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21阅读
  • 3回复

[娱乐八卦]十二月,国产片又爆了个大事 [53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天人地

UID: 1627269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292729
金币
33960
道行
39038
原创
108
奖券
30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3678(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5-01-2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3
— 本帖被 huozm32831 执行加亮操作(2024-12-13) —
最近,我们看了一部很特别的电影短片。
男主角是一名人形机器人。


他接到的指令是回到山西八十堡村,帮助一对老夫妻完成秋收农活。


在公路上,他遇到一位坐着轮椅的老人,老人身后的机器人没电了,他们只能孤零零地停在路边。


机器人帮助对方充好了电,还叮嘱了一句“照顾好老人”。


在雄伟的雁门关前,一对游客请机器人帮自己拍照,机器人拍完后说,“请帮我也拍一张”。


游客很震惊:“你们硅基人也要拍照?”
机器人认真地回答:“只有我经历了这个时刻,这是属于我自己的记忆。”


来到八十堡村,老夫妻见到机器人,十分惊讶。他这一身银光闪闪的金属外壳,无疑与这田园牧歌式的农忙景象格格不入。


然而,机器人只做了一件简单的事,便得以令老夫妻卸下心防。
他张口说出了几句正宗的汾阳话。


夕阳里,机器人的手臂化成了镰刀,在金色的麦田里进行劳作。
最前端的现代科技,与最传统的农耕文明,两者并不违和,而是自有一种和谐并生的美感。


好吧,或许看到这里,你已经猜到了这部电影短片的导演是谁。
没错,这味儿也太正了。
这正是我们的贾樟柯导演所拍摄的《麦收》。


这是他职业生涯,首次尝试让机器人作为自己影片的主角。
自嘲用普通话就不会写剧本的他,在《麦收》里,也成功地让机器人主角说上了汾阳话。
不过,其实关于《麦收》,还有一个更特别的地方。
那就是,它完全是由AI技术来生成的。


是的,你没有看错。
这部作品里没有演员,没有摄影机,没有后期特效。
每一帧画面,全部都是由AI来进行视频生成。
就。
很震惊吧!!!
毕竟,从整个电影短片的完成度来看,《麦收》其实已经相当有“电影感”了。
你会看到一些传统的分镜方法,包括人物的正反打、演员的走位移动、场面的调度,都完全符合电影创作的逻辑。


镜头的运动也很丰富,不乏推拉、摇移、升格等等常用的摄影技巧。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人物很“逼真”。
这里就涉及到了一个业内共识。
在视频生成大模型领域,一直都存在着一个关键难题:人物脸部特征难以保持。
也就是说,以往的AI视频生成,基本上没有办法塑造稳定的人脸。
但《麦收》克服了这个难点:人物保持了一致性。


为了让男主能说上山西话,贾樟柯导演还采用了一种新式的“对口型”技术。
也就是说,需要在生成视频之后再上传音频,并将音频的内容与视频人物嘴型同步。
可能这些对我们观众来说,都是很习以为常的东西。但对于现阶段的AI技术来说,都是很了不起的进步。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麦收》其实也有着另一种隐喻。
在短短的五六分钟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部人形机器人的公路片,也是一种未来的实验,一种人与AI共生的可能性。


机器人并非不通人性,只懂冷冰冰的算法。
他会享受生活,会欣赏沿途的山西美景,还会对老夫妻说上两句入乡随俗的汾阳话。
机器人也不是人类的工具,更不是人类的奴隶。他们是可以托付的朋友,是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或许也正如AI技术之于电影创作——
AI技术没有那么“死板”,它也可以具备内容生产的创造力,具备空间和想象力。
而在未来的创作之路,AI技术不会仅仅只是一种工具。
我们更应该将其视为我们的合作伙伴。拥抱技术,才能看到更大的可能性。
《麦收》所展现的正是这种可能性。
要使得这一场实验得以发生,自然,离不开一个至关重要的“伙伴”。
那就是快手的自研视频生成大模型产品“可灵AI”。


贾樟柯导演的这部《麦收》,正是快手推出的“可灵AI导演共创计划”的九部作品之一。
可灵AI联合了九位业内知名导演李少红、贾樟柯、叶锦添、薛晓路、俞白眉、董润年、张吃鱼、王子川、王卯卯等,推出了九部具有实验性质的电影短片。
这九部作品,无一例外,全部都使用可灵AI进行视频生成。
聊完了贾导的作品,我们不妨也看看其他八部作品。
李少红导演的《花满渚》,是一部很美、很有个人风格的作品,也展现出了很鲜明的女性力量。


