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十年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尤其是工作和出行方式。以前我们父辈没有手机,每天走路、骑车上下班,看纸质书,没有丰富的夜生活,工作、睡眠规律,肌肉张弛、放松、休息搭配的很合理。但现在,除了家长和老师依旧会叮嘱孩子如何看书、写字外,成年人早已抛弃了伏案写作的习惯,办公室一族几乎都是“头前伸”辅以“弓着背”面对着电脑,再加上人们把一天中多余的时间留给了手机,颈部过度前伸的低头族也随处可见。科技改变着我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我们使用身体的方式,这也是“不良体态”人数会增加的重要原因。甚至可以不夸张的说,现代人在生活中多少都会有一些不良体态的时刻,当然伴随着供需关系的市场原则,相应的矫正治疗也逐渐兴起。一、不良体态是如何形成的?脊柱侧弯、O型腿、X型腿等等都算是不良体态,通俗来讲:与大部分人形体的样子有区别的,都可以说是“不良体态”。如果用简单的方式聊一个形体、体态的形成,那么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先天因素,一种是后天因素。有些关节畸形属于先天性的,有些则是后天因素,前者治疗难度略大,可能需要多方问诊才能对症治疗。后天形成的“不良体态”在治疗上则简单的多,有些严重的情况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有些则需要医生或者专业机构的形体康复师的介入矫正治疗;问题单一且程度较轻的,跟着网上的教程做就可以改善并治疗了,例如:圆肩、驼背。二、怎么判断我需不需要“体态矫正”?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考虑。1、是否出现病痛,影响到生活?如果你并没有出现病痛,也没有影响到你生活,那么我个人认为没有任何必要去做“体态纠正”。而且有些人的体态“纠正”实际上很简单,比如一个人面对电脑时驼背,这本身是个“不良体态”,但他本人只是没有意识到而已,这时如果提醒他一句:“你把背直起来!”他立刻就可以回归一个正常体态。我们大部分人都属于这种情况,这并非真正意义上对某个姿势“定格”了,只是没有意识到,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的只是一面镜子和不断的自我提示。2、你需要纠正的是体态还是仪态?有些人的“体态纠正”实际上是从美学上考虑,他们和上一种情况类似,这方面也会叫做“体态纠正”,但是他们服务的方向实际上是“仪态”。上述这两种情况都属于程度不严重的,跟着网上一些纠正视频做做简单的动作就可以得到改善,请记住,程度不深且问题单一的,几乎都可以用简单动作解决。三、运动能否改善不良体态?相较于上述两种情况,运动介入的矫正则更复杂一些。首先,对运动教练的专业水平要求十分高这里有个必须注意的问题,那就是如果你本身已经有不良体态了,那么最好是矫正以后再运动,当然一些水平高的教练也可以通过运动帮助你纠正,但在国内这样的教练不占大多数。因为形体纠正首先要十分详细地了解并学习运动解剖学、运动力学、运动生物力学、肌肉功能解剖学,这些教程在专业院校都需要一两个学期的系统学习才能掌握,而且面临体态纠正时还需要大量的实践实操。我并不是说教练都无法掌握,实际上在培训一些教练的时候也会大篇幅的讲到如何做一些形体、体态上的纠正,但都是十分简单、普遍的案例,换句话说培训出来的教练能力范围是有限的。如果一个教练给你进行一些体态方面的介入时,抛去他的话术营销,你个人主观上感觉不到有任何作用,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选择更专业的人。另外,进行体态纠正,往往不能兼顾疼痛缓解、形体美与肌肉功能。体态矫正(纠正)这几年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被吹捧的太过夸张,有些康复师把它当成了“万能”来宣传,利用少数个案无限放大矫正的成果。实际上,体态矫正本身不是一门学科,严格来说它属于物理治疗技术的一种,它的初衷为治疗疼痛,通过调整骨关节的相对位置,减少原来聚集在某一点的异常应力(软组织的张力)。当然现在体态纠正在网上更多是“形体美塑造”,很多人在自我矫正前也没有疼痛的症状产生,但在一些特定情况处理时,往往“形体美”和疼痛以及肌肉功能都需要权衡。举个例子,很多办公室人群都有右边肩胛冈处酸痛。面对这样的情况往往康复师(治疗师)直观的感觉就是放松肩胛提肌,然而效果并不明显甚至没有改善。这是因为右边的肩胛骨“下沉”导致肩胛提肌拉扯在一个(离心)紧张的位置,治疗角度如果改为调整肩胛骨和胸痹的相对位置则有可能缓解甚至祛除病痛,一般来说经过这样的调整,人的形体也会趋于对称。但“体态矫正”本身并不首先从美学出发,比如我们团队中一些老师在为职业运动员做康复治疗时就遇见过形体改善之后影响了竞技水平,也就是说疼痛和形体美以及肌肉功能之间都有可能产生矛盾,有的时候运动介入也可能“好心办坏事”,比如你不运动时没有疼痛问题,但却有姿势上的“美学问题”,这说明你目前找到了正确的代偿模式(喜欢运动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Zink代偿模式),这时假如你执意纠正它,则有可能产生疼痛的风险。所以,当面对“不良体态”的问题时,本质上你是在形体美、功能、疼痛三者时间做一个权衡的问题。这就像写字一样,认真仔细的写字会漂亮,但是效率不高,效率上去了也许字就不好看了,注意力过多的几种在字和效率上的话,也许内容会空洞。四、如果有体态问题,我该怎么做?由于有的体态问题并不是生活习惯导致的,而可能是一些疾病引起,比如炎症、骨关节慢性病或水肿等。那么如果你有体态、形体方面的问题,我个人建议问诊流程如下。首先:找一家靠谱的医院,挂骨科,详细做一下筛查,排除一些病症的影响,因为运动或者形体康复中,大部分治疗为物理治疗,一个康复师是无法百分百排除病症影响的,即便是后期需要纠正、康复治疗,专业的康复师也需要参考一些影像学资料。其次:医生如果建议可以通过物理治疗,那么再去找康复师,或者专业人士运动介入。第三:如果程度不深的话,某某康复师认为可以运动介入或者物理治疗,那么可以试着尝试一下,治疗一段时间以后,个人建议要去医院做一下复查,排除话术引导,切实的看一下是否有改善。最后:有时候我们不一定首先找到骨科医生,也可以是康复师。这样的矫正流程也是可以的,因为正规的康复师会首先筛查这个体态问题是结构性的还是功能性的,(如果是结构性的,那么他应该推荐你先去寻求骨科医生的帮助),同样如果一个康复师还没有做这样的筛查就断定他可以解决你的问题,那他是值得怀疑的。五、网上一些纠正体态的产品值得买吗?很多人羞于矫正治疗,或者觉得治疗过程太麻烦,他们往往会选择网购一些牵引、物理治疗的支具、模具,用于自我矫正。我个人是不建议这样做的,除非你跟真正的专业人士面对面咨询过,对方认为你的情况可以用这样的支具矫正。但往往这样的情况是很少见的。首先,因为支具的出现并不是作为物理治疗的完全替代品,而是在特定情境下配合使用的辅助器具。其次,人是立体的,很多体态问题是三个方面骨关节的偏移导致,而简单的支具只能解决一个面的问题,比如绑腿解决不了女性功能性的、髋内旋的O型腿中膝超伸和髋内旋的问题,而且即便是用物理的方式从美学上“牵引”回来,但你如何评估这样的改变对功能、关节稳定性是否有影响? [ 此帖被疾风-劲草在2017-12-28 10:27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