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906阅读
  • 6回复

[三国]读不懂《三国演义》,可能是你的打开方式不对 [19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031
金币
9320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7
奖券
17433
斑龄
192
道券
10532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0480(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1-2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8
— 本帖被 zhdf 执行加亮操作(2019-12-29) —
          


从这一讲开始,我们要走进三国,开始我们的课程学习了。
这一讲的题目名字就叫“ 走进三国”,我想从四个方面给大家介绍一下《三国演义》这本书的基本情况,以及《三国演义》的读法。
01
《三国演义》的成书背景
第一个方面,也是第一个问题,就是《三国演义》的成书背景,这本书从哪里来。王国维先生有一句名言,叫做“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这句话是从文体上讲的。
我们很熟悉的《诗经》、《楚辞》、先秦诸子散文、汉赋、汉乐府、魏晋文人五言诗、唐诗、宋词和元曲,都是历代文学成就最高的代表。
整体来说,中国文学史,它的文体流变就是一个从贵族到平民、从少数人到多数人、从堂皇典雅到通俗亲民的一个过程。
发展到明清时代,政治高压政策对文人士大夫的思想钳制越来越严重。 我们知道,明清时代它有一些特殊的历史背景,一个是朱元璋建国,他本身农民起义,加上朱元璋残忍好杀。
另外,明朝它也发生了朱棣的政变“靖难之役”,所以他对文人的发言很敏感、很警惕。到了清朝初年的时候,因为是异族入关,大兴文字狱。所以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下,我们知道文以载道,诗以言志,那么以载道和言志为目的的散文和诗歌创作就受到了压抑。
而小说这种文体,它比较不受传统士大夫阶层的重视,作者他自己自由发挥的空间非常大。

那么另一方面,因为到了明清时期,中国历史陷入到一个长期的相对统一的大环境,国家的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老百姓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很快。
物质生活提高了,人们的文化审美的需要也就越来越强烈,所以大家读小说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了。
这就是明清小说它产生的一个整体的大背景,也就是说在这样的社会历史环境下,明清时代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小说。
我们熟悉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三言、二拍、《东周列国志》,这些都是明朝的小说。其中《三国演义》是第一部,它成熟的时间是最早的。
同样比较熟悉的《聊斋》、《儒林外史》、《红楼梦》,包括公案小说和晚清的谴责小说,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孽海花》、《官场现形记》,那么都是属于清朝的小说代表作品。所以一大批杰出的小说作品,它在明清就涌现出来。
我们可以说,在明清这个时代,什么是它的时代文学呢?那就是小说。所以 《三国演义》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诞生的一个划时代的开山之作。

《三国演义》这本书,它跟《红楼梦》和《水浒传》和《西游记》是有很大区别的,另外三本书是虚构的成分太多了,尤其《西游记》。
而《三国演义》它不是凭空去虚构的,也不是像《水浒传》这样,基于一丁点的历史材料,宋江三十六人,纵横山东,起义造反,一点点小材料去敷衍出来。
《三国演义》,它的历史来历是非常清晰的,这本书取材于东汉末年和魏、蜀、吴三国的历史,这个历史时间是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也就是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开始写起,一直写到了晋武帝太康元年,也就是公元280年结束。前后时间跨度96年,一般说一个世纪,将近100年。
那这100年的历史,它不是虚构的,它的主要的正史依据,它叙事的时间线,包括它的人物和事迹,是以晋朝历史学家陈寿《三国志》为蓝本的,当然作者也参考了大量的补充材料,尤其是南朝宋代,是南朝宋,不是我们熟悉的南宋、北宋,当时的一个 历史学家裴松之所作的《三国志注》。