这部电影短片与她多年来在大小银幕的经典作品,构成了一次遥相呼应。
《花满渚》以其代表作《红粉》《橘子红了》《大明宫词》《恋爱中的宝贝》中的女性形象为人物基础,跨越不同的时空,进行了一种影像层面的叙事。


不同时代的女性,借由银幕而彼此关联,也让我们看到,她们自身其实正是命运的共同体。
她们不断地尝试跳出银幕,也正是在勇敢地挣脱束缚,挣脱自身的命运枷锁。


叶锦添导演的《快递员》,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部作品。


这部电影短片讲述了外星快递员莉莉的故事。
莉莉在星际之间穿梭,看到地球的过去和未来,经历了从寂静到觉醒的转变,也对生命和死亡有了新的认识。


故事其实相对很简单,但其开拓性就在于,用一种完全视觉化的电影语言,去探索了宇宙的拓展和生命的意义。
我们仿佛是在通过莉莉的眼睛,或者是通过AI的眼睛,重新去看到地球的衰亡和新生,也重新去构建我们的宇宙和世界观。


薛晓路导演的《喵心归处》是这九部作品里,唯一一部偏现实主义的作品。


这是一个关于爱和疗愈的故事,一个孤独的都市女性,收养了一只流浪的小猫。
娓娓道来的叙事,涓涓细流的情感,很温暖、很细腻。


而且,猫真的很可爱!!!!


超。可。爱。


俞白眉导演的《百鬼勿扰》,是一部很好玩的作品。


钟馗在浓雾山林中与各种妖怪斗争,有各种打斗、各种怪物形态的变换,也结合了很多中国古代的神话和传说的元素。


等于说,是用最前沿的AI技术,去做一个国风、国潮的探索。
最脑洞大开的,还是故事结尾:原来所有的这些打斗,都发生在手机里。
怪物们是来自不同app的通知和打扰,而钟馗则是手机的“勿扰模式”。
这样的一个反转,又把故事拉回到了现代,变成了一种日常生活的拟人化,也让我们所有人都会心一笑。


董润年导演的《新世界》,同样是一部叙事线很完整、完成度很高的科幻电影短片。


甚至完全可以说,它已经具备了一个长片叙事的框架。
女主角是一个十四岁的小女孩小雅,在失去母亲后成为了孤儿,意外地来到了异次元的平行空间。
每一个平行空间都很可怕,都有着致命的危险。
有的世界里,游荡着小山一样庞大的怪物。


有的世界里,人类都变成了陶瓷般冷漠的“僵人”,而她如果不隐藏好自己,也可能会被吃掉。


这其实也是一种隐喻——在失去母亲后,小雅试图逃往的每一个世界,都是世界末日。
但就在最危险的一个平行空间里,她突然听到了母亲的声音。在这个世界里,妈妈还活着。
于是,这里就变成了她的“新世界”。


张吃鱼导演的《最后的防线》,给人的感觉就比较硬核、“硬科幻”。


作品灵感来自于小说《保卫南山公园》,讲述的是高维生物袭击地球后,仅存的人类退居到亚洲内陆,在重庆展开自卫反击的故事。


某种程度上,你也可以说,这是AI技术为我们构建的一种末世想象——影片中关于高维生物、重型机甲的视觉呈现,都相当宏大和震撼。


王子川导演的《雏菊》,就拍得很飞了。


如果你也看过他的电影长片《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就知道那也是一部很飞的作品。
所以这一次,在AI技术的加持之下,《雏菊》就更飞了,完全就是一次视觉轰炸。
作品围绕着计算机、机器人等现代科技产物与人类的关系展开,通过重复的蒙太奇、高速剪辑的镜头和风格独特的构图,制造了一种强烈的视听冲击。


看似混乱、无序、脑洞大开的镜头,其实正是在隐喻着世界的破坏和重建。
行星碰撞,工厂爆炸,森林变成废墟,世界迎来新的纪元。
人类每一次的技术变革,都是一次破坏和重建。而在废墟上盛开的雏菊,就是不败的创造力。


最后,王卯卯导演的《再见兔子》,则是一部非常童真的动画短片。


男孩因为学业的压力,在短短的下楼过程中,经历了一段奇幻的旅程,巨大怪物、无尽阶梯、天空中的血管、背景里的心跳……
这些都是在模拟人类心底最深处的记忆,人类第一次面对世界的压力和恐惧。


