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ybzxw |
2025-09-06 11:36 |
清晨寒意渐浓,一碗热气腾腾的粥羹端上桌,不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是对家人最朴实的关爱。 天气一转凉,早餐就想吃点热乎的。我们中国人讲究“早晨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一顿温暖早餐不仅滋养身体,更是开启一天的精气神。尤其到了这个年纪,更懂得健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日复一日的用心经营。 今天给大家分享8道一周不重样的早餐粥羹,做法简单,食材家常,既能暖胃安神,又能补充营养,特别适合中老年朋友食用。周一:红枣山药小米粥 小米是养胃佳品,配上补气血的红枣和健脾的山药,是秋季早餐的绝佳选择。 做法: 小米洗净浸泡30分钟,山药去皮切小块,红枣去核。水开后下小米,煮20分钟后加入山药和红枣,再熬20分钟即可。喜欢甜的可以加少许冰糖。
养生提示: 深秋时节,人体易感燥邪,小米和山药能健脾润燥,红枣补中益气,适合脾胃虚弱、睡眠不佳的人群。 周二:银耳莲子羹 这道传统甜品粥羹不仅能润肺,还能宁心安神,早上喝一碗,整个人都舒坦。
做法: 银耳泡发后撕成小朵,与莲子、枸杞一同放入锅中,加水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炖1小时,至银耳出胶质,最后加入冰糖调味。
养生提示: 秋燥最易伤肺,银耳有“平民燕窝”之称,能滋阴润肺,莲子能养心安神,尤其适合晚上睡眠不好的人群。 周三:南瓜藜麦粥 南瓜自带甜味,藜麦富含蛋白质,这道粥既营养又美味,糖尿病患者也可适量食用。
做法: 南瓜去皮切块蒸熟压成泥,藜麦洗净后加水煮20分钟,加入南瓜泥搅拌均匀,再煮5分钟即可。
养生提示: 南瓜富含膳食纤维和β-胡萝卜素,藜麦是全蛋白食物,这道粥对血糖调节有益,适合三高人群。 周四:芝麻核桃糊 传统的滋补佳品,尤其适合渐冷的秋冬早晨,喝完全身暖和。
做法: 黑芝麻、核桃仁用小火炒香,然后用料理机打成粉,加水煮开,加入糯米粉调成的糊,不断搅拌至沸腾,加糖即可。
养生提示: 黑芝麻能乌发养颜,核桃补脑健脑,这道粥羹对改善记忆力有一定帮助,适合健忘、腰膝酸软的人群。 周五:青菜香菇鸡蓉粥 咸味粥换口味,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营养更全面。
做法: 大米洗净煮粥,鸡胸肉剁成蓉,用少许盐和淀粉腌制;香菇泡发切丝,青菜切碎。粥煮至粘稠时加入鸡肉蓉、香菇丝煮5分钟,最后加入青菜和适量盐调味。
养生提示: 鸡肉富含优质蛋白,香菇能提高免疫力,这道粥适合体质虚弱、需要增强抵抗力的人群。 周六:紫薯燕麦粥 紫薯富含花青素,燕麦含有β-葡聚糖,都是对心血管极好的食材。
做法: 紫薯去皮切小块,与燕麦一同加水煮20分钟,至紫薯软烂燕麦粘稠即可,喜欢奶香的可以加些牛奶。
养生提示: 这道粥有助于降低胆固醇,保护心血管,适合关注心脑血管健康的中老年人。 周日:红豆桂圆粥 经典搭配,补气血,养心安神,周日悠闲地享用一碗,为下一周储备能量。
做法: 红豆提前浸泡4小时以上,与洗净的糯米一同煮粥,待红豆煮烂时,加入桂圆肉再煮15分钟,最后加冰糖调味。
养生提示: 中医认为红色食物入心,红豆和桂圆都是补心血的好食材,适合面色无华、心悸失眠的人群。 番外篇:陈皮红豆沙 广东传统糖水,陈皮理气健脾,红豆利水除湿,一周喝一次对身体大有益处。
做法: 红豆浸泡过夜,陈皮泡软刮去内囊。将红豆、陈皮加水用小火慢炖2小时至红豆起沙,最后加入冰糖调味。
养生提示: 陈皮能健脾开胃,对秋季食欲不振有很好改善作用,适合腹胀消化不良的人群。 熬粥小窍门:想粥粘稠香甜,米最好提前浸泡30分钟;开水下米比冷水煮更香;期间要顺着一个方向搅拌,这样粥更容易“出稠”。 古人说“粥饮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一碗粥,熬的是时间,品的是生活,养的是身心。天气凉了,早起一会儿为家人熬一锅温暖的粥,看他们吃得满足,这就是生活中最实实在在的幸福。 不知道您最喜欢哪款粥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独家配方和煮粥心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