那么除了这些正史材料来源之外,《三国演义》也吸取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和民间艺人的创作,例如大家熟悉的南朝宋刘义庆所作的《世说新语》,《三国演义》里边对它有所取材。
有同学会问:《世说新语》是一本什么书啊?在这个文学界,很多学者把它当成是一个微型小说看,其实它有很多的史料价值。
同时《三国演义》还吸取了宋元时代民间艺人在舞台上表演的话本,三分事略和说三分的故事,还有很多元朝杂剧的一些剧目,比如《单刀会》、《华容道》这些内容。
那么通过这个呢,我们就可以发现,《三国演义》它是一本有大量的基础和前人创作成果的这样的一个集大成之作,有丰富的史料依据。
所以明代的一个学者叫高儒,他说《三国演义》的创作叫做:
“ 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非俗非虚,易观易入;非史氏苍古之文,去瞽传诙谐之气,陈叙百年,该括万事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三国演义》这本书,它的创作主要是依据正史,又采取了一些稗官野史的材料,通达文辞,礼尚风俗,既不是很俗,也不是很虚,大家容易看懂。
它的语言风格,既不是正史那些诘屈謷牙的古文,也不是民间话本那种诙谐滑稽的那种庸俗的语言。它陈述了百年的历史,其中涵盖了一百年以来万事万物,就是涵盖了很多的内容。
所以 我们读《三国演义》的时候,要记住两个评价。第一个评价叫做“ 七实三虚” ,因为《三国演义》这本书它的来源以实为主,所以是七分实。
三分虚呢,就是一方面它来源于一些话本、小说,它本身是虚的,另一方面,罗贯中虚上加虚啊,他又做了一些新的创作。

那么第二句评价叫“ 文不甚深,言不甚俗”,这话很有意思。什么叫文不甚深呢?就不是很深。那不是很深,到底深不深呢?
对中学生来讲,还是比较深的,因为它这里面用了很多文言作品的材料,像《三国志》、《三国志注》、《世说新语》,他把大量的原文就用在这里边。那同学们读这个文言文,那你肯定感觉到有点深。
但是他又加了一些口语化的改写,大量的叙事的过程中,避免了那些艰深古奥的词汇,所以我说它不甚深。
“言不甚俗”就是,虽然它有话本的很多的依据,但是它脱离了那种完全口语化的语言风格。所以我们说,这个《三国演义》应该说是非常典型的一种改造。
那么综上所述呢,对第一个问题,我们就可以得出来两个结论。 第一个结论,《三国演义》是在明清时代这样的一个社会历史发展大环境下出现的。第二个,《三国演义》是汲取了众家之长,在丰富的史料和杂说、小说的基础上出现的。
这就是《三国演义》这本书它诞生的大环境和它的小环境。

02
三国演义的作者情况
那么第二个问题就是,这本书既然写得这么好,那么它就需要一个很有才华的人去对所有的材料进行编写、虚构和再加工,那么这个才华横溢的作家,他是谁呢?
我们看《三国演义》,这个书脊上都写着,作者叫 罗贯中。罗贯中这个人啊,姓罗,名本,字贯中,所以他叫罗本罗贯中,不是荷兰队踢足球那个罗本。
那么这个罗本罗贯中,他生在哪里啊?
他死于何时啊?
小的时候受过什么教育啊?
长大了以后他从事什么职业啊?
他的老师是谁啊?
家人如何啊?
这些细节你就不要问了,叫做“语焉不详”。这是明清小说家的一个共性。所以 我们看四大名著,你都能发现这个特点,作品传世,但是其人不详。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个跟小说作为稗官野史,在文体上长期不受重视有关系;同时又跟小说家的出身和他的成长环境有关系。
一般什么人写小说呢?大多是那些不得志的文人。那么这些人,他不做官,所以他的生平不列入正史,因为他们所做的是文体卑下者流,所以他们在野史上也往往是其名不彰。
那么据现在有限的考证的资料,大体上可以说, 罗贯中是元末明初人,他生在元朝至顺元年,也就是公元1330年,死在建文帝二年,大约是1400年,寿命在70岁左右。