动画是最适合发挥想象力的创作形式,而在AI技术的加持之下,创造力被插上了翅膀,也就更加天马行空、无拘无束了。


纵览这九部电影短片,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惊喜」。
一方面体现在其视角和类型的多元。
有人立足于新世界、立足于想象中的赛博空间,有人将视角对准当代、对准我们的日常生活。
也有人从经典作品中汲取创意。《雏菊》的灵感来自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捷克同名电影,《最后的防线》灵感来自于小说《保卫南山公园》。


当我们用各种各样的语言,去向AI描述一个世界的时候,AI也会用我们想象不到的方式,来进行生成和生产。AI有无限的可能性。
惊喜也体现在,在这九部作品里,AI技术本身所展现的多元和延展性。
《百鬼勿扰》探索了AI和动作连接的可能性。


《新世界》里“少女跳跃平行宇宙”的视觉化呈现,可以说是脑洞大开。
而同样是科幻题材,《最后的防线》很硬核,《快递员》里虚无、空洞的多维空间,则是一种更具有风格性和哲学思考的视觉想象。


AI不仅可以立足于宏大的主题,也可以还原现实。《喵心归处》里动物的真实度、人物的细腻程度、包括都市景象的还原,都让人相当意外。


这其实也向我们说明了一点:AI技术能怎么用,完全取决于创作者自身。
作品的导向、风格取决于导演的设定。技术的审美、转化和实践,也取决于导演的需求。
AI有很多可能性。
而在AI电影时代来临之际,最为关键的,还是人。
于是,针对AI技术的变革,我们也迎来了一场至关重要的“人的对话”。
12月6日,快手在中国电影博物馆举办“可灵AI导演共创计划”首映仪式。


这是中国首个AIGC导演共创计划,也是一次史无前例的探索。
电影导演完全依托视频生成大模型,群体深度参与电影级内容创作。
这让我们看到了AIGC技术深度参与影视内容的更多可能性。
在首映仪式上,中国电影博物馆副馆长刘军、快手大模型产运负责人李杨、艺术家叶锦添、青年导演王子川及两位AIGC创作者,受邀进行了对谈。
我们会看到,功成名就的视觉艺术家,经历了一代又一代技术的变革,仍然在拥抱最前沿的科技,仍然对AI本身的创意潜能,充满好奇心。
而青年创作者们,则为AI赋予了一种革命性,他们甚至认为AI具有一种“破坏性”,就像是电影行业里攻城略地的“大杀器”。
尤其惊喜的是,国内著名的科幻作家陈楸帆也来到了现场,相当低调地以“普通观众陈先生”的身份,与创作者们进行了交流。
他们都从自身出发,谈到了对于AI的思考、探索和尝试。


实际上,可灵AI(Kling AI)已经“红”了很久了。
它是快手推出的新一代AI创意生产力平台,早在今年七月,就已经引起了世界范围的轰动。
在海外,其影响力并不亚于Sora。


连马斯克也在评论一则由可灵AI生成的视频内容时,判断表示:“AI娱乐产业正在发生飞速变化”。


他的预言正在被实现。
这次“可灵AI导演共创计划”,让我们看到了在影视创作领域,AIGC所能发挥的价值。
或许用目前的标准来看,这九部电影短片还远远算不上完美,但AI技术本身还处在高速发展的过程里。
它所展现的是一种可能性,一个尝试性的答案。
不必完美,已经为整个行业带来了变革的信心和希望。
AI已经不再是蹒跚学步的婴儿,它每一天都在成长,它所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某种程度上,它是一种必然,它指向近在咫尺的未来。


我们也很敬佩这九位导演们勇于探索的精神。他们中间绝大多数人,都没有使用AI进行过电影创作,这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次完全陌生的领域。
但他们愿意拥抱技术,拥抱变革,拥抱可能性。正如贾樟柯导演所说,AI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个合作伙伴。
或许我们也是时候改变自己对于AI的看法,并且更加认真地思考,在影视创作领域,AI将发挥什么样的价值,而这又将如何改变我们对于创作、乃至于对于电影本体的定义和认知。
“可灵AI导演共创计划”的上线,不仅是一次新技术对影视创作和制作边界的积极探索,也让AIGC技术深度参与影视内容生产的路线图更加清晰。
变革,就在今天。
1条评分金币+36
huozm32831 金币 +36 - 2024-12-14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天人地
在线天人地

