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是常见的症状,所以很多人都不会太关注,觉得发烧和感冒一样,过一段时间就会自然而然好了,其实不是的,发烧严重的话,还会引起很多疾病,会伤肝等。小儿发烧怎么退呢?下面就由小编给大家介绍下吧。
中医治疗发烧 我们每个人都体会过发烧,中医在治疗发烧上有很多的方法,但是如果你选择错了的话,不仅不能够治好,还会起到反作用哦。 发汗退热法 这是常见的退热方法,适用于感冒发热的病人。常见的发热与恶寒怕冷同时出现,无汗或有汗不畅,因受邪性质的不同和病人体质的差异,又可分为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两大类。 风热感冒表现为发热明显,体温较高,一般有汗,且兼有头痛、口渴、咽喉肿痛等症状,可通过发汗散邪,使邪热外达,发热随之减轻,从而达到退热之效。风寒感冒表现为发热较轻,恶寒明显,一般无汗,且兼有头痛,肢体酸痛,鼻塞流清涕,口不渴,咽喉不痛,脉浮紧等,治疗上应该辛凉解表、发汗退热,可以用九味羌活丸和感冒清热颗粒来治疗。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多喝热水,盖好被子捂出汗、泡桑拿、热水泡脚等方法来出汗,终起到退烧的作用。但是我们在洗桑拿的时候也要注意保暖,不要受到风寒,发烧的时,我们的皮肤毛孔也会堵塞,我们可以通过刮痧的方法使毛孔开泻,里面的邪气排泄出来,这有有退烧的作用。 热者寒之法 可用药性寒凉的药物来达到退热的目的。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发热而不恶寒的病人。如见“四大”症状,即表现为高热不退(大热),汗出较多(大汗),口渴喜喝冷饮(大渴),脉象洪大而数(大脉)等症状,就是热盛津伤证,此时不能用发汗退热法,宜用甘寒退热法,可用中药白虎汤来治疗。如见高烧不退,烦躁,口燥咽干,大便干燥,小便黄,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状的,为热毒炽盛证,当用苦寒清热法,可用三黄片来治疗。 生活中,我们还可以喝些冷饮料,但由于药物和饮料都偏属寒凉,易伤脾胃,要适可而止。体温在38摄氏度以上的还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可将冰块放在额头、腋下等部位或用酒精擦浴的方法退热。此外,还可按住风池或曲池穴10分钟,达到发汗退热的效果。 通腑泄热法 也叫做“釜底抽薪法”,即用苦寒通便的药物来达到退热的目的。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高热而有便秘的病人。甚至病人出现胡言乱语,舌苔黄糙起刺等症状。 这时要用清热的药物同时配上通便的药物,大便排下后,热也就降下来。这就是通利大便,泻下热结,使邪热从下而去,可达到去火退热之功,临床上可以用防风通圣丸来治疗。还可适当吃些西瓜或容易拉肚子的食物,但注意不要造成过度腹泻。 此外,按摩天枢、大肠俞、大横、内庭等穴位,也能起到通腑泄热的功效。 滋阴清热法 即用滋阴的药物来治疗阴虚发热的病症。主要适用于由于阴虚而导致的胸口发热,手脚心发热,伴有烦躁不适,夜间出汗等症状,多见于体型瘦弱的人,也常见于患有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肿瘤等疾病。 此时不能应用前面所讲的方法,而应该滋阴清热,可以用知柏地黄丸或大补阴丸来治疗。还可按摩照海、太溪、涌泉、三阴交等穴位,多吃鲜藕、菱角、鸭梨等食物。 治疗发烧的偏方 偏方一 用料:生姜10克,葱白15克,白萝卜150克,红糖20克。 制法:水煎服,服后微出汗,既可明显减轻症状。 功效:解表散寒、温中化痰。主治感冒畏寒、咳嗽痰多。 偏方二 用料:紫苏叶10克,生姜10克,陈皮12克,红糖20克。 制法:水煎服。 功效:解表散风、燥湿化痰。主治感冒发烧、咳嗽痰多。 偏方三 用料:荆芥10克,紫苏叶10克,生姜15克,红糖20克。 制法:水煎服,每日两次。 功效:解表散风、理气宽胸。主治风寒感冒、头痛、咽痛。 偏方四 用料:金银花15克,竹叶9克。