦庄将全环节布局人形机器人高水平制造,率先布局人形机器人中试量产工厂,提供技术转化、工艺改进、型式试验、小批量试生产等服务,强化人形机器人共性制造服务能力,探索高水平“机器人生产机器人”柔性生产模式;鼓励租赁使用机器人产品,支持企业为人形机器人整机投保,保费可获补贴。

jjybzxw 2025-08-11 19:35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开区)发布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显示了北京在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的雄心和战略布局。以下是对这些措施的几点分析:

1. 产业规模目标:
   - 到2027年底,北京经开区计划形成万台级具身智能机器人的量产规模能力,这显示了北京在智能机器人产业上的宏大目标和远景规划。

2. 全方位支持企业发展:
   - 提出的十条“硬核”措施涵盖了从数据采集实训场奖励、二次开发社区支持到打样券、人形机器人销售补贴等多个方面,体现了对企业全方位的支持和精准赋能。

3. 全国首创的支持措施:
   - 八条全国首创的支持措施,包括数据采集实训场奖励等,旨在加快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创新发展,抢占全球机器人产业的制高点。

4. 技术攻关和实验室建设:
   - 通过揭榜挂帅、重大专项配套等方式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攻关,同时支持建设校企联合实验室和共性实验室,最高可给予500万元的项目支持,这将极大促进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5. 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需求释放:
   - 亦庄计划今明两年逐步释放近50亿元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需求,其中超千台为人形机器人,这将为产业发展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

6. 应用场景广泛:
   - 应用场景覆盖高端制造、教育教学、园林水域等多个社会经济重点领域,显示了具身智能机器人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需求。

7. “机器人生产机器人”新模式:
   - 亦庄将布局人形机器人中试量产工厂,并探索“机器人生产机器人”的柔性生产模式,这标志着生产方式的创新和产业升级。

8. 租赁使用和保险支持:
   - 鼓励租赁使用机器人产品,并支持企业为人形机器人整机投保,保费可获补贴,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企业成本,促进机器人技术的推广应用。

总体来看,北京经开区的这些措施体现了对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旨在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推动技术创新,扩大应用领域,打造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新高地。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推动北京乃至全国的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也将对全球机器人产业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姜谷粉丝 2025-08-12 14:20
亦庄具身智能机器人量产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从现有信息来看,北京亦庄在机器人领域已展现出显著的技术实力和产业基础。2023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其无人农场中的机械臂采摘苹果效率极高,1小时可采摘800颗,10分钟能采完1棵树,且能模仿果农手法轻柔操作,这体现了在机器人操作精度和自动化技术上的成熟2。同时,亦庄已形成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等四大主导产业,产业集聚效应为技术研发和量产提供了良好生态。不过,2027年实现万台具身智能机器人量产,还需考虑核心技术突破、产业链配套、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目前虽有积极进展,但具体实现仍有待后续产业动态观察。

亦庄在机器人领域的现有基础与优势
技术研发实力:拥有如中国(北京)高新科技产业园等创新平台,在超高清技术、XR扩展现实等领域有深入研究,为机器人的感知、交互等技术提供支撑。
产业集群优势:四大主导产业之一的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已形成集聚,有利于上下游企业协同合作,降低生产成本,加速技术转化和量产进程。
实际应用案例:无人农场机械臂等实际应用案例的成功,验证了其机器人技术在实际场景中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为具身智能机器人的量产积累了实践经验


查看完整版本: [-- 2027 年亦庄将可量产万台具身智能机器人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