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鱼叔试毒了不少内娱热播剧。
着实有点心累。
那咱们换换口味,聊点别致的:
周星驰,做短剧了。
此前消息一出,就已万众期待。
大咖「下凡」,这是要整顿短剧的架势?
不久前一上线,播放量迅速破百万,热度破亿。
直接登顶短剧最热榜首,声量不小。

谁知几集之后,骂声如潮。
播放量一路锐减,热度断崖式下跌。
又一部消费情怀的诈骗烂剧,在差评中诞生。


平心而论,鱼叔觉得周星驰作品一直以来都「自带时差」。
他的很多电影,当时口碑一般,后来品出嚼劲儿。
所以,这次会不会又是一场错位?
为此,鱼叔点开短剧检验了几集。
看完只能说,我想太多了——
《金猪玉叶》


短剧火,如今似乎已经成了一种共识。
今年年初就有相关报道,周星驰决定踏足短剧领域,干一票大的。
为此与抖音合作,特地成立短剧厂牌「九五二七剧场」。
周星驰亲自把关出品,扶植合作创作者探索短剧。


《金猪玉叶》就是「九五二七剧场」出品的第一部作品。
创作团队个个能打。
合作监制易小星,曾参与创作 《万万没想到》《报告老板》等系列短剧。
论资历经验,算得上互联网最早一批成功的短剧制作者了。


又请来不少这两年颇有热度的喜剧人参演。
自带笑点,加持作品。

剧中还大规模致敬周星驰作品。
埋下不少彩蛋,情怀直接拉满。


用制片人自己的话说,整部剧都是顶流配置。
怎么看,都有刷新短剧印象、吊打同行树立行业新标准的可能。

如此这般,怎么还能扑了?
这就要从头说起。
这是一部诈骗题材的爱情喜剧。
女主角叶小莱(夏若妍 饰) 的姐姐,遭遇了情感类诈骗「杀猪盘」。
被骗光了所有财产,绝望之下跳楼自杀,幸在未遂。

叶小莱身为一名律师,于公于私都决心帮姐姐找到并严惩诈骗犯。
为此,循着线索从台北一路追到了成都。

谁知,所谓的嫌疑人朱浩(史元庭 饰) ,只是个普通的主播。
是有人盗用了他的身份照片行骗,真凶另有其人。

叶小莱眼看就要无功而返。
却恰好碰上其他受害者也找上门来,又有了新线索。
于是,叶小莱为了姐姐,朱浩为了洗脱嫌疑,二人一同踏上了追凶之路。

看得出来,这部剧主打看点就是追凶+喜剧+周星驰元素。
之所以被骂,正是这三个看点一个都没拍好。
所有追凶线索,都给的比笑点还硬。
比如叶小莱发现,犯罪者曾提到一段童年回忆。
而这段经历只有朱浩与发小知道,这说明诈骗犯就在这些人里。

其中最有嫌疑的,是帮朱浩办过保险的小妹。
谁料二人追踪而去,却被保险小妹三言两句说服,打消了怀疑。
她给出的理由是:
「我要是卖你信息,有必要(在公司)卷成这样吗? 我冒充你干啥,你一男的我一女的」
所以呢?说服力在哪?这就信了?

你别说,男女主还真信了。
还顺着保险小妹给的线索继续追踪。
接下来的其他线索,同样各种牵强各种降智。
鱼叔甚至进行了自我反思:是不是咱要求太高了?


有人会说,短剧而已,又是喜剧,没必要过分要求逻辑,有笑果就行了。
确实,有时候能让观众笑出来就够了。
不巧的是,很难笑。
剧中大部分笑点设置,一靠尴尬的错位。
比如叶小莱误以为朱浩在搞「杀猪盘」犯罪时,男主角朱浩家业刚好是屠夫。
包袱全靠「杀猪」的双重意义碰撞。


是了,除了错位,笑料输出还靠低级谐音梗。
南侧/男厕

还有,过时的口音梗。


以及无数网络流行词和热梗的堆砌。
观感仿佛提前过年,早早享受到了春晚小品式的无聊尴尬。

剧中确实有不少喜剧人面孔。
但有的在演小品,有的在说漫才,有的在单纯恶搞。
挺热闹的,就是表演风格割裂,经常性幽默未遂。

所谓的周星驰元素,也多是单薄的道具。
停留在「提了一嘴」的程度,穿插在台词里。

所以这明明是一部喜剧,鱼叔竟然越看越着急。
因为放眼望去全是尴尬,纯粹到没有一丝笑点。
总能让人想到徐志胜那句:
「说了这么多句,一个梗都没有啊?」

但话说回来,鱼叔以上这些评价更多是基于故事片标准。
《金猪玉叶》毕竟是一部短剧,创作模式确有不同。
碍于每集5分钟左右的时长,短剧节奏更多追求情绪刺激和反转设置。
就像如今很多大热的短剧,讲究几秒一个高潮,让观众不知不觉上瘾。
那以短剧标准来看,这部剧如何呢?
抱歉,也很难看。
反转老套,走向大多都能被观众猜到。

