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说说朱武。朱先生,定远人氏,能使两口双刀,精通阵法,很有谋略。上山排座次后,朱武排在地煞第一,总排名37,为地魁星,职位为同参赞军务头领。在梁山,他是仅次于吴用的二号军师,他协助吴用制定了好多出奇制胜的战略战术,也多次帮助卢俊义打大胜仗,甚至反败为胜。
朱武,与吴用不同,吴用纯儒家学说熏制出来的一块腊肉,朱武虽未有详细文字介绍,但在相关情节里可透视其出身纯行伍,也就是说他是来自作战前线的军事指挥家。因而,他身上的义字带有相当比重的纯度,我们看不到他有两面或多面的伪文化学者的特色。比武松、李逵、鲁智深等人有文化,但是,其思想纯度大体相当。这个,我们看他为救陈达情愿自投罗网的“苦肉计”即可看出一二,那事危险系数很高,万一九纹龙怒了,一青龙棍下去……朱武没想那么多,义无反顾。
这样的人,宋江怎么可能重用呢?纵观宋押司一生,他最不怕的武松、李逵、鲁智深那等粗人,甚至宋用那等“细人”他也不怕,他最怕的是朱武这样的思想透彻文武全才。他不怕睁眼瞎以及任何猪脑,他怕目光如炬大脑发达。
朱武在上山前后的表现,足证他有足够的智慧。宋江在朱武上山后,主要重要的是吴用,对朱武能遮蔽就遮蔽,或者假装没看见。后期朱武虽有卓越表现,宋江也不可能用他,用他对不起皇上。可是反过来,朱武看宋江也是一目了然,他不会留下,重不重用,都不会留下,忘说了,朱武是个道家爱好者,他重穷理爱学习,他要去公孙胜那里学道。
宋江会重用朱武、留住公孙胜与朝廷对抗吗?
公孙胜, 蓟州九宫县人氏,应该是今天的天津,但那时,他不应讲天津话,那时,苏皖地区的移民还没有来,公先生自幼好习枪棒,拜二仙山紫虚观罗真人为师,道号“一清先生”,学得一身道术,“道可道非常道”,他能呼风唤雨,驾雾腾云,人称“入云龙”。《水浒传》有浪漫主义成分,好多人物半人半仙儿。公孙胜与晁盖、吴用等七人结义,一同劫取生辰纲,然后上山入伙。梁山大聚义的时候,他排第四位,上应天闲星,担任掌管机密军师。
公孙胜,对梁山及宋江时代的梁山结局,似乎早就看穿了。他起初上山,是冲着晃盖的面子,
智取生辰纲后,作为常年在外旅游的他,似乎觉着梁山也不妨一游。于是,他也就上了山,大哥的面子毕竟干净,但是,当不干不净的“黑三郎”成了老大以后,他那“一双杏子眼”的眼神不免失色成为失望,他借故母亲身体不好,下了山就不再回来。
宋江攻打高唐州,却败于太守高廉的妖法。吴用让戴宗去蓟州寻找公孙胜,好说歹说,最后求到公孙胜师傅罗真人那里,罗真人碍于情面只好出面,并且传授他五雷天罡正法,让他下山辅助宋江“保国安民,替天行道”, 命他“逢幽而止,遇汴而还”也就是帮下忙而已,将来还是回到为师这里进行“继续教育”吧
这样一个人,宋江一不会留二也留不住。
好汉们平定了淮西之后,宋江兴冲冲地班师回朝,驻扎在东京城外的陈桥驿。公孙胜想起罗真人“遇汴而还”的话,心中猛然一动,于是便向宋江辞行,要返回蓟州二仙山,“从师学道,侍养老母,以终天年”。宋江也许要假意客气假意伤心,但心里却说:“大爷,你可走了,不然,将来给你毒酒你不喝,托梦让你上吊也不肯上,那可怎么办?”
朱武、公孙胜终究是世外高人,他们走了,是他们的造化,也让这世界多出一点亮色。至于,宋江“屯田养兵与朝廷对抗”按北宋当时的局势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梁山的革命气概没了,革命战士所剩不过二十几个人,这难成大气候。可是话又说回来了,宋江为什么要“屯田养兵与朝廷对抗”呢,那还叫什么宋江?
宋江只有一个结局,就是坚决不重用朱武、坚决不留住公孙胜,坚决不屯田养兵与朝廷对抗,把梁山彻底搞平之后,然后,乖乖地喝下御赐毒酒,死也要做个朝廷的乖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