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大家都知道,吃药期间最好不要饮酒。但有些慢性病老年患者认为,只要错开服药和喝酒的时间,譬如说,上午服用降压药,晚饭时喝酒,药效已经过去了,对身体健康就不会有影响。事实上,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因为慢性病患者的药物大多为缓释剂剂型,即使不是缓释剂,药物的半衰期也比较长。像缓释剂这种剂型,患者可能一天只需服用1~2次药物,但药物却能按时溶解释放药效,血药浓度不会像普通药物那样在服药后短时间内达到峰值,然后急剧下降,而是24小时都能保持较为稳定的血药浓度。
因此,不管你什么时候喝酒,血药浓度都在那里,不增不减,喝了酒就一定会影响药效。
以高血压病为例,降血压药主要通过扩张血管起作用,而酒精也可扩张血管起到增强药物的降压作用。
因此,高血压患者服药期间饮酒超过一定的量,可能会引起突发性低血压,出现头晕甚至昏倒等症状。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降糖药也可与酒精发生协同作用,增加患者低血糖反应的风险。
关节炎是另一种中老年人比较常见的慢性病,患者需要服用解热镇痛消炎药。但众所周知,这种药物对胃肠道有损害作用,而酒精可使血清胃泌素大量分泌,二者联合会破坏胃黏膜屏障,损伤黏膜下血管,有引起胃出血的危险性。此外,有数据统计,饮酒还可与过百种药物发生相互影响而出现不良反应。
所以,慢性病患者在服药期间尽量不饮酒是一个基本原则。服药饮酒伤身与酒精的摄入量有极大的关系,因此,“老病号”即使兴之所致,最多也只能浅尝即辄,敞怀畅饮是绝对禁止的。 [ 此帖被疾风-劲草在2017-02-18 23:46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