UID: 1627269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292729
金币
33960
道行
39038
原创
108
奖券
30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3678(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5-01-2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4-12-13
AI引领电影新纪元:《麦收》开启国产片新篇章

十二月,国产电影界迎来了一件大事——贾樟柯导演的短片《麦收》全部由AI生成。这一消息迅速引发了广泛关注,许多人纷纷猜测AI是否会取代人类在电影创作中的地位。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事件的背景、过程及其对电影行业的影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技术变革的意义。

背景:AI技术的迅猛发展
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不仅在科研领域取得了突破,还在各行各业找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创意产业,如音乐、绘画和文学等领域,AI已经开始崭露头角。然而,电影作为一门高度综合的艺术形式,其创作过程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因此,AI在电影行业的应用一直备受关注。

《麦收》:AI技术的首次尝试
项目背景
12月6日,中国首个AIGC(AI Generated Content)导演共创计划在北京举办了首映会。此次计划邀请了包括贾樟柯、李少红、叶锦添、薛晓路、俞白眉、董润年、张吃鱼、王子川、王卯卯在内的9位知名导演,共同打造了9部AI电影短片。这些短片涵盖了奇幻、志怪、亲情、动画等多种题材,全部使用快手可灵AI进行视频生成,是国内首次大规模尝试AI在电影创作中的应用。

贾樟柯的《麦收》
在这些短片中,贾樟柯导演的《麦收》尤为引人注目。作为中国电影界的领军人物,贾樟柯一直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著称。在这次项目中,他首次尝试使用AI技术进行电影创作,探索AI在影像生成方面的可能性。

技术挑战与突破
在创作过程中,贾樟柯面临了许多技术挑战,其中最大的难点在于人物一致性。由于AI生成的视频内容容易出现人物面部特征不一致的问题,这直接影响了影片的连贯性和观感。为了克服这一难题,可灵AI推出了视频人脸训练模型功能,只需少量视频素材即可训练出专属的人脸模型,从而解决了这一关键难题。

贾樟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短片制作中,我使用了丰富的传统影视技巧,例如升格、推拉、摇移等,对AI的表现能力非常满意。特别是在空间识别和人物连贯性上,AI都有出色的表现。”这一技术突破不仅提升了影片的质量,也为未来AI在电影创作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导演们的看法
贾樟柯:AI是工具,人类不可替代
尽管AI在影像生成方面表现出色,但贾樟柯仍然认为,AI只是创作过程中的一个工具,人类在电影创作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他在采访中提到:“AI的知识量和成长速度是令人震撼的,但我也不认为AI会取代人类。通过文字或者语音指令生成的视频,无法像真实人类的表演那样细腻和生动,特别是对于一些模糊或强烈的情感表达,AI仍然存在技术瓶颈。”

贾樟柯认为,AI技术的发展将为电影创作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但最终的创意和情感表达仍需依赖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他表示:“未来AI一定会成为我们平等的合作伙伴,希望在过一段时间后能够重新用AI来制作短片,继续探索这一领域的潜力。”

李少红:AI开启新的创作空间
另一位参与项目的导演李少红带来了AI短片《花满渚》。她认为,AI对影视行业的冲击非常大,但同时也为创作者提供了新的灵感和可能性。李少红表示:“我曾经历过胶片到数字再到互联网的革命,每一次都是从技术和科技的挑战开始,然后融合了艺术的创造,打开新时代和新世界的大门。”

李少红特别强调了AI在关联不同空间和时代内容方面的优势,她认为这一技术将为创作者的影视叙事和想象空间带来更多可能性和启发性。她表示:“AI能把不同空间和时代的内容关联在一起,这支短片的潜力,让我对未来的AI创作有了更大信心。”

行业影响与展望
技术进步与行业变革
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在电影行业中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贾樟柯指出,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以月为单位计算,以前用AI制作演员口型需要3个月时间,现在可能只需要一个月。这种快速的技术迭代将极大地提升电影制作的效率和质量。

然而,技术的进步也带来了行业变革的压力。贾樟柯表示:“当我们可以出门的时候,技术的变革已经降临到我们的世界,各个行业都不得不去面对。对于电影行业来说,也在颠覆传统的制作方法和思维模式。”这种变革不仅要求从业者不断提升自身的技能,还需要他们积极拥抱新技术,探索新的创作方式。

