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漫长的黄海海岸线偏北之处,有一个名叫“扁担港”的地方,半个多世纪前,我曾在那片海域当边防兵。
站岗放哨是士兵的职责 ,有的兵种却不一定站岗 ,比如炊事兵、机关公务员以及不下基层连队的兵。即便是站岗,也分营地门口、连队驻地、夜间的伙房、水库周边……在这些地方站岗 ,也是站岗,“含金量”似乎不足。在我的心目中,在边防站岗,才是值得自豪和骄傲的。
1961年年底,我随部队从南方调防至扁担港。第一次上海堤站岗,举目望去,近处是一片芦苇丛,在北风中发出“沙沙”的响声;远处是一大片湿地与浑黄的海水。相传,一百多年前,此处地域宽阔,海岸线平直,水位不深,吨位大的货轮和客船容易搁浅。船只无法靠岸,船主和生意人就请挑夫运货至几十里外的集市。久而久之,此地得名扁担港。在这人烟稀少的盐碱荒滩,乡镇的取名也很随意,有个地方堆着六垛麦草,就叫“六垛”;有八家商户聚居的地方 ,就叫“八大家”。扁担港还是苏北灌溉总渠的入海口,我们的岗亭就设在这里。
哨兵,是站岗、放哨、巡逻、执行警戒任务的士兵的总称 。上岗前,都要接受专门的培训。夜间在野外单独执行任务 ,最考验人。在扁担港站岗,若是月光晴朗,风平浪静之夜,需要多移动,观察周围的迹象,细听周遭的声音;若遇恶劣天气,不能在岗亭内呆得太久,加强瞭望之外,偶尔可藏身于岗亭的阴暗侧、土坡的低洼处……位置要隐蔽,既要固定又不能固定,让敌人难以捉摸。
逢年过节的夜晚,海堤内的村落里响起鞭炮声,那是我们最忙碌的时刻。除了加强岗哨,还要巡逻。三人一组沿海堤巡视 ,每人相隔约50米,打头的往往是班长或老兵,新兵位于中间,副班长或老兵殿后,三人不能在一直线上,必须有左右或上下交叉,彼此呼应,互相掩护。到了我部与友邻部队的接合部 ,方能返回。
单独站岗,是对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的磨练。海潮退去的时候,蟛蜞从泥洞里钻进钻出,平添生趣;偶尔,脚边“哧啦”一声,一只野兔从草丛里蹿出,见有人,没命地朝远处奔去……中秋之夜,明月高悬,哨位上的我,勾起思亲之情,但我始终抖擞精神,守卫在岗哨上。
一个国庆节的早晨,轮到我上岗。一轮朝阳在东方喷薄而出,海面上泛起碎金似的波光,论荣耀,比不上天安门前的岗哨;论艰苦,也比不得昆仑雪山 、南海岛礁的岗哨,但我守卫着千里海疆、万家平安,同样感到自豪和荣光。
作者:陈日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