情绪钩子也并非传统「霸总」「复仇」短剧那样,抛向愤怒、逆袭这样的直接欲望。
而是另辟蹊径,大搞温情。
比如寻找诈骗犯行踪的过程中,热心替单身大姐圆爱情梦,让家人放心;

关怀自闭症儿童,看到她家庭的不幸;

甚至全剧贯穿两岸关系话题,主打一个「回家」主题的煽情。


以上种种小单元剧情,原本也有一定现实意义。
但放在一个短剧里,碍于时长无法充分铺垫纵深。
只能单薄地像元素大拼凑,更显无聊。
明明一集只有五分钟,还能让人生出按下倍速之心。
且支线篇幅远远大于追凶主线,侧重失衡让短剧吸引力大大流失。
极速下滑的数据,说明了一切。

看到这,别说整顿短剧了,搞不好还输人一大截。
这个时候,不少观众如梦初醒。
明明打着周星驰的招牌,整部剧却好像跟周星驰一点关系都没有。
被辜负的情怀与期待,让作品也像一场「杀猪盘」诈骗。



其实每次写烂剧,就有不少鱼友心疼鱼叔,为一部这么烂的剧还要写这么多。
其实鱼叔也挺煎熬的。
但坚持干掉烂片烂剧,一方面是为大家排雷,另一方面是每一部烂剧的成因里都藏着不少行业问题,反映着内娱乱象。
就像看了这部短剧后,我去扒了扒创作背后。
发现这部剧结果如此,是因整个创作过程都透露着拧巴。
首先,易小星起初拒绝了短剧创作邀约,出于抓住与周星驰合作的机会才接下制作。
但周星驰作为出品人只把控宏观层面,并不参与核心创作。
且在短剧领域,熟悉度更多依赖制片人和拍网大为主的导演。

双方共识更多在于,即便是网剧也要保证质量。
所以并未选择画面信息量小的竖屏,依然采用横屏格式。
整个故事框架也没依照传统短剧创作套路,而是以拍喜剧电影的思路,先拍长片体量,再切分成24集。

这就导致,虽然这部剧在镜头质感上确实优于竞品。
但整体拍摄思路依然沿用故事长片模式。
只是做到了时长相似,却并未真的融入短剧创作。
体量与制作思路上的分野,让作品有了莫名其妙的违和感,成了一次失败的实验品。
也让电影大咖的「下凡」变成了笑话,周星驰招牌掉落,观众的期待也无奈落空。


其实,电影大咖「下凡」水土不服早已不是新鲜事。
即便是大导,也有不少人一换赛道就水准不保。
像是冯小刚拍电视剧,一部既傲慢又过时的《北辙南辕》就狠遭观众嫌弃。


可纵然如此,这种「下凡」也渐成趋势。
《无限超越班》里就提到,现在影视行业隐形的鄙视链正在现实中瓦解。
王家卫拍电视剧,周星驰做短剧,节目里的尔冬升也开始频频出现在综艺里。
横店变「竖店」,不管何种形式,电影人「下凡」都成了一种识时务的表现。


似乎潮流如此,聪明人自然懂得顺势而为。
但鱼叔总觉得这背后有许多难言的无奈。
不顺势,还有路走吗?
一方面,短剧来势汹汹,国产电影市场却略显疲态。
前者短短几年之内,市场规模就已逼近全国电影票房总额。
某种意义上讲,创作者想要拥有更多观众,就要做好改变的准备。
但市场到底残酷,许多不愿也无法适应新规则的创作者,会因嵌不进新的游戏规则里而碰壁挫败,磋磨创作热情。


另一方面,即便不少电影人坚守阵地,但风险今非昔比。
国产电影在变味。
越来越多的短视频化电影频频收获惊人票房,但质量却一言难尽。
热搜式剧本、 奇观化视听、符号性人物,让电影变得工具化。
电影院又何尝不是慢慢变成了现实里的短视频平台。

行业形态风云变幻,好电影越来越少,做电影难上加难。
诚然这世道确实会奖赏聪明人。
但仍愿留给一些人不聪明的选择余地,留给电影人与观众在电影里相遇的机会。
有些故事五分钟讲不完,有些事慢慢做才更快。
全文完。
助理编辑:白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