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是人类健康的杀手,每年的11月到来年的3月,是一年中心血管病高发和猝死的高峰月份,冬季气温逐渐降低,使人体血管收缩,易导致血液流通受阻,血管阻塞,从而诱发心血管病的发作和复发,如心肌梗死,更极端德后果可导致“猝死”。广大居民,特别是中老年朋友须积极预防。冬季之所以成为心血管疾病的“温床”,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是天气寒冷:在低温下,血管会收缩,造成重要的脏器缺血缺氧,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同时如果补水不足,也容易造成血液黏稠,引发血栓等病症。昼夜温差大:人体对于昼夜冷热的变化不易适应,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功能容易出现紊乱,可能诱发急性病症。
第二是气候干燥:口、鼻等部位的干燥很容易为细菌大举入侵提供通道,而呼吸道纤毛功能减弱,也使得病菌不易排出,增加了发病几率。
第三是胆固醇:高胆固醇血症离冠心病只有一步之遥,胆固醇水平也呈季节性变化,冬季胆固醇水平最高,夏季最低。血压:冬季交感神经活性增加,升血压激素水平上升,导致血压升高和易波动,老年人更明显。
第四是“猫冬”习惯:这一习惯让很多人在冬季久坐不动,冬季室内通风不良,房间湿度不易控制,加之南方多数家庭缺少供暖设施,室内温度低,造成血液循环不畅,人体新陈代谢紊乱、容易诱发心血管等病症。
冬季气温明显下降、空气污染、感染性疾病以及身体生理功能变化而导致如下心脑血管疾病高发:(1)高血压;(2)心肌梗死和心绞痛;(3)房颤和室性心律失常等;(4)缺血性脑卒中和脑出血;(5)主动脉夹层;(6)下肢静脉血栓和肺栓塞。其中心肌梗死、肺栓塞、脑卒中及主动脉夹层等危重症所致猝死发生率会大大增加。
为了安全度过寒冷的冬季,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规范用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要按时、规范用药,并要根据气候变化,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控制各种慢病的复发,尤其要控制好血压。
二、注意保暖: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冬季寒冷时容易收缩、痉挛,发生供血不足,并可能导致栓塞。
三、适当运动: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控制好运动量,老人睡醒时不要急于下床,先在床上躺一会。心血管病患者不宜晨练,运动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清晨人体血管应变力最差,是急性心梗发生的高峰时段,冬季要等太阳升起来之后再去锻炼,此时,温度回升,可避免机体突然受到寒冷刺激而发病。
四、合理膳食:低盐低脂饮食,成人每人每日摄盐量宜小于6克,多食用含膳食纤维充足的食物。大量进补热性食物和滋补药酒,很容易造成血脂增高,诱发心血管疾病,因此冬季进补一定要根据个人的体质进行。冬季气候干燥,早起或临睡前最好喝杯温开水,这样利于稀释血液,还可以预防便秘。
五、心态平衡:情绪激动是心血管病的大忌,心血管疾病患者尤其要放宽胸怀不要让情绪起伏太大。
怀疑心脏病发作时,应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1.快速识别心脏病发作的症状;
2.拨打120或999急救电话;
3.安静休息减轻心脏耗氧;
4.准备好相关病历资料和医保凭证,等待急救车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