据说罗贯中有一个号,叫做“ 湖海散人”。年少的时候曾经流落江湖,后来他做了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士诚的幕僚。 张士诚兵败被杀以后,他就归隐不仕,不当官了,集中精力来从事小说创作。
还有的学者认为,罗贯中写《三国演义》应该是在他50岁以后,历时了十多年才完成。
除了《三国演义》以外,罗贯中还写了很多的小说,比如《三遂平妖传》、《残唐五代史演义》等等。但是这些小说,它的艺术成就总体来讲远远不如《三国演义》高。
那有的同学会问:《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那么我们今天看到的这本书,它就是罗贯中当时写的原稿吗?
答案是“否”。 今天我们看到的《三国演义》,还有第二作者,也就是作者之后,对《三国演义》进行系统的加工者、改写者和整理者。
在明朝初年,也就是大致与金圣叹同时代的这个时间里,有一对父子叫 毛纶和毛宗岗。
毛氏父子很喜欢《三国演义》这本小说,他就对《三国演义》进行了评点。在评点《三国演义》的时候,他对罗贯中这个《三国演义》的原稿做了大量的修订。

那么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谈到,他们修订《三国演义》有哪些方法呢?
第一个叫做整顿回目。我们今天看到的《三国演义》是一百二十回本,那么原来的最早的版本是明朝嘉靖年间的版本,当然我说最早是说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版本,是在嘉靖年间。
这个版本有 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则,你看这个数你就知道,很乱。谁把它搞成 一百二十回呢?毛氏父子。
第二个叫修正文辞。
第三个叫做削除论赞。
我们知道,长篇的话本小说里面经常出现大量的论赞,这些所谓的诗词文赋放到小说里,有的时候很影响阅读的。
第四个叫做增删琐事,也就是说《三国演义》的原稿里面有很多事情它可以不写,但作者不能忍痛割爱,所以到毛宗岗父子这儿,就把它删了。
有些事情写上比较好,像《世说新语》里边关于蔡邕、蔡文姬、孔融,这些名人名士他们的事迹,毛氏父子又把它加上了,所以叫增删琐事。
最后一个叫改换诗文。我们现在看的《三国演义》,它有个开篇词,叫《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这个词写得好: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个词写得好,一方面它词本身写得好,另一方面它放到《三国演义》这个开头,它就是好上加好。
那是谁把这个开篇词放到《三国演义》头上呢?
肯定不是罗贯中,因为这个词是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杨慎他写的,杨慎的生卒年是1488年到1559年,罗贯中他不可能读到杨慎的词, 是毛宗岗父子把这个开篇词加到《三国演义》之前的。 一下就让三国的故事充满了一种对历史兴衰的感叹,人世苍凉的慨叹,为《三国演义》这本书增色太多了。所以你看他们的改编,可以说大部分是非常优秀的。

那么同时, 毛氏父子也进一步增加了蜀汉的正统地位。我们说《三国志》,就是陈寿的,它是以曹魏为正统的,也就是在叙事的过程中,都是按曹魏的年号来,这一年是曹魏多少多少年,你是正统嘛。
而这个毛氏父子,他是以蜀汉为正统,他最后采取的是谁呢?是朱熹的一本书叫《通鉴纲目》,朱熹就认为蜀汉刘备那才是继承汉朝的正统,你曹操,你乱臣贼子,曹丕你称帝这属于不法行为。
所以毛氏父子就采纳朱熹的做法,进一步对刘备和关羽进行美化,在叙事的过程中特别强调了蜀汉的正统地位,以蜀汉来纪年。
这就是这本书它的作者情况。它也反映了一般的中国古代小说,它的成书和最后完善这样的一个规律。