桑叶6克,甘蔗100克,白糖20克,白萝卜120克。 制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解毒、消炎止痛。主治感冒发烧、咽喉疼痛。 偏方五 用法:桑叶6克,白菊花10克,竹叶10克,薄荷6克,淡豆豉10克。 制法:水煎服。 功效:散风清热。主治风热感冒、发烧头痛。 偏方六 用效:紫苏叶6克,荆芥10克,山楂10克,冰糖20克。 制法:水煎服,每日两次。 功效:解表散寒。主治风寒感冒、全身关节痛。 热姜糖水 用姜煮成的红糖水,可以起到驱寒的作用,因此发烧时,妈妈不妨试试。 热姜可乐 可乐是我们现代年青人常喝的饮料了,不过,它不仅仅是一种饮料,把它跟姜片一起煮着来喝,可以驱寒、解热,对于发烧的患儿来说,是一种不错的退烧小验方。 菊花茶 菊花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当发烧时,用正处于开花期的菊花来泡一壶茶,就可以起到暖和身体,清除体内热毒的作用。因此,对于有畏寒症状的发烧病人,适时地来一壶热菊花茶,可以起到很好的退烧降温作用。妈妈不妨给小孩试试。 有助退烧的花草茶 在发烧时,也可以不妨试试一些药草茶,例如具有杀菌、消炎、发汗作用的百里香、洋甘菊等中草药。用它们来泡热茶喝,趁热喝下去,对于退烧散热有很好的功效。 生姜萝卜糖水 当你感冒、发烧,同时伴有痰多、口干等症状时,不妨试试一些民间小偏方,用生姜、白萝卜、葱白,再加入红糖来煎煮,趁热饮服,当小孩出了一身汗后,就会感觉痰多、口干等症状明显减轻了。这一小偏方具有驱寒散热、消炎化痰的功效,发热时不妨试试。中医治疗发烧的秘方 冷敷 如果高烧无法耐受,可以采用冷敷帮助降低体温。在额头、手腕、小腿上各放一块湿冷毛巾,其他部位应以衣物盖住。当冷敷布达到体温时,应换一次,反复直到烧退为止。也可将冰块包在布袋里,放在额头上。 热敷 假使体温不是太高,可以采用热敷来退烧。用热的湿毛巾反复擦拭病人额头、四肢,使身体散热,直到退烧为止。但是,如果体温上升到39℃以上,切勿再使用热敷退烧,应以冷敷处理,以免体温继续升高。 擦拭身体 蒸发也确降温作用。专家建议使用冷自来水来帮助皮肤驱散过多的热。虽然你可以擦拭(用海绵)全身,但应特别加强一些体温较高的部位,例如腋窝及鼠蹊部。将海绵挤出过多的水后,一次擦拭一个部位,其他部位应以衣物盖住。体温将蒸发这些水分,有助于散热。 泡澡 有时候,泡个温水澡是舒服不过了。它同样也可以起到缓解发热的症状。婴儿应以温水泡澡,或是以湿毛巾包住婴儿,每15分钟换一次。 补充液体 当你发高烧时,你的身体会流汗散热;但当你发高烧时,身体会因为流失太多水分而关闭汗腺,以阻止进一步的水分流失,这使你的身体无法散热。解决之道就是补充液体,喝大量的白开水及果菜汁,其中果菜汁含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质,尤其是甜菜汁及胡萝卜汁。如果你想喝番茄汁,应选用低钠的产品。发烧期间应避免固体食物,直到状况好转。如果呕吐情形不严重,还可以吃冰块退烧。在制冰盒内倒人果汁,冰成冰块,还可在冰格内放入葡萄或草莓,这尤其受到发高烧的孩子欢迎。 适当眼用止痛药 若感到非常不舒服,可服用止痛药。成人服用2片阿司匹林或2片扑热息痛,每4小时服用——次。扑热息痛的优点是较少人对它过敏。由于阿司匹林与扑热息痛的作用方式有些不同,因此你若觉得使用任何一种皆无法有效地控制发高烧,不妨两种并用。每6小时服用2片阿司匹林及2片扑热息痛。服用这些药物时,需先经医师同意。 注意穿衣适量 如果感到很热,则脱下过多的衣物,使体内的热气可以散发出来。但如果因此而打寒颤,则说明衣物太少,应该增加,直到不冷为止。同时,勿使室温过高,医师通常建议勿超过20℃。同时,应让室内适度地透气,以帮助复原,并保持柔和的光线,使病人放松心情。实物退烧的验方 藿香正气水敷肚脐 做法:霍香正气水,剪开倒到小棉球上,放到肚脐上,拿两创可贴十字交叉一贴,12小时换一次。此法只针对暑湿型感冒引起的发烧,1岁以上宝宝适用。 香菜、白萝卜、生姜加冰糖煮水 做法:香菜去叶子留茎和根3-4根,白萝卜2-3片,生姜1-2片,加冰糖加水煮15分钟。煮好后在手背上试试不烫后给宝宝喝,宝宝会出汗退热的。一位老中医推荐的超级管用的方子! 