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开始担心自己的记忆力、思维能力会出现问题,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体中,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常常有人问,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真的是越来越多了吗?
在我多年的工作中,接诊过不少年纪较大的患者,他们中的一些人并不认为自己会得阿尔茨海默症,直到出现了认知障碍或记忆问题,才开始重视。
但事实是,很多人并未意识到,许多看似无害的生活习惯、日常行为,实际上可能会大大增加阿尔茨海默症的风险。
![](https://q7.itc.cn/q_70/images03/20250203/4a64af90439540eeb12816b58c0139a9.jpeg)
不要过度沉浸于“怀旧”情绪
有些老年人因为年纪渐长,开始对过去的时光产生浓厚的怀念,常常通过回忆往事、反复叙述旧日的经历来保持与过去的联系。
这个习惯乍一看似乎无伤大雅,但如果过度沉溺于怀旧中,就会逐渐影响他们对现实的认知和思维的灵活性。
我曾接诊过一位六十多岁的退休教师,她时常和周围的亲友分享自己年轻时的经历,对过去的回忆几乎占据了她日常的大部分时间。
久而久之,她开始出现对当下生活的淡漠,对未来缺乏规划,虽然她的记忆力没有问题,但她逐渐变得不愿意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挑战,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甚至回避与人交流。
这种过度沉浸于过去的情感,不仅影响了她的大脑活跃度,也减缓了她对信息的处理速度,长期的情绪封闭会让大脑的神经网络变得呆滞,从而为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生提供了“温床”。
![](https://q2.itc.cn/q_70/images03/20250203/d893b049bb7644d8b8ecede0b7840006.jpeg)
不要过于依赖他人“提醒”
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她的儿子每次都会在电话里提醒她哪些事需要做,哪些药需要吃,然而,老太太的记忆力并没有因此得到改善,反而变得越来越依赖他人的帮助。
后来,我建议她减少对他人提醒的依赖,开始尝试自己设定提醒事项或者写下每日待办事项表。
几个月后,老太太的记忆力开始逐渐回升,虽然仍然有一些小失误,但她的自我记忆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长期依赖他人的提醒,实际上会让大脑失去主动工作的机会,大脑就像一台机器,越是被动接受外部刺激,它的活跃度就越低。
![](https://q8.itc.cn/q_70/images03/20250203/ae03b7348dc64b62abc91d421a45e3fa.jpeg)
不要忽视定期“情境模拟”的训练
有一位在市区经营小商店的老年男性,开始出现记忆力下降的情况,经常忘记一些小事,甚至会在店里迷失方向,通过观察,我发现他并没有参与任何形式的情境模拟练习。
后来,我给他推荐了一种方法:每天进行一些“情境模拟”的训练,比如把店里的货架重新排列,然后要求他记住商品的位置和购买顺序。
这种训练虽然看似简单,但却能在日常生活中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尤其是在年纪较大的人群中。
![](https://q6.itc.cn/q_70/images03/20250203/33e136b8559249eab8afb66a82295ab0.jpeg)
少做“太好心”的事
在我的临床经验中,很多年纪较大的患者,一生都非常乐于助人,他们会不顾自己身体的状况,主动去帮助他人,尤其是当家人有困难时,这个看似“好心”的行为,实际上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小的影响。
我曾接待过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他由于自己健康状况良好,时常主动去照顾邻里,帮人搬东西、照料孩子甚至是做一些重活。
![](https://q0.itc.cn/q_70/images03/20250203/c8df692892494387ba748e23c2c68b8c.jpeg)
结果,这位老人因为过度劳累,导致了严重的关节炎和脊椎问题,甚至在一次搬东西时摔倒,导致了骨折。
老年人身体的恢复能力本就有限,过度劳累不仅加重了关节、肌肉的负担,还容易发生摔倒等意外,导致长期的身体不适甚至是生活能力的丧失。
更为重要的是,频繁的帮助他人,也意味着忽视了自己的身体需求,不能及时处理自己身体上的小问题,往往会让健康问题加重,导致不必要的伤害。
![](https://q0.itc.cn/q_70/images03/20250203/8cef7117b3b34f95b657c47ab83f9a96.jpeg)
少做“过度独立”的事
年纪大的老年人,有时会因自尊心过强,或者为了不麻烦他人,选择自己一个人生活,尽量避免依赖他人。
表面上看,这种行为似乎是对独立生活的一种追求,但实际上,长期的孤立和缺乏社交互动,对老年人的心理和身体健康都有极大的危害。
我曾遇到一位退休多年的老奶奶,她因为自己的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就选择一个人住,不再主动联系别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开始出现了记忆力减退、情绪低落的情况。
![](https://q8.itc.cn/q_70/images03/20250203/eff25ee27e3d48098f92acf0942931ae.jpeg)
不要忽视每天小小的“冥想”
关于阿尔茨海默症,大家通常都会谈论饮食、运动、压力控制、睡眠等常规方法,甚至有些人会提到通过药物干预来延缓病程,但其实,有些不为人知的习惯和做法,才是预防阿尔茨海默症的“黑马”。
我们常常认为冥想是一种年轻人热衷的放松方式,但其实,冥想对老年人也至关重要,冥想,特别是“专注冥想”,是一种让大脑重新集中精力的方式。
有一位五十多岁的患者,长期承受压力,患有轻度的焦虑症,未曾接受过冥想训练,每次就诊时,她都表示自己总是感觉思维不清晰,记忆力逐渐衰退。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她的大脑结构较为单一,缺乏灵活性,经过建议,她开始尝试每日冥想,渐渐地,她的思维开始变得更加清晰,甚至能够集中注意力完成一些复杂的任务。
![](https://q3.itc.cn/q_70/images03/20250203/126d2d1fc07e46f6986b4f6f3c19705f.jpeg)
少看电视,多做窗外观察
我们常常听到关于看电视的警告,尤其是在长时间面对屏幕时,容易让大脑处于一种“被动”状态,这种“被动娱乐”虽然能消磨时间,却很难对大脑产生积极的影响。
有一位年过七十的男性患者,他是一个典型的电视迷,每天几乎都花几个小时看新闻、电视剧和综艺节目,然而,他开始出现记忆模糊、反应迟钝的现象。
我建议他每天花些时间去窗外观察,注意周围环境的变化,比如观察天上的云彩、花园里的植物,或是街上的行人。
这种“无目的”的观察,要求他去主动思考和记忆细节,尤其是在看着窗外的变化时,需要将视觉信息与已知的知识结合起来分析。
阿尔茨海默症的预防并非只依赖药物或某一项单一的健康行为,而是通过多维度、全方位的干预,激活大脑的各项功能,从而保持大脑的活跃度。
![](https://q9.itc.cn/q_70/images03/20250203/1fc63c5a1dc64c8c8f1bebed29537bbb.jpeg)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阿尔茨海默症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https://q7.itc.cn/q_70/images03/20250203/0f9ca02fb760431696ce9f963c8a766f.jpeg)
参考资料:
[1]贺丽霞,吴晓红,张月.基于根本原因分析法的优质护理联合内尔·诺丁斯关怀理论在老年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OL].中国典型病例大全,[2025-02-03]
![](https://q3.itc.cn/q_70/images03/20250203/6a190d3e9cf94b748bae71bcd420fca7.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