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的“魔鬼时刻”
心脑血管疾病的“魔鬼时刻”指的是那些在一天、一周、一月甚至一生中,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概率显著增高的特定时间段。了解这些时刻对于预防和管理心脑血管疾病至关重要。以下是根据给定的搜索结果整理的相关信息。
一天中的“魔鬼时刻”
清晨时段(6~9时) 清晨时段,尤其是6~9时,被认为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段。在这个时间段,心脏病、中风等疾病的风险较高。例如,心肌缺血的发作高峰为早晨7~8时;心律失常的发生以早晨6~9时最频繁。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过4769例心肌梗死病人,其中28%在早晨6~10时发病。
傍晚以后 傍晚以后,心脏病发作的几率也会再度升高。
一周中的“魔鬼时刻”
星期一 在一周中,星期一是心脑血管病人的危险时间,发病及死亡危险比其他几天高出40%,在德国被称为“黑色的星期一”。
一月中的“魔鬼时刻”
农历每月月中 农历每月月中,满月之时,人体内血液压力变低,血管内外的压力差、压强差特别大,很多人感到紧张、烦躁,甚至这时进行外科手术都比平时出血多。因此,农历月中被认为是心脑血管意外的高风险时期。
一年中的“魔鬼时刻”
最热与最冷的几个月 一年中,最热与最冷的几个月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夏季气温升至35℃以上时,对人体构成威胁;而寒潮降临,医院门诊及住院人数都会骤增,死亡率也会上升。
一生中的“魔鬼时刻”
中年时期 人到中年,身体的各项机能开始走向低谷,可能出现内分泌失调,免疫力降低,而家庭、工作、经济、人际关系等压力增大,这些负担可能导致中年人心力交瘁,疲惫不堪,因此中年被视为一生中最危险的年龄段。
应对策略
尽管存在上述“魔鬼时刻”,但通过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例如,清晨起床后可以服用阿司匹林,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定期体检、增加运动、保持充足睡眠等。
了解这些“魔鬼时刻”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