未来展望
尽管AI在电影创作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但人类在情感表达和创意方面的优势仍然是无法替代的。未来,AI将成为电影创作的重要工具,与人类创作者形成互补,共同推动电影艺术的发展。

贾樟柯对未来充满信心,他表示:“AI技术的发展将为电影创作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但最终的创意和情感表达仍需依赖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希望在未来,AI能够成为我们平等的合作伙伴,共同开创电影艺术的新纪元。”

结语
《麦收》的成功制作标志着AI技术在电影创作中的重要突破,为中国电影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尽管AI在技术上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其在提高创作效率、拓展创作空间方面的潜力不容忽视。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AI将在电影创作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与人类创作者共同推动电影艺术的发展。

让我们拭目以待,期待更多优秀的AI电影作品问世,共同见证这一技术变革带来的无限可能。
1条评分金币+16
huozm32831 金币 +16 - 2024-12-14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天人地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19367
金币
1244165
道行
1965
原创
2244
奖券
2231
斑龄
29
道券
60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8713(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1-2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24-12-13
  《麦收》与其他:AI与电影艺术的交融探索

  在您的详细描述中,我们得以窥见了由贾樟柯导演、快手可灵AI共同创作的电影短片《麦收》的独特魅力,以及它背后所蕴含的AI与电影艺术交融的深远意义。以下是对这一话题的多角度详细解析:

  一、《麦收》的创新与突破

  - 主题与叙事:

  - 《麦收》以人形机器人作为主角,通过其帮助老夫妻完成秋收农活的情节,展现了科技与人性、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共生。这种设定本身便是对传统电影叙事的一次大胆突破,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观影体验。

  - 机器人说汾阳话、在麦田里劳作的场景,不仅体现了AI技术的灵活性,也展现了导演对乡土情怀的深刻把握和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尊重。

  - 技术运用:

  - 短片完全由AI技术生成,没有演员、摄影机和后期特效的参与,这无疑是电影制作领域的一次重大创新。AI技术在这里不仅是一个工具,更是创作过程中的重要伙伴。

  - 特别是人物脸部特征的保持和“对口型”技术的运用,解决了AI视频生成中的关键难题,使得人物更加逼真、自然。

  二、《麦收》与其他八部作品的共性与差异

  - 共性:

  - 这九部作品都是“可灵AI导演共创计划”的产物,都运用了AI技术进行视频生成,展现了AI在电影创作中的无限可能性。

  - 无论是《麦收》的科幻元素、《花满渚》的女性力量,还是《喵心归处》的现实主义风格,都体现了导演们对AI技术的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

  - 差异:

  - 每部作品都有其独特的主题、风格和叙事方式。如《快递员》探索了宇宙的拓展和生命的意义,《新世界》构建了一个异次元的平行空间,《最后的防线》则展现了末世想象和高维生物的视觉呈现。

  - 这些差异不仅丰富了“可灵AI导演共创计划”的内涵,也展现了AI技术在不同类型电影创作中的广泛应用和巨大潜力。

  三、AI技术对电影创作的影响与未来展望

  - 影响:

  - AI技术的运用为电影创作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手法,使得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

  - 它打破了传统电影制作的局限,降低了制作成本,提高了制作效率,为电影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 未来展望:

  - 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它在电影创作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未来,我们或许可以看到更多由AI技术生成的优秀电影作品,这些作品将更加注重内容的创新性和艺术性。

  - 同时,AI技术也将成为电影创作者的重要合作伙伴,共同推动电影艺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四、结语

  “可灵AI导演共创计划”的推出,不仅是一次新技术对影视创作和制作边界的积极探索,更是对AI与电影艺术交融可能性的深度挖掘。这九部作品不仅展现了AI技术在电影创作中的巨大潜力,也为我们提供了关于未来电影艺术发展的无限遐想。正如贾樟柯导演所说:“AI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个合作伙伴。”让我们共同期待AI与电影艺术更加美好的未来。

1条评分金币+16
huozm32831 金币 +16 - 2024-12-14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smen
京师四门提督神爷

UID: 309051

精华: 39
级别: 天外仙宗

发帖
387672
金币
530
道行
12578
原创
913
奖券
1390
斑龄
0
道券
1220
获奖
0
座驾
C200L
设备
 摄影级
高级认证
在线时间: 26497(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0-27
最后登录: 2025-01-19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24-12-13
只见花哨 不见仁智
1条评分金币+4
huozm32831 金币 +4 - 2024-12-14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