03
《三国演义》讲的什么事?
第三个问题,就是《三国演义》这本书它讲了什么故事呢?你不是说该括万事吗,那能不能再概括一下说这万事主要是哪些事呢。
一言以蔽之, 《三国演义》讲的是东汉末年到晋国统一天下将近一百年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
你读《三国演义》会发现,它对个人的生活行为写得非常少,如果写到生活行为呢,它也是政治行为。
就拿刘备来讲,刘备被吕布从徐州赶走,他投奔曹操,他去学种地,学农。这个事情是刘备的生活问题,但其实它是政治问题,叫做韬光养晦嘛。
这个故事就发生在青梅煮酒论英雄这个桥段里面。刘备娶亲,娶了孙权的妹子,这是属于生活问题啊,其实它是个政治问题了,这是孙权和周瑜设的一计,这是刘备将计就计。所以我说《三国演义》讲什么,就讲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
那么所谓的军事斗争,它无非是政治斗争的一个延续,它是政治斗争的一种极端情况,政治能解决的问题干嘛用军事解决啊,没办法才用军事斗争来解决。所以老子讲,“ 须知兵者为凶器,圣人不得已而为之。”
那么具体来讲,这个《三国演义》每十回到十五回,大概讲到一个关节。前十回书叫做“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到“ 勤王室马腾举义 报父仇曹操兴师”,可以看成第一个小部分,也就是一个小的叙事单元。
在这个叙事单元里面,桓、灵二帝无道,导致了十常侍内乱,外部黄巾军起义蜂起,汉朝江山风雨飘摇。袁绍、曹操、孙坚、刘表各路诸侯,叫做乱世英雄起四方。在讨伐黄巾军的过程中发展壮大,形成了割据势力。 而其中第一个执掌朝纲的董卓,在进京后倒行逆施,最后被王允设计杀死。所以它是三国的一个启蒙萌芽阶段。

第十一回到第二十回,也就是从“ 刘皇叔北海救孔融 吕温侯濮阳破曹操”到“ 曹阿瞒许田围猎(打围) 董国舅内阁受诏”,这也可以看成一个关节。
这个关节讲的是曹操战败吕布之后,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了最有发展潜力的群雄逐鹿的这样的一个竞争者。
第二十一回到第三十回,“ 曹孟德(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到“ 战官渡本初败绩 劫乌巢孟德烧粮”,还是以曹操为主要的叙事对象,讲的是曹操在官渡之战中重创袁绍,基本平定了中国北方。

三十一回到第四十回,就是从“ 曹操仓亭破本初 玄德荆州依刘表”到“ 蔡夫人议献荆州 诸葛亮火烧新野”,讲的是曹操平定袁绍之后,收取荆襄。
与此同时,刘备三顾茅庐,孔明出山,隆中决策。孙权静观其变,赤壁大战一触即发。这段过程就是赤壁的前奏。
四十一到五十回,从“ 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写到“ 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讲的是赤壁之战之后,孙、刘联军取胜,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五十一回到第六十回,“ 曹仁大战东吴兵 孔明一气周公瑾”这是五十一回,一直写到第六十回“ 张永年反难杨修 庞士元议取西蜀”讲的是赤壁之战之后,孙、刘矛盾斗争加剧了,曹操平定西凉,刘备不断壮大,试图要入川,收取刘璋的西川。
六十一回到第七十回,从“ 赵云截江夺阿斗 孙权遗书退老瞒”一直到“ 猛张飞智取瓦口隘 老黄忠计夺天荡山”,讲的是曹操消灭了朝廷的反对派以后,进一步巩固了统治权。刘备入主西川,取代刘璋。那么曹、刘围绕着汉中之地开始战争,最后这个战争是以刘备、诸葛亮的胜利而告终。

七十一回到第八十回,从“ 占对山黄忠逸待劳 据汉水赵云寡胜众”一直到“ 曹丕废帝篡炎刘 汉王续(正)位成(续)大统”,这段故事发展是急转直下的,就是孙、刘联合被破坏了。关羽失荆州,被孙权杀死。与此同时,曹操身死,曹丕称帝,刘备转而称帝。三国之中,已经有两国成立了。
八十一回到第九十回,从“ 急兄仇张飞遇害 雪弟恨先主兴兵”一直到“ 驱巨兽六破蛮兵 烧藤甲七擒孟获”,主要讲了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就是夷陵之战,刘备兵败,最后白帝城托孤。第二件事情就是诸葛亮为北伐奠定基础。他干了一件什么事呢?叫做七擒孟获。这段叙事的重点就开始从曹、刘集中到或者是聚焦到诸葛亮的身上。

