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有各类跟喝酒有关的传言。比如,适当饮酒有利于健康、喝酒有助睡眠、喝酒能暖身等说法。其实,这些说法有真有假,你能分辨得出来吗?
适当饮酒有利身体健康?不科学
民间有流传着“每天一口酒,活到九十九”的说法,不少人坚信适当饮酒能活血化瘀。有一种理论认为,一些疾病(如中风、心血管疾病等)的风险程度似乎与饮酒量成“U”形关系,所谓的“U”形关系,就是完全不喝与饮酒过度都会带来高风险,而适当的饮酒量反而会降低健康风险。
但今年4月,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杂志刊发了一篇中英两国权威机构合作的重磅论文,否定了健康风险与饮酒量成“U”形关系的说法。来自英国牛津大学、北京大学及中国医学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即便是轻度饮酒,也会导致血压增高以及中风风险上升,不存在“适度饮酒有益健康”的说法。研究表明,酒精摄入会均匀地增加高血压和中风风险,并且对心肌梗塞风险几乎没有防护效应。值得注意的是,这项研究结论是在对50万中国人追踪10年后得出的。
而在2018年8月,《柳叶刀》也曾刊文指出:最安全的饮酒量为0,即不饮酒才能对健康有益。此外,有权威机构的研究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有280万人死于饮酒过度,在15-49岁的男性人群中,12%的死亡和饮酒有关。看完这些,你还会觉得适当饮酒有利身体健康吗?
睡前饮酒可以帮助入睡?得不偿失
睡前一杯酒能帮助人们入睡,帮助人们睡得更好?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2019年4月,纽约大学朗格尼健康中心在期刊《睡眠健康》上发表了一项有关人类睡眠的最新研究。研究显示,人们对睡眠存在很多常见误区,一些看法甚至不利于健康,其中就包含了酒精助眠的说法。该项研究的负责人表示,酒精或许的确可以助人入睡,但是它会使人处在较浅的睡眠阶段,并极大程度地降低晚上的休息质量,酒精会让你脱离快速眼动睡眠和更深层次睡眠,导致睡醒时感受不到体力有所恢复。
因此,酒精会让睡眠变浅,睡眠连续性中断,从而影响睡眠质量。此外,也有医学界人士提醒,睡眠呼吸暂停患者饮酒后危险性更大,这是因为酒精本身就有抑制呼吸作用,长期酒精助眠非常危险。
喝酒能暖身?假象
在各类影视剧中,经常有“喝酒暖身”的情节,这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人们对于这个说法的印象。但是实际上,喝酒不仅不能暖身,还容易感冒。
因为酒后身体发热只是假象。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药师刘皈阳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表示,人在喝酒后确实会有全身发热的感觉,因为喝酒后,酒精刺激身体表面的毛细血管,使血管扩张变粗,血液循环加快,血液集中在皮肤的毛细血管里,使人感觉皮肤很温暖,甚至会脸发烫,造成了喝酒可以抵御寒冷的假象。但感到温暖的只是皮肤表皮,这种喝酒暖身的现象只是暂时性的。本质上,喝酒后人体热量的消耗也会相应增加,热量通过皮肤散发,其实是消耗了体内更多的热量。因散热速度加快而消耗的热量,比酒精供给的热量还要多。当热量产生的速度跟不上散失的速度时,体温便会下降,人就会感觉冷。所以喝酒不仅不能暖身,起不到御寒的作用,还容易使人感冒。 (崇明数字报刊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