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922阅读
  • 1回复

[转帖]《博物馆里的极简中国史》:看懂文物看透历史[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假正经也

UID: 1801544

精华: 136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610
金币
88228
道行
18910
原创
538
奖券
560
斑龄
0
道券
29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8-13
— 本帖被 xian209 执行加亮操作(2022-10-05) —
书名:《博物馆里的极简中国史》作者:张经纬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文物拼接出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博物馆里的每件文物都不再是静止不动、沉默无语的,它们将因为你头脑中铺设的知识脉络而活跃起来,伴随你一同探索古代中国的奇妙世界:你可以通过玉器了解中国史前文明的“满天星斗”,借助青铜重器探索周代的江南,可以从东汉时期的壁画中解开鲜卑族崛起的秘密,还可以从唐代的茶叶与瓷器故事中发现“茶马古道”的踪迹……

  《博物馆里的极简中国史》一书是作者张经纬近十年在博物馆中探索、发现的心得体会。


  张经纬,上海博物馆馆员,人类学家,作家。著有《四夷居中国:东亚大陆人类简史》,译有《石器时代经济学》《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等作品。


  作者在书中写道:博物馆里的每件文物都不再是静止不动、沉默无语的,它们将因为你头脑中铺设的知识脉络而活跃起来,伴随你一同探索古代中国的奇妙世界……


  《博物馆里的极简中国史》跳出历史叙事的套路,用文物背后的信息拼接出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用开放的多学科视角刷新我们的固有认知,串联起一条简明新颖的中国史脉络。


  每一个朝代选择一个具有象征性的器物或一种代表性艺术、手工艺形式,青铜器,博山炉,壁画,石窟,书法,山水画,茶叶,瓷器,园林,扎染等等,从中折射彼时社会的政治文化经济面貌,角度新颖,行文畅达,用“料”考究,能兼顾一定的专业深度和普及趣味,老少咸宜。


  并不是专注讲博物馆,主要是从生产和消费角度来阐述中国历代变迁背后的故事,倒是叫经济视野下的极简中国史比较合适,从玉石到青铜器,从丝绸到茶叶,从园林到家具,从火器到蓝靛布,每一样器的兴衰后承载的是一个王朝的落幕,读来轻松易懂。


  从具有时代特色的文物入手,作者给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有趣的中国历史画卷,读了这本书使我对中国的发展又有了新的认识。将石器、玉璧、青铜鼎、博山炉、茶马贸易、魏晋书画等等特有的文化瑰宝与中国不同社会阶段经济、政治、军事等产生联系,读起来十分有趣。


  对于基本构建中国历史框架的人来说,阅读本书是对本身已建历史框架的完善和补充。通过阅读本书,曾经一知半解的历史事件都有了前因后果。


  这本书会给读者很大的惊喜,和想象中各种文物代表不同的朝代,给读者展现一个断裂的历史完全不同。阅读本书后,读者会发现各朝各代代表文物虽然不同,但通过生产与贸易这一条线,将中国历史紧紧的串联起来,对于入门者构建历史框架很有帮助。


  任何一种流通或者得以保存到现在的大规模器物,都是一个时代的反映。再珍贵的宝物,首先他一定有实用价值,有着他存在的道理。


  比如明代的硬木家具,清代的蓝布,元代的园林,宋代的山水画,唐代的茶叶瓷器,北朝的石窟佛像,魏晋的书法,东汉的壁画,都记载着一个时代的兴衰。与国家命运的兴旺有关。


  培根说,知史而明智。


  其实,只有真正的了解时代背景,生产方式,流通商品,王朝更迭原因,才能更好地把握内涵。


  这本书从文物着手讲述中国的历史,切入点十分新颖,既可以作为历史知识的补充,也是扩大自己视野的一本好书,整本书没有很深涩难懂的内容,完全是一种很轻松的心情读下来的,感觉收获很多,了解了很多很有趣的知识,且篇幅也不是很长,挑个不太忙的下午就可以看完,很值得我们一览。跟以往的历史类书籍的着眼点不同,作者选取了一样跟朝代息息相关的物品将它们的发展变化放到朝代的历史变化中,从中剖析一些历史发展背后隐秘的原因规律,有趣又有益。文物不再是我们在博物馆里感叹“好漂亮,好精致,古人好厉害”的对象,而是带我们回到历史现场,告诉我们当时发生了什么。如果文物会说话,它们一定能告诉我们冷冰冰器物背后一个个鲜活的史实,人类历史的长河就是滚滚洪流,没有一个朝代可以独善其身,也没有办法去抵抗时间的脚步。也许有一天,我们日常的器物也会成为历史的证明。下一次去博物馆,会带着对历史的敬仰去看待一件件展品了。


  书摘:


  ●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在审美方面有了很大提高,表现出与现代人近似的品位。比如,他们喜欢石质比较透明、硬度比较高的石头。所以,在东亚地区,新石器时代最显著的标志之一,就是开始使用后来广义上的玉器。毕竟,制作玉器的原料,本质上也是石头的一种,只不过是石头中比较好看的一类。中国古代使用的玉石,有软玉和硬玉之分,前者以角闪石族矿物中的透闪石、阳起石为主,从化学成分来讲,是一种含水的钙镁硅酸盐。这些软玉占到了中国史前玉石使用量的绝大部分。硬玉则以辉石族矿物为主,其中的代表翡翠,要到很晚的时代才被中国人所熟悉、使用。


  ●汉代的终结,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当汉朝为了维系越来越长的外部边界的稳定时,发现自己正在加速耗尽人力和物力,很快出现了生产与支出极端不平衡的局面。针对这种状况,汉朝开始雇用大量生活在疆域外围的族群,承担原先由本社会成员担任的出击、防守等任务。这为汉朝赢得了喘息机会,但同时把边境大门向数以百计、千计的外部族群打开了。这就给三国两晋时期的汉地政府留下了一笔非常棘手的“遗产”。


  ●在山水画的经典构图中,往往在画面最下端,有一片开阔的水域(江河的一部分),水域的尽头有一条小溪,溪上有一座小木桥,桥上有几个赶路人,或者挑担的樵夫。等待他们的是一条进入山中的小路,在小路两旁,是源源不断的泉水、奇特的山石,还有被路人惊起的飞鸟。画面主要的部分,则是云雾环绕,看起来是几乎无法攀登的崇山峻岭。这和画面下端行色匆匆的赶路人正好形成一种对应。其实这是从一个画家的视角,描绘了一段进入山林秘境的旅程。


  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中国画,我们就可以把各种类别整合起来。人物画,是在入山路上遇到的引路人。这些引路人或者是打扮普通的“渔樵耕读”,或者是相貌特别的罗汉、菩萨,随时准备点化入山的问道者。花鸟画,是小溪边看到的祥瑞景象,花卉和瑞鸟代表着祥和安宁的生态世界。哪怕是一根竹子、一块岩石,都不再是普通的物体,而是仙境探秘过程中的特别收获,并且演变为竹石图这一类独立的主题画。而山水画既然把这些都包含在内,也就当之无愧地成为北宋宣和画院留给后人的最丰厚的遗产。


  □ 搜狐网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至尊狼王

UID: 74095

精华: 47
职务: 山庄贵宾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809428
金币
50232
道行
19085
原创
288
奖券
12490
斑龄
0
道券
1292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224(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7-15
最后登录: 2025-01-2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9-08-14
看来这本书编的也挺有特色的
1条评分金币+1
假正经也 金币 +1 - 2019-08-14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