九十一回到第一百零五回,讲了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失败。
一百零六回开始,一直到第一百二十回,这段讲的就是司马家族崛起,魏政权名存实亡。而吴、蜀两国呢,政治腐败,国力空虚。这三个国家先后被司马氏所灭。
那么我们要注意, 它灭的顺序是魏灭蜀,晋代魏,晋灭吴,是这样的一个顺序。所以三国的故事就结束了。

那么通过大概梳理三国的整体故事情节,我们发现,《三国演义》它不是从既成的事实开始写起的,它把重点放在了三国创建的历史风云上, 它展现了三国的创立者波澜壮阔的斗争史和其中涌现出的一大批杰出的英雄豪杰。
如果我们把这个历史事件做一个年表的话,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
这个所谓三国, 第一个成立的国家是哪个呢?是曹魏。魏国是在公元220年曹丕称帝。 第二个成立的国家是蜀汉,蜀汉的皇帝刘备啊,就憋着等曹操、曹丕称帝,曹丕一称帝,刘备立刻就称帝,时间是在公元220年。可是刘备称帝的时候曹操都死了。
孙权什么时候称帝呢?是在公元229年。到公元229年的时候,所谓的三国鼎立才真正的形成。
而三国鼎立正式形成的时候,我们所熟悉的那些风云人物,曹、刘都已经死掉了。
所以我们看《三国演义》它写的时间线,它是从公元184年开始写起,把叙述的重点放在了184年到公元221年,也就是这四十年间的三国的形成期上,而没有从公元229年开始写起,写到280年晋灭吴,它没有把重点放在三国的既成期上。
这是我们讲三国的时候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作者非常高明地写出了得天下、失天下二者是各占一半的,两个放在一块才是真正的三国历史。

04
怎样读《三国演义》?
那么最后一个问题,就是《三国演义》这本书该怎样读。这个问题呢,我在后面三十节课里面会给大家讲的。这里面我想主要谈四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三国演义》你要耐心读,当然我们读什么书都要耐心地读,不要贪快求成。
但《三国演义》这本书,因为它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大家读的时候一定要静下心来,去品位那个精练的文言文的这种叙事之美,你至少把每句话意思读懂了,可以去借鉴工具书。 《三国演义》能够通读下来,在字义的理解上不存在问题,中高考文言文满分没问题。
第二个就是边记录边读。
为什么呢?因为《三国演义》里边人物太多,人物关系非常复杂,故事“该括万事”嘛。
所谓“该括”就是概括、涵盖的意思,故事之间错综复杂,盘根错节,你一边记录,你能把这个事情来龙去脉、人物和人物的关系你记下来,不然你搞不清,这搁哪儿又冒出来一个人物啊,这个人物哪个国家,怎么来的,什么关系,你搞不清楚,最后你没法给别人讲三国故事。

