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异常的四种病理原因
一、泌尿系统感染
泌尿系统感染是尿液异常常见的病理原因之一。当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病原体侵入泌尿系统时,会引发一系列症状。例如,当大肠杆菌等细菌侵入尿路,可引起尿道炎、膀胱炎与肾盂肾炎等多种尿路感染疾病。
排尿异常:常见的排尿异常包括尿频、尿急、尿痛,也可见到尿失禁和尿潴留。慢性肾盂肾炎引起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早期可有多尿,后期可出现少尿或无尿。这些排尿异常主要是因为感染导致泌尿系统组织受到刺激和损伤,影响了正常的排尿功能。
尿液性状改变:
尿液浑浊:感染会导致尿液中出现脓细胞、细菌代谢产物等杂质,从而使尿液变得浑浊。
血尿:感染引发泌尿系统组织炎症,可能会损伤尿路黏膜或肾脏组织内的血管,导致红细胞进入尿液,形成血尿。不过,血尿不一定是由尿路感染引起的,外伤、肿瘤、结石等也可能引起血尿。
二、肾脏疾病
肾脏是尿液生成的重要器官,肾脏出现疾病会直接影响尿液的状态。
肾小球肾炎:这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受损。正常情况下,肾小球可以阻止血液中的蛋白质和红细胞等大分子物质大量进入尿液,但在肾小球肾炎时,肾小球的滤过膜通透性增加,会导致蛋白尿(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异常增加)和血尿的出现。大量蛋白质从尿液中流失,会影响人体的营养状况和渗透压平衡等。
多囊肾:多囊肾患者的肾脏会出现多个囊肿,这些囊肿会压迫肾脏组织,影响肾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肾脏的滤过、重吸收和排泄功能受到干扰,可导致尿液中出现异常成分,如血尿、蛋白尿等,还可能影响尿液的生成量,导致尿量的改变,如少尿或多尿等。
三、全身性疾病累及肾脏
糖尿病:长期的糖尿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会引起肾脏的微血管病变,称为糖尿病肾病。高血糖会损伤肾脏的血管和肾小球滤过膜,导致蛋白尿的出现。随着病情的发展,肾脏功能逐渐下降,还可能出现水肿、高血压等症状,尿液中的成分和尿量也会发生进一步的改变,如出现肾功能不全时的少尿等症状4。
高血压:高血压会对肾脏的小动脉造成持续的压力冲击,引起肾小动脉硬化。这会影响肾脏的血液灌注和滤过功能,导致肾脏对蛋白质的重吸收减少,从而出现蛋白尿。严重的高血压肾病还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影响尿液的正常生成和排泄,如出现少尿或无尿的情况。同时,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波动较大,还可能引发肾脏的急性损伤,导致血尿等尿液异常情况的出现。
四、泌尿系统结石或肿瘤
泌尿系统结石:结石在泌尿系统内移动时,可能会划伤尿路黏膜,导致血尿的出现。结石还可能阻塞尿路,影响尿液的正常排泄,引起肾积水等并发症。例如输尿管结石梗阻时,上方的肾脏产生的尿液无法顺利通过输尿管排出,会导致肾盂内压力升高,进一步影响肾脏功能,使尿液中的成分也可能发生改变,如出现蛋白尿等。此外,结石还可能引起泌尿系统的感染,间接导致尿液异常。
泌尿系统肿瘤:肿瘤细胞在泌尿系统内生长,可能会侵犯周围的组织和血管。如果侵犯到尿路黏膜血管,会引起血尿,这往往是泌尿系统肿瘤的一个重要症状。肿瘤还可能压迫尿路,阻碍尿液的正常流动,或者肿瘤细胞本身会分泌一些物质进入尿液,导致尿液成分的改变。例如膀胱癌患者,除了血尿外,还可能出现尿频、尿急等排尿异常症状,这是因为肿瘤刺激膀胱黏膜和膀胱三角区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