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谷粉丝 |
2025-09-07 00:20 |
 给名人塑一尊头像是有深远意义的 ,长久的怀念,永远的纪念。比如今年,复旦大学为陈望道先生雕像,他不仅是校长,还是《共 产党宣言》的翻译者,了不得。有个编词典的老师说得到位:雕像守候于最圣洁的那方净土。 我家有一座塑像,我父亲。他仙逝后,我们兄弟姐妹五人请了雕塑家为他塑造 铜像。一式五尊,一人捧回一尊,然后把模子销毁。我父亲当过中华航空公司上海站站长,当过西南联大的讲师,但他毕竟不是沈从文、汪曾祺、朱自清,他的塑像放在子女家中是比较适宜的。 有朋友看了我父亲的塑像后说:你也给自己塑个像嘛。 呵呵,第一,我不是名人,和品德高尚的泰斗沾不到一点边 ;第二,我还健在。一般来说,人们是给走了的人塑像的。尚且活着,就早早塑起来,似乎有点……那个。 在欧洲,中产阶级为自己塑像很流行;在国内,这是前卫的事。不少中国小青年对塑像这事一点都不忌讳,还很喜欢。有个姑娘说:美丽是天空掠过的鸟儿,要真实地保存它的痕迹,就要把这只鸟儿飞翔空中最动人的瞬间记录下来。可以说,塑像是一种最美丽的方法。这姑娘追着雕塑家而去,做个青铜雕像,花几万元在所不惜,买个LV包什么价? 当然,这些姑娘小伙的雕像是放在自己家里。 有一次,我去看一个综合大型展览,走到一个专卖手杖的专柜 ,流连忘返。摊主迎上来介绍各种造型各种材质的手杖:先生,如果这些你都没看上,我们公司可以为你定制一款,把你的头像放在手杖顶端,就是手握的地方。 我笑了,还要到你们公司,让雕塑家现场造像,还要请雕塑家,太麻烦了。我没说出口的是:“得多少钱哪!”摊主说,不用,现在电脑有三维,还有3D打印,几分钟就能设计好。价格嘛,大约1500块。 我心想,今后,我一路拄着手杖,一路摸着自己的脑袋,做啥呢?我又没什么苦恼,我的头发也不算少,老是摸自己的头顶表示什么呢?我谢绝了她的好意,说,我还是买一款常规的吧。就这根,是紫檀的还是非洲乌木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