蒜片贴脚心 做法:用蒜片贴在脚心上,一定要记得不要贴太久3分钟就差不多了,多了会在脚心起泡的!对于治疗上火、咳嗽、高烧等可起到辅助作用。 鸡蛋清贴额头 做法:弄一个杯口小点的器具(如酒杯),把鸡蛋清倒在里面,用纱布把酒杯包起来,然后用杯口对着孩子的额头慢慢打圈涂抹,基本上一个蛋清差不多涂抹完了时,烧也就退下来了。 喝四豆汤 做法:四豆汤一份的分量是:黄豆20颗,绿豆15颗,黑豆15颗,白饭豆15颗(尿少才用,尿多或正常就不加),不加白饭豆就是三豆汤了。先用水泡1个小时,然后煮浓汤喝。适用于风热或风寒引起的发烧,风热的更见效。 敷四仁粉 做法:桃仁、杏仁、枣仁、栀仁等量磨成粉,用鸭蛋或是鸡蛋清调成糊,放到纱布上,敷在脚心,固定好。男左女右, 只敷一个脚心就好, 敷好后定时检查药糊是否变干。如果已变干而未退烧可以再敷新药糊,一般敷后半小时就出汗烧退。对于手脚发热类型的发烧效果尤好。人体5个退烧穴 在人的一生中,总会被个小小病痛所困扰着,尤其是感冒发烧时常出现,尤其是小孩子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对于此让家长十分的担心,那么我们除了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之外,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穴位来应急退烧,合理使用,往往有奇效。 发热多是机体正气与外来邪气相搏斗,机体免疫力较强的表现,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特殊处理。但高热(体温在39℃以上者)时,人体内环境失衡,脏腑功能紊乱,特别是小孩,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易出现惊厥,需要紧急处理。那么这五个“退烧穴”就是你的假选。 大椎穴 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督脉与身体十二正经中所有阳经的交会点,总督一身之阳,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在大椎穴,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加拔火罐效果更好。也可以做大椎穴按摩,配合推脊柱,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约推100—300次。 十宣穴 即十指尖,共10个。十宣穴急救用途较多,民间广泛应用于热病、癫痫、小儿惊风等。高热时,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3—5滴为宜。 曲池、合谷、外关穴 曲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为曲池。合谷俗称“虎口”,在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凹陷中。曲池与合谷均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既能疏风解表,又能清泻阳明。外关在腕背横纹中点往上取两横指。外关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是解表退热的要穴。用毫针刺这3个穴,能降体温。也可按摩这3个穴,同时配合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向上推向肘部约300次。 刮痧疗法是人们常用的民间疗法之一,对高热也有奇效。可以选用上述穴位进行刮痧,也可以选背部沿督脉和膀胱经、腋窝、肘窝较大面积处,自上而下,先轻后重,刮至局部皮肤出现紫红色痧点即可。 上述方法仅适合于应急,要想彻底退热,关键是针对病因治疗,所以病人应该首先去医院。
[ 此帖被沙漠之虎在2020-07-26 09:26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