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发作后,自救的过程中,走错一步,很可能酿成大遗憾。
这位作者决定以患者家属的视角,把这次经历的所有经验和教训写下来,分享给大家——这些经验教训,老友们应该知道,但希望大家永远不会用到。
教训一
没有重视心梗相关症状
我爸发生心梗那天,一开始是感觉腮帮子疼。
但我没重视,还以为他是吃肉吃多了,嚼得太用力。
之后他去超市买东西时突然出了一身冷汗,于是赶紧回家躺下。
我赶去看他,他的上衣全部湿透了。除了腮帮子疼,还有肩膀疼、打饱嗝、烦躁的症状。我这才意识到可能是心脏出了问题。
反思
错在哪?
我爸属于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腮帮子疼是心梗疑似症状,我却没有重视。
正确的做法
心梗发作可能有以下表现:
胸痛、心慌
牙疼(腮帮子疼)
肩膀酸痛
烦躁不安
胃痛、胃胀、呕吐
出汗
出现这些症状时一定要高度警惕,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人,如吸烟者、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高血脂患者等。
教训二
自己吃药,差点酿成大错
我给老公打电话,他也马上判断是心脏问题,但他没法确定是暂时的心肌缺血还是心梗。
他告诉我,不管怎么样,先吃药吧,阿司匹林和硝酸甘油。
反思
错在哪?
老公告诉我的,确实是心梗急救的常见用药方式。
但心梗的类型很多,不同类型用药是不同的。
我爸的心梗发生在右冠状动脉供血的心脏下壁。这个部位的心梗,可能会伴有低血压,如果服用硝酸甘油,很可能导致休克、昏迷。
另有一种叫「主动脉夹层」的疾病,也会表现为胸痛。但主动脉夹层是禁用阿司匹林的,因为可能会导致致命的大出血。
正确的做法
发生胸痛等类似心梗的症状时,不要自作主张地服用硝酸甘油和阿司匹林,应该抓紧就医。
教训三
以为不严重,差点耽误病情
按照老公说的,给我爸吃了硝酸甘油和阿司匹林(幸好没有发生严重的低血压,幸好我爸不是主动脉夹层),我爸感觉略好一些。
看我爸症状不太严重,吃药后也有好转,我就觉得可能是暂时的心肌缺血,不是心梗,可以先不去医院,暂时在家观察。
但给我的两位叔叔打电话时,他们坚决要求让我爸去医院,即使不严重,检查一下也放心。
家对面就有个二甲医院,我们就走着过去看病了。
急诊做了心电图拿给医生看,医生说:
哎呀你这是心梗啊,怎么还坐着,赶紧躺下!
反思
错在哪?
其实看上去不严重,不代表病情不紧急。
心梗发作初期的症状可能并不明显,但可能会突然病情加重,失去抢救的时间。
正确的做法
发生胸痛等类似心梗的症状时,应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同时,判断病人意识是不是清醒,有没有昏过去。
如果病人是清醒的,让病人躺着休息。如果躺下觉得气闷,可以坐着休息。有条件的,可以给病人吸氧。
如果病人昏过去了,马上检查呼吸、颈动脉。如果呼吸、颈动脉搏动都没了,就应该立即进行胸外按压(心肺复苏),直到急救人员到来。
教训四
不关心父母,不了解病史
我爸躺下后,输上液,医生开始问我病史。
医生:有冠心病吗?
我:呃,好像没有吧……
医生:有糖尿病吗?
我:呃,餐后血糖高,好像没有确定糖尿病吧……
医生:有高血压吗?
我:有,这个确定。
医生:高血压几年了?
我:呃……好几年了……
医生:平时吃什么药?
我:呃,降压药?降糖药?……
反思
错在哪?
虽然知道我爸有高血压,但其实我对他的详细健康状况一无所知。
此时,如果我爸是昏过去的,我根本说不清他有哪些毛病,平时有哪些不舒服。很可能会耽误医生的诊治。
正确的做法
了解自己或者父母的病史,疾病控制情况,服药情况,拿本子记下来,以备不时之需。
教训五
打急救电话时太紧张
医生说,我爸这种情况要做支架,建议我们去大医院做。抓紧打 120 转院吧。
我拨了 120,结果 120 告诉我附近没车,先试试 999,不行再打 120。
我又心急火燎地打了 999,对方问我手机号,我想了半天竟然说不出来,最后说出来一个竟然是错的……
反思
错在哪?
我当时完全懵了,平时倒背如流的手机号竟然说不出来了。
正确做法
大家打急救电话时一定要冷静,保证说对重要信息。
最好先想好自己要去哪家医院,能去一个心内科水平较高的三甲医院当然最好。
但如果病人情况危急,分分钟要命,或者水平高的三甲医院太远,3 小时以内都到不了,那就建议去最近的医院。
教训六
不要耽误抢救时间
到了大医院急诊科,我爸很快被推进了心内科导管室,一个多小时放了两个支架。
医生告诉我,我爸的右冠动脉已经 95% 堵死,好在送医及时,放支架后我爸大部分的心肌功能得以恢复,但仍有一小块心肌发生坏死。
反思
错在哪?
我们虽然前面犯下了那么多的错误,但好在没有拖得太晚。
有好多令人痛心的例子,都是在心梗初期没有重视,想着忍一忍就过去了,大概是累了,睡一觉就好了,结果错过了治疗时机,酿成悲剧。
太能忍不一定是好事。
正确的做法
心梗发生后的 6 小时,是黄金抢救期,一定要抓紧就医。拖得越久,后果越严重。
经过一周的住院治疗,我爸恢复良好,已经出院了。
小时候,我们以为父母永远不会离我们而去。长大后才明白,总有一天要经历父母生病、离世的情况。
这一点大家心里都明白,只是很多时候不愿意面对,只盼这些事来得晚一点,再晚一点。
这次事件让我们明白,无论是做儿女的,或是我们自己本身,掌握一些基础医学知识,以及了解中老年常见病的应对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把我和父亲的故事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