第三个就是带着问题去读。
我们讲三国七实三虚,你读《三国演义》你就问啊:
这个故事真的还是虚构的啊?
作者为什么虚构啊?
怎么虚构的啊? 虚构得好不好啊?
你看一个具体的故事的时候,你要评价人、评价事,这事对不对啊?
不是是非成败转头空吗,杨慎可以说转头空啊,我们作为学生说,你不能说“哎呀,是非成败转头空啊,关我什么事,爱咋咋地吧”,这不好。
可以看,今天我们该如何看待《三国演义》啊?
它那个成败原因对我们有什么启迪啊?
语文学习,它的描写人物的方法,讲故事的方法,我们可以怎么把它用到我的作文里啊?
这些故事哪些可以作为我写作的素材啊?
所以你就带着问题去读,有问题就有目标,有目标才能有收获。
那么 最后一个,就是要发挥我给你们讲课的这作用,语文学习,它不是历史学习,听课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老师讲课的一些思想方法。
我们这门课,我们用人物来分,先讲几个主题,叫主题篇,然后我们把三国的人物分成统帅、文臣、武将、三国群像,那我讲的过程中,我就会评价人物,论证是非,带大家辩证思考、合理表达,最后形成语文能力。
那你说你将来你自己在读书的时候,你也可以去像我讲课这样去思考问题,去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去解决语文的问题,这就达到了你听课的效果。
如果你光听课,你不读书,你没有一个实际的操练,咱们就不能发挥这种听课的作用。
有的同学说你听课,课是什么啊?课就是以少胜多,以小博大,我就讲三十讲,《三国演义》三百讲也讲不完,但是这三十讲,这就是少和小,你如果能够一边读书一边听课,把这个方法运用到其他地方去,你就实现了以小来博大、以少胜多这样的一个目标。
所以呢,最后非常期待同学们能够认真地去学习这门课程,同时把《三国演义》读好,也非常期待同学们的学习成果。
这一讲就到这里,再见!
1条评分金币+22
zhdf 金币 +22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2019-12-31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离线假正经也

UID: 1801544

精华: 136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610
金币
88230
道行
18910
原创
538
奖券
560
斑龄
0
道券
29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9-12-28
现代人对三国的了解完全是根据影视剧和网络,而不是《三国演义》!
1条评分金币+4
zhdf 金币 +4 鼓励一下 2019-12-31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至尊狼王

UID: 74095

精华: 47
职务: 山庄贵宾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809428
金币
50232
道行
19085
原创
288
奖券
12490
斑龄
0
道券
1292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230(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7-15
最后登录: 2025-01-2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9-12-28
不管怎样,这本书也不过是一部小说罢了,不能把它当作历史
1条评分金币+3
zhdf 金币 +3 鼓励一下 2019-12-31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离线2076402

UID: 1318208

精华: 1
级别: 武当天尊
发帖
384
金币
9103
道行
305
原创
57
奖券
10
斑龄
0
道券
3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70(小时)
注册时间: 2011-07-26
最后登录: 2024-06-26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9-12-28
三国相关的书籍没有读过,只是有时候会在网上看看文章,不过影视三国演义每年都看一次
1条评分金币+5
zhdf 金币 +5 鼓励一下 2019-12-31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离线假正经也

UID: 1801544

精华: 136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610
金币
88230
道行
18910
原创
538
奖券
560
斑龄
0
道券
29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9-12-29
三国演义的影视剧版本非常的多,但必须弄清楚一点,影视剧是现代人编写的,当作娱乐看看无可厚非,但要是拿现代影视剧里情节去解读古代小说里的人物,那就是有病了!就好比前些日子,有道友Idx111论证司马懿是聪明睿智的一条理由就是,司马懿斗败过杨修。而这就是影视剧里的情节!这个道友竟然还振振有词,沾沾自喜的。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说明其不仅的确读不懂《三国演义》,而且打开的方式根本就是原则性错误的!!!
[ 此帖被假正经也在2019-12-29 12:01重新编辑 ]
1条评分金币+5
zhdf 金币 +5 鼓励一下 2019-12-31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离线假正经也

UID: 1801544

精华: 136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610
金币
88230
道行
18910
原创
538
奖券
560
斑龄
0
道券
29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9-12-29
要想读懂《三国演义》,其实也并不难。只要选择正确的打开方式就行了。那么,什么是正确的打开方式呢?非常的简单,那就是用古人的思维去解读古人,而不是用今人的思维去解读古人!!!
1条评分金币+5
zhdf 金币 +5 鼓励一下 2019-12-31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离线7842949

UID: 1517278


发帖
96619
金币
-1399
道行
4200
原创
0
奖券
460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6071(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2-26
最后登录: 2024-09-12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20-04-15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1条评分金币+3
zhdf 金币 +3 